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阳煤矿“精细化+程序化+流程化”一体化管理模式应用
2021-12-05孙向喜
孙向喜
(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五阳煤矿,山西 长治 046200)
0 引言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对于煤矿安全生产建设和创新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指导意义,使安全、生产、质量管理有机地融为一体,是开创型管理模式。五阳煤矿作为具有60多年历史的老矿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已成一定模式,在新标准下发后全矿上下共同努力使矿井顺利通过了集团公司、省煤炭厅与国家局对五阳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矿井的初审与评审定级。
1 安全生产标准化目前存在的问题
安全生产标准化在推行期间存在一定的融合难,主要体现在:
1)原省与集团公司下发的各类标准不能及时废除,新标准推行过程中现场实施存在不易操作,需要一定时间融合,并进行对标细化、完善、增补。
2)专业部门在安排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上,态度积极,有急于争功表现态度,均存在未经矿主管部门同意,做到统一模式化管理,导致一项工程多专业抓、重叠现象,现场反复改进,费时费工费材料,在降本增效与责任分解上存在欠缺。
3)矿自检与各类联合检查多,检查人员素质存在差异、水平不一,队组现场管理不够重视,对现场检查简易问题五定整改时间较长,对一些当班处理不了的五定问题定为当班处理,存在检查、五定不负责,问题整改跟踪落实存在欠缺,持续反弹问题较突出,问题遗留现象与时间长,直接影响到矿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与推进。
4)矿内部在检查模式上存在不统一,自检工作中各专业部门管理人员存在走马观花、流于形式,检查问题停留在基础表面,未做到深入细致的将风险管控与重大隐患呈现上来,使检查质量达不到预期。
5)井下各采掘、主运、辅运巷道设备、设施、牌板管理巷道精品建设一面一线一标准,未做到统一梳理、统一模式管理,安全生产标准化精品建设较总体零乱。
2 “精细化+程序化+流程化”管理模式的实施
2.1 新标准项目的分解与融合,实现精准定位
依据上述存在问题,结合井上下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整体情况,在确保目前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稳步推进的前提下,对现有标准化建设管理模式进行了革新,具体步骤如下:
1)五阳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办公室结合井下现场实际情况,如何做好矿井可持续发展与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开展了专题研讨会,就新标准《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办法》与现有管理模式进行融合,由矿领导、各专业部门对新标准进行了逐条逐项剖析分解,细化问题、提出整改方案,同时开展新标准合理化建议征集,将各类可行、可实施的项目进行了分类汇总、融入,出台了具有五阳煤矿独具一格的表格形式“傻瓜”模板标准化实施评分表;其次结合《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办法》中各专业评分权重系数,对评分项目以缩减与倍增的方式进行了分级评分划分,为矿井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确定了目标,指明了方向。
2)以《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办法》为依据,以矿井安全生产标准化精品建设为目标,以抓现场完善与改进为重点,以强化执行力为手段,制定了针对“傻瓜”模板标准化实施评分表的管理规定与奖惩办法,同时对井上下各责任管辖区域、范围与职责进行了重新划分,明确了各部门监管权限,为精品矿井建设定了基调。
3)对现有管理制度进行了自查自纠,对查找出的短板向兄弟矿进行了对标学习,以取长补短的方式,弥补管理上的不足,建立更为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实行以制对标完善基础管理,为矿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供支撑依据。
4)对井下现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推行基础达标、持续保障、难题攻关、发展提升4个方面进行整体打造,为精品矿井建设精确定位。
5)结合《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的(井工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权重系数)进行了评分对等革新,按各专业百分制执行,其权重系数按采掘为25%,机电为25%,通风为20%,运输为12.5%,地质为12.5%,监测监控为5%;应急救援与安全培训、职业卫生、调度和地面设施均按以上分数与权重系数建立地面百分制评分表与评分管理规定、奖惩办法。其考核评分采掘、机电、通风不低于95分,运输、地质、监测监控不低于90分(采掘工作面含二线);应急救援与安全培训、职业卫生、调度和地面设施评分不低于90分标准计算。
6)对革新后的评分表、制定的管理规定、评分办法,由安全生产标准化办公室牵头,组织分管领导、专业副总、各专业科室正职及管理人员进行了分期、分批、分次集中轮训,由分管领导、专业副总、各专业科室正职及管理人员按专业划分采取了干部上讲台、到基层,进队组、深入现场进行全矿基层服务开展培训与对标指导,确保全员学标、懂标、用标,树立思想标准、行动标准,实现了全员业务素质再提升。
7)建立“六直一平”、“两净两通”与精品硐室、线路精细化管理标准,实行标准先行、制度跟进,执行准确、落实到位的四项管理,为标准化精细化管理提供保障。
8)推行了“净巷行动”专项治理,重点对五化管理进行重点治理,即:乱挂、乱接、乱扔、乱堆、乱放的各类物料、设备、杂物进行治理,以周为时间节点,形成长效机制,强化井下现场巷道内干净整洁。
2.2 建立大安全管理信息平台,实现重大风险与隐患排查治理的有效监管
1)建立了“标准化+行动”计划,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与基础管理达标相融合的“三位一体”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新体系,开展了“11335”安全生产生产标准化新模式+风险管控与事故隐患排查治理“1+4+1”管理模式进行深度融合,并将其纳入到山西省骆惠宁省委书记提出的“13710”工作制进行强化源头管理、动态管理、过程管控与结果验证,为重大风险管控与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提供了保障。
