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水市大樱桃实蜂危害情况及防治技术

2021-12-05杨光明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1年17期
关键词:蛀果结茧天水市

杨光明,程 亮

(天水市果树研究所,甘肃天水741002)

天水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是我国大樱桃的新产区,从20 世纪80 年代末开始引种栽培,是天水市林果业主要栽植的经济型果树树种之一。2016 年,在天水大樱桃主产区秦州区皂郊镇老湾村及周边大樱桃果园发现实蜂危害,并有爆发性的趋势。2019 年,在秦州区皂郊镇老湾村进行了实蜂危害情况调查,调查发现该虫害从幼果期开始危害,虫果率一般为5%~73%,严重的高达90%以上,危害后的果实完全失去商品价值,给果农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2020 年,在天水市大樱桃产区进行了调查,发现危害范围快速扩大,已发展到麦积区花牛镇杨湾村、秦州区中梁镇草胡村和红卫村、太京镇四十铺村。大樱桃实蜂危害范围传播速度快且范围不断扩大,应引起广大果农的高度重视。针对大樱桃实蜂在天水市发生危害的实际情况,现将大樱桃实蜂的生物学特性及在天水市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做一简要总结。

1 危害虫种及生物学特性

1.1 危害虫种

大樱桃实蜂(Monocel lieelmpa sp)属膜翅目(Hy menoptera)叶蜂科(Tenthredinidae)实叶蜂亚科(Hoplocampinae)单室叶蜂属。

1.2 成虫

大樱桃实蜂成虫翅膜质、透明、体型小、粗短、体阔似蜜蜂、无腹柄、体为黑色、略具金属光泽、长约5~5.5 mm 头阔、复眼大呈黑色、单眼3 个为黄褐色略呈琥珀色;触角粗短为鞭状,共9 节,翅展10~14 mm。翅脉黄褐色,前翅前缘具显著的棕褐色翅痣。

1.3 幼虫

有5 个龄期,1 龄幼虫体长1 mm,头深褐色,体白色透明;2 龄幼虫体长1.6~3.6 mm,头红褐色,体白色;3 龄幼虫体长3.7~5.3 mm,头棕褐色,体黄白色;4 龄幼虫体长5.4~8.3 mm,头浅褐色,体黄白色;5 龄幼虫体长8.4~9 mm,头淡褐色,体黄白色,3 对胸足发达,腹足7 对不发达,股足1 对不发达,体侧多皱纹和突起。

1.4 茧蛹

茧为丝状皮革质,圆柱形,长4.3~6 mm,褐色,表面粘有土粒;裸蛹,初淡黄色后变黑色,长4.2~5.8 mm。

2 危害症状及发生危害规律

2.1 危害症状

大樱桃实蜂主要危害果实,成虫于大樱桃开花前在花托表皮下产卵,卵孵化后,初孵幼虫从果顶一侧蛀入果实,蛀入口随果实生长变为褐色木栓化小点,幼虫蛀果后取食种核、种仁及果肉,被害果实内充满虫粪,幼虫老熟后咬破果皮脱果,果实上留有2 mm 左右圆形脱果孔。危害后的果实果顶过早变为红色,易捏扁,果实停止生长,部分果实提前脱落。

2.2 发生危害规律

大樱桃实蜂在天水地区一年发生1 代,以老熟幼虫在土壤内3~10 cm 结茧越夏越冬,翌年3月下旬大樱桃近开花期开始陆续羽化出土活动,到末花期前羽化结束。羽化后的成虫交配产卵于花托上,卵期6~8 d,初孵幼虫于4 月10 日左右蛀入幼果,蛀果孔位于果实顶端缝合线一侧,蛀口极小,浅褐色,1 个幼果内有1 头幼虫,幼虫蛀入表皮后沿缝合线到种核基部取食果核、果仁和果肉。自幼虫蛀果到脱果约20 d。老熟幼虫脱果后,落地的幼虫在地面爬行,寻找土壤裂缝或松动的土壤钻入越夏越冬。全年的地上活动期约40 d。

3 生活习性

3.1 成虫

成虫羽化后,需取食花蜜后补充营养,通过观察在不供给食物的条件下发现成虫可存活5~7 d。在天晴气温较高时,25℃左右,行动活跃,飞翔能力较强,速度较快,反应灵敏。早晚或阴天气温较低时,很少活动,活动能力下降,易捕捉。

