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季鸡呼吸道疾病的科学防治

2021-12-05王兴维

畜禽业 2021年5期
关键词:原粉氟苯尼低龄

王兴维

(普洱市思茅区南屏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云南 普洱 665099)

1 环境控制

春季气候环境条件下最主要的瓶颈制约问题是“温差波动、低温应激(冷应激)、高速冷风刺激。昼夜间温差波动超过3℃~5℃,20日龄以内雏鸡群会产生明显不适,呼吸道疾病(含其他杂症)发病率及病死率明显提高;当昼夜间温差波动在5℃~7℃,会对育成期(15日龄)以后的鸡群造成不同程度影响,饮欲、食欲有所下降,生长发育减缓,群内陆续出现少数发病个体,综合发病率及病死率相对较低。因此,春季重点防护对象是15日龄以内雏鸡群,要特别注重衡控早晚和昼夜间雏鸡舍内的温度。1~7日龄雏鸡适宜温度衡控为31℃~33℃,8~15日龄雏鸡衡控为28℃~30℃,实践验证在此温度值范围内雏鸡成活率最高、发病率最低。此外,部分地区早春时节空气较干燥,若室内相对湿度低于60%,对鸡群尤其是低龄雏鸡健康不利,宜采取增湿措施调控于70%±5%。高速冷风(穿堂风、贼风)直吹鸡群会刺激损伤鸡的呼吸黏膜并致其发炎,随后可能引发深度呼吸系统病变。因此,要注意采取主动防范措施避免高速冷风侵袭鸡群。春季鸡舍消毒宜选择刺激性较弱的消毒剂,因为禽舍内的有害气体(氨气、SO2)及消毒剂的强刺激气味是春季诱发鸡群呼吸道疾病的原因之一,建议春季消毒采用生石灰(或石灰澄清液),其他消毒剂配制的适倍液以无明显刺鼻异味为妥。禽舍环境控制包括“温度、湿度、通风、环境卫生治理、保洁(用具、食具)、消毒、光照”几大要素,其中空气质量达标是关键,春季不能因为寒冷而疏忽了禽舍清扫、冲洗、消毒、通风、除粪排污等日常管理工作,专业化肉(蛋)鸡养殖还要注意光照时长,若不足时需采取必要的人工补光措施,因为光照不足会对快长肉鸡和高产蛋鸡的健康度、综合生产性能造成一定影响。

2 传染源(病原体)控制

春季鸡群呼吸道疾病的重要传染源包括“发病鸡、罹患病毒性感冒的人和其他动物、被病原体污染的饮食源”。春季要加强鸡群动态疫情监测,争取早期发现群内个别发病个体。白天注意排查处置离群独处、食欲不良、精神萎顿、粪便异常的发病禽,傍晚或夜间鸡群歇息时最容易发现群内罹患呼吸道疾病的个体,因为发病禽常伴呼吸啰音,呼吸时会发出“吱吱”声,有的则是间歇性咳嗽、张口呼吸或经常甩鼻。及时将早期发病鸡撤离原发病舍并采取隔离治疗,有利于降低病死损失和防止群内相互传染、扩散蔓延。春季特别要注意禁止罹患病毒性感冒的人和其他动物(含疑似病例)接近健康鸡群,饲养管理人员一旦感冒应由其他健康人员轮岗,因为病人(畜)感冒咳嗽可能对健康鸡群造成毁灭性打击。春季养鸡要注意同舍(群)中发病率若超过4%时,舍内的垫料、饲具、用具及饮食源等可能被病原体污染了,要及时采取清除、冲洗、保洁、消毒及相关污染物无害化处置等,必要时采取带鸡消毒。同时,整群投喂敏感剂控制内外源性感染,推荐采用“可溶阿莫西林或氟苯尼考(原粉)+黄芪多糖(原粉/颗粒)”混饮,连用3~5 d。

