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疫精神融入麻醉实习医生职业精神教育的路径探索

2021-12-05赵力王忠慧陶群芬崔鹏宇彭静

魅力中国 2021年51期
关键词:医学生医师麻醉

赵力 王忠慧 陶群芬 崔鹏宇 彭静

(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麻醉科,云南 昆明 650118)

引言

习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1]各级各类学校应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医师职业精神的培养是“立德树人”在医学院校教育中的重要体现,而医学实习阶段则是培养医师职业精神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其中麻醉专业较为特殊,医学生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后所接触的麻醉药品,进行的技术操作都带有较大的危险性,因此能否做好麻醉实习同学职业精神教育,直接关系到麻醉专业医学生未来的医疗水平、医疗作风及医学道德观念等[2]。

“抗疫精神”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全国上下举国同心,凝聚共识所形成的一种时代精神,已经成为当前最真实的、最具说服力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在2020 年9 月8 日举行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习总书记首次提出二十字抗疫精神,即“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并要求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因此,结合时代背景,充分挖掘“抗疫精神”的思想内涵,将其融入麻醉实习教学过程中,有利于增强学生职业认同感,完善医德教育,有利于其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对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价值。

一、医学职业精神教育现状分析

医学职业精神是所有医疗实践活动需要具备的精神和行为内核,也是目前医学教育领域中最难将其充分融入课堂并进行有效教育教学的内容之一。21 世纪的医师职业精神的发展不仅对现有的课程体系提出了挑战,同时也对学生的自我学习体系和持续发展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医学职业精神需要不断丰富内涵建设

职业精神是指在正确价值观的引领下,个人在日常工作中习惯性地运用沟通技巧、知识技能、同理心及反思而形成的践行准则[3]。

2002 年出版的《医师宪章》首次概述了医师职业精神的基本原则,强调医师应该具有正直诚实、同理心的品格以及尊重患者尊严和自主选择权的精神。有学者将医师职业精神概括为“通过系统的、必要的培训具有扎实的技术专业知识基础,在服务导向而非利润导向的引导下将职业纪律铭刻于个人道德准则中,并以此规范执业过程”[4]。研究表明,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应该坚持系统性和长期性原则、共性与个性兼顾的原则[5],而随着时代发展,医学职业精神更需要不断丰富内涵建设,加强医学职业精神的教育成为新时代医学高等院校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学生价值观念意识淡薄,职业价值取向有待提高

黄中岩等[6]调查表明,医德实践受情境影响。校园文化、课堂教育、亲人的影响,前辈的感人事迹,从医的理想信念,社会医疗风气等均对医学生医德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麻醉专业作为危险性较大的特殊专业,在工作后所接触的麻醉药品,所进行的技术操作都带有较大的危险性,更需要在临床实习阶段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由学生向医务人员角色的转变,形成正确的职业概念和职业规划。医学院校应充分利用情境元素引导教育学生热爱医学、恪守医德。

充分发挥COVID-19 疫情对医学生的职业教育作用,正是重视德育教育方法的体现,使职业教育目标更具方向性、层次性、价值性与时代性。在校医学生参与就业指导课,班、团、学各种职业道德教育教学活动,学生道德及职业道德基础知识已具备,职业道德的意识也得到增强。但知识相对零散,缺乏实践及感性认知,职业道德意识的自觉程度还不够高[7]。COVID-19 疫情让医学生置身全民防疫环境中,以表现“抗疫精神”的感人事迹能很好地激发麻醉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感,促进其形成良好的职业态度和职业价值观。

(三)医学职业精神教学手段单一,缺乏有效性

目前,我国医学高等学校缺乏对职业精神教育多采用思政课课堂教学的教育形式,缺乏有效的教学手段。医学伦理学及思政课堂教学往往不能较好地满足医学生就业的需求[8]。在后疫情时代,医学教育在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的同时,“抗疫精神”以其独特的思想性和鲜明的时代性,已经成为当前最真实、最具说服力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医学教育工作者应充分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想观点、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将其融入医学实习带教过程中,促进医学生职业精神由感性到理性的升华。

(四)抗疫精神对麻醉专业实习医生职业精神教育的价值

1.抗疫精神中“生命至上”彰显了传统的仁爱美德,可以与医学生职业精神中“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相结合

“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不变的价值追求。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党和国家首先想到的是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各级政府果断采取各项保障措施,甚至背负着巨大的经济压力,不惜封闭了九省通衢的特大型省会城市武汉。上至耄耋老人,下到刚刚出生的婴儿,都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得到悉心呵护,由此铸就了抗疫精神中“生命至上”的精神内核。

