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省绿色食品基地建设主要成效及做法

2021-12-05邓小松

四川农业科技 2021年1期
关键词:泡菜绿色食品农户

邓小松,袁 晋

(1.四川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四川 成都 610041;2.成都市种子管理站,四川 成都 610041)

1 绿色食品基地概念

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以下简称“基地”)是指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按照绿色食品技术标准、全程质量控制体系等要求实施生产与管理,建立健全并有效运行基地管理体系,具有一定规模,并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审核批准的种植区域或养殖场所[1]。基地建设有3个重要意义:一是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基地按照绿色食品标准体系,落实统一的管理制度和技术措施,实现基地环境、生产过程、投入品使用、产品质量等全程标准化生产;二是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基地推行“以品牌为纽带、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农户为基础”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建立企业和基地农户的利益联接机制,强化企业与原料基地对接,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三是提高品牌化发展水平,基地为企业提供安全、优质、稳定的原料来源,简化企业申请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程序,提高企业申请绿色食品产品标志使用的积极性,促进绿色食品产品发展,增强绿色食品品牌效应。

2 主要成效

四川自2006年启动基地建设,依托良好的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取得了明显成效。截止2019年底,全省成功建设粮油、蔬菜、水果、茶叶等基地66个、面积58.53万hm2,基地数量位居全国第二,西部第一。为保障我省绿色食品事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1 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近年来,基地建设成为了我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增长点。据统计,全省基地带动农户320多万户,基地农户户均增收500元以上。苍溪县推行“四保+分红”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全县新型经营主体通过该联结机制带动贫困农户发展红心猕猴桃产业,带动2.5万贫困人口每年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眉山市东坡区基地助农增收2.58亿元,基地农户人均增收985元。荣县基地带动22个乡(镇)、15万农户增收2.3亿元,户均增收1524元。我省基地建设,有效地带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有力的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2 极大地提升了农业产业化程度

通过建设基地,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程度得到明显提升。广元市建设基地13个、面积11.04万hm2,全市联结基地的龙头企业36家,其中产值亿元以上的2家、1000万元以上的16家,订单生产率达到80%以上。凉山州政府通过10.13万hm2马铃薯基地,狠抓“培育龙头、强化带动,多元开发、精深加工,培育中介、开拓市场,拓宽渠道、壮大营销,订单生产、促进增收”的产业化经营体系建设,重点培育和引进了豪吉集团、科兴薯业等11家龙头企业,建成大型加工企业15家、中小加工企业119个,形成年鲜薯加工能力130万t,初步实现了马铃薯就地加工、就地增值,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增强了产业竞争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提高了马铃薯产业的综合经济效益。

2.3 进一步提高了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

我省基地建设,严格按照绿色食品技术标准体系实施生产和管理,将绿色食品技术标准体系严格贯彻到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严格落实到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包装标签、贮藏运输全环节。并依靠州、县级政府的强力推动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跟进对接,严格按照 “统一优良品种、统一生产操作规程、统一投入品供应和使用、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收获”的“五统一”标准进行生产、管理,极大地促进了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2.4 有效地推进了品牌农业发展

绿色食品是政府主导的安全优质农产品的代表,是各级政府、农业部门抓品牌农业的重要抓手和有效载体,基地建设为绿色食品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有力地促进了绿色食品发展。截至2019年底,全省基地共生产绿色食品初级原料1058万t,发展绿色食品产品422个,占全省绿色食品总数的29%,有力保障全省绿色食品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眉山市东坡区1.23万hm2绿色食品原料蔬菜基地,为8家企业的59个绿色食品泡菜产品提供稳定的原料。雅安市雨城区1.23万hm2绿色食品茶叶基地,为12家企业的131个绿色食品茶叶产品提供原料,促进了绿色食品事业发展。

3 主要做法

3.1 加强组织领导抓基地建设

基地建设内容多、涉及面广,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是基地建设的关键。在基地建设工作中,做到四个“到位”。一是坚持思想认识到位,各创建州、县通过印发文件资料、召开会议等形式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建设要求,统一思想认识,营造基地建设的良好氛围;二是坚持组织领导到位,各创建县均成立了以县长(或分管县长)为组长,财政、发改、农业农村等多部门主要负责人和各基地乡镇长为成员的创建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农业农村局,农业农村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并安排专人抓基地建设的具体工作;各基地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落实了人员;三是坚持资金投入到位,各基地县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整合相关涉农项目资金向基地建设倾斜,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基地建设,以确保基地创建质量和水平;四是坚持责任落实到位,各基地县将建设任务落实到部门,责任落实到人员,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目标考核体系。

3.2 围绕主导产业抓建设基地

在建设基地时,积极主动将基地建设与我省“10+3”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相结合,充分挖掘优势特色资源,确保基地建设为我省农业重点工作服务。川薯是我省重点发展的十大特色效益农业之一,集中分布在凉山州以及四川盆周山区。将马铃薯产业作为基地建设的重点之一,共建成10.93万hm2绿色食品马玲薯标准化生产基地,其中凉山州人民政府创建了10.13万hm2马铃薯标准化生产基地,为马玲薯精深加工、品牌壮大、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四川泡菜是我省重点打造也是极具特色的优势产业,2019年四川泡菜产量440万t、销售收入377亿元,其中眉山市东坡区是全省泡菜产业优势区,建成1.23万hm2蔬菜基地,为“中国泡菜城”提供稳定的优质原料,亿元级绿色食品泡菜企业就有3家,有效带动了四川泡菜产业的发展。全省围绕主导产业建设基地,为推进川菜、川薯等特色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3.3 严格质量标准抓基地建设

在基地建设中,把基地建设质量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避免基地建设走过场、流于形式。建设期间,多次派人实地指导,定期督促建设进程,确保基地建设按时、按质完成。把严格基地验收作为控制基地质量的重要关口,把基地验收当着十分重要的工作来抓。在创建期满创建单位自查的基础上,组织专家验收组对基地进行实地验收,验收专家组通过随机抽查的方式,与农户、基层干部召开座谈会,查阅县、乡、村、农户的资料档案等方式,按照《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验收评估表》(试行)的要求逐项、逐条进行验收打分,并在会议上通报验收得分,提出限期整改事项,以及今后要进一步加强对基地的后续管理等事宜。基地验收程序严谨、标准严格,确保了各基地建设质量达到要求。

3.4 注重质量监管抓基地建设

在基地管理中,强化监督管理,持续保持基地建设质量。一是坚持抓日常监管,由市、县工作机构不定期的对基地进行日常检查和监管,重点检查农资经营店、农户农事操作记录档案等,督促基地严格按要求开展生产管理;二是坚持抓基地年检,每年省中心要组织市州工作机构到基地,通过访问农户、查阅档案、检查基地产品流向等方式对基地进行年检,强化基地监管,发现问题要求及时整改;三是坚持抓产品抽检,省财政每年要安排省级绿色食品抽检专项经费,由省中心安排检测机构对基地产品100%全覆盖抽检;基地所在市州财政安排经费,由市州检测机构对基地产品进行市级抽检,基地所在县农业农村部门对基地产品实行产地准出检测。严把基地产品准出关口,确保了基地产品质量。

猜你喜欢

泡菜绿色食品农户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可食用香水玫瑰成农户致富新选择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雪花泡菜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什么是绿色食品
我只是想吃一碗泡菜
我国撤销392个绿色食品产品标志使用权
绿色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