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扁桃产业发展优势、瓶颈及建议

2021-12-05赵海静王占和曲雪松

果树资源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果农品种

赵海静,何 勇,王占和,曲雪松

(山西农业大学果树研究所,山西 太原 030031)

扁桃(A.communisL.)属于蔷薇科(Roseceae)李亚科(PrunoideaeFocke)桃属(Amygdalus)扁桃亚属,又称巴旦姆、巴旦木或巴旦杏,商品名大杏仁。扁桃仁味美可口,营养丰富,很受消费者青睐;同时也是多种工业的生产原料,扁桃外皮、核壳、木材等都具有广泛的加工利用价值,因此,扁桃浑身是宝。近年来,世界扁桃总产量、贸易量均居四大坚果(扁桃、核桃、榛子、阿月浑子)之首或第二,是世界著名的坚果和木本油料树种[1]。扁桃抗旱性强,耐寒、耐瘠薄、生长势强、病虫害少、根系发达、固土性强、适应性好,扁桃坚果易储运,树体易管理[2]。是荒山绿化、水土保持的首先经济林树种,其生态效益亦很显著[2]。

长期以来,我国的扁桃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直到20世纪60年代后期,扁桃这一珍贵资源才逐渐引起国民的重视,并逐渐开发利用[3]。但由于受流胶病的影响,山东、河南、河北、陕西、甘肃等地的扁桃产业严重受挫,扁桃产业发展进入低谷期。上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扁桃在我国进入引种发展热潮,山西、甘肃、陕西、山东、河南、河北、北京等省(市)的科研机构再次开展扁桃的引种、选种、栽培等科研及推广工作[3]。

山西省地处华北西部的黄土高原东翼,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山地丘陵占80.3%,面积约为12.5万km2。省内山多坡广,野生果树资源丰富,其中野生山桃遍布全省丘陵山区,而山桃是扁桃的适宜砧木,可通过高接换种将野生山桃嫁接成扁桃,不仅充分利用了我省野生山桃资源,又能提高当地农民收益。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山西扁桃产业发展迅速,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山区农民利用当地山桃资源嫁接扁桃,先后在国家级贫困县汾西、平顺、武乡以及襄垣、洪洞、闻喜、绛县、万荣等地建园2 000余hm2。主栽品种有山西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选育的晋扁系列扁桃以及从国内外引进的薄壳类扁桃,比如浓帕烈、蒙特瑞、索诺拉、派锥等。山西扁桃产业发展即有自己的优势,也在生产发展中出现一些瓶颈问题,需要找出有效途径提质增效。

1 发展扁桃的优势

1.1 资源优势

山西省东西两山野生山桃资源丰富,在山西境内太行、吕梁山脉沿线区域实施造林工程后,山桃林面积发展到133 333 hm2。利用丰富的山桃资源,采用高接换种技术,嫁接优良扁桃,将山桃林改造为扁桃林,可以帮助农民增加收入30~40倍。

1.2 品种优势

晋扁系列扁桃是山西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选育的本土扁桃品种,经历年多点区域试验,具有抗寒、耐旱、耐瘠薄、抗流胶等优良特性,完全适应山西气候条件。

‘晋扁1号’幼树生长势旺,树姿直立,抗寒、耐旱、耐瘠薄、抗流胶。果核大,平均坚果重3.58 g,缝合线紧密,耐污染。核仁大,平均果仁重1.6 g,味香甜,出仁率45.7%,双仁率3.2%。早果,在山桃上嫁接,第3年开始结果,产量上升快,第7年进入初盛果期,平均单位面积产量98 kg/667 m2, 收益5 880元/667 m2。2003年通过省级品种审定,在汾西、平顺、洪洞、襄垣、武乡、鹿城等地推广1 333余hm2,成为华北主推扁桃品种之一[4]。

其后审定的‘晋扁2号’‘晋扁3号’‘晋扁4号’的具有抗寒、耐旱、耐瘠薄、抗流胶的共性,且可互为授粉品种,可为山西乃至华北区扁桃产业提供技术支撑。

1.3 技术优势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山西农科院果树研究所扁桃课题组开展扁桃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在布点区试的同时,培养了大批农民技术员,系统学习了扁桃栽培技术,包括育苗、建园、整形修剪、病虫防治等,在扁桃主要示范区组建了扁桃栽培技术专业队,为扁桃在偏僻乡村的技术孵化奠定了基础。

1.4 市场优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食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扁桃是药食同源的优质干果,其蛋白质及维生素E含量居八大干果之首[1],已逐渐成为人们餐桌上的主要休闲食品之一。国内扁桃主产区在新疆,其产量仅能满足市场的5%~10%,90%的扁桃商品依赖进口。鉴于扁桃市场的需求之大,是大力发展扁桃产业的极好机遇。

