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三字经》翻译浅谈∗

2021-12-05闻永毅

西部中医药 2021年5期
关键词:译法译本译者

王 娜,闻永毅

陕西中医药大学外语学院,陕西 咸阳712046

中医文化,作为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其传播对于增强我国软实力与塑造国家形象都极为重要。然而目前中医文化的传播还面临着较大阻力,其中传播方式与内容单一是一个重要原因。《医学三字经》作为一本重要的医著,反映了中医知识的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歌诀,其语言凝练,富有韵律,以一种有趣的形式记录了中医知识与文化。《医学三字经》的翻译也是中医文化翻译的一个新尝试,希望能为中医文化对外传播提供新视角。

1 《医学三字经》翻译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医药的国际认同度持续提升。目前,中医药已传播到全球183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与东盟、欧洲、非洲等地区和卫生组织合作的重要内容[1]。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已有103个会员国认可使用针灸,其中29个国家设立了传统医学的法律法规,18 个国家将针灸纳入医疗保险体系,这些都为中医药广泛深入的国际传播提供了良好条件[2]。然而,中医药的海外传播多集中于实践方面,在中医文化传播方面进展缓慢。这固然由中西方文化差异引起,但是传播途径的缺乏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近年来,国内中医典籍翻译基本陷入停滞的状态,除了《黄帝内经》拥有十几个翻译版本外,其他典籍基本处于只有一两个翻译版本和无人翻译的尴尬局面。这种情况使大量能够反映中医文化的经典古籍很少有机会与海外读者见面。

中医文化博大精深,应该由简入繁,让西方读者先大致对其有所了解。《医学三字经》为清代陈念祖所撰。全书为三字一句的歌诀,主要根据《黄帝内经》等重要经典医籍所述,吸收各医家重要论述并结合个人体会附以小注写成,内容包括医学源流,内、妇、儿科常见病之证治,常用方剂,阴阳、脏腑、经络、运气及四诊等,是陈氏为初学者便于记诵,便于识途而作,适合没有基础的海外读者学习中医文化知识[3]。全书从源到流,对历代名家名著的学术特点及临证诊治纲要作了高度概括。如果说《三字经》是我国国学的精髓,那么《医学三字经》是浓缩中医文化知识的一颗珍珠。因此,翻译《医学三字经》对传播中医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2 《三字经》翻译对《医学三字经》翻译的启示

不同于《医学三字经》,《三字经》很早就为西方所熟知,其翻译历史可以追溯到19 世纪初,在最初翻译阶段,译者多为西方人,其翻译目的主要是想通过对《三字经》的翻译让西方认识中国国学。正如Giles在其译本中说:“我翻译这部作品,是希望那些对中国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感兴趣但不熟悉其语言的人能对这部作品有所了解,这部作品是中国教育课程的基础,在很多情况下,是中国教育课程的全部。”[4]这样的翻译目的使Giles的翻译重心更多地放在详尽的解释和帮助读者阅读这一方面。到了近代,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加入到翻译《三字经》的队伍,他们的翻译目的不再是单纯地希望西方人了解中国文化,而是想把《三字经》这种文体形式忠实地介绍出去,因此他们更重视语言的简洁和韵律的保持。不同的翻译目的决定了译者的翻译策略,《三字经》翻译如此,《医学三字经》也应如此。如《三字经》中常以地名来代指某人,例如“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中的窦燕山。实际上窦燕山原名窦禹钧,出生于燕山地区,因此窦燕山并不是此人的真名。Giles的译本将其译为Tou of the Swallow Hills(燕山的窦氏)基本正确传达了原文的信息。而赵彦春译本将其译为Dough,as hight(人们称之为的窦氏),虽不是特别的忠实原文,但这也是为了保持三词译三字以及押韵所作出的牺牲(窦燕山,有义方:Dough,as hight;managed so right[5])。不同的译法展示了不同译者的翻译目的,Giles注重内容的忠实,而赵彦春意在向外国人重现三字经的文体特点。实际上,《医学三字经》里也有这样以地名代人名的例子,如“越汉季,有南阳”中的南阳指的是南阳人张仲景,在这里应该怎么翻译呢?笔者认为西方人对于古文中以地名代人名的写作传统并不了解,而《医学三字经》在最初翻译时,其翻译目的应是向国外传播中医文化知识,因此介绍一个名医自然是用其原名最好。因此,笔者将“越汉季,有南阳,六经辨,圣道彰[6]”这四行译为:

In late EasternHanDynasty

Zhang Zhongjingproposed

six-channel differentiation theory

Which promoted TCM development.

