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兽医临床不可直接使用原料药原因分析

2021-12-05

畜禽业 2021年5期
关键词:原粉原料药成品

陈 明

(江苏盐城市盐都区农业农村局,江苏 盐城 224000)

0 引言

随着兽药市场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目前绝大部分的厂家都在生产、销售正规的符合国家标准的药物制剂,但仍有一些不法养殖场为了节约成本,通过非法途径购买原料药直接使用,虽然有时也能起到治疗疾病的效果,但很多时候效果不理想,很容易耽误病情而造成较大损失。区别原料药物及成品药物,了解不可直接使用原料药的原因,能使养殖户更好地选择正确的兽药产品。

1 原料药定义及使用限制

原料药是相对于成品制剂而言的,是成品制剂的主要成分。在我国,原料药在民间又称“原粉”,这是由于绝大部分的原料药都是以粉状形式出现的,国外将其称之为药品活性成分,不属于正式药品。大部分原料药都是原料厂家采用化工合成、生物技术合成或天然药物提取等方法而获得的一类物质,在我国,原料药是禁止在养殖端直接使用的[1]。《兽药管理条例》多项条款中对兽药原料药的销售和使用都有明文规定,禁止将其直接添加到饲料及通过饮水、拌料等方式直接应用。

2 成品药定义及使用

成品药是兽药制剂厂家依照国家兽药典或其他兽药官方标准,通过一定的工艺技术将其制备成可直接使用的药物品类。兽药常见的制剂种类有注射液、注射用粉针、可溶性粉、粉散剂、口服液、颗粒剂、涂抹剂、浇泼剂、片剂、预混剂、溶液剂、栓剂等。这些剂型基本满足了兽药临床使用时的需求,注射液、注射用粉针等是以注射方式给药的;分散剂、预混剂等主要以拌料的方式给药;口服液、颗粒剂、片剂、溶液剂等主要以饮水或灌服方式给药;浇泼剂、涂抹剂为皮肤外用方式给药;栓剂则多用在生殖系统疾病方面的防治。

3 禁止使用原料药的原因

3.1 安全性方面考虑

多数兽药原粉本身的副作用较大,再加上使用剂量或使用方法不当时,更易导致动物出现中毒等安全性问题。临床实践表明,内服兽药原粉和内服兽药制剂相比,畜禽胃肠道病的发生概率要高出30%以上,而且胃肠道黏膜水肿甚至脱落的现象严重。有些原粉本身刺激性较强,如延胡索酸泰妙菌素等,拌料时很容易吸入肺和呼吸道中,刺激呼吸系统发生呼吸道症状。有些原料使用量少,拌料给药不容易混合均匀,造成有些动物采食多,有些动物采食少,采食多者易中毒,采食少者则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例如马杜霉素属于安全范围比较窄的药物,一旦拌料不均就容易造成中毒。当药物制备成制剂后,由于大量辅料的参与,药物本身的刺激性会被弱化,安全性提升,同时,药物经辅料稀释后,主药含量在0.5%~50%,比单纯的100%原料临床使用时更易拌匀。

3.2 变相降低成本和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表面上看使用原料药价格要比使用成品制剂便宜,但因养殖场大部分情况下都没有条件测定其中的真实含量,导致市场上掺假兽药泛滥。有报道称,一些市售的原粉真正的含量仅为标示量的10%~20%,更有严重的实际含量为零,导致养殖场损失更大。正规厂家的兽药制剂受国家政府部门的抽查监控,只要有正规文号、生产厂家、执行标准以及可供追溯的二维码标识,一般产品都是合格的,加上法律的不断完善,造假的代价很大,故成品制剂的品质更有保障。另外,有些采用缓释技术、靶向技术等制备的成品药,使用后能在局部缓慢释放药物,使体内保持稳定的血药浓度,延长了药物作用时间,提高了药物治疗的精准度,变相地减少了药物使用剂量,降低了给药次数,从而使得用药成本下降。如果药物为抗生素,病原菌的耐药性也会下降。

