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果树节水生产技术

2021-12-05杨晓华

果树资源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生草深层节水

杨晓华

(山西农业大学果树研究所, 山西 太原 030031)

水是生命之源,是果树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物质,果树各生育期都需要保证水分的供应。生产中有些果农认为要实现果树的高产优质就需要多灌水,其实不然,灌水过于频繁,水量过多,不但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而且会影响果树的正常生产。笔者通过调研,分析了水分对果树生长结果的影响,提出了果树节水生产技术措施,以供参考。

1 水分对果树生长发育的影响

水分是果树树体组成的重要成分,而且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对果树生长有促进作用。春季遇到干旱缺水,水分供应严重不足,则果树萌芽晚或发芽不整齐,开花坐果率低,叶片光合作用受阻,影响果树枝叶及果实生长发育,从而导致果树大量落果或造成果个小、品质下降,严重缺水时,降低越冬能力,果树会萎焉、甚至死亡。浇水过多,

造成营养元素的流失,诱发根系缺氧,制约根系发育,造成树体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失调,而且还会传播病害。在果树生产中,土壤水分含量稳定在田间持水量40%~60%,即可满足果树生长发育。

2 节水技术

2.1 保水措施

北方果树产区年降雨量在500~800 mm,降水主要集中在7—9月份,可基本满足果树生长所需。根据不同果树生长和需水特点及降雨情况、土壤墒情,做到保、节、灌、排并重,满足果树生长发育对水分的需求。

2.1.1 修筑水土保持设施

山地、丘陵、沙地果园结合地形、地势、地貌、地块等果园土壤立地条件,修筑小水库、台田、堤堰、围堰等水土保持设施,雨季尽可能多的积蓄雨水,提高地下水位,利用深层根系吸收水分,以满足果树生长发育,果树干旱需水时采用机井灌溉。

2.1.2 准备深层肥水库

果树根系具有趋肥性,建园时挖深1 m、宽1 m的定植沟或穴,先将玉米秸等农作物秸秆放入沟或穴底,厚度10 cm左右,上面覆上15~20 cm厚的农家肥,然后再按照667 m2混施腐熟的牛粪、猪粪等3~5 m3或商品有机肥400~500 kg,生物有机菌肥40~50 kg,过磷酸钙80~100 kg[1],钙镁土壤调理剂和硫酸亚铁各20 kg,硫酸锌和硼砂各3 kg等肥料和土壤混合进行回填。回填至地面20 cm时,灌大水浇透、沉实[1],这样在定植沟或穴底部40~100 cm的深处形成了果树结果期生长所需的肥库,吸引根系向深层土壤中发展。深层肥水库不但可利用深处土层中的水分、养分供果树生长,而且增加发根量,促使根系发达,提高根冠比,增强植株对水肥的吸收能力和营养合成能力,固地性能好,促进树体健壮,提高耐干旱、抗风等抗逆性能。

2.1.3 覆盖黑地膜、覆草

春季对果树的树盘或顺行覆盖宽1 m的黑地膜,夏季利用果园生草进行覆草,既能防止地表的水分蒸发,起到保墒的作用,又能提高地温,促进果树根系生长,防除杂草,省工。

2.1.4 果园有机物和穴贮肥水结合

苹果、梨、桃等果树落叶后果园进行彻底清理,把树下的枯枝、落叶、杂草等有机物收集起来备用。依据有机物的数量,在果树树冠外缘下方挖1~3个长、宽、深各70~100 cm的填埋坑(穴),将收集好的有机物放至填埋坑(穴)的底部50 cm以下,撒上一层土后踏实。冬季整形修剪后整理剪下的枝条,根据填埋坑(穴)深度和宽度,将较大的树枝剪截短后和小枝条直接放入填埋坑(穴)内,将0.5 kg尿素和2 kg生物有机肥均匀撒在树枝上,上面覆上一层土[2],踏实,将填埋坑(穴)整成凹状,浇大水,水渗下后或随着树枝的慢慢腐烂地面会形成下陷呈凹状,可用土封填埋坑(穴)或盖地膜,保湿、护根。以后每年变换填埋坑(穴)的位置,这样就在果园中形成了大量的“穴贮肥水”小肥库,水肥耦合,既消灭了越冬病虫源,又实现了枝、叶、草等有机物的循环利用,培肥地力,有利于果树的优质、丰产。随着枝叶的腐烂,填埋坑会出现下沉,形成凹陷,在降大雨发生径流时就会截流积蓄雨水,可渗入深层土壤,在山地、丘陵地、坡地、沙地等干旱地区果园起到水土保持作用[2]。