2)建立了五阳煤矿独有的“369”大安全信息管理平台,对风险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实行风险管控上报、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分级全部纳入“369”大安全信息管理平台进行上传、实时查询、问题整改预警监控与监管,确保风险管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监督、检查、落实与跟踪到位,实现了双控预防管理。
3)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办公室成立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事故隐患督查5人组,对队组自查、业务部门开展的旬度、矿领导参与的月度检查问题、月度风险管控问题,依据管控情况、五定整改时间与“369”大安全信息管理平台预警反馈信息、整改信息进行跟踪落实,每天以调度会进行通报,确保各项工作提出、确定、指出、解决、整改、落实闭合管理,使双控预防机制建立为标准化建设提供保证,确保了各类安全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的有效闭合管理。
2.3 建立了安全生产标准化旬检长效机制
1)为了进一步抓好矿井安全生产,提升矿井安全管理,建立了五阳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旬检管理制度,明确了旬检内容,制定了具体旬检达标方案,开展了旬检、月检工作,成立了旬检督导组负责旬检全过程监管,为旬检工作开辟了新局面。
2)对旬检人员的业务、理论素质进行了重点要求,建立旬检检查人员专家库,以择优使用,对旬检人员到位情况、现场隐患查纠情况、线路覆盖情况进行了严格要求与规范,确保旬检人员素质、业务水平以及态度符合旬检要求,对未按要求执行的,采取优胜劣汰淘汰对旬检人员纳入黑名单的方式进行淘汰,提升旬检人的业务素质与旬检质量。
3)开展旬检工作以旬度检查安排、部署与合理布置为依据,以井下点、线、面为全覆盖检查目标,对旬检人员要求同参与、共管控、调动全员积极性,采取正向激励与反向考核方式进行规范旬检人员。
4)旬检过程中,重点突出旬检线路覆盖、检查质量、隐患条数、检查结束后系统评价等方面进行重点要求与强化,对做的好的依据旬检管理规定进行奖励;对做的较差的、执行不到位的进行对等处罚,以此强化旬检管理流程。
2.4 盯现场、控变化、强化过程管控
1)每月重点对井下现场静态、动态管理存在的重大安全风险、事故隐患问题、计划安排项目的特殊管理区,安排专人进行每日不定期进行查现场,对出现的问题做到及时汇报,安排正队以上人员现场跟班,业务服务基层,力争做到变化管控,过程管控。
2)对井下现场重复反弹问题列入专项治理、集中治理,为隐患排查降低风险;对预知变化实现超前布控、超前管理,对未知变化列入重点调度、重点变化区域,建立重点变化管理台账,实行重点变化分级管理,专人跟班、每1 h汇报1次,强化过程管控。
2.5 查监管、重问责、缩短标准化建设推进工期
1)每月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推进情况,以专项治理、动态巡查、月度验收三结合为重点,缺一不可;突出过程管控、验收、达标等标准的流程化管理,改变传统结果达标管理的单一性。
2)在检查模式上存在不统一,矿自检中各专业部门管理人员存在走马观花、流于形式,检查问题停留在基础表面,未做到深入细致的将风险管控与重大隐患呈现上来,使检查质效达不到预期成效。
3)井下各地点受采动影响巷道失修地段多,矿队伍少,人员紧缺,底鼓与重复施工区域占据标准化建设用时较长,严重影响到井下标准化建设整体推进。
4)井下各采掘、主运、辅运巷道设备、设施、牌板管理巷道精品建设一面一线一标准,未做到统一梳理、完善统一模式管理,标准化建设较乱。
5)对“净巷行动”开展以专项治理进行强化,对主运输线路、辅助运输线路、三岔区、交叉点、人员集中行人地段进行了重点强化,对沿线乱扔垃圾、不文明行为,以巷道责任区管理单位为中心,以接力棒传递方式为手段,以佩戴红袖章指定专人对现场进行督查,强化了现场管理。
6)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各项目优势集成模式化管理,以选树典型重点打造,以时间节点进行重点跟踪落实,突出精、细、快以打造精品工程建设。
2.6 建立了安全生产标准化保障机制
1)为了更好的使五阳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矿井持续达标,五阳煤矿结合集团公司年初安排,制定了五阳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矿井持续达标文件,对井下各地点进行了责任区域划分、标准定格划分了专业。
2)建立了专业副总、业务正职包线、包面与旬检管理制度,明确了点、线面责任管理,以旬为时间节点,由安全生产标准化办公室组织,专业副总、业务正职牵头组织各单位管理人员开展旬检,对旬检后现场存在的不足与差距、进行五定与帮扶指导,
2.7 月度、季度验收考核
1)结合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达标建设推进情况的开展,每月底进行综合性内部自检,对自检不达90分的专业、队组现场与工资挂钩1%进行考核,每下降0.1分,对应一个百分点进行考核,相反进行对等奖励,同时每月对检查情况进行总结,对产生问题进行归纳分析,制定下一步达标实施计划。
2)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月度基础达标项目、系统提升工程进计划实施,推行队组每月不少于2项基础达标提升项目、科室每月不少于1项系统达标提升工程,按月进行落实,确保了点、线、面、系统一月一达标、一月一提升。
3 效果评价
通过“精细化+程序化+流程化”配套管理模式的应用,打破了过去传统的实施细则重叠厚重、各种资料文件管理复杂的现状,解决了队组在现场实施中出现的缺项、漏项,在执行上存在偏差与盲目性管理,提升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全过程的效率,将为五阳煤矿今后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与持续巩固奠定了坚实堡垒。
4 结 语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长期发展的重要保证,是煤炭企业不可忽视和重要的核心问题,“精细化+程序化+流程化”配套管理模式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安全生产提供了安全保障,为队组及矿井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上提供了很好的指导性建议与服务,发挥着重要作用,适用于全国大中、小型煤炭企业矿井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