3.2 交尾

雌、雄蜂交尾时,尾部相接,呈“一”字形。受到惊动时,雌蜂倒拖雄蜂迅速爬行。

3.3 产卵

雌成虫交尾后在花托表皮下产卵,一般1 朵花只产1 粒卵。

3.4 幼虫

幼虫分 5 龄。1 龄、2 龄幼虫取食果仁,取食量极少,3 龄、4 龄、5 龄幼虫取食果仁、果核、果肉。幼虫老熟时,一般到果实中部取食到达果皮咬1孔脱果,脱果孔约2 mm,圆形。当老熟幼虫取食到达果皮时,如遇气温较低或阴雨天,暂停脱果,待外界气温回升天气转晴时选择其他方位脱果。由此可见,幼虫脱果时间受环境影响较大,脱果时期不集中有推迟脱果现象,约2~3 次。

3.5 结茧化蛹

脱果后的老熟幼虫落地后在地面爬行寻找土壤松软处入土,入土时头部先钻入,呈倒立状,蠕动而入,在土壤内3~10 cm 处结茧。如遇土壤较硬或跌落于草丛时,可爬行5 min 以上,寻找合适土壤入土。入土后即吐丝结茧,茧初为黄褐色,随结茧厚度增加茧渐变为深褐色,茧表面沾有土壤颗粒,茧长5~6 mm、宽3~4 mm。一般24 h 以内完成结茧,个别可在2~5 d 内完成结茧。由于脱果幼虫落地后急于钻入地下,因此虫茧的位置主要分布于主干基部到树冠垂直投影下外围0.5 m以内。

4 综合防治措施

从大樱桃实蜂周年活动情况来看,大樱桃实蜂以蛹在土壤内越夏越冬,在花露白期开始羽化,始花期成虫开始产卵,末花期卵孵化后蛀果危害,硬核期脱果入土结茧滞育。因此,蛀果后对其防治既不可靠也不安全,从大樱桃果品生产的安全性和实蜂的危害特点考虑,对该虫应在蛀果前和脱果期喷药、杀灭入土幼虫和阻止羽化成虫飞出等技术措施进行防治。因实蜂产卵后正值大樱桃盛花期,是大樱桃授粉的关键时期,又有大量蜜蜂及其他传粉昆虫活动,故此期不宜喷药,而应在卵孵化后蛀果前的末花期和幼虫脱果期进行。因大樱桃实蜂在地上活动时间少,仅有40 余d,仅靠化学药剂防治难以达到理想防治效果,需采用综合防治措施。

4.1 药剂防治

2019 年春季引进5%高氯甲维盐微乳剂、3.2%甲维氯氰微乳剂、0.3%苦参碱乳油、1%甲维盐微乳剂共4 种药剂,于4 月6 日皂郊镇老湾村樱桃园进行了药剂防治试验。4 月26 日调查实蜂发生危害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喷施药剂后虫果率明显降低,其中施用0.3%苦参碱乳液1 500 倍液,防效为74.48%,效果最好;其次为3.2%甲维氯氰微乳剂1 500 倍液、5%高氯甲维盐微乳剂2 000 倍液、1%甲维盐微乳剂1 500 倍液,防效为分别为72.40%、71.84%、69.62%。而未喷施药剂的(对照)大樱桃实蜂虫果率高达62.51%。

5 月4 日在大樱桃实蜂幼虫脱果期树上喷施0.3%苦参碱1 000 倍液,2 d 后发现正在脱果的幼虫已死亡,死亡率为99.2%。

4.2 深翻树盘及树冠下覆膜

秋季结合施肥,深翻树盘,破坏越冬幼虫生长环境,以杀死越冬幼虫。3 月上旬,大樱桃实蜂越冬蛹羽化前,平整果园土地,铺设塑料薄膜,四周压实,不留缝隙,以阻止出土羽化成虫飞出,同时铺设的塑料薄膜也可阻止脱果幼虫入土结茧。

4.3 树下防治

树上喷施药剂的同时,平整土地,树下喷施48%毒死蜱乳油200 倍液,然后浅耙入土内,以杀灭脱果落地入土幼虫;也可施入毒·辛颗粒75~90 kg/hm2。

4.4 人工防治

及时清理落地果实,在果实生长期随时发现虫果随时摘除,集中处理,勿深埋。

猜你喜欢

蛀果结茧天水市
迷向胶条防治古梨树梨小食心虫田间试验
蚕宝宝的魔法
精彩童年“玩”味无穷——天水市新华门小学社团活动走笔
甘肃省天水市泰安县桥南初级中学
趣味问答
谈“互联网+教育”的发展现状及思考——以天水市为例
漾濞县梨树蛀果害虫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
井上蛀果斑螟成虫饲养密度对其寿命及繁殖力的影响
走进天水市秦安县王窑初级中学——大山上最美是坚守
井上蛀果斑螟昼夜行为节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