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我国畜牧兽医标准化工作的思考
2021-12-05刘超
刘 超
(霸州市农业农村局,河北 霸州 065700)
0 引言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深入调整,畜牧业产值显著提高,畜牧养殖成为广大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渠道。然而,随着畜牧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其中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动物疫情的暴发,给畜牧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为了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必须加快畜牧兽医标准化工作的建设,不断提高兽医队伍的服务质量。
1 畜牧兽医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意义
1.1 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需求
散户养殖是畜牧业的传统发展方式,难以适应现代产业的发展[1]。畜牧兽医标准化工作的实质是通过标准指导相关工作,获得相对稳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畜牧兽医标准化工作可以确保畜牧业的稳定发展,生产合格畜牧产品,建立相对统一的产业链,并通过建立统一的产品标准,提高动物防疫工作的有效性。
1.2 满足政府规范化管理要求
在国际贸易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各行各业都需要进行规范化管理,畜牧兽医规范化工作已成为必然趋势。畜牧兽医标准化工作可以使畜牧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有利于增加国民经济收入,使我国畜牧产品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2]。通过基层畜牧兽医站积极的宣传和推广,畜牧企业可以按照标准要求经营,促障我国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障我国畜牧业进入国际市场的良好局面。
2 影响我国畜牧兽医标准化工作的主要因素
2.1 基础设施落后
畜牧兽医标准化工作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欠发达的乡村和城镇较多,畜牧业需要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但基层畜牧兽医单位获得的资金较少,导致一些畜牧兽医单位基础设施相对落后,而且缺乏资金进行维护和更换,这使得许多地方的动物防疫工作无法顺利开展,畜禽易患病,检疫环节出现问题容易使问题畜牧产品流入市场,严重危及人们的身体健康[3]。
2.2 缺少专业技术人才
一些乡镇畜牧兽医人员学历较低,专业知识相对薄弱。许多兽医世代沿袭,年轻的兽医继承了老一辈的畜牧技术,防控技术缺乏创新,甚至存在一些误区。在一些经济欠发展的乡镇,高校毕业生不愿意前去就业,导致畜牧兽医单位缺乏专业技术人员,一些兽医人员对先进的技术和防疫设备知之甚少。
2.3 缺乏制度保障
根据禽畜养殖规定,所有禽畜都必须进行防疫,但许多落后地区缺乏制度保障,畜牧兽医对防疫工作重视不够,甚至让养殖户自行为动物接种疫苗[4]。此外,养殖户动物防疫意识较为淡薄,对兽医工作缺少配合,导致防疫工作无法顺利开展。
3 畜牧兽医标准化工作建设对策
3.1 完善畜牧兽医标准化管理体系
畜牧兽医标准化工作要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分配专门的管理人员,监督、指导和组织有关部门实施具体工作实施,结合地区畜牧业实际发展情况,明确兽医具体责任,协调各部门进行沟通,实现畜牧兽医工作的良性发展。此外,有关部门应完善畜牧兽医管理制度,全面推进标准化工作的实施,在工作细节上坚持标准内容,促进畜牧兽医工作标准化的发展。
3.2 充分发挥政府调控作用
畜牧兽医标准化工作需要各地政府的宏观调控,给予基层畜牧兽医单位财政支持。首先,地方政府部门可以根据本地区畜牧业发展出台相关政策,为畜牧兽医规范化工作指明方向[5]。其次,政府部门应加大资金支持力度,通过建立标准化工作专项资金,为基层兽医工作提供坚实的保障。最后,通过人力资源分配、工资福利及津贴政策,吸引更多高能力、高素质的兽医人员,促进标准化工作的发展。
3.3 加大兽医监督管理
畜牧兽医工作的发展直接关系到畜牧产品安全性,因此需要加强兽医工作监管。首先,从工艺上防止添加任何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确保畜牧产品安全、环保生产。其次,饲养过程中要避免使用激素类饲料和兽药,加强各个环节的监督管理。兽医人员应定期深入养殖场,及时发现存在的饲养问题,为养殖户提供专业指导,确保动物健康成长。最后,基层畜牧兽医单位与有关部门共同做好监管工作,每个工作人员都要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充分认识到兽医职责,规范自身工作行为。
3.4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应当采取相应措施,解决基层兽医单位设备和资金问题,为畜牧兽医单位提供配套基础设施。为此,政府部门应积极设立专业基金,引进先进的动物检疫设备和技术,同时改善畜牧兽医的待遇,鼓励兽医人员在职学习。此外,畜牧兽医单位要积极建立实验室,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3.5 加大宣传力度
只有各兽医人员和养殖户认识到畜牧兽医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其中,才能加快畜牧业发展步伐。首先,应该积极借助报纸、宣传栏、问卷调查等传统方式,加强畜牧兽医标准化工作的宣传,引起兽医人员的认识和重视。其次,利用新媒体技术,如微信公众号、微博、互联网平台等,鼓励广大养殖户对兽医工作提出观点和意见,与兽医进行互动交流[6]。最后,兽医人员应该通过走访和举办专题讲座来进行工作宣传,使养殖户积极配合动物防疫、检疫工作。
3.6 建立标准化示范基地
各地要建立畜牧兽医标准化示范基地,充分发挥示范基地的引导作用,全力支持兽医标准化工作的推广。政府有关部门应在资金、技术和政策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切勿让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成为一种形式,要起到实际的应用效果。在示范基地中,兽医人员应利用先进的畜牧技术,引导养殖户进行优良品种养殖。例如在牲畜饲养不同阶段进行科学的营养搭配,及时发现潜在疾病,避免传染病大规模传播。总之,兽医人员要充分利用示范基地的优势,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
3.7 提高兽医人员专业能力
畜牧兽医人员大致可分为在编人员和长临工两类,其中长临工是指在畜牧兽医单位工作,无编制且没有政策性福利。这类人员薪酬偏低、年龄偏大、理论知识较少,但实践经验丰富。而在编人员主要是兽医学院毕业生,这类人员理论丰富,但实践经验不足。基于这种人力资源情况,畜牧兽医单位可以创造兽医人员发展空间,激发兽医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此外,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定期组织畜牧兽医人员参加名师座谈会,扩充理论知识面,同时加强工作实践,切实提高兽医人员专业能力。
4 结语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速发展,一些兽医管理方面的问题逐渐暴露,给畜牧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阻碍。因此,有关部门需要完善畜牧兽医标准化管理体系,加大兽医监督管理和宣传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兽医人员专业能力,以确保畜牧业兽医标准化工作质量,提高畜牧服务水平,促进我国畜牧业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