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豫南地区小麦对土壤条件的要求及麦田整理技术

2021-12-05信阳市平桥区明港镇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刘金洲

河南农业 2021年8期
关键词:耕层矿化淮河

信阳市平桥区明港镇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中心 刘金洲

信阳市2019年小麦种植面积3 146.66 km2,1/2 以上在淮河以南。麦农为了达到小麦优质、高产、稳产、高效的目标,对小麦的种植技术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近些年,对土壤的要求越来越严格。

一、小麦对土壤条件的要求

小麦生长对土壤的要求不严格,大部分土质都适合种植小麦,但中壤土和黏壤土较差。在不同土壤种植小麦,产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土壤肥力和所采用的技术措施。黏性土壤有很好的保肥保水能力,后期可以少浇水,生长较好,小麦的千粒质量高,缺点是质地黏重,整地困难,土壤透水透气性差,不能使苗全、苗匀,并且开春后土壤的温度上升慢,幼苗生长缓慢,常有“发老不发小”的现象。对于黏壤土应抓住适耕期,看墒情抓住机会整地,在播种期内播种,以达到全苗和培育壮苗目的。沙性土壤和黏壤土相反,土地易整理、易全苗,开春后气温上升,幼苗生长快,但沙地保水保肥能力差,易早衰,常有“养小不养老”的现象。在操作技术上,结合土质情况,既要防止后期早衰,又要防止千粒质量下降,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为小麦的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适合小麦生长的耕层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容质量1.1~1.3 g/cm3,总孔隙度50%~55%,水稳性的团粒结构40%左右,土壤pH 为6.0~8.5,土壤含盐量低于0.25%。每667 m2麦田产量在450 kg 以上的耕层土壤肥力基础为:有机质含量在1%左右,全氮0.007%以上,速效磷20 mg/kg 左右。高产麦田每667 m2产量650 kg,有机质含量在1.3%~1.5%,全氮0.01%以上,速效磷20 mg/kg 以上,速效钾100 mg/kg 以上。就目前而言,提高小麦产量的关键措施是培肥地力。

二、麦田整理技术

麦田整理技术是利用农业机械对土壤的耕作层和表土结构状况进行调整,协调土壤当中的水、肥、气、热等相互关系,为小麦播种后提供较易生长的土壤环境,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虫害的技术。整地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小麦的出苗率、生长势、分蘖成穗、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等要素和产量的形成。在豫南地区,麦田整地是小麦栽培技术生产体系中最重要的基本环节,特别是淮河以南都是久水田,在水稻收获前,应及时对水稻田进行排水,水稻收获后抓住墒情,及时进行耕翻、深松耕、旋耕、耙地、耱地、镇压等。在淮河以北,可以在适播期内进行麦田整理,形成一个耕层深厚、地面平整、土块细碎,上虚下实的耕作层。

(一)深耕

土壤翻耕是最常见的土地整理的基本技术。一般由旋耕机翻耕的深度不同,分为浅耕和深耕,通常翻耕的深度在25~30 cm 为深耕。大量实践表明,深耕可以打破土壤犁底层,使活土层的厚度增加,耕作层的蓄水保墒能力增加,改善土壤通气透水性能,加快有机质分解和无机营养矿化。深耕还可以将有机肥、秸秆、残茬以及表土存留的病菌、病虫孢子等埋入土中,对小麦赤霉病、纹枯病、全蚀病和线虫病具有重要的防治作用。旱地、灌溉麦田和稻茬麦田深耕的增产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对淮河以南的稻茬麦田要增加深耕次数,一般2年深耕1 次,因为稻茬麦田的稻气性差,活土层中的有机质分解缓慢,无机营养矿化的速度较慢。深耕之后,要让翻耕的土壤矿化(一般为7 d),达到无机营养矿化、杀死当中的有害病菌的目的。淮河以北的沙土,因为土壤透气性好,可以减少深耕次数,但要做到浅耕和深耕交替,至少要3年深耕1 次。

(二)深松耕

用无壁犁、深松铲、凿形铲对耕作层进行全面或间隔深位松土,不翻土层,一般耕深25~30 cm,最深可达50 cm,可以打破多年形成的犁底层,使深层土壤中的矿物元素充分氧化,增加土粒间空隙,便于土壤接纳更多的雨水。地面秸秆覆盖,可减轻风蚀、水蚀和土表水分蒸发。当前,深松耕逐步与条带免耕相结合,主要在南部山区地带和丘陵的半干旱地区。

(三)旋耕

旋耕可以打破表土层,平整地面,把犁、耙、平三项作业集于一体,省工省时。旋耕机械作用于表土较深16~18 cm,一般为15 cm 左右。旋耕不能疏松耕层,长期旋耕使土壤耕层变浅板结,不能接纳较多的雨水,无法将残茬、秸秆及病虫卵、孢子埋入土中,虫害源增多,下茬虫害加重。旱地麦田旋耕表土快速失墒,若播种过深,会影响出苗率,还会影响麦苗生长,在墒情较差的情况下,旱地不宜使用旋耕。在平原地区,如果仅用旋耕而不用钉齿耙进行耙、耱,会造成表土过分疏松,小麦播种过深,出苗率低,冬季小麦不黏土,苗长势弱,易发生冻害。所以,旋耕必须与耙、耱、镇压相结合。

(四)精细耙地

深耕与精细耕地密切配合,营造良好的土壤环境,是保障小麦在播种后苗全、苗匀的关键。“秋后一张锄,麦收一盘耙”,深刻揭示了耙对小麦苗全、苗匀的作用。深耕后土垡高低不平,中间空隙较大,易失墒,必须及时耙地。所谓精细耙地即在麦田翻耕后,用圆盘耙和钉齿耙分别耙几遍,直到坷垃粉碎、地面平整为止,压紧耕层,上虚下实,使小麦种子播深不超过5 cm,出苗后根系与土壤结合紧密。近年,有些农民在翻耕后,再用旋耕机打碎垡头,表层土疏松,下部跷空,容易造成播种过深,不易出苗,冬季幼苗根不黏土,易发生冻害。所以,旋耕后,一定要与耙、耱相结合,压实表层土,以利出苗,保证壮苗安全越冬。

猜你喜欢

耕层矿化淮河
温度对贵州喀斯特黄色石灰土有机碳矿化、水稻秸秆激发效应和Q10的影响
好氧混菌矿化能力与增强再生粗骨料性能研究
以负碳排放为目标的生物质灰矿化CO2路径研究
间作和施肥对黄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土壤侵蚀对紫色土坡耕地耕层障碍因素的影响*
淮河
轮作制度对敦化市土壤主要理化性状影响的研究
秸秆还田对耕层土壤理化性质及冬小麦-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首倡先行 务实创新 组建“淮河侨盟”推动多重战略叠加效应
刘邓大军:抢渡淮河挺进大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