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前列烯醇在家畜繁殖中的应用
2021-12-05郑孝田
郑孝田
(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武店镇畜牧兽医站,安徽 凤阳 233113)
0 引言
在家畜养殖过程中,繁殖结果对最终的家畜养殖效益有显著的影响,尤其是繁殖周期长的家畜,比如牛,如果能够缩短繁殖期,解决繁殖中比较显著的问题,那么养殖效益势必会有显著性提升。结合目前分析可知,掌握好氯前列烯醇的具体应用可以有效地解决家畜繁殖中的诸多不利问题,获得明显养殖效果。
1 氯前列烯醇的作用机理
在目前的家畜养殖中,氯前列烯醇是一种应用比较广泛的药品,尤其在解决家畜繁殖问题中,该药品的应用比较广泛。该药品属于PGF2α类似物,在目前常用的PGF2α及其类似物中,具有比较高的活性。其具体应用机理为:①氯前列烯醇对母畜的妊娠黄体、持久黄体有明确的溶解作用,进而调节母畜的发情周期。②对子宫平滑肌有明显的舒张作用,可改变子宫及输卵管的张力,有利于精卵结合[1]。③能使子宫颈松弛开放,有利于母畜子宫的净化。总的来讲,家畜受孕情况影响繁殖效果,家畜的繁殖效果影响其养殖效益,所以从养殖效益角度出发明确氯前列烯醇的具体作用机理,这对推广药物有突出的现实价值。
2 氯前列烯醇在家畜繁殖中的作用
2.1 调控母畜发情
从调查研究的资料来看,氯前列烯醇的显著作用之一是能够调控母畜的发情。结合实践分析发现,母畜的发情控制对家畜繁殖的影响巨大,因为单纯靠母畜自然发情,明显会拖长发情周期,这种情况会导致繁殖周期延长,这对于养殖效益的提升非常不利[2]。所以利用氯前列烯醇进行母畜的发情调控,一方面可以缩短母畜的发情周期,增加繁殖的频率,另一方面调控母畜的发情时间,使繁殖的稳定性更加突出。
目前,有报道称用氯前列烯醇0.4 mg/头对103头经直肠检查确定有功能黄体的健康未孕成年母黄牛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结果表明,发情反应率超过了95%。而且从记录的数据来看,从氯前列烯醇注射到母黄牛发情,平均间隔时间为50.5 h,且在38~62 h内发情的母牛占比超过了88%。对注射了氯前列烯醇后的母牛进行记录,主要观察排卵情况和黄体形成情况,从结果来看,没有形成功能黄体的母牛占比为11%,而且氯前列烯醇处理后的受体黄牛移植成功率和自然发情不存在差异。结合其他动物实验分析得出,在家畜养殖过程中可以利用注射氯前列烯醇的方法对未孕母体进行发情控制,这种方法会显著提升母体的发情率,而且药物注射的计量比较小,对母体的影响小,且具有比较高的受胎率[3]。简言之,在家畜养殖过程中,尤其在牛养殖的过程中,利用氯前列烯醇注射方法可以调控母牛的发情时间,缩短其发情频率,这对增加养殖效益有显著的价值。
2.2 分娩控制
在家畜繁殖过程中,分娩控制对于提升幼崽成活率具有显著意义,因此掌握控制分娩的具体方法,对养殖实践帮助巨大。
从相关的实验分析来看,在妊娠母猪后期进行氯前列烯醇的肌肉注射,从注射到分娩开始,按照12 h/次的频率进行采血,然后利用放射方法对血样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注射前血浆中的孕酮含量比较高,而随着氯前列烯醇的注射,血浆中的孕酮含量会出现明显下降的情况,在分娩时,孕酮含量达到最低状态。这说明外源性的氯前列烯醇能够对母猪分娩前的妊娠黄体产生溶解作用[4]。
对氯前列烯醇注射后的母体分娩进行实验记录,主要是记录注射氯前列烯醇后的分娩时间以及分娩结果,比如正常结果、死胎结果等。同时为了判断氯前列烯醇的具体应用效果,分别记录氯前列烯醇单独应用的结果和氯前列烯醇联合松弛素应用的结果[5]。从具体的结果分析来看,联合应用的整体效果要更好,即无论是分娩的时长还是分娩的正常性,其都要优于单独使用氯前列烯醇的结果,这说明在母体的分娩控制过程中,强调氯前列烯醇联合松弛素应用有突出的现实效果。