2.1.5 果园生草制

通过实行生草制,保持水土。果树根系集中生长在15~60 cm深的土层中,100~200 cm深的土层中也有分布。深层根系起到固地和吸收深层土壤中水分、养分的作用。1~15 cm深的土壤中果树根系较少,果树行间采取生草制,矮干豆科农作物和草的根系较浅,作物和草死亡后,根系腐烂后就会成为土壤上下通透的管道,从而提高了土壤的通气性,地表水可下渗到土壤深层。果园生草后能有效减少、减缓土壤水分的蒸发,能保持土壤结构的稳定,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有效孔隙和土壤容水能力提高[4],减轻了踩踏和机械的车轧造成土壤的板结。当降雨时,果园内的杂草不但吸收大量水分,而且截留径流水下渗到土壤中,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避免产生大的径流,把泥土和营养元素等肥料一起冲走,特别是山区、丘陵、坡地、沙地等干旱果园,生草能起到良好的保持水土作用。秋季间种毛叶苕子、紫花苜蓿、油菜等越冬绿肥植物,春季在花期或生长到30~40 cm时进行刈割,割后覆盖在树冠下,使草慢慢腐烂。夏季及时拔除苘麻、拉拉秧等攀爬、高秆有害杂草,对马唐草、狗尾草、虎尾草等浅根性杂草可保留,在生长至40~50 cm时,用打草机刈割、打草2~3次,形成草皮和一层碎草[3]。

2.1.6 喷施果树专用型天达2116

在果树生长期结合喷药,混合喷施3~5次果树专用型天达2116细胞膜稳态剂,因内含复合氨基低聚糖、凝脂胆碱等成分,可起到抗旱、抗逆、补充营养的作用。

2.2 适时节水灌溉

根据不同果树生长和需水特点及降雨情况、土壤墒情,适时进行节水灌溉。

2.2.1 灌封冻水

在果树落叶后,土壤封冻前浇灌封冻越冬水,一定要灌足、灌透, 灌水量控制在50~60 m3/667 m2。灌水之后,我国北方果区土壤结冻,春季化冻,冻土层的土壤可膨化疏松,改善土壤透气性,改良土壤。

2.2.2 干旱时灌水

我国果树提倡“上山下滩”种植,在不少地方水资源缺乏,除采用小水库、台田、堤堰、围堰、穴贮肥水、果园生草覆草等以拦蓄自然降雨外,采取节水灌溉势在必行。在果树生长季,久旱无雨叶片会出现黄化、晴天中午叶片变软或萎蔫,制约果树生长发育时,可在行间开沟适度浇水或渗灌、喷灌、滴灌、水肥一体化等局部灌溉的方法。要严格控制灌水量,一般控制在10~20 m3/667 m2,以渗到地下50 cm左右为宜,严禁在树盘与根际处浇大水。

2.2.3 沟灌

平地果园实行起垄栽培,地势低洼的果园在果树行中间结合果园深翻留出深、宽各0.3~0.5 m的浇灌或排涝沟,需要灌水时进行沟灌,顺沟浇小水,桃园可隔行沟灌,既节约用水,又不破坏土壤结构。根据各地果树需水特点和降雨情况,每年浇水次数一般不超过3~4次。

2.2.4 渗灌

干旱缺水的山地、坡地、沙地果园,在果树需水的时期,通过树冠下埋设暗管、陶土管(罐、皿)进行渗灌,湿润根系分布层土壤。

2.2.5 喷灌

果园设置喷灌系统在果树需水时进行喷灌,还有微喷灌,可结合喷洒农药和叶面肥一起进行。喷灌可节约用水,还有保护土壤结构、调节果园小气候,遇到倒春寒时喷灌可防止冻害,苹果成熟期喷灌可促进着色、增加糖度,夏季喷灌可防止日灼伤害。

2.2.6 滴灌

果园设置滴灌系统,在果树干旱需水时,通过滴头把水均匀、持久地滴入根系分布层,使根系分布层的土壤一直保持最适宜的湿度状态,是一种节水、省工、省力的灌溉方法。滴灌时期和滴灌水量要根据果树发育的需水特点进行,在不出现果树萎焉现象时,无需频繁滴灌。有的果园采取将滴灌管放在地膜下,节水增产效果明显。

2.2.7 水肥一体化

水肥一体化是一种先进灌溉施肥技术,是借助压力系统(或地形自然落差),将可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按土壤养分含量和果树的需肥规律、特点,溶解配兑成肥液与灌溉水一起通过管道系统顺着滴头均匀、缓慢地浸润果树根系区域[5],供水供肥,均匀准确地输送至果树根部区域,变传统的浇地变为浇果树,使主要根系土壤始终保持疏松和适宜的含水量,达到合理供水、节水、节肥的目的。

猜你喜欢

生草深层节水
行间生草模式对阜城梨栽植地土壤养分的影响研究
深层承压水污染途径及防治研究
中深层套管式地埋管换热器换热性能模拟研究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果园如何生草
葡萄园生草技术
节水公益广告
深层搅拌桩在水利工程地基处理中的应用分析
节水公益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