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畜牧兽医管理 提高动物疫病防控能力
2021-12-05艾合买提牙库甫
艾合买提·牙库甫
(温宿县古勒阿瓦提乡农业(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新疆 温宿 843100)
0 引言
我国畜牧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步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动物疫情防控能力有限,一旦发生动物疫情,且得不到有效控制,将会造成大规模的疫情传播,并影响到畜牧养殖者的经济效益与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阐述了加强畜牧兽医管理,提升动物疫病防控能力的重要性,并分析了具体工作中的问题与应对措施。
1 加强畜牧兽医管理,提高动物疫情防控能力的重要性
首先,提升畜牧质量。随着我国畜牧业的不断发展,我国从事畜牧业的人员逐渐增多,畜牧规模在逐步扩大。然而,从业者的专业素养有限,甚至很多从业者并不具备全面的畜牧管理经验。动物发生疫病时,畜牧者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兽医。因此,加大畜牧兽医管理,可以为广大畜牧者提供更加有效的疾病防控帮助,提升动物疫病防控成效和畜牧质量。
其次,确保畜牧产品的安全性。进入市场流通环节的畜牧产品质量直接影响到广大食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影响畜牧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则是动物疫情。在饲养过程中,一旦暴发动物疫情,就会威胁到动物的身体健康。而疾病得不到根本性治疗时,畜牧产品质量就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当畜牧生产者为了减少成本损失而降低畜牧产品质量监管力度时,就会使得带有质量问题的产品进入流通环节,进而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通过提升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则可以在疾病医治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成效,确保食用者的饮食安全。
2 存在的问题
2.1 养殖者的专业素养有待提升
尽管我国畜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随着畜牧养殖人员的不断增加,出现了养殖人员专业素养参差不齐的现象。对于一些畜牧养殖规模较小的养殖场,或者分散的养殖者来说,其自身的学历水平较低,且未接受过较为正规、专业的养殖技能培训。在养殖过程中,多数养殖者是按照过往传统的养殖经验开展具体工作。一旦暴发动物疫病,养殖者往往束手无策。
2.2 缺乏健全的防疫观念
由于文化程度有限,有些养殖人员并未给予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足够的重视。甚至在养殖过程中,未按照相应的制度规范对动物进行免疫,且在日常的养殖管理中,具有随意性。比如出入养殖区域时,未按照规定置办或者应用消毒设施。一旦发生动物疫病,缺少有效的疾病传播阻断方案,使病菌或者寄生虫在短时间内恶性传播,造成更大程度的经济损失。
2.3 疫病医治方案不规范
在现实中,当出现疫病时,有些养殖人员并未第一时间与兽医取得联系,而是结合过往经验,对生病动物进行用药。当用药效果并不明显后,才去寻求专业兽医的帮助。此时,动物疫病防控的最佳时间极有可能被错过。另外,有些畜牧养殖人员,会同时寻求多个兽医的帮助。由于每个兽医的专业素养存在差异性,极易造成同一种疾病出现多种医治方案的现象。这样不仅无法有效救治生病动物,而且一旦是传染病,就会加大其他健康动物的染病风险。
3 有效措施
3.1 建立健全的兽医管理规范
首先,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兽医管理规范。兽医管理人员需要全面考察畜牧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疫病种类、养殖行业的发展环境、养殖者的养殖规模、兽医分布区域等,进而建立健全的兽医管理规范。其次,在管理规范中,需要全面涵盖畜牧养殖卫生标准、兽医从业者的专业技能水平、兽医从业者的权责等内容,以此为兽医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强有力的指导。最后,加大兽医管理工作监管力度。为了保证兽医制度规范落到实处,需要设立相应的监管部门。监管人员一旦发现兽医从业者未严格按照疫病防控规范展开具体工作,就要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严格审查畜牧兽医的资质,并对违规兽医作出相应的处罚。
3.2 加强兽医团队建设
兽医从业者的专业素养,直接决定着动物疫病防控效率与质量。因此,各个地区的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兽医团队建设,定期不定期组织专业技能培训,提升兽医团队的整体专业水平。在培训过程中,要让兽医人员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并督促其秉承着认真、负责的态度,积极应对动物疫病。另外,从培训内容来看,则应包括兽医管理规范、动物常发疫病类型、疫病防控策略、医疗设备应用事项等。通过一系列专项技能培训,来降低动物疫病发生概率,并提升疫病防控质量,减少养殖者的生产损失。
3.3 完善动物疫病防控补贴
在我国,畜牧养殖者的收入水平有限,并不具备较强的资金实力。而疫苗接种费用则是一笔不小的经济支出。政府可以出台相应的疫病防控补贴政策,减少畜牧养殖者的经济支出,确保养殖动物可以及时接种疫苗,减少动物疾病暴发的概率。另外,政府需要加大防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购置先进的医疗设备,并定期为养殖者进行疫病防控宣传。在实际的管控过程中,则可以结合实际情况,不定期对养殖场或者养殖户进行抽查。一旦发现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3.4 加大疫病防控宣传力度
畜牧养殖者的专业素养水平有限,且其自身的动物疫病防控意识较差,这在很大程度上会阻碍防控工作的顺利推进。作为疫病防控部门,可以在动物疾病防控规范的基础之上,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动物疫病防控手册。在内容上则主要涵盖动物疫病防控重要性、动物养殖方式、养殖地的卫生标准、动物疫病防控举措、医疗服务热线等。在将防控手册发给每个养殖者后,定期不定期组织宣讲培训,帮助养殖者全面了解防控内容。另外,发现动物疫病后,及时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治疗措施,是有效规避疫病扩大化并提升疫病救治效率与救治质量的关键。因此,在动物出现疫病后,要引导养殖者积极向兽医或者服务站寻求帮助,防止养殖者采取不切实际的救治策略。
4 结语
畜牧业是我国重要的产业之一,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关键性产业。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畜牧产品需求量逐步增加。同时,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使得人们对畜牧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新时期的畜牧养殖者,既面临着发展机遇,也面临着相应的挑战。对于畜牧者而言,提升畜牧产品质量,不仅可以保证畜牧产品食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可以有效提升其自身的经济效益,并为畜牧业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本文立足于动物疫病防控,分析了加强畜牧兽医管理提高动物疫病防控的意义,以及具体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希望可以给相关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启示,并促进我国畜牧养殖业可持续性、快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