3.3 原料药实际生物利用度较低

大多数的原料药口服后,其在胃肠道的溶出度及胃肠道的酸碱度等会影响药物的吸收利用,进而影响效果。有些药物不耐酸,经过胃时容易受胃酸的影响而破坏。原料药直接内服后会在短时间内释放全部的药物成分,造成药物峰浓度偏高,有效浓度维持时间短,不能够保证正常的杀菌和抑菌时间,导致药物的效果比较差。将药物做成某种制剂后,药物主成分会受到保护,如同样是不耐酸的药物,做成微囊、微乳或包衣片剂后,药物可受到外层的保护,胃酸无法进入,药物到达肠道时,外层保护材料会随之溶解而将药物释放,从而起到过胃肠溶的效果,药物生物利用度大大提高。当制备成缓释制剂时,药物由于是缓慢逐步释放和吸收的,进入血液的时间延长,血药峰相对偏低,但有效药物浓度维持时间延长,最终取得的实际药物生物利用度更高。

3.4 成品制剂比原料药使用方便

原料药主要以原粉形式出现,其性状为固体粉末。制剂则不同,由于大量辅料的参与,可以获得注射液、注射用粉针、可溶性粉、粉散剂、口服液、颗粒剂、涂抹剂、浇泼剂、片剂、预混剂、溶液剂、栓剂等剂型,这些剂型是参照临床给药的方便性为依据进行制备的。如药物需要肌肉注射时,原粉显然是不能满足的,只有制备成注射液或注射用粉针,且经过微生物、内毒素、杂质异物、有关物质等指标检测合格后才能使用,安全性更高。有些药物原粉不溶于水,无法满足饮水给药的需求,对于使用全价料的养殖场拌料给药又非常麻烦,通过固体分散技术、纳米乳化技术、成盐技术等可大大提高药物的溶解度,从而将其制备成可溶性粉、纳米乳、溶解性盐等剂型来满足临床需求。氟苯尼考是一种难溶于水的药物[2],但经常见到兽药厂家将其制备成氟苯尼考可溶性粉、氟苯尼考纳米乳、氟苯尼考琥珀酸钠等来提高溶解度。

3.5 其他方面考虑

除了上述因素外,还有些因素对药物的临床使用造成影响,如稳定性、适口性等。空气、温度、湿度、光照、储存时间等都会对兽药的品质产生影响,一旦保存不善,原料药的品质将大幅下降,严重的还会完全失效。制备成兽药成品制剂后一般保质期较长,因其辅料中含有抗氧化成分、稳定成分、抑菌成分、抗结块成分等,确保药物在保质期内主成分含量基本不变或仍保持在标准规定的范围之内。还有些兽药原粉有很强的适口性问题,拌料或饮水使用会导致采食量下降、饮水量下降等,如替米考星、恩诺沙星等,药物本身带有苦味,直接拌料饲喂猪一定会导致猪采食不佳,对家禽也会造成很大影响,不仅会耽误最佳治疗时机,还影响机体功能的恢复。将药物制备成制剂后可将其苦味进行掩埋,大大降低药物对口腔味蕾的刺激,替米考星的微丸技术就是解决药物适口性问题的重要技术之一[3]。

4 结语

在很多信息闭塞,养殖业较为落后的地区,仍有部分养殖场在使用原粉,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如当地药政检查不严格,兽药经营单位违规开具药方,兽药原粉生产企业为了追求利益将客户直接扩散至养殖端,养殖场管理水平低,对兽药的使用无法律意识等。无论是哪种原因,相对于原料药,成品制剂药使用更加安全,能变相降低成本,减少耐药性的产生,药物的实际生物利用度也比原料药高,在使用方法上更为方便,药物适口性也能显著改善,建议养殖场在防控疾病时一定要使用正规厂家的成品制剂,从而使病畜尽快地得到有效治疗。

猜你喜欢

原粉原料药成品
我国化学原料药注册监管模式分析
不同加工方式对马铃薯原粉特性的影响
加快无机原料药产品开发的必要性和途径
原粉养猪的危害
2017年1—4月热带作物及其成品进出口情况
2017年1—3月热带作物及其成品进出口情况
2017年2月热带作物及其成品进出口情况(续)
2017年1—2月热带作物及其成品进出口情况(续)
解决物理混合产品确保产品指标合格的思路
皮肤科原料药等供应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