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探究
2021-12-05彩虹
彩 虹
(内蒙古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70)
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作为社会进步与国家发展的新鲜血液与后备人才,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动力源泉,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加强对当代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熏陶与培养,对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不断强化当代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养和教育,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崇高理想,并且坚定不移地朝着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梦的目标而奋斗。
一、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民族优秀儿女为祖国的建设与发展血肉相连、同呼吸共命运的奋发拼搏的历程,最大限度地增进了民族团结进步,提升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但是新时期民族工作的主线,而且也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主线。在高等院校全面、深入、持续地开展“五个认同”教育,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推动大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引导大学生从祖国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历程中汲取力量,将有助于增强他们在祖国大家庭团结奋斗的光荣感、自豪感、责任感,从而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有助于增强他们的价值认同、情感认同、文化认同、政治认同、制度认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之间各具特色,随着信息化与现代化社会的到来,人们接受信息的渠道更加广泛,虽然不同民族之间或多或少存在一定差异,但是不同民族的认同感明显在不断增强。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信息共享程度大幅度提升,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以及生产生活方式也在逐渐发生改变,如社会意识形态、法律法规以及现代生活方式也都对各族人民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各民族之间的同质性因素不断增多,这促使各民族人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维系每一个公民的纽带,是国家公民的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涵盖了中国境内的不同民族和区域,属于多民族共同体。在历史不断的演变与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经历了无数的磨难与考验,从最初的矛盾与摩擦,再到如今的团结与统一,这离不开各民族的共同努力,也是历史的必然发展趋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在不断增强,能够继续以统一多民族国家而不断向前发展。
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新时代是社会转型与变革的时代,其价值取向多样化成为当前社会的一种现象。在校大学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相当一部分学生的理念认识尚处在模糊状态。近年来,我国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很多工作没有达到现实要求。
面对价值多元的时代背景,如何化解深层次的信仰危机和价值困惑,寻找恰当的学生思想品格培养路径,破解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面临的诸多难题,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必须面对并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难题。
二、新时代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的困境
(一)各民族学生之间交流与合作有限
从目前现状来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工作在开展过程中,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加强各族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才能够使得各族人民之间更加全面地了解各自的文化习俗以及生活习惯等。但是,在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工作实践中,各民族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仍有待进一步加强的空间,高校日常教育工作中,缺乏成熟完善的交流沟通平台。虽然学校方面呼吁并组织开展各民族学生加强交流与合作活动,但是在具体开展过程中却很难执行到位。由于缺乏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的交流活动和有力方案,从而对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养效果不太明显。整体来看,大部分的学生是能够很好地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相关概念的,且具有一定意识,但是也有部分大学生并不能完全理解相关概念内涵,对于学校方面组织开展的活动,缺乏积极性,即使部分学生被动式的参与到活动中,也只是应付了事,导致交流互动活动的整体效果不佳[1]。
(二)相关培养机制不完善,教育活动具体内容未明确
当前各大高校也在积极开展对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相关工作,但是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首先,部分高校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对于相关培育内容并不明确,教学内容设置不够科学合理。学生对相关概念的认知理解程度依然相对有限。其次,相关教育教学的具体内容设置不够合理,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在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整体效果中仍有部分学生认为教育效果不太显著,这也说明高校在该方面的作为仍有待进一步努力和提升。再次,不管是短期或者是长期来看,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缺乏完善的机制,虽然大多数高校在管理制度方面正在进行改善,但是覆盖范围却比较有限,从而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各民族之间的互动交流。最后,部分学校虽然有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或者是宣传团队,但是依然只是停留在表面上,并未真正发挥其作用和价值。
(三)未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引领促进作用
高校作为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更是培养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阵地。但是从目前现状来看,对于大学生而言,其在学习和掌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概念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同时也使得教育培养工作难度大幅增加。高校方面也未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对于相关问题的应对解决方案也比较落后。相当一部分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面,教学模式依然比较固化,思维模式有待更新,教学方法比较落后,从而导致实际教学效果不理想,教育教学工作也会受到一定阻碍。另外,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对于汉语的理解掌握能力相对较差,学习过程中也会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和问题,这样便会导致整体教学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引领促进作用发挥的不够明显[2]。
三、新时代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创新路径
(一)建立完善的交流平台,优化培养机制
高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点,整合资源、凝练特色,开展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因此,高校方面应结合当前教学实际情况,加大各民族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并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强建立与完善交流平台,为各族学生创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利条件和良好环境。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互动不止仅限于学生之间的互动,其他教育工作者也应当积极参与其中,建立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以及实施方案,将其融入进教学工作和日常生活当中,有效结合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只有这样才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全体师生的一言一行,保障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工作的稳步有序开展,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以及辅导员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中极为重要的引路人,应当充分发挥其自身的带头作用,加强对学生德育方面的教育和引导,逐步实现全过程、全方位教育培养。高校方面还应当积极转变教学模式,不应只局限于在教学活动或者管理过程中开展各族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还应当结合当前学生的实际情况,逐步建立与完善符合学生实际要求的交流平台,并引入相关内容知识,从而实现跨区域、跨时间培养,不断扩大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培养路径和范围[3]。还应当逐步建立完善的教育培养机制,促进各族学生之间相互了解各自的文化和生活习惯,通过扩大交流,学生之间也能够深入了解彼此,并慢慢建立起良好的友谊,并消弭分歧和误解。建立共同培育机制也能够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工作的全面高效开展。
(二)建立党团学生社团,组织民族特色实践活动
注重在学生管理和党团活动中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学校党、团、学等部门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强建立相应的学生社团。通过党团培训、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团支部活力提升工程、主题班团会、专题学习教育培训等实践活动,及时跟进学习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用先进的思想和理论武装青年大学生头脑,引导大学生顺应时代潮流,并提升大学生政治素养。
在实践活动实际开展过程中,可以跨学院、跨年级、跨专业对各民族学生进行混合编队,使得各民族特点及相关要素逐渐融入活动的各个环节当中,为各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奠定基础,并且建立团结友好的关系。汉族学生也能够更多地认识和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和历史,将基础理论知识逐渐融入进实践交流活动当中,使得理论基础和实践有效结合,在比较轻松的氛围环境当中,不断提升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学校方面可以定期组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各民族学生彼此之间通过各种活动,能够相互了解,并且信任彼此,同时也学会尊重不同的文化,文化作为重要的情感纽带,有助于各族学生逐渐达成情感与思想上的共鸣。各种实践教育活动的全面开展,能够引导学生树立集体意识,能够做到自觉维护国家与人民利益,当具备这种意识时,在班级管理以及学习工作中,也能够全身心投入其中,为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4]。
(三)逐步完善课程体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引领作用
从目前课程体系来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广泛,涵盖领域众多,这就要求高校方面应当结合当前教育教学工作现状及存在的相关问题,加大力度建立与完善中华民族共同体课程教学体系,并将其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有效融合。教学方式方面,由于内容较多,且许多知识内容比较抽象,传统教学模式更加倾向于照本宣科式的授课,这样的教学模式是无法达到理想教学效果的,对于汉语能力相对较弱的少数民族学生而言,教学效果非常不理想。因此,教学工作者应当积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结合当前的实际需求,逐步改进与优化教学模式,从而保障课堂教学效果。教学工作者应当逐步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科学性与针对性,不断地创新与优化教学方法和模式[5]。
新时代背景下,国际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加强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强化当代学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与宗教观。同时也能够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责任感以及民族荣辱感,促使大学生真正认识到自身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梦的重任,并且朝着这个目标不断的努力奋斗,为建设和谐稳定的社会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