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岔黑猪养殖场卫生消毒技术要点
2021-12-05崔超,于虹,宋娥
崔 超,于 虹,宋 娥
(山东省胶州市农业农村局,山东 胶州 266300)
猪场卫生消毒是猪场管理和生产中重要环节之一,其目的在于消灭传播源、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病原微生物侵害猪只。但在生猪养殖中卫生消毒工作往往被忽略,存在敷衍应付、方法措施不正确或者消毒不彻底等情况,从而使猪场疾病不断发生,死淘率增加,给养殖场经济上带来损失。
1 基本原则
里岔黑猪养殖场卫生消毒应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的原则,建立严格的消毒制度。养殖场消毒工作应实行场长负责制,即场长负责组织、指挥全场的卫生消毒工作,具体实施由本场的兽医人员负责。卫生消毒程序为“清扫ü冲洗ü消毒”,消毒剂应为高效低毒的消毒药品,消毒器械为高压喷枪[1]。
2 消毒方法
消毒方法及消毒剂的选择,应根据养殖场区域、场所等实际情况确定,重点要做好场区、生活区、生产区、猪舍、器械、供水系统等方面的消毒工作。
2.1 场区卫生消毒
2.1.1 养殖场入口消毒
里岔黑猪养殖场入场门口处应建设与门宽度相同、长6 m、深0.3 m以上的消毒池或消毒通道,所有进场人员均双脚踩2%~3%氢氧化钠(俗称火碱)溶液消毒垫。
2.1.2 入场人员消毒
入场人员应在消毒室用0.1%过氧乙酸溶液或1∶500的百菌消溶液洗手浸泡2~3 min。消毒室应定期用紫外线灯进行照射消毒。
2.1.3 场区消毒
场区大环境每周可选择0.3%的过氧乙酸、1∶400的灭(消)毒威喷洒消毒1次。
2.2 生活区消毒
2.2.1 消毒范围
生活区包括办公室、接待室、餐厅等区域,由于该区域人员、车辆进出频繁,极易带入病菌,因此对该区域做好卫生消毒工作尤为重要,要坚持定期用广谱、高效、低毒、无刺激的消毒剂进行全面喷洒。
2.2.2 其他注意事项
生活区应做好灭鼠、灭蝇工作。不得饲养其他畜禽或宠物。
2.3 生产区消毒
生产区是猪场的核心区域,在进行卫生消毒时,一定要做到全面和彻底。
2.3.1 人员消毒
人员进入生产区前要在入口处更衣室脱掉所穿衣物、鞋袜,更换经过消毒的衣服、胶靴、帽子,用0.1%过氧乙酸溶液或1∶500的百菌消溶液洗手浸泡2~3 min,穿胶靴走过放有2%~3%氢氧化钠溶液的消毒池。
2.3.2 猪舍入口消毒
在每栋猪舍入口处要建设符合标准的消毒池(1.5 m长、0.1~0. 15 m深),池中放置消毒液,消毒剂要及时更新。人员进出猪舍,双脚应踏入消毒池内对胶靴进行消毒。
2.3.3 人员注意事项
工作人员外出生产区要更换工作服,外出时使用的个人物品不应带入生产区内。
2.3.4 生产区路面及空地消毒
生产区净(污)道及两侧、猪舍间空地应每10~15 d用消毒剂喷洒1次。同时,应加强生产区内的环境卫生整洁,定期对杂草、垃圾进行清理,做好虫鼠害防治。
2.4 空圈舍消毒
2.4.1 消毒剂的选择
一般选择2%的氢氧化钠溶液、0.3%的过氧乙酸溶液、1∶400的灭(消)毒威对猪舍进行喷洒消毒。
2.4.2 消毒注意事项
先清扫空圈舍内粪便、污水等其他废弃物。对顶棚、墙壁、地面、设备、器具等要用高压水枪进行清洗,然后均匀喷洒消毒剂,不怕火的墙壁、地面、用具等可采用火焰消毒。
2.5 带猪消毒
2.5.1 消毒剂选择及浓度
不同消毒药物及其最适浓度:二氧化氯类1∶500~1∶800;灭(消)毒威1∶300;过氧乙酸0.2%~0. 3%;百毒杀1∶600,猪只发病时1∶200。
2.5.2 消毒间隔
带猪消毒要求每周喷洒消毒剂3~4次,如遇到疫病发生期则需要每天进行1次消毒。
2.5.3 墙面、地面消毒
每次带猪消毒时,消毒剂使用量要达到土地(墙)面250 mL/m2,水泥地(墙)面120 mL/m2。
2.6 器械消毒
在对器械消毒前要对其进行彻底的冲刷,待冲洗干净后再进行消毒。使用过的注射器要松动螺旋,取出玻璃套管、皮垫,并冲刷好。手术剪、手术刀、手术钳等要用酒精擦去残留的血迹。最后要将所有冲洗干净的医疗器械再放入高压灭菌锅内消毒[2]。
2.7 供水系统消毒
水箱、水管、饮水器等供水系统进入猪场使用前,要用碘制剂填充水箱顶部,确保整个供水系统浸泡超过20 min,然后排出。用0.025%的百毒杀溶液或漂白粉按3~5 mg/kg的标准对猪饮用水消毒,每周1次。
2.8 消毒记录
消毒记录表要及时填写(见表1)。
3 小结
对养猪场进行卫生消毒要根据消毒对象选用合适的消毒剂,采用合适的消毒方式,按照正确的使用说明进行实施。同时,采取科学的饲养模式、合理的营养搭配、必要的免疫和药物防治,猪场才能够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