再如一些书名的翻译,《三字经》中有不少著名典籍的名称,如《论语》《大学》《中庸》等,Herbert Giles 译本主要采用了音译,因为这个译本产生于19 世纪末,当时的中国典籍名称还没有出现规范的翻译,因此,为了避免误译,Giles选择了音译。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很多典籍都有了比较标准的翻译方法,例如《大学》被译为The Great Learning,论语被译为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现代赵彦春译本对《三字经》中出现的典籍选择了标准化译法。在《医学三字经》中,同样也有很多医学古籍,例如《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千金要方》等。这些著作,作为中医瑰宝,在中医对外传播的过程中也不断被提及和翻译,因此,大多有了较为标准的译法,然而在各种标准译法之间又存在差异。例如WHO 提出的标准依法,人民卫生出版社提出的标准译法,汉英医学大词典收录的标准译法间都各有不同。作为译者在翻译《医学三字经》中的名著名称时,应该在这些已有翻译的基础上进行理性选择,在保持正确性的前提下,尽量遵循简洁的原则。

例:伤寒着,金匮藏,垂方法,立津梁,

Treatise on Febrile Diseasesand

Synopsis of Golden Chamber

offered ways of differentiation

like the ferry and Bridges

此外,《医学三字经》中经常出现著作的缩写,比如千金要方只写千金,外台继要只写外台。这是其文体的需要和语言简洁的体现。在翻译中,译者是应该译出全名还是译出缩略名。在《三字经》翻译初期,译者的侧重点放在译文的可读性和信息的准确性方面,译出全名是更好的选择。在西方对于《三字经》的内容有所熟悉以后,译者可以把重心放到文体和语言的简洁性方面,译出部分书名,后面加以注释,下面是两个译法的对照。

李唐后,有千金,外台继,重医林

Version 1

InTangDynasty

Valuable Prescriptions for Emergenciesand its supplement

andMedical Secrets from the Royal Library

are recognized by medical field.

Version 2

InTangDynasty

Valuable Prescriptions

andMedical Secrets

are recognized by medical field.

Note:the nameValuable Prescriptionsis the abbreviation ofValuable Prescriptions for Emergenciesand its supplement written by the famous physician-Sun Simiao.Similarly,the nameMedical Secretsis the abbreviation ofMedical Secrets from the Royal Librarywritten by another famous physician-Wang Dao.

3 “三化”翻译策略在《医学三字经》英译中的应用

在中医语言的特点上,李照国先生曾经指出,中医语言的古典文学色彩浓重,这既是中医语言的特色,也是缺陷[7-9]。这一点在《医学三字经》中表现明显。例如“后作者,渐浸淫,红紫色,郑卫音”,这几句的意思是唐代以后的著作有滥竽充数之嫌,如果和古典医书比较,就好像拿红色与紫色相比,拿古代雅乐与郑卫的音乐相比一样。一个是正色,一个是杂色,一个风雅,一个庸俗。上面的这个类比有很深的文化背景,对于红紫色的差异和郑卫音的由来,有些国人也未必知晓理解,更不用说西方人。采用众多笔墨说明唐代以后作品质量上的差强人意,表现了《医学三字经》强烈的文学色彩[10]。然而,在翻译中,是否要花很多精力来翻译这一与主要内容关系不大的文学语言呢?这仍然取决于译者的翻译目的。内容与形式,读者与原文,哪个是译者的偏重点,这决定了译者的翻译策略。笔者认为在《医学三字经》翻译初期应该以读者对作品的理解为中心,不应加入太多与文章内容关系不大的文化背景知识。所以笔者用了浅化的翻译策略,省去了其比喻手法,直接指出了其背后的意思,将其译为:

After theTangDynasty,

many low-quality works emerged

which could never

match those classical ones.

