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刺绣元素在服装设计上的应用
2021-12-05于利静
于利静
(柳州工学院,广西 柳州 545616)
“十四五”规划指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和地位,树立文化自信。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加强各民族优秀传统手工艺的保护和传承。要保护、继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手工艺,了解民族文化岌岌可危的现状。在全球化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传统文化、传统手工艺遭到西方文化价值体系的冲击,苗族服饰所承载的文化被日渐弱化,年轻人开始走出大山,接受外界文化,不再接受本民族的文化价值,传统的民族服饰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本土文化的存续和发展成为现今社会的重要议题。要传承弘扬民族文化、民族工艺,就要对优秀的民族工艺文化价值进行深层次的挖掘。服饰作为民族的符号象征,其所表达的审美观念体现了一个民族无意识的审美意识形态,这种稳定的审美习惯因历史的沉淀积累形成一种稳定的形式。将民族的审美融入现代流行设计中,是民族文化、工艺传承发展的主要方式。因此,应学习现代服饰设计理念,结合现代与传统进行服饰设计,更好地发挥传统民族文化的价值。
1 苗族图案特点
民族服饰是少数民族女性文化的一种符号与象征,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和标志。每个民族受其历史、宗教、图腾、地理、习俗、审美等方面的影响,服饰文化都有自己独特的象征,通过款式、纹样、色彩、面料等表达不同的情感。在苗族历史上,有一段苦难又顽强的经历。苗族人没有自己的文字,而服饰的纹样就起到了以纹载道的作用,大量的几何纹样构成了其母题文化特征。如裙子上的几何线条,被认为是一条条河流;背牌上的回形几何图案,是苗族人曾经居住过的城市,有城墙、街道、角楼;披肩上的云纹、水纹、菱形纹,被认为是北方故土,这些纹样是苗族人不断迁徙的历史记录。服饰作为民族文化的显性表征,反映了人与社会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体现了一个民族的历史、图腾和宗教信仰。由于地理、气候、经济、文化、宗教的不同,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征,作为服饰设计制作的主体,女性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苗族女性与汉族女性的依附性、封闭性文化不同,相对应的是其开发性、自主性的特点。少数民族是一个男女比较平等的平权社会,在这样的环境下,女性具有的丰富的想象力和自由乐观的精神都体现在苗族服饰艺术中。苗族服饰上的图案和刺绣是苗族艺术的主要表达方式,展现了苗族人民的历史、图腾和宗教信仰。
苗族服饰中的苗绣图案不讲究主从关系,多起伏的曲线表现一种生动、活跃的动感,画面丰富,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在结构上打破了呆板的对称,追求一种动态平衡,如音乐般行云流水、飞扬意气,产生一种轻快的跳跃感,展现了苗家女性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苗族服饰艺术般的流动感与苗家人的精神形成一种特殊的视觉效果。苗族服饰反映了民族历史迁徙过程,也演绎着各种神话传说,表现了浓厚的图腾、神性意识。苗绣图案中不仅有动物、植物图样,还有神、鬼、怪、人兽连体等原始宗教内容,将人、动物、植物置于同一层次,不受种类的局限,在一种幻化的空间中相互渗透。通过对苗族刺绣图案的历史形成、图腾信仰、生活方式进行分析,加强对苗族服饰文化艺术的发展和形成的理解,以便更好地提取其中的艺术符号,与现代时尚语言结合。
2 苗族刺绣种类
苗族服饰中苗族刺绣的种类丰富多彩,有平绣、辫绣、皱绣、堆绣、锡绣、破线绣、数纱绣、挑花绣、马尾绣、板丝绣等。平绣是单针单线、均匀排列,丝线平滑光亮、图案平整、清新明丽,常与剪纸结合,黔东南台江一带,将丝线破开,绣出的图案更加细腻圆滑。辫绣、皱绣比平绣更具浮雕效果,有粗犷、朴实的艺术感,而打籽绣是针绕线成颗粒状,一针一籽,有粗朴、厚实的效果,装饰性极强。与打籽绣相辅相成的是马尾绣或者绕线绣,是将丝线缠绕在马尾或棉线上,将形成的线盘在纹样的边缘,中间加入打籽绣。堆绣也是苗族刺绣中一种独特的绣法,用丝绫折出三角形,将三角形进行层层对叠,形成各种花、鸟、鱼、几何纹样。挑花绣和数纱绣是几何纹样,非常适合苗族自织的平纹面料,纹样中的点、线、面有规律地排列,反复、交叉、疏密、连续,既能独立成图,又能四方连续。
3 苗族刺绣在服装设计上的应用
针对广西、贵州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笔者对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开展了多次实地考察工作。近年来,笔者多次到广西百色、南丹、融安、融水、金秀以及贵州丹寨、凯里、三江、台江、贵阳等地进行考察,借助2020年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苗族刺绣元素在服饰产品设计中的创新应用研究,设计制作了以苗绣为主要元素的服饰作品《初绽》(图1)。该作品获得了2021年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赛银奖。本次设计以苗族的数纱绣为主要设计灵感,数纱绣是苗族刺绣种类中常用的一种刺绣技法,其色彩搭配、图案造型都是苗族服装独特的设计手法,既有传统的民族风格,又表现出现代时尚的形式美法则。贯头式服装是苗族服饰中常见的一个类型,整个绣片是苗族传统贯头式的背牌,刺绣图案线条具有时代的特点。苗族服饰大多是苗族人自己制作靛蓝进行染色,染色多次且长时间可染成黑色,所以苗族男女服装的底色以黑色为主,通常以刺绣搭配五彩色。面料并没有用非常特别的材质,仅采用了传统的平纹组织棉质面料,以期用传统的面料结合时尚款式来表现,同时以彩线为笔,描绘出传统的刺绣纹样。整套服装领部设计用立裁常用的褶皱手法,高领结构凸显模特的修长颈部,领部的褶皱效果浪漫中带有一点可爱,腰部收省,无袖,下摆呈现喇叭造型,长度至小腿,以裙撑撑开裙摆,凸显其造型,下摆两层,用长15 cm、宽5 cm做大褶皱造型。服装整体造型独特、合体修长、款式简洁,突出了绣片的特点。
4 结语
随着历史的变迁,任何民族的文化也在变迁。由于各种文化的交流、冲突、继承、创新等,文化的变迁不仅涉及物质层面,也关系到精神层面。受到技术、社会、意识因素的影响,文化变迁会持续不断且不可避免、不可阻挡。在任何时代,文化总是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受到外部压力时,原生文化因不能适应新的社会环境而逐渐衰微,直至消亡。苗族服饰文化上出现了同样的问题,由于成品的棉纱、布匹、面料等出现在市场上,质量、价格均有巨大的优势,使传统的棉花种植、纺纱工艺、手工织布、自制染料、染布等手工艺大幅度减少。传统服饰的价值对于苗族来说已经改变,在过去,织、染、绣等工艺水平是评价女性的重要标准,且民族服饰是一个民族族群的重要标志。但随着社会变迁以及文化交流、物质、技术等层面的改变,服饰作为族群文化的标志开始弱化,同时,现代苗族女性也不再像以前那样花费较多时间和精力去开展传统女性技艺的学习和制作。民族传统文化是国家精神血脉,传承民族文化是发展的基础,也是国民的根本责任。因此,应对民族文化进行深层次的解读,学习流行的服饰理念和工艺,与传统民族元素融合、创新,将传统民族文化发展、传承下去,支持产业发展,提升当地经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