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草地土壤污染致雷州山羊颈部化脓创的诊疗

2021-12-05凌欣华徐国宝

畜禽业 2021年8期
关键词:划线革兰氏琼脂

涂 轲,凌欣华,徐国宝

(梅州市农林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广东 梅州 514000)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雷州山羊1只,体重25 kg。由广东海洋大学农学院从附近农户家购买。实验前由广东海洋大学动物医院实验动物饲养员饲予青草、玉米粉,饲养一段时间临床检查健康后进行实验,试验期间自由摄食、饮水。

1.2 实验器材

手术盘、手术刀柄、手术刀片、手术剪、剪毛剪、止血钳、握式持针器、镊子、弯三棱缝针、10号缝线、一次性注射器(5 mL、10 mL、20 mL)、培养皿、培养基、接种环、载玻片、盖玻片、试管、试管架、酒精棉球、碘酊棉球、脱脂棉、纱布等。(以上器材均由广东海洋大学农学院临床兽医分室提供)

2 实验方法

2.1 试验药物及配置

3%双氧水:取100 mL 30%的过氧化氢,置于1 000 mL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定容至1 000 mL。

10%硫酸钠来苏儿:取50 g硫酸钠做溶质,溶解于400 mL 2%来苏儿中,混匀,用2%来苏儿定容至500 mL。

硫酸钠活性炭等量混合粉末:用电子天平称量等量的硫酸铜粉末与活性炭粉末,在干净的培养皿中研磨混匀,备用。

2.2 人造化脓创

在山羊放牧的草坪中随机选取5个土壤取样点,每个点取土壤20 g左右,取得的土壤样品置于干净托盘中,混匀后备用。用1:1 000~1:2 000浓度新洁尔灭溶液对手术器械进行浸泡消毒。选取颈部下1/3处,剪毛,剃毛,用酒精棉球、碘酊消毒后,用0.5%普鲁卡因于所选定的术部作局部浸润麻醉。沿血管走向,在距离颈背部约3指宽处避开血管作2~3 cm切口。以手术刀柄向下扩张切口,形成囊状,填充草地土壤。对侧颈部以同样方法处理。以左侧伤口为对照组,右侧伤口为治疗组。造病后,每天观察并记录创口的变化、体温、呼吸、脉搏及全身的其他变化。

2.3 临床诊断

实验动物造病后,每天观察、判断污染创口的发展转归情况,每2 d对实验动物的体温、脉搏、呼吸进行1次测量,以监测动物机体变化情况,直到治疗结束。

3 细菌的分离鉴定

3.1 器具清毒准备

将实验所需消毒灭菌的器械、培养皿、烧杯等物品进行流水清洗,置于烘干箱烘干后用牛皮纸包裹扎好,整齐地平放入蒸汽灭菌高压锅的内筒中,在121.3℃高温下灭菌30 min。超净工作台在使用前清理干净,紫外线照射1 h后,打开抽风设备,保持无菌环境,即可使用。

3.2 细菌的分离

在伤口化脓明显时,无菌操作,用无针头的无菌注射器从化脓创中抽取脓液,置于经灭菌的离心管中做好标记,及时进行划板培养,每个脓汁样分别在普通营养琼脂平板、血液琼脂平板做2个划线培养。

3.3 细菌培养

在超净工作台无菌的环境下,右手取针尖稍弯的接种环,火焰灭菌并冷却后,挑取少量脓液用三区划线的方法划线,左手取琼脂平板,在酒精灯火焰左前上方,使平板面向火焰,以免空中杂菌落入,右手将已沾脓汁的接种环在琼脂表面密集而不重叠的来回划线,面积约占整个平板的1/5~1/6,此为第一区。划线时接种环与琼脂呈30°~40°轻轻接触,利用腕力滑动,切忌划破琼脂。划完第一区后接种环上经火焰灭菌,待冷后,在划线末端重复2~3根线后,再划下一区域(约占1/4面积),此为第二区。第二区划完后可不烧灼接种环,用同样方法划第三区,划满整个平皿。划线完毕,将平板扣入皿盖并作好标记,置于37℃温箱孵育18~24 h,观察琼脂表面菌落分布情况,注意是否分离出单个菌落,并记录菌落特征(如大小、形状、透明度、色素等)。