2.3 医治持久黄体
对家畜养殖分析可知,在家畜的繁殖过程中,持久黄体的发生对健康繁殖非常不利,因此需要医治持久黄体。结合目前的实践,氯前列烯醇在持久黄体的医治中被普遍应用。
从实验报道的结果来看,某单位应用氯前列烯醇0.2 mg/头治疗了158例患持久黄体的奶牛。在治疗过程中将其分为肌肉注射组和宫注组,对2组的注射情况比较发现,肌肉注射组的催情率为70%,宫注组则达到了100%。对2组的受胎率进行比较,肌肉注射组的受胎率为62%,宫注组的受胎率则达到了84%。对比注射氯前列烯醇的发情情况,注射药物的母牛在72~96 h内发生了明显的发情症状,而且从具体的发情表现来看,宫注组要明显优于肌肉注射组[6]。在持续黄体的医治中,如果将氯前列烯醇采用宫注方法,每头母牛的规格为0.2 mg左右,如果采用肌肉注射,青年母牛为0.2 mg/头,成年母牛则为0.4 mg/头。
2.4 对母牛胎儿木乃伊化的应用
母牛胎儿木乃伊化是目前牛养殖过程中比较严重的一类疾病,这类疾病会严重影响经济效益,所以在牛养殖过程中,积极地解决母牛胎儿木乃伊化问题有突出的现实意义。结合实验分析可知,按输精时间算对妊娠7~12个月的胎儿木乃伊化奶牛进行治疗,在子宫位置按照0.2 mg/头的标准输入氯前列烯醇,在一定的时间段内,母体能够将木乃伊排出,但是在特殊情况下,比如木乃伊胎儿比较大时,其排出明显困难。对困难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在用药24 h后,通过直肠检查发现子宫有所回升,卵巢上部依然存在黄体。面对这种情况,在48 h后再次注射0.2 mg的氯前列烯醇,24 h后木乃伊胎儿排出。简单来讲,木乃伊胎儿在母体内长时间不排出会对母体影响非常显著,严重时会导致母体死亡,严重影响家畜养殖效益,所以积极分析与解决木乃伊胎问题,对稳定家畜养殖有突出的现实价值。
2.5 超数排卵
在家畜繁殖问题的具体解决中,超数排卵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结合相关实验分析发现,母牛在发情期的第9~13 d,上午、下午各注射一次促卵泡激素连续注射4 d,即总剂量为440~520 IU。在注射促卵泡激素的第3 d上午、下午各注射0.2 mg的氯前列烯醇,并利用0.2 mg的前列腺素使母牛发情后进行人工授精,在第7 d时进行胚胎采集。从获取的具体结果来看,促卵泡激素和氯前列烯醇组合方法所诱导的发情率为90%,而氯前列腺组的诱导发情率为94%。2组差别不显著[7]。从2组记录的数据来看,在经过诱导后,母牛的发情期集中在用药后的24~96 h。对2组发情母牛的排卵数进行总结发现,氯前列烯醇组的排卵数为7枚,氯前列腺素的排卵数为4枚,这说明氯前列烯醇在提高排卵数方面具有显著的作用。
结合目前实践分析发现,在家畜养殖过程中,母体的排卵数量与受孕的概率密切相关,排卵数量增加意味着受孕的概率增加,这对于稳定繁殖效果来讲有突出的现实意义,因此在实践中对氯前列烯醇的具体应用有突出的现实价值。
3 结语
在家畜养殖过程中,养殖效益与家畜的繁殖情况密切相关,所以要关注家畜繁殖问题,并积极解决繁殖问题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文章对家畜养殖过程中普遍使用的药物(氯前列烯醇)进行了分析,明确了作用机理,同时进行了应用。氯前列烯醇的应用不仅具有效果突出的优势,还具有使用简单、价格低廉等显著特点,所以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