这样的例子还有“数子着,各一长,揆诸古,亦荒唐,长沙室,尚徬徨”。这里的长沙室指的是对于张仲景著作的研究,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并在长沙提出了六经辨证理论,因此这里的长沙代指张仲景,这个比喻是指对于张仲景著作的研究还很不够,好象只能在其门外徘徊,不能登堂入室。在这里,译者也将其浅化为:

Their study onZhang Zhongjing'sworks

was also inadequate

浅化翻译技巧是许渊冲先生在诗歌翻译中提出的“深化,浅化,等化”3 种翻译技巧之一。三化的翻译技巧可通过加词、换词、移词、减词等方法实现[11]。例如许渊冲先生将“烟花三月下扬州”译为“Tour toYangzhouin early spring”,就使用了浅化的技巧,将烟花三月浅化为early spring。这样的译法可以使诗体更为简洁。而深化的例子也有很多。比如他在翻译李商隐“无题”中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句时,为了译出原文中隐含的“思”(“丝”与“思”同音)的意思,对译文进行了深化,增加了“from love-sick heart”,将其译为“Spring silkworm till its death spins silk from love-sick heart.”[12]如此一来,西方读者也可以更加理解原作拿春蚕来比喻相思的意图。而在翻译《医学三字经》歌诀时,深化也是有效方法。例如“杂病法,四字求”中的四字为气、血、痰、郁。这一句指的是治疗杂病的方法,应当从气、血、痰、郁等4 方面分别处理[13]。在这里,为了信息的准确性,笔者使用深化策略,明确指出四字的内容,将其译为:

treating miscellaneous diseases lies in,Qi,blood,phlegm and stagnancy.

此外,《医学三字经》翻译中还可以使用等化策略,等化是指通过调换顺序,主动,被动,词性转换使译文与原文达到灵活对等。例如“惟韵伯,能宪章,徐尤着,本喻昌,大作者,推钱唐,取法上,得慈航。”一句,意思是到了清代,惟有柯伯能够遵守《伤寒论》的法度。至于徐忠可、尤在泾二氏,基本上是依据喻昌的学说。清代比较有名的著作家,要算钱塘张志聪与高士宗了。研究中国医学必须认真学习古典著作,才是正确的道路。这几句话的逻辑关系,应该是“惟韵伯,能宪章,徐尤着,本喻昌,取法上,得慈航。”正因为能认真学习古典著作的人少了,才有了后来的结论。而中间插入一句“大作者,推钱唐”,就让人觉得逻辑不清了,因此,译者把原文调换了顺序,译为:

The top medical writers ofQing

wereZhang ZhicongandGao Shizong

InQingdynasty,onlyKe Yunbo

could follow the doctrines inTreatise on Febrile Disease.

Others such asXu ZhongkeandYou Zaijing

just learned fromYuChanga reasearcher onZhang Zhongjing’sworks

however,only 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classical works.

can TCM research sail smoothly.

4 结语

中医文化传播是分阶段性的,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在其早期,选择翻译简洁易懂的作品,来帮助西方读者了解中医,是更适合的[14]。同时,目的论认为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策略[15]。不同时期的译者有不同的翻译目的。在中医文化传播初期,中医译者的翻译目的多为让西方读者了解中医。因此,韵律,文体在内容忠实面前只能暂居次位。只有当西方民众逐渐了解和接受了这一作品以后,译者才可把重心转移到文体等方面,不能因形害义。中医古籍翻译不可能一劳永逸,而是不断提高和改进的过程[16]。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后会有越来越好的译本出现。

猜你喜欢

译法译本译者
《红楼梦》包腊译本的定量研究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王际真与麦克休《红楼梦》英文节译本编译策略比较
《红楼梦》霍克思译本中的古诗词增译策略及启示
《红楼梦》霍克思译本中习语英译的跨文化阐释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快”字的不同译法
“好”字译法种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