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寄生虫病的危害及防治策略探讨
2021-12-05拉巴扎西
拉巴扎西
(那曲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总站,西藏 那曲 852000)
0 引言
我国作为养殖业大国,对于家禽等养殖工作十分重视。养殖业对于我国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都有着重大意义,是满足社会大众基本生活需求的重要产业。而畜禽寄生虫病是危害养殖业的重要因素,会造成养殖业的经济损失,降低养殖业的生产性能,还会对社会公共健康安全带来消极影响,很容易出现人畜共患传染病,一旦监管不力,对于社会大众的生命安全极为不利。对此,相关技术工作人员应该引起重视,意识到寄生虫病害对于养殖工作的不利影响,努力提高我国的养殖生产力,进一步缓解食物紧张的问题,充分保障我国社会大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1 畜禽寄生虫病的危害性
1.1 加剧食物紧张
近年来,随着世界工业的不断发展,自然环境被破坏得愈来愈严重,社会生态问题显著。加之,世界各国积极开展城镇化建设,世界人口数量愈来愈多,使得社会农业生产工作承担着巨大的社会责任。在这样的环境之下,粮食的价格逐步提高,贫困地区对于粮食的需求愈发突出,粮食危机问题显著存在,对于人类发展、社会进步极为不利。而畜禽一旦被寄生虫所感染,生理机能会出现一定损伤,对于饲料的需求也会大大增加。但是,饲料的增加并不会提高畜禽的免疫力,反而会让寄生虫得到成长的空间[1]。
1.2 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1)寄生虫作为自然生物,在寄生于畜禽动物之后,会消耗畜禽体内的相关营养物质,以此来为自己获得生存空间。这样的生存模式,一方面会对畜禽造成一些生理上的损伤;另一方面还会提高畜禽的食量,增加畜禽养殖的饲料成本。这对于养殖企业来说,会大大增加养殖成本负担,不利于养殖效益的提高。
2)畜禽在被寄生虫感染之后,自身的体能素质会急剧下降,这也使得一些畜禽农业产品出现质量下降等问题,不利于畜禽养殖经济效益的稳步提高。
1.3 危害人类健康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的工业发展速度愈来愈快,工业建设规模也不断提高。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社会大众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愈来愈高,绿色生活理念逐步融入大众内心。但是,当前的污染情况空前严重,雾霾、水污染、土地污染的问题数不胜数,直接影响着社会大众的生活质量。而自然环境的污染还会打破生态的平衡,进一步增加畜禽感染寄生虫的风险。同时,伴随着食物链和人畜接触,很容易将动物疾病传染给人,影响大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对社会的稳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2 我国在畜禽寄生虫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规范性养殖体系尚未健全
当前,我国的畜禽养殖行业还存在明显的不平衡性,部分养殖单位按照相关规定积极开展规范化养殖工作,提高养殖数量和专业性。但是,大部分养殖单位还是以散户的形式存在,养殖数量较少、养殖风险较大、养殖专业性明显不足。而农村地区大多以户为养殖单位,几乎每户都主动开展养殖工作。但是其养殖极不规范,对于畜禽养殖的基本知识也缺乏有效掌握,部分农户甚至从未对畜禽进行寄生虫防治,难以保证畜禽养殖的安全性[2]。
2.2 地区防控不平衡
目前,我国虽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发展成绩,但是总体的经济结构和经济环境依然存在漏洞,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巨大差距。这体现在我国经济的地区差异上,东西部、农村和城市地区的经济差异突出。这样显著的经济差,不光影响当地的商业发展,对于畜禽养殖的寄生虫防治工作也极为不利,存在明显的不平衡性。东部城市等发达地区具有经济优势,能够采用先进设备和技术进行寄生虫防治工作,提高畜禽养殖的科学性、专业性。而落后地区则缺乏这样的经济条件,并且这些地区的农户也缺乏科学理念,对于畜禽寄生虫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较低。
3 畜禽寄生虫病害防治的具体策略
3.1 加强对寄生虫病害的宣传
被寄生虫感染的畜禽,即使是生理机能没有被寄生虫所影响,没有出现死亡或者严重的症状,但对于畜禽养殖工作也会产生消极影响。其会大大增加养殖成本,降低畜禽养殖的生产效益。对此,相关部门应该积极宣传寄生虫病害对畜禽养殖造成的危害,加强社会各界对寄生虫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进一步引导养殖户单位开展寄生虫防治工作,有效提高养殖效益[3]。
3.2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
近年来,伴随着畜禽养殖寄生虫害问题的不断增加,需要相关部门在加大防治管理措施时,注重技术的投入。一方面,相关部门应该充分了解我国的科学水平,主动将寄生虫防治药剂运用于畜禽养殖工作中,并配合驱虫技术有效开展,以此降低寄生虫问题的发生概率。另一方面,应该主动聘请专业人士定期对大型畜禽养殖单位进行培训、检查工作,将新技术运用于养殖工作之中,使得科学技术的优势在畜禽养殖中得到充分展现,提高养殖行业的生产力。
3.3 针对不同养殖模式凸显防治特点
当前,我国的畜禽养殖主要以规模化养殖场以及户农养殖为主。对此,在落实寄生虫防治工作时,应该凸显出不同养殖模式的针对性特点。对于规模化养殖场,应该积极落实定期监测、及时驱虫、主动评估的防治模式,对寄生虫进行准确诊断,加强对寄生虫的分析力度。对于农户养殖单位,应该加强宣传教育工作,让养殖农户意识到寄生虫的危害性。
4 结语
当前我国的寄生虫防治工作尚未形成成熟体系,畜禽寄生虫疫苗也没有实现普遍化接种。因此,寄生虫仍然是影响畜禽养殖效益的关键问题,对于养殖行业的经济发展、社会大众的生命健康安全都有不利影响。而相关部门和养殖人员应该引起重视,积极开展畜禽寄生虫防治工作,主动减少寄生虫对畜禽养殖的破坏,以此推动我国畜禽养殖行业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