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推动滑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21-12-05滑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王等娣
滑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王等娣
滑县是河南省第一产粮大县、中国小麦第一县,总人口148.8 万人,农业人口125 万人,区域面积1814 km2,耕地面积13 万hm2,粮食总产量15 亿kg。近年,滑县以绿色发展为核心促进经济发展,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强化要素保障,履行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三农”工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一、加大绿色农业基地建设力度,提升标准化生产水平
(一)瞄准“四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推广优质强筋小麦,推动高效种植业发展。2018—2019 年度,滑县优质强筋小麦种植面积1.73 万hm2,占全县小麦种植面积的14.4%。2019—2020 年度,滑县优质强筋小麦种植面积达2 万hm2,实行专种、专收、专储、专用,提高小麦产品质量。全县大力培育、引进小麦加工龙头企业,加快粮食加工企业技术改造,打造具有市场影响力的优质强筋小麦品牌,全面促进滑县小麦产业升级。
2.推进瓜菜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瓜菜产业提档升级。西瓜重点推广早中熟品种、优质小果型品种。甜瓜增加花样品种和填补春瓜与秋瓜空当,延长供应市场时间。突出市场导向,依靠科技支撑,强化政策支持。
3.推进滑县花生生产发展,进一步提升花生产业质量效益和供给率。2019 年,滑县优质花生种植面积2.63 万hm2,较2018 年增加0.052 万hm2;总产量12.837 5 万t,较2018 年增加0.068 2 万t。滑县重点示范推广高油酸花生新品种豫花37,高油花生新品种豫花9326、豫花9719 等。全县重点扶持“滑县瑞令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滑县焕永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推广高油酸花生种植,起到辐射带动作用。
4.推进粮改饲试点工作,调整畜种结构,优化畜产品供给。一是引导养殖企业通过订单收购、流转土地自种等形式,扩大饲用玉米等饲料作物种植面积,推进粮改饲试点工作。二是大力发展肉牛、肉羊等草食家畜,实施肉牛奶牛标准化规模场建设项目和肉牛基础母牛扩群增量项目。
(二)强化措施,推进规模化、产业化经营
1.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扶持现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上规模、上档次,重点发展加工及精深加工。龙头企业想方设法上加工项目,扩大生产规模,切实做强、做优、做大。
2.大力推进高标准粮田建设。滑县把高标准粮田建设作为确保粮食稳定增产的根本举措。滑县按照“全县一盘棋、措施一体化、宜大不宜小”的原则,打破乡镇界限,在全县规划了10.33 万hm2高标准粮田。
3.大力促进瓜菜基地规模发展。一是促进瓜菜基地规模发展。2018 年全县新增瓜菜设施面积80 hm2,巩固提升瓜菜产业,农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入。二是创新瓜菜企业经营模式。八里营镇万亩洋香瓜生产示范基地以滑县南苑农贸有限公司为龙头,统筹协调绿梦合作社、八里香合作社、茂盛合作社等多家合作社,带动周边14 个行政村种植户2000 户,基地面积达0.13万hm2,产品远销广东省、贵州省、湖北省,每667 m2年均收入2 万元以上。
二、积极推进绿色农产品品牌建设
品牌是质量、是标准、是效益。近年,滑县以“三品一标”农产品认定为基础,努力打造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农产品品牌,促进农业质量效益提升。目前,滑县有效期内“三品一标”农产品总数26 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16 个、绿色食品7 个、农产品地理标志3 个。
(一)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
滑县围绕小麦、玉米、花生、红薯、小杂粮、果蔬、食用菌等主导产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制定符合全县实际的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并印制成技术小册子发放到广大农民手中,指导农民科学合理使用农药、肥料,让生产者有标可循。
(二)大力培育“三品一标”农产品
滑县围绕粮、油、菜、果等特色产业,制定奖补政策,大力支持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积极申报以绿色食品为主的“三品一标”农产品。全县“三品一标”基地面积达到耕地面积的40%以上。
三、建立农产品溯源体系
目前,滑县以河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为抓手,正在积极筹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滑县已优先将“三品一标”企业纳入监管平台,逐步将县域内的规模化农业生产主体、农资经营企业、收储企业、食品加工企业纳入监管平台,从土壤、环境、农资供应、育苗、施肥、用药等农事操作到田间检测、产品包装、储藏、运输、加工、销售,实行全过程无缝管控,实现“可视、可谈、可管”,让农产品拥有二维码“身份证”,形成农产品“政府—生产者—消费者”的可溯源数据链,为百姓餐桌加上一道“安全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