3.4 细菌的鉴定

细菌涂片:取洁净、透明、无油迹的载玻片,先用接种环取少量水于玻片上,再挑取少量菌落,在液滴中混合并均匀涂布,自然干燥,将抹片的抹面向上,以其背面在酒精灯外焰上来回拖过数次,略加热(以不烫手为度)进行固定。

细菌染色及鉴定:用革兰氏染色法染色,将涂片在火焰上固定,滴加结晶紫染色液,染1 min,水洗。滴加革兰氏碘液,作用1min,水洗。滴加脱色酒精,30s。水洗,滴加沙黄复染液,复染1 min。水洗,吸干或自然干燥,在光学显微镜下镜检,记录细菌颜色、形态、大小等。

4 治疗方法

1)清洁创围: 先用数层灭菌纱布块覆盖创面,后用剪毛剪将创围被毛剪去,剃干净,剃毛面积以距创缘周围10 cm左右为宜。离创缘较远的皮肤,可用肥皂水和消毒液洗刷干净。用酒精棉球涂擦创围皮肤,干后用5%的碘酊涂擦创围皮肤2次。

2)冲洗创腔: 用3%过氧化氢溶液和0.5%高锰酸钾交替反复冲洗创腔,直至脓汁排完。

3)清创术:扩大创口,除去深部异物,切除坏死组织,消灭创囊,做辅助切口,小心别损伤脓膜。

4)创伤用药:对照组侧灭菌纱布蘸10%硫酸钠来苏儿(2%)填塞创腔引流。治疗组侧灭菌纱布蘸2%来苏儿后,包裹硫酸钠粉活性炭粉(体积比1:1混合)填塞创腔引流。

5)根据创伤转归情况,进行治疗和换药。待伤口转为肉芽创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创腔、创围,创面涂抹蜂蜜,创口表面覆以隔离用纱布。如创腔较大可对伤口进行缝合,加快伤口愈合。

5 结果

山羊颈部两侧的化脓创脓液中的致病菌经分离纯培养到2种不同形态的菌落,白色菌落和绿色菌落。

白色菌落致病菌在普通琼脂平板上生长良好,形成圆形、湿润、扁平、大小不等、灰白色的菌落。

白色菌落经革兰氏染色镜检结果:呈红色,单个散在,革兰氏染色阴性,短杆菌。

绿色菌落形成光滑,微隆起,边缘整齐波状,蓝绿色的中等大小菌落。

绿色菌落经革兰氏染色镜检结果:呈红色,单在、成对或偶尔成短链,革兰氏染色阴性,短杆菌。

6 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化脓创的研究、治疗等不断进步,治疗方法众多,但对化脓创的致病菌的分离鉴定以及耐药性研究依然重要,有人曾对伤口分泌物进行分离鉴定及耐药性的研究,革兰阴性杆菌为化脓性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但葡萄球菌也在逐年增加,多数病原菌为多重耐药菌株。本次试验就针对草地土壤作为污染物致化脓创后,对其脓汁细菌进行分离鉴定以及药敏试验,了解草地土壤可致化脓创致病菌的种类。通过实验结果可以看到经草地土壤致化脓创致病菌是革兰氏阴性菌,该菌群对脂肽类、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头孢类等几大类抗菌药物均具有耐药性,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敏感。提示该类化脓性感染治疗时应及时确定病原菌并进行药敏试验,合理使用抗生素有效控制感染,可在无药敏试验的情况下优先选用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作为治疗用药。

猜你喜欢

划线革兰氏琼脂
响应面法优化羟丙基琼脂制备工艺
女性下生殖道分泌物检测中革兰氏染色法的应用分析
五代头孢有何区别
马传染性贫血琼扩试验中琼脂配比浓度及温度因素对琼脂板制作的影响
Parents and Kids
Ambition
高透明度琼脂的制备工艺研究
“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中琼脂块模具的开发及改良
草莓微生物污染分析及革兰氏阴性细菌和霉菌鉴定
内毒素检测在上、下尿路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