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毒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2021-12-05舞阳县辛安镇产业发展中心白明霞
舞阳县辛安镇产业发展中心 白明霞
目前,我国生产上用的马铃薯种薯都是通过营养繁殖的方式来进行繁殖的,这种繁殖方式能保留亲本原有的优良性状,深受人们的欢迎。然而,随着繁殖世代的增多,种薯中的病毒也在不断积累,造成产量逐渐降低,品质逐渐下降,病虫害发生严重等现象。而脱毒马铃薯的培育,则可克服上述缺点,受到了广大种植户的欢迎。近年,舞阳县推广脱毒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马铃薯产量随之增加,涌现出每667 m2产量4000 kg 的高产典型,从而达到了马铃薯的高产高效。
一、优良品种
马铃薯选用优良的脱毒品种是高产高效的前提,以郑薯7 号、郑薯10 号、中薯5 号等品种为宜。如果选用过小种薯,所含营养物质少,植株长势弱;如选用过大的种薯,用种量大,成本高。优良品种一般选用50 g 左右的无病斑薯块,每667 m2以150 kg 左右为宜。
二、栽培技术
(一)深耕细作,合理施肥
深耕松土30~40 cm,增强土壤通透性,提高土壤蓄水保肥能力,有利于根系下扎和薯块膨大,并提高抗旱能力。马铃薯是喜肥且需钾的作物,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每667 m2施优质农家肥3000 kg,在整地时一次性施入。化肥应按马铃薯对氮磷钾的需要比例(2.5:1:5.5)进行配方施肥。以尿素、磷酸二铵、硫酸钾为例,每667 m2施用尿素5~10 kg,磷酸二铵25 kg,硫酸钾45 kg。对于保水保肥能力较强的土壤,磷肥可以一次性施入土壤,并将氮肥和钾肥的70%施入土壤中作为底肥,其余30%作为追肥。对于保水保肥能力较差的土壤,磷肥施用方式不变,氮肥和钾肥的施用量则应减少至60%,其余40%作为追肥。施肥时应确保化肥与马铃薯种子有一定距离,以免肥料与种子过近出现烧苗现象。
(二)适期播种
土壤温度维持在8 ℃左右即可播种。此时播种可使薯块膨大期的外界温度不超过24 ℃,日照不超过14 h,有利于实现高产。
(三)播种密度
舞阳县大多采用春玉米间作马铃薯栽植模式,马铃薯行距为90 cm,株距20~25 cm,每667 m2种植3000~4000 株。这种栽培方式通风好、病害少,利于中耕培土,“露头青”少,是当前最普遍的栽培方式。
(四)覆土厚度
一般芽块的播种深度为5~6 cm。目前,高产栽培覆土厚度为12~15 cm。播种时种植深度在地平面以下5~6 cm 处,播后在地平面上再覆土7~10 cm,确保芽块的覆土厚度为12~15 cm。
三、田间管理
苗出齐后,进行第1 次中耕,浅培土。薯块膨大期结合追肥进行第2 次中耕大培土,这是因为薯块膨大与地上部分开花同时进行,此时,需要大量的养分供应薯块膨大,这样可以使肥效更加持久,减少氮肥和钾肥的流失。早熟马铃薯品种容易出现早衰现象,因此,可适当增加氮肥量。晚熟品种营养生长时间长,过多氮肥会造成植株徒长,影响地下块茎膨大,因此,应增施磷肥、钾肥,以促进块茎膨大。
四、防治病虫害
(一)马铃薯晚疫病
选择抗病性能较好的马铃薯品种。在栽培过程中要对马铃薯薯种进行严格选择,对于一些带病的薯块要进行清除,如果是伤病块茎,坚决不能作种。在栽培过程中如果出现晚疫病,要及时对其进行处理,可以采用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或25%嘧菌酯悬浮剂1500 倍液进行处理,一般对中心病株进行处理即可。在马铃薯栽培过程中不能有太多积水,在灌溉区域要采用起垄沟灌,不能淹垄。对于一些病害比较严重的田地,收获之后要及时将茎叶全部清除,防止继续感染其他植株。
(二)马铃薯蚜虫
蚜虫是马铃薯生长过程中的主要虫害,一般聚集在马铃薯嫩叶的背面吸取叶片汁液,造成叶片变形、皱缩等,影响其生长。可用40%乐果乳剂1000~2000倍液或乙酰甲胺磷2000 倍液进行喷施,消灭蚜虫。对于其他的虫害,可用敌百虫毒饵诱杀,或用20%乳油杀灭菊酯或2.5%乳油溴氰菊酯5000 倍液稀释之后喷施1~2 次即可。
(三)地下害虫
地下害虫为害马铃薯的主要有地老虎、蛴螬、金针虫和蝼蛄等。防治地下害虫可用安全高效3%护地净颗粒剂或5%好年冬颗粒剂或3%地虫清颗粒剂中的一种,作土壤处理。每667 m2用药量3~4 kg,撒施后,犁耙地。
五、适时收获
马铃薯在生理成熟期产量最高。此时,叶色由绿色逐渐变黄色转枯,块茎脐部与着生的匍匐茎容易脱落,不需用力拉即与匍匐茎分开。块茎表皮韧性大,皮层较厚,色泽正常。收获应在晴天时,避免雨天收获,以免拖泥带水,不便收获、运输。要防止薯皮擦伤导致病菌入侵,发生腐烂或影响储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