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政策创设 推动安徽农机化高质量发展

2021-12-05安徽省农业农村厅

农机质量与监督 2021年5期
关键词:农机化全程安徽省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

□ 胡 刚

近年来,安徽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强化政策支撑,激发创新活力,推进农机化高质量发展。“十三五”期末,安徽省农机总动力超6800万千瓦,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1%,果菜茶、畜牧水产养殖等机械化正在成为新的增长点。

一、培育作业主体,农机社会化服务不断释放新动能

1.政策重点支持培育作业主体。为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财政税收政策、金融信贷政策对农机化高质量发展的支持,安徽省农业农村厅与自然资源厅联合出台文件,加大了农事服务中心建设用地支持力度。据统计,安徽省共安排资金5360万元,支持创建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486家。

2.创新农机社会化发展模式。2016年10月,安徽省政府印发《推进农机农艺农信融合发展实施方案》,2017年7月,制定《安徽省综合性全程农事服务中心建设规范》,充分发挥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作用,推介典型案例,开展托管式、订单式作业服务,组建农机合作社联合社。“十三五”期间,安徽省农机合作社5647个,农机社会化服务收入达538亿元。

3.推广生产托管服务模式。如亳州等地通过“以地定机、以机定人”的管理模式,实现农机作业托管全覆盖,有力促进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二、优化补贴政策,农机装备升级不断增强新活力

安徽省着力优化补贴政策,推进农机装备升级增强新活力。

1.高效便民服务。推广补贴APP、补贴系统不间断开放、常态化开展投档审核等方式,提升服务对象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实行补贴信息、资金使用进度实时公开,申请受理和资金兑付限时办理,补贴办理时长缩短了10个工作日。全年受理补贴申请15.6万台套,拉动社会投入41.7亿元。

2.加强实施监管。试点政府购买服务,委托第三方开展补贴政策调整和企业自主投档产品等评审评估,并出台省级农机购置补贴产品违规经营行为处理规范。制定《安徽省农业机械专项鉴定大纲管理办法》,完成了11项专项鉴定大纲制修定。

3.突出精准施策。秸秆综合利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机械化已发展成为新的增长点;智能化数字化农机呈加快发展趋势,目前已有3万余台机具安装智能终端设备。

三、突出绿色高效农机化全程全面发展形成新格局

1.推广农机化先进技术。安徽省委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强绿色高效新机具新技术推广应用”,举办“农机推广田间日”活动,编印《安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读本》,形成小麦等7种农作物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十三五”期间,安徽省财政累计投入2000余万元,用于全程机械化示范片建设和农机化技术集成示范推广。

2.推进全面机械化。将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作为高标准农田实施重点,打造以茶叶、山核桃为代表的山区特色农产品优势样板区,加快果菜茶、畜牧水产、设施农业等产业农机化技术应用。

3.抓好典型示范。各地聚焦主要作物、重点产区、关键环节,加快补齐短板、集成模式、提升质量,通过政策扶持、项目带动、技术引领、典型示范。数据显示,安徽省2市32个县区荣获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市、县命名。

四、强化“变拖”整治,为重点的农机化安全生产

1.强化工作推动。树牢安全意识,高度重视、高位推动,落实“三个必须”要求,压实工作责任,农机安全生产工作连续多年获省政府表彰。

2.强化变拖整治。安徽省农业农村厅与公安厅、应急管理厅联合开展变型拖拉机专项整治,每月编印变拖专项整治工作简报,半年开展一次全省通报;主动协调公安交管部门开展道路联合执法,重点整治变型拖拉机违法违规行为,两年期间变拖数量减少9万多台。

3.强化示范创建。以“平安农机”创建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强化安全生产各项措施。据统计,安徽省创建国家级“平安农机”示范市3个、示范县46个。

猜你喜欢

农机化全程安徽省
成长相册
必须为县域农机化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垃圾全程分类的上海模式
创新开展山区特色农机化的路径研究
手工制鞋全程L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