为国记账的“国家的孩子”
2021-12-05李志国苏宁
○ 文/李志国 苏宁
2021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提到“三千孤儿入内蒙”的历史佳话。上世纪60年代初,由于灾害、饥荒、疾病,物资匮乏、食品奇缺,上海聚集了大量孤儿,当地没有办法抚养。在周恩来总理指示和时任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乌兰夫的大力支持和安排下,3000多名来自上海、浙江、江苏、安徽等地孤儿被送到内蒙古大草原,当地牧民把这些南方孩子亲切地称为“国家的孩子”。
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草原有一位“国家的孩子”。苏尼特左旗统计局负责牧区住户抽样调查的工作人员在一次住户调查访户过程中,了解到该旗巴彦淖尔镇呼和淖尔嘎查(村)记账户乌云毕力格的妻子道仁图雅就是一位上海孤儿。工作人员在与其就记账进行工作沟通时,倾听了这位为国记账的“国家的孩子”人生艰苦曲折经历。
草原博大胸怀接纳养育了“国家的孩子”
道仁图雅回忆说,1岁多时我被送到苏尼特左旗草原上,我的养父叫齐日迈,养母叫娜万。养父母家里条件当时不是很好,靠给别人家看羊为生,仅有一个蒙古包,养父母家里没有孩子,听我养母说原来是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姑娘,但都因病夭折了。我小时候就是在草原上天天看着小牛犊和小羊羔,并与它们一起玩耍一起长大的。养父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养母倾尽所有一直供我在苏木上小学和初中,在我15岁那年初中还没毕业,养母也去世了。后来我又被送到了第二任养父母额木格泰道尔吉的家里,当时这个家里还有一个“国家的孩子”叫敖登其木格,但遗憾的是前几年第二任养父母也相继去世了。
给道仁图雅印象最深的是小时候有一次得病,在旗医院做了两次手术,住院近半年,因我是“国家的孩子”,医疗费用是嘎查(村)帮助支付的,当时也听大家说过我是“国家的孩子”,是被抱养的,但是心理上也没有感觉到有什么不同。还听说当时每个“国家的孩子”都有一块儿白布条,上面写着本人的名字和生日,只是我的不知道什么时候给弄丢了。我22岁时嫁给了乌云毕力格,结婚的时候生活条件也不是很好,我带了三只喂养的小羊羔,丈夫带了一只带羔子的母羊,算是我们新生活的开始,婚房就是一个蒙古包,家里的一些简单家具都是丈夫借钱买来的。我们有三个孩子,两个儿子和一个姑娘,大儿子和姑娘也都是我们两口子抱养的,虽然是抱养的但我们都是视如己出,孩子们也对我们很好很孝顺。
道仁图雅(左二)与丈夫和两个抱养的孩子
道仁图雅(前排右八)参加纪念乌兰夫诞辰100周年活动
心怀感恩之心的“国家的孩子”为国记账
谈起现在的生活,道仁图雅说,我们旗里这些“国家的孩子”经常在微信群里互相问候交流,有时也会组织参加一些有益的社会活动。2006年,49岁的我参加了旗里组织的“上海等地三千孤儿代表纪念乌兰夫诞辰100周年活动”。
道仁图雅说,我很感谢党和国家,感谢草原牧民无私的爱,没有他们就没有我第二次、第三次生命,更没有我今天这么好的生活。虽然我没有生在这片草原,但是我长在这片草原,我爱这片草原。现在牧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牧民生活越来越好,但是我们这个年纪的人都习惯了过简朴的生活,不愁吃穿就很满足了。
道仁图雅(左三)与丈夫和工作人员合影
2018年,道仁图雅家通了长电,电视、冰箱、洗衣机、净水器等家用电器一应俱全,家里接通了网络,买了生产经营用车。道仁图雅欣喜的说,现在大儿子和姑娘都成家了,他们都赶上了好时候,大儿子盖了新房,也买了小轿车。小儿子大学毕业后今年也考上了旗里蒙古族中学,当上了一名人民教师,2021年也给小儿子在旗里买了房子,孩子们都有了各自幸福的小家庭。我们老两口现在有新农合医保,还有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无后顾之忧,已经过上了幸福的小康生活。
谈到为国家记账,道仁图雅说,现在国家抽中我们家作为记账户为国记账,我感到很荣幸,这也是对我们家的一份信任,我们有义务、有责任为国家做好这个记录。记账也有助于我们家庭掌握每个月的收入和花销,有利于算账养畜,规划好未来的生产生活。
感恩共产党、感恩国家、感恩草原人民。从道仁图雅的叙述中,能真切感受到她对党和国家以及草原人民由衷的感激之情。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对“三千孤儿入内蒙”那段历史佳话的深刻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