2.抗疫精神中的“举国同心”体现了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可以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相结合

3.抗疫精神的“命运与共”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天下一家”的理念,可以与培养医学生“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意识相结合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总书记提出的旨在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可持续全球治理观[10],是一种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疫情在世界范围内的大规模蔓延,告诉我们抗疫不仅是对中国公共卫生事业负责,也是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抗疫精神中的“命运与共”,体现了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新时代的医学生应该放眼世界,增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为维护祖国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守道义的大国形象贡献力量。

二、“抗疫精神”融入麻醉实习生职业精神教育的路径探究

(一)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开展基于行为的医师职业精神教育

医师职业精神的教育包括三方面:基于美德的职业精神、基于行为的职业精神以及职业身份的形成[11]。我们需要充分利用多种教育渠道,全方位地开展基于行为的职业精神教育。首先,麻醉学实习生进入科室时,举行“白大褂仪式”,在仪式上观看我院援鄂医师身着白大褂出征湖北的视频资料,并介绍即将进入的实习阶段,培养医学生对即将穿上的白大褂具有敬畏之心。其次,充分利用“钉钉”和“微信”此类社交软件在年轻人中的广泛使用,开展教学反思,在后疫情时代作为“面对面讨论”的替代方案。我教研室为每一个实习学生配备了一个“一对一”指导的带教老师,要求教师具有教学热情,有良好的职业精神,并成为学生的榜样。

(二)讲好“抗疫故事”,开展基于美德的职业精神教育

新冠疫情突袭湖北,在党中央的部署下,全国医护工作者经过3 个多月日日夜夜的前赴后继,圆满遏制疫情,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成绩的背后,是白衣天使医务人员的辛勤汗水,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而麻醉工作者,更是身先士卒,坚守一线。麻醉医生为重症患者提供及时的气管插管以及中心静脉穿刺等操作,这些操作都需要近距离接触患者,感染的风险极高,被称为“离病毒最近的人”!其中有央视多次展现的气管插管小分队,麻醉抗疫铁人张定宇,因公殉职董天大夫,荆门首例ECOM 救治,黄冈麻醉抗疫日记等,多个抗疫故事反映了身处疫区的麻醉人不顾个人安危奋战在抗疫战争的前沿,谱写出一曲曲感人肺腑的生命乐章。

我们身边也有这样生动的“抗疫故事”。他们自2020 年大年初三出发,克服种种困难,在前线坚守了整整七十日,终于迎来了春暖花开……我们应当充分利用这些鲜活的教育素材,讲好“抗疫故事”,将“抗疫精神”融入麻醉专业学生实习教育全过程。

(三)将“抗疫精神”与专业技能相结合,提升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

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伟大的抗疫精神,同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一脉相承,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从快速鉴别、第一时间分离测序病原体到自主研发疫苗,并迅速构建免疫屏障;从4.2万名白衣战士逆行出征到中医药的全程参与,从方舱策略拧紧“水龙头”到快速检测筛查扑灭偶发“聚集性疫情”,应对百年未遇的“疫情大考”,中国医师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显示出从容应对惊涛骇浪的底气。

我教研室以麻醉实习专业基础知识为主线,以“抗疫精神”深刻内涵为基础,将“抗疫精神”有机融入麻醉实习专业课程,提取了哲学思维、国家力量、家国情怀、科学精神、人文素养五个方面的育人元素。其主要知识体系包括四部分:1、麻醉的基本概念,主要包括全身麻醉、局部麻醉、椎管内麻醉以及复合麻醉的概念,通过该部分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麻醉学学习的基础;2、麻醉评估及气管插管,主要包括麻醉前对患者病情的评估、麻醉前准备及用药以及气管插管;3、麻醉期间的特殊管理及严重并发症,主要包括体温管理、控制性降压、容量治疗及麻醉期间可能发生的严重并发症;4、各类不同手术的麻醉方法,主要包括胸科手术、神经外科手术、心血管手术、烧伤病人等的麻醉方法。这四部分内容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形成了本课程的基本知识体系。(图1)。

通过以上实践,达到了培养麻醉学人才和陶冶情操、提升素质的“同向同行”的育人目标,提升了麻醉实习生的职业认同感。我们坚信,新时代的青年医师在汲取抗疫精神的深刻内涵之后,必将在党和人民最需要地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猜你喜欢

医学生医师麻醉
中国医师节
韩医师的中医缘
中国医师节
医学院校就业指导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转化医学理念结合CBL教学法在口腔基础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中国医师节》
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人文精神教育策略的思考
论中职医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全凭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在老年腹部手术中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