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蛔虫病的防治措施
2021-12-05周文利
周文利
(四川省眉山天府新区乡村振兴局锦江镇畜牧兽医站,四川 眉山 620010)
0 引言
猪蛔虫病是给养猪场造成较大损失的一种寄生虫病,在潮湿、污浊的环境中,猪群的发病率能够达60%以上。蛔虫可以寄生于猪只肠道中,猎取大量的营养物质,致使病猪生长缓慢、营养不良、日增重减少,甚至发育停止和出现死亡现象。最重要的是猪场一旦感染蛔虫病后很难根除,因为蛔虫虫卵在土壤中能够存活很长时间,并且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很强,再加上容易对环境、器具、饲料和饮水造成污染,极易诱发猪群感染蛔虫病。
1 临床症状
猪只摄入蛔虫卵囊后通过食道进入肠道后,在消化液的刺激下分化为幼虫,幼虫穿透肠壁进入肝脏、肺脏和血液。在移行到肝脏后使肝脏出血和坏死,且形成典型的虫斑病变。幼虫移行到肺脏时会引起肺炎,出现咳嗽、呼吸加快和体温升高等症状。病猪活动和采食量减少、精神较差、不愿行走,有的发生荨麻疹和神经症状。寄生于小肠的成虫,会损害肠道黏膜,病猪表现出明显的腹部疼痛、四肢乱动等症状。寄生数量较多时,剖检可见肠道堵塞、甚至肠道破裂,有的进入胆管引起胆道蛔虫症。由于成虫会吸收大量的肠道营养,促使机体营养缺乏、生长缓慢、被毛粗乱无光,病程较长的还会成为小僵猪。
2 流行特点
任何品种和年龄的猪群均可感染蛔虫病,尤其是3~5月龄的仔猪发病率较高。因为仔猪体质较弱,对外界寄生虫虫卵的抵抗力较差,且生活环境的温度比较适合蛔虫卵囊繁殖。猪蛔虫没有中间宿主,且繁殖力强,可产100万~200万个/d卵囊,这些卵囊能在土壤中生存数年时间,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很强。病猪感染本病主要是因为采食了蛔虫卵囊污染的饲料或饮水,或者母猪乳房受到虫卵污染,被仔猪摄入后发生本病。
在管理水平低下、环境卫生较差、饲料营养不平衡、猪群饲养密集等不良条件下,会提高猪群感染本病的概率。正常情况下,健康猪群感染本病后死亡率较低,容易被饲养人员所忽视,错失驱虫的良好时机,致使病情严重,这也是猪群普遍发生本病的主要原因。
3 产生的危害
猪只感染蛔虫病后,管理者往往重视成虫对机体造成的危害,而忽视幼虫对组织器官产生的损伤,并且猪只感染蛔虫的数量也决定着对猪群造成的危害程度。幼虫在机体内移行,主要伤害各个组织和器官,尤其对肝脏和肺脏造成的危害最为严重。成虫寄生在肠道内,会刺激肠道黏膜发生肠炎,抑制肠道消化功能,降低饲料转化率。在寄生的成虫较多时,可堵塞肠道,引起肠道破裂发生死亡。
蛔虫成虫在肠道内还可以游走,尤其在体温升高、改变饲料、饥饿和妊娠期间,都会刺激蛔虫活动加剧,有的钻到与小肠相通的脏器管道内,堵塞胆管和胰管,引发胆绞痛。肠道内寄生的蛔虫数量较多时,会夺取机体大量营养,引起病猪营养不良、增重缓慢、甚至停止发育和发生死亡现象。
4 诊断方法
采集发病仔猪的粪便进行检查,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来检查,如果看到许多蛔虫虫卵就可以作出判断。病死仔猪可采取剖检的方式,在小肠内发现成虫,或者在肝脏表面看到虫斑,都是蛔虫病的典型病变,即可确诊猪群感染蛔虫病。
根据病死猪只肠道内的虫体数量、病变程度以及死亡之前的临床症状、有无原发或继发疾病,可以正确判断猪只是否因感染蛔虫病而发生的死亡。
5 防治措施
5.1 定期驱虫
在日常管理中应根据猪群具体情况制定驱虫计划,按照计划定期驱虫是预防猪群发生蛔虫病的首要措施,尤其针对仔猪效果更佳明显。散养育肥猪群在3月份和5月份分别驱虫1次,规模化养猪场应将全群猪进行驱虫,种公猪应驱虫2次/年,母猪在配种前和分娩前半个月各驱虫1次,仔猪在2月龄时进行驱虫,然后再驱虫1次/月,前后共计驱虫3次,最后在转群前进行1次驱虫。从外地引进猪群时必须经过隔离饲养,全面驱虫后方可与健康猪群混合饲养。
5.2 无害化处理粪便
日常管理中必须定期清理粪便和勤换垫料,且集中在一起发酵处理或挖坑沤肥,尤其是每次完成驱虫任务后,必须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以杀死蛔虫虫卵,避免污染环境或土壤,引起健康猪群感染发病。
5.3 保持圈舍清洁卫生
首先在圈舍空置期间做好冲洗和消毒工作,尤其是产仔舍要全面消毒,杀灭环境中存活的虫卵。在母猪转入产仔舍前认真清洗体表,建议使用热肥皂水来清洗,有利于彻底杀灭或除去体表虫卵,避免传播给出生后的仔猪。在母猪哺乳期间需要定时清洗乳房和周围体表,防止受到虫卵污染,致使仔猪摄入虫卵而发生本病。
5.4 供给舒适的环境条件
首先做好猪舍的通风管理和饮水管理,避免圈舍湿度过高而加快蛔虫的繁殖速度,进而增加环境中的蛔虫虫卵数量。在温度适宜的晴天,打开所有窗户让太阳光照射进来,有利于杀灭环境中的虫卵。降低饲养密度,减少单位面积内蓄积粪便和尿液的数量,消除蛔虫虫卵的生存环境。
5.5 加强管理水平
根据猪群生长阶段来合理搭配饲喂,保证饲养营养全价平衡,在关键阶段需要及时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有利于增强猪群体质和免疫力。然后制定科学的饲喂程序,保持饲料和饮水清洁卫生,免受虫卵污染。将不同年龄的猪只分开饲养,避免体质弱小猪只受到蛔虫虫卵的入侵而影响其生长发育。
5.6 药物防治
在饲料中添加精制敌百虫100 mg/(kg体重),将药物充分混合均匀后让猪群自由饲喂,混合不均匀会引起中毒现象,为了防止猪群反复感染,应15 d后再重复用药1次,这样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效果。针对发病猪只,可以进行皮下注射伊维菌素0.3 mg/(kg体重)。
6 结语
猪蛔虫病属于传染性寄生虫病,由寄生在猪只小肠内的蛔虫引起的,病猪的发病初期没有明显症状,难以引起管理者和饲养人员的注意,促使猪群错失治疗良机,一旦病猪出现临床症状后,往往病情比较严重,引起猪只生长缓慢和发育受阻,甚至出现小僵猪和死亡现象,所以必须采取综合措施,才能有效防控本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