2 发展的瓶颈

2.1 加工技术落后

本世纪初,平顺、汾西等地的扁桃陆续进入结果期,果农收获扁桃之后,由于没有配套的加工设备和技术,导致收获的扁桃堆放甚至霉变。为减少损失,果农在扁桃绿果期(脆仁期)就将扁桃收获、出售,由于鲜果货架期短,且正值夏季高温时期,鲜果仅能保存5 d左右,价格1.5~2.5元/kg不等,严重影响了当地果农的收益和种植积极性,制约了扁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2 销售渠道不畅

扁桃种植区大多在边远的贫困山区,交通不便利,网络欠发达,信息不对称,卖果难严重困扰当地果农,年初盼丰收,年末愁销售。平顺县东武马农民最早在2006年种植扁桃,通过精心管理,定植后第3年开始结果,几十户农民家家种扁桃,每户都有上百斤扁桃核,由于销售渠道不畅,大多堆放在家,翌年过夏后,扁桃仁氧化变质,只好忍痛倒掉,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这种现象使果农心有余悸,严重影响农民种植扁桃的积极性。

2.3 品种不对路,技术不配套

在万荣、绛县等扁桃种植区,在不完全了解甚至根本不了解扁桃品种特性的基础上,果农一哄而起,不加选择,盲目引种了一些国外品种,不经试验,盲目栽种在地力肥沃、地下水位高、缺乏排水系统的麦田、棉田;不懂技术,盲目套用管理水果的栽培技术模式管理扁桃,结果由于技术不对路,导致树体旺长,由于立地条件不适合,雨季根部积水过多,流胶现象严重发生,结果导致成片果园毁灭,前期投入分文无收,果农经济损失惨重。

2.4 规模小,产业优势不明显

扁桃种植起步较早的平顺和汾西,仍然存在种植规模小的弊端,家庭式作业,每户少则几行,多则几亩,加之交通不便,很难吸引大的经销商,产业优势不明显。

2.5 缺乏品牌意识,市场竞争力弱

在扁桃主产区平顺县和汾西县,随着扁桃栽培面积的迅猛增长,产量也逐年增长,但种植户普遍缺乏品牌意识,扁桃品种多而杂,果仁大小不均,果壳厚薄不等,商品性较差,不懂自己的产品优势,没有自主品牌,被收购商随意砍价,廉价销售,收入大打折扣,严重影响产品价格和果农收益。

3 发展建议

3.1 开发利用东西两山山桃资源,建设高效扁桃产业带

丰富的山桃野生资源是山区农民的宝贵财富,但山桃的效益很低(50元/667 m2),以公司+农户形式组建农业合作社,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发展,开发吕梁山、太行山沿线200多万亩野生山桃林[4],嫁接优良扁桃品种,建设扁桃林产业带,其单位面积效益可增加80倍(4 000元/667 m2)。

3.2 选择适应性强的本土品种,打造地方特色品牌

山西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选育的晋扁系列扁桃具有核仁大、缝合线紧(种仁抗霉变)、抗寒、耐旱、耐瘠薄、抗流胶等优良特性,适应本土的立地条件[5]。晋扁系列的4个品种可互为授粉品种,因此,可作为山桃改造扁桃林带的首选品种。美国大杏仁享誉国内外,品牌响亮,竞争优势大。山西要创建自己的扁桃品牌,打品牌,创效益,促发展。

3.3 打造电商平台,建立高素质营销队伍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微商、电商等网络销售平台如雨后春笋突飞猛进,互联网日益发达,网络传播速度高效便捷,传播范围更大。把握机遇,培养高素质营销人才,建立专业营销队伍,利用现代化营销手段,签约京东、淘宝等网络平台,对接电商平台,进行产品直销,将扁桃产品适时销往全国各地,是促进扁桃产业健康有序友好发展的重要保障。

3.4 整合闲置的加工设备,组建扁桃粗加工企业

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部分传统加工企业产房设备季节性闲置。合理利用其现有的设备,比如冷库、加工设备等,添置部分关键加工器具,比如破壳机等,实现扁桃粗加工流水作业,为国内外扁桃深加工提供原料,这样花钱少,效益高,为果农拓宽扁桃产品加工销售渠道。

猜你喜欢

果农品种
云上黑山羊品种介绍
樱桃红了,果农笑了
云上黑山羊品种介绍
田间地头“惠”果农
富士苹果 哪些品种受果农欢迎
专家当保姆 果农心里稳
云上黑山羊品种介绍
哪些土鸡品种长得快来钱快
流翔高钙为果农把脉支招
狗狗的常见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