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麦、玉米轮作高产栽培技术

2021-12-05河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陈文平

河南农业 2021年7期
关键词:用量灌溉粉剂

河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陈文平

河南省地处中国中部,优越的环境和地理优势适宜种植玉米和小麦等农作物。当地在种植玉米和小麦时,通常采取轮作种植技术,以提高经济效益。小麦和玉米轮作,不但能够改良土壤,而且还能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种植期间利用作物高产栽培技术,能提高作物产量。

一、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一)选择优质品种

按照当地实际地理环境选择适合河南省种植的小麦品种,有周麦16、矮抗58 和新麦18 等品种,这些品种拥有较强的耐寒和耐旱性能,并且成活率高,抗倒伏能力强,适合平原地区种植。

(二)种子处理

小麦种子需要利用包衣技术进行处理。可选择70%的吡虫啉种衣剂20 g,兑水500~750 g,可拌种10~12 kg,将种子搅拌均匀,闷5 h 左右之后晾晒待播。

(三)整地施肥

播种之前对土壤进行深耕,保证耕深超过25 cm,为提高土壤肥力,降低农业生产对化学肥料的使用量,还可利用秸秆还田机械,将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提高土壤肥力。整地时基肥施用有机肥料,每667 m2用量4500 kg 左右,确保氮磷钾比例适宜,为作物生长提供优良环境。

(四)科学播种

科学播种,精播细作。现在多采用机械播种,机播下种均匀,深浅一致,利于苗齐、苗全、苗壮。播种行距约25 cm,每667 m2的播种量8~10 kg。

(五)田间管理

按照河南省的气候特点,小麦种植大多在霜降前后进行,因此,小麦幼苗出土后外界环境的温度较低,不可浇水。若播种时,土壤含水率相对较低,需要在保证幼苗存活的前提下,做好灌溉工作。春季气温回升以后,适当推迟浇水时间,提高田间温度,有利于小麦幼苗生长。自春季浇麦苗返青开始,到小麦拔节孕穗期,注意定时追肥。待小麦生长到拔节末期,还需配合浇灌措施,施用尿素,在小麦拔节期,每667 m2尿素用量在15~20 kg。在小麦孕穗期,每667 m2尿素用量在7.5~12 kg。

小麦扬花期需做好病害防治工作。冬小麦扬花期容易发生赤霉病害,可在田间花穗量为5%~10%时,进行喷药防治。如果遇到阴雨天气,需在雨后7 d 重新喷施药剂,可用25%的氰烯菌酯悬浮剂,用量为100~200 mL;还可选择40%的戊唑咪鲜胺水乳剂,每667 m2用量25 mL;或者使用25%的咪鲜胺乳油,每667 m2用量50~60 mL。上述药剂均兑水30~35 kg,进行喷雾。针对小麦田的蚜虫病害,可使用10%的吡虫啉,每667 m2用量10~15 g,或者根据虫害发生情况,适当增加药量,保证小麦健康生长。

二、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一)品种选择

玉米种植阶段,仍然需要按照环境和气候特点合理选择对病害抗性强,高产的优良的杂交玉米品种。适合河南省种植的玉米品种有“郑单958”“丹玉39”“东单70”等。

(二)种子处理

玉米种子包衣处理通常选择70% 的噻虫嗪粉剂,用量20 g,添加3.5%的精甲霜灵种衣剂,用量10 mL,兑水100~200 mL,可处理10 kg 玉米种子。

(三)适时播种

河南玉米种植大多在麦收前后进行,需要及时早播,但是早播玉米期间小麦还未收获,因此多采取套种方式早播。玉米还可在小麦收割之后抢时播种。根据玉米品种特点,合理确认种植密度,保证玉米产量。密度过大,影响植株生长;密度过小,浪费土地资源。

(四)节水灌溉

在玉米生长过程中,需要把握其需水关键期,合理灌溉。玉米抽雄期为灌溉关键时期,为防止田间过于干旱,可及时灌溉,并随灌溉进行施肥,每667 m2追施尿素15~20 kg。

(五)病害防治

河南区域玉米种植蚜虫、红蜘蛛和玉米螟等虫害较为严重,可使用乐果或者辛硫磷乳油等进行喷雾防治。可选择40%的乐果乳油,或10%的吡虫啉,稀释1000 倍液喷雾。同时,针对蚜虫和玉米螟,还可使用50%辛硫磷乳剂,或者选择菊酯类农药,兑水稀释1000 倍液。对存在虫害的玉米植株进行“灌心”。此外,针对蚜虫病害,还可使用去雄措施,控制害虫的繁殖,降低其对玉米生长造成的为害。

在玉米花穗期,可能出现黑粉病、纹枯病、叶斑病和锈病等病害。针对黑粉病,可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进行药剂拌种,对此类病害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当玉米田间出现此类病害,需要将个别患病严重的植株去除。针对叶斑病,可在发病初期摘除玉米下方的病叶,还可使用70%的代森锰锌粉剂,兑水稀释400~500 倍液,或者使用50%的多菌灵粉剂,加水稀释500~800 倍液进行防治,同时还可防治纹枯病。

(六)及时收获

通常情况下,玉米达到成熟的标准以后应该及时收获,当叶片发黄,玉米籽粒乳线消失、黑层出现,即可开始收获。为提高产量,可适当晚收,但也不可过晚,以免影响后茬小麦种植。

总之,为保证河南省小麦和玉米等农作物的增收和高产,需要结合区域特点采取轮作栽培技术,使用精耕细作的栽培模式,实现小麦和玉米等农作物的科学化生产,按照作物生长需求,合理运用栽培技术,提高作物产量。

猜你喜欢

用量灌溉粉剂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在蚕种生产上的应用报告
发明速递
2014年阿瓦提县机采棉脱叶剂筛选试验报告
粉剂农药使用两大误区
西宁地区莴笋霜霉病防治药剂试验
解读与用量有关的离子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