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点委夜蛾的发生与防治
2021-12-05商水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王华伟郭珂
商水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王华伟 郭珂
商水县地处平原地带,是典型的农业大县,玉米是商水县的一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5.67 万hm2左右。二点委夜蛾是商水县玉米田的主要害虫之一,其为害可使玉米田出现大面积缺苗,造成严重减产,尤其是2020 年,该害虫大面积出现,全县玉米受害面积近0.6 万hm2,因此,二点委夜蛾的防治尤为重要,笔者现把二点委夜蛾的发生与防治介绍如下:
一、形态特征
二点委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卵形状如馒头,上有纵脊,初产黄绿色,后期成土黄色,直径不到1 mm,一般卵产在麦秸基部,单头雌蛾可产数百粒卵,繁殖量较大。幼虫体长1.4~1.8 cm,黄灰色或黑褐色,头部褐色,各体节背面前缘有1 个倒三角的深褐色斑纹,腹部背面有两条褐色背侧线,到胸节消失,幼虫受惊会缩成“C”字形,并具假死状。老熟幼虫体长2.0 cm左右,体色灰黄色,头部褐色,入土做茧化蛹,蛹长1 cm 左右,化蛹初期淡黄褐色,逐渐变为褐色。成虫体长1.0~1.2 cm,翅展2.0 cm。成虫前翅上有2 个黑点,外缘黑点外侧还紧邻1 个小白点。雌虫体比雄虫体略大。头、胸、腹灰褐色,前翅灰褐色,翅外缘有一列黑点,后翅白色微褐,端区暗褐色,腹部灰褐色。
二、生活习性和为害症状
(一)生活习性
幼虫怕光惧高温,白天幼虫一般躲在玉米幼苗周围的碎麦秸下,麦秸麦穅覆盖较多、较厚的地方幼虫较多,一般每株玉米苗周围分布1~2 头,多者10~20 头,幼虫夜间出来活动,在遇到外界声音或植保作业受到惊吓时,幼虫假死并缩成“C”字形。成虫具有较强的趋光性。
(二)为害症状
二点委夜蛾对玉米的危害以幼虫为主,幼虫躲在玉米幼苗周围的碎麦秸或麦穅下2~5 cm 的表土层,在玉米幼苗2~3 叶期从茎基部钻蛀到茎心后向上取食,形成圆形或椭圆形孔洞。钻蛀较深切断生长点时,玉米幼苗心叶失水萎蔫,导致玉米幼苗形成枯心苗,严重时直接蛀断,整株死亡。3~6 叶期,幼虫蛀食玉米茎基部形成3~4 mm 空洞,导致玉米心叶萎蔫枯死。7~10 叶期,幼虫咬食玉米次生根或主根,或取食玉米气生根系,造成玉米苗倾斜或侧倒,严重者枯死,导致玉米大量缺苗。
三、防治措施
(一)加强监测预报
农业植保部门病虫监测人员到玉米田对二点委夜蛾进行监测,预报病虫发生情况。
(二)加强宣传指导
利用农技推广机构的公益性农技服务职能,下派农技人员到各乡镇进行宣传指导二点委夜蛾的防治知识。县、乡、村三级要宣传二点委夜蛾的危害性,号召广大农民提高警惕,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防治二点委夜蛾。
(三)农业措施
小麦收获后要及时进行灭茬清理,或对收获后的麦田进行浅旋耕。及时进行人工除草或化学除草,清理田间麦秸、麦糠、杂草,减少二点委夜蛾的滋生空间。对已倒伏的玉米苗,在治虫的同时,进行扶苗培土,促进玉米扎根,恢复正常生长发育。播种前进行土壤深松,种子包衣使用高质量拌种剂,培育壮苗,提高玉米苗的抗病虫能力。
(四)物理措施
田间悬挂二点委夜蛾性诱剂、增设杀虫灯,诱杀成虫,减少田间产卵量。
(五)化学防治措施
1.撒毒饵。每667 m2用4~5 kg 炒香的麦麸或粉碎后炒香的棉籽饼,兑少量水,与90%晶体敌百虫或48%毒死蜱乳油500 g 均匀拌成毒饵,在傍晚顺垄撒在玉米苗周围。
2.撒毒土。每667 m2用量为80% 敌敌畏乳油300~500 mL 拌25 kg 细沙土做成的毒土,于早晨顺垄撒施在玉米苗边,防效较好。
3.浇水灌药。墒情不足的玉米田,可在浇水时伴随灌药,每667 m2用48%毒死蜱乳油1 kg,在浇地时冲施入田中。
4.喷杀成虫。在播种后出苗前,到田间蹚一遍,若惊飞大量蛾成虫,可用48%毒死蜱乳油800~1000倍液、30%乙酰甲胺磷乳油600 倍液、80%敌敌畏乳油1000~1500 倍液、40%辛硫磷乳油800~1000 倍液、或30%毒·辛微囊悬浮剂1200 倍液,每667 m2用药量40~50 kg,于傍晚全田均匀喷雾,兼治幼虫。
5.喷杀幼虫。用48%毒死蜱乳油1500 倍液、30%乙酰甲胺磷乳油1000 倍液、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500 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1000 倍液逐株顺茎滴药液,或用直喷头喷根茎部。
(六)用药注意事项
防治成虫时用药量要大,每667 m2用药量应在45 kg 以上。因二点委夜蛾昼伏夜出,因此,防治时间以夜晚为宜。进行根茎防治时,每株玉米植株用药量不少于50 mL。药液渗透范围在玉米植株周围30 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