3 保健预防

春秋两季绝大多数规模养殖场都会选择接种重点疫苗。现代规模鸡场防控新城疫、禽流感、鸡传支、鸡传法、鸡传喉、鸡马立克氏病等高致死率病种,最佳选择就是接种相关疫苗。在科学制定实施疫苗免疫接种的基础上,春季养鸡合理应用食药保健预防程序往往事半功倍。笔者推荐近年规模禽场常用保健预防程序:①内源净化方案。雏鸡群(发病群)采用广谱实效方剂净化内外源性感染,首选“黄芪多糖+氟苯尼考+多西环素(主治呼吸道+消化道混感)”或“乳酸环丙沙星+黄芪多糖(主治肠炎)”混饮,于月初连喂5~7 d,早晚各喂1剂。本方对防治家禽消化道、呼吸道疾病均有良效,敏感剂(抗菌素)与黄芪多糖结合使用减轻了肝肾负担,经常使用并无明显毒副作用,预防量减半。②药物保健方案(治未病)。小柴胡散、荆防败毒散、复方抗病毒散(含黄芪多糖、青蒿素、板蓝根、大青叶、鱼腥草、氟苯尼考、多西环素)是春季养鸡常备药物,适用于包括禽瘟和流感(含普通感冒)在内的多种呼吸道疾病。其中,“复方抗病毒散”属于中西药络合制剂,单用即可。“小柴胡散、荆防败毒散”可与“可溶阿莫西林”或“乳酸环丙沙星”联用,药饵拌料内服,对于春季诸般不明原因引起的鸡呼吸道疾病均有良效。一般预防用药遵药物说明药量减半,对症治疗则按1~2倍量使用。早晚各喂1剂、连续使用3~5 d。

4 治疗

4.1 低龄雏鸡

春季鸡呼吸道疾病以15日龄以内低龄雏鸡症状最为严重、病死率最高。发病雏鸡治疗前必须先查明并消除主要致病因素,比如:养殖者罹患病毒性感冒,其在雏鸡保育舍内咳嗽、打喷嚏等对雏鸡群造成严重危害;雏鸡舍内温湿度值控制不当;早晚、昼夜间雏鸡舍内温差波动过大(超过5℃~7℃);采光(补光)不足;空气质量不达标(粉尘、有害气体含量超标);贼风、高速冷风直吹雏鸡群等。笔者实践总结认为,15日龄以内低龄雏鸡一旦发生批量感染发病,且出现畏寒扎堆、饮欲及食欲完全废绝、严重脱水及虚脱的,多为预后不良,临床上并无实际治疗价值,建议劣汰并作无害化处置。针对尚有饮欲、食欲的病雏,实用治疗方案推荐“乳酸环丙沙星口服液+补液盐”混饮、自由随饮,连续饮用3~5 d。或采用“黄芪多糖(原粉)+氟苯尼考+多西环素+复方电解多维”混饮、自由随饮,连续饮用3~5 d,本方适用于“呼吸+消化”混合感染的发病群。

4.2 中大鸡

春季鸡群早期发病多以病毒性感冒为主,中大鸡具有“耐过性、自愈性”特点,在饲养管理跟得上、营养状况良好的条件下,中大鸡多呈隐性感染过程或经1周左右自行康复。值得注意的是,春季成年鸡群早期出现呼吸道病理症状时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应立即隔离处置个别早期发病禽,以免造成整群水平传染、疫情扩散蔓延,及时控制继发(并发)感染以免加重病情造成严重病死损失。中大鸡群整群防治可用“小柴胡散+可溶阿莫西林或氟苯尼考(原粉)”湿拌料内服,早晚各喂1剂,连喂3~5 d。

猜你喜欢

原粉氟苯尼低龄
低龄未成年人案件核准追诉问题研究
氟苯尼考的毒副作用及其在猪临床上的应用
探究“氟苯尼考”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不同加工方式对马铃薯原粉特性的影响
原粉养猪的危害
解决物理混合产品确保产品指标合格的思路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水产品中的氟苯尼考
显微外科技术治疗低龄儿先天性并指
低龄未婚先孕者人工流产负压吸引术后心理健康教育干预的研究
低龄晚孕穿透性胎盘植入1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