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融入医学院校研究生课程体系探索

2021-12-05康红蕾罗国华

关键词:医德医学院校导师

康红蕾,罗国华

(1.福建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2.福建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部,福建 福州 350108)

医学是关乎生命、关乎人民健康的学科,课程思政建设是医学教育的应有之义。对于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建设的高层次储备人才——医学研究生群体而言,其实施效果如何,将影响“健康中国”战略的贯彻落实。医学院校推进“大思政”格局下的课程改革,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需要提升医学研究生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的科学性,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培养出大批扎根中国大地的卓越医学人才。

1 医学院校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的人才培养目标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课程思政的人才培养目标要与专业课程的学术目标相融合,既要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又要注重培养研究生的医德、担当和职业精神。

1.1 守初心

传统教育培养目标过于注重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力求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问题,但是对“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却没有过多涉及。众所周知,“为谁培养人”是我国高等教育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更是教育培养目标的重中之重。2020年,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了课程思政建设的总目标,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目标,推进“三全育人”大格局,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而课程思政的改革实践正是要解决“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就医学教育而言,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正是要担负起为祖国和人民培养“卓越好医生”的责任使命。[1]

1.2 铸信念

随着人民对健康生活的需求不断提升,“健康中国”成为国家战略。这既是当前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契机,同时也对中国医疗高层次储备人才——医学研究生群体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2]课程思政建设凸显教育教学的价值引领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新时期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将时代大背景下的国家大势与个体价值更好地对接,以培养医者仁心、恪守医德的创新型卓越医学人才。

1.3 强人文

思政教育和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内在统一,人文素质教育是思政教育的有效载体和重要抓手。[3]“健康中国”战略下,传统治病救人的医学模式逐步转变为预防、保健、健康、治疗为一体的康养模式。推进课程思政改革需要深刻反思在医学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人文教育的价值取向,促使其成为育人的重要载体;要从医学人文拓展为大健康人文,着重突出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和时代意义;要通过人文素质教育的熏陶充实思政教育的内容,健全思政教育的功能,培养德医兼修的高素质人才。

1.4 有大爱

课程思政建设顺应了以患者为中心的现代医疗服务模式。医学院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注重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在培养研究生精湛医术的同时,还要教育引导他们心中有大爱,始终把病人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厚德而后为医。在临床实习期,不仅要引导研究生突破医学的技术理性,还要增强他们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导其用心倾听患者表达、理解患者感受,通过综合考量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努力成为心中有大爱、肩上有担当的医者。

2 医学院校研究生课程思政的类型化课程改革

医学院校研究生课程思政的类型化课程改革就是将课程体系中具有共同特征的课程进行类型化分析和界定,具体就是将之细化为医学理论课、医学实验课、医学实践课三种类型,进而有针对性地推进课程思政的类型化课程改革[4]。

2.1 全面融合,挖掘医学理论课的人文元素

医学理论课课程思政改革,要以融合为切入点,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蕴含的思想价值和医德元素,建设医学人文教育主干课程和辅助课程体系,将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有机融合,实现医学人文与课程思政双向贯通,将塑造医者仁心、恪守医德的医学伦理精神作为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具体可以从增加课程的知识性、人文性、社会性入手,培养医学研究生的人文情怀,提升课程的引领性、时代性和开放性,增强建设“健康中国”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3]比如在临床医学博士研究生医学分子生物学课程建设中,可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涉及的重要分子生物学方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技术和应用案例与学生进行深入探讨,让他们充分意识到科学技术,尤其是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在解决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发挥的关键作用,培养他们扎实专业基础、献身科学研究并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科技强国而奋斗的精神。

2.2 价值引导,推进医学实验课的守正创新

在医学实验类课程方面,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第一,促使学生发现现实问题,启发思考;第二,帮助学生理清现实问题,答疑解惑;第三,鼓励学生解决现实问题,坚持守正创新。可见,在实验课教学中指出社会现象及问题只是第一步,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寻找并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同时思考发现一些类似的系列问题,并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激发学生守正创新,实现新作为。例如在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动物实验课程中,可按照认识逻辑和课程内容:伦理教育(动物福利)-安全教育(生物安全)-环境教育(废弃物处理)-学术诚信教育(实验设计与实施)-爱国教育(自主知识产权)来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主线。

2.3 落实践行,实现医学实践课的价值升华

在医学实践类课程方面,推动医学研究生在临床实训环节、专业实习环节和社会实践中进行“实践思政”,实现医德被动主体-医德主动主体-医德自觉主体的转化作为教学目标。地方医学院校可以立足地方医学特色和榜样文化优势,建立以临床教师为主导的课程思政培育模式,嵌入地方医德教育内容,在临床学习结束后进行医德考核与评价。此外,还要大力拓展校外实践领域,通过“百县千乡送医”“暑期三下乡诊疗活动”等医疗专项实践活动,培养他们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医德情操,发挥社会育德功能。

3 课程体系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医学研究生课程思政的课程设计理念是立足本土教育实践,做好顶层设计规划,统筹多方资源,调动多方积极性,全力构建“三全育人”格局。

3.1 “一贯制”理念

课程思政建设不仅集中在在校研究生教育阶段(含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更要扩展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阶段以及医务人员在岗教育阶段,要求相应课程建成既有关联性又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教学模块,使课程思政建设实现常态化和长效性。同时,需要将课程思政影响力覆盖到全体师生,引导研究生群体关心并参与其中,构建师生课堂协作共同体。

3.2 “引路人”理念

与本科生培养方式不同,导师是研究生教育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因此要找准导师在研究生课程思政中的角色定位,当好新时代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第一,完善导师遴选机制,树立政治标杆。导师的遴选和评价体系中,要优先考虑其思想道德和政治素养,把学术和育人两项能力作为遴选和评价导师的必要条件,建立起品德评价的一票否决制。研究生导师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当好教书育人的政治标杆。[5]第二,加强导师团队建设,践行立德树人本体职责。一方面,导师在指导研究生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应用的过程中,需要不断优化团队结构,适时地融入思想品德教育。另一方面,育人先育己,导师需要定期参加思想政治教育培训,及时了解道德与法治、改革与实践的热点问题,掌握最新的育人知识,强化导师的育人观念和育人职责。第三,构建良好师生关系,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导师与学生亦师亦友的关系是教书育人的基本前提,与本科辅导员思政教育不同的是,研究生导师既是“导”师,也是“教”师,这其中不仅包含知识的传授,而且还包含思想的引领、价值的传递以及对学生社会生活的指导。课程思政是德育融合的重要阵地,更是导师不可推卸的责任。需要注意的是,导师不是“老板”,研究生更不是“打工人”,导师是学生职业启蒙最好的典范。

3.3 协同保障理念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强化全员协同育人意识,创新研究生日常管理制度建设,多管齐下协同保障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稳步推进。第一,制度保障。进一步完善课程思政培训制度、备课听课制度、科学评价制度、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制度等育人体系建设,为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各类课程教学提供制度保障。第二,队伍建设保障。研究生在校教育阶段和临床实践阶段,要注重思想引导,形成导师、思政专职辅导员、教学秘书、党政管理及科室文化等五方面的育人合力,实现多岗位共同尽责的“五位一体”思想引领工作体系。第三,科学评价体系保障。首先,明确评价原则。由于课程思政是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结合,因此对课程思政教学的评价原则应更侧重价值引领的过程而非结果。其次,评价主体多元化。由于课程思政的最终成效要通过研究生的价值认同与实际践行体现出来,毫无疑问,研究生理应是首要的评价主体;就教师群体的评价来看,导师、思政辅导员、专业课教师、思政课教师等群体的评价大多呈现出多维视角,尽管他们立德树人的目标一致,但由于各自的角色定位不同,就会呈现出各有侧重的多维评价结果。最后,利用反馈评价促进教学反思。评价体系的落脚点在于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因此要及时将教学评价反馈给相关人员,提升协同育人效果,从而逐步完善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实践。

3.4 课程体系理念

课程体系建设是研究生教育培养的核心环节,通过教材、教纲、教案、教程和教师等一系列环节共同发力,强化医学研究生课程思政内涵建设。第一,利用学科特色和优势,打造医学研究生课程思政核心课程教材。修订教学大纲,教学目标中加入思政目标,依据学科优势,组成跨学科、跨专业编写团队,逐步构建较为完备的医学课程思政教学教材体系。第二,依据不同专业特点,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方法改革。可采用双语教学、三明治教学、对分课堂、翻转课堂以及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PBL)、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BL)、研究型教学(RBL)或案例教学(CBL)等教学方法,加入思政教学目标,弘扬社会正能量。第三,狠抓教案设计,深化课堂改革。立足医学学科的自身特点,通过教案设计不断总结提炼医学精神,并将之升华为思政元素。在案例编写时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知识的讲授中,着重讲好中国故事,“润物细无声”地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第四,增强医学课程内涵建设,鼓励课程科学整合。发挥医学院校各自学科专业和现代教育技术优势,以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且设置学分的通识教育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程为重点,构建一批内容质量高、教学效果好的一流研究生理论课程、实验课程和社会实践课程,鼓励跨学院、跨学科进行课程整合。[6]第五,切实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实现思政课程引领课程思政。若能有效发挥思政课程的教育功能,课程思政就抓住了灵魂,找准了方向。思政课教师可与医学专业课教师成立课程思政教学工作团队,运用思政课教师的思政敏感性,为专业课提供思政教学理路和较为全面的思政教育理论参考资料,助推课程思政在工作格局、师资队伍、资源保障等方面形成合力。

3.5 知行合一理念

第一,在科研实践中,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生命线,是医学院校培养“卓越好医生”教育目标的重要体现。医学研究生的科研实践是跟随导师在实验室内进行,因此,导师团队应树立正确的科研观,以安全性、人性化、医学伦理为基础开展研究,注重将育人与科研相结合,塑造研究生医者仁心的素养和德能兼修的能力。第二,在专业实践中,医学研究生的专业实践是在医疗卫生一线,而真正的成长也正是在一线的岗位上。特别是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他们接受实践锻炼,能够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深化医德感性认知,增强服务群众意识。在疫情防控中,全国一万多名临床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坚守临床工作岗位,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福建医科大学等学校60%以上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留守在医院的工作岗位。多所医学院校的临床医学、护理学在读研究生加入了援鄂医疗队。[7]这反映出在医学专业实践中课程思政非但不能缺席,而且它还是课程思政的“活教材”,真正实现润物无声的良好育人效果。

总之,课程思政是一种内涵丰富而又立意深远的新型教学模式,它告别了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两张皮”状况,整合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8]。贯彻落实课程思政育人理念,需要结合医学院校办学特色,围绕医学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依据课程特点和内容科学设计教学体系,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蕴含的思想价值和医德元素,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助推新时代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医德医学院校导师
微课教学模式在医学院校健美操课程中的实践研究
云南省某医学院校学生健康素养调查与分析
临床医德实践对提高实习生综合素质的作用与价值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新医科背景下医学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实践研究
云南省医学院校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及其影响因素
V eraW an g
和谐秘诀
真正的爱是使人自爱
医德信念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