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取创意读写点,贴着文本尽飞翔
——试谈低年级阅读教学中读写点的选取
2021-12-05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和平镇中心小学柴建国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和平镇中心小学 柴建国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指出:低年级学生要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但众所周知,低年级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口头语言先一步产生,进而转变为书面语言。因此,要提高低年级学生的写话能力就必须将说话训练融入其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兴趣。在低年级的写话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么是利用书中的某个句式引导学生练习写话,要么引导学生对某个句群开展仿写,要么套用书中的某个人物让学生自编情节开展想象写话,看着行之有效,但这样就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力和思考力吗?我们常常会看到课堂上教师兴致勃勃地说,学生却索然无味地写,如何让写成为学生自我表述的需要,而不是一种任务呢?
因此,笔者通过选取适用于文本的“创意读写点”,为学生搭建起思维与阅读文本之间的桥梁,由这一“点”带着学生进入文本,与文本产生心灵的触动,从而产生写话的诉求,实现语言素养的进一步提升。
一、叩问文字,寻找“新鲜的”语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在第一学段中对于“口语交际”和“写话”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想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应该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中彰显。统编版语文教材中的文本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大都文质皆美,可以为学生的写作提供借鉴,教材还在练习中开辟了“语言训练”的学习板块,这恰好也为学生的说写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1.紧抓“疑点”,促进生本共鸣
在统编版语文教材中,低年级语文课文的文本短小却意蕴深长,从学生的视角出发,许多文本运用了“留白”的手法,留给学生无限的想象空间,加深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要给予学生时间去细细品味,充分去想象、猜测、交流,使其成为课堂的主人,那么教师也一定能从他们口中听到精彩的故事。以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中的儿童诗《一个接一个》为例,文章最后一个小节,是这样描述的:
别的孩子也是这样吗?
也像我一样,这么想吗?
这是日本童谣诗人金子美铃的作品,诗歌非常有特点,前三节中的第一句都在讲孩子沉醉于某件事情中却被成人世界所惊扰,第二句则是孩子的希望,第三句是孩子转念后的喜悦。每一节的第一句与上一句的结尾相连接,内容环环相扣。而最后一句是孩子天真的发问,用“别的孩子也是这样吗?”来设疑,让诗歌更富童趣。而这个疑点,就可以成为对接学生生活、引起学生共鸣的写话点。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让学生依据自己的生活经历,进行相应的说话练习,“我正在快乐地干着……”却听见大人……“不过,这样也好,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引发说话的诉求,主动与同学分享自己的经历,享受说话的快乐。
2.细找“拐点”,激发阅读期待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好的课文总是能给读者带来情感上的波动或者共鸣,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这吸引读者往下读的常常就是文中的“拐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找到这样的“点”,带领学生在这些转折处做停留,去思考、推测、联想,体验阅读的乐趣。教学中,教师还可适当隐去文本故事中的某个环节,引领学生去猜想、思考和验证。
以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彩虹》一课为例,课文中作者用富有童趣的语言,用三段话表述了三个愿望,在教学时,教师呈现了文中的三句话:
爸爸,你那把浇花用的水壶呢?
妈妈,你那面梳头用的镜子呢?
哥哥,你系在门前树上的秋千呢?
教师在出示这三句话后,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作者用这些东西究竟有什么用处呢?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充分发挥想象,而不是局限于文本。学生的想法十分奇妙,他们的猜测与文本截然不同,对文本的阅读充满了期待。
3.把握“留白”,灵活运用语言
低年级的语文课文,文字简洁,没有烦琐的叙述,从而给予学生无尽的想象空间。也正是这样的“留白”,对于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来说,便是很好的说话训练点,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
二、细究插图,发现“隐藏的”故事
统编版语文教材中配有多种多样的彩色插图,图文结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它为低年级学生的创造性阅读带来了无限的可能。色彩丰富、形象生动的插图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给予学生们无限的想象空间,进而刺激他们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储备来解读文本,进而提高阅读能力、表达能力与创造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插图,引导学生去发现插图里的故事。
1.填补“图像未明处”
大部分低年级的语文课文篇幅短小,内容凝练,而插图蕴含的内容反而更多,这不是作者无话可说,而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那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如何更好地抓住这样的点,让学生们充分地利用想象去填补内容呢?
以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狐假虎威》一课为例,这篇课文第二幅插图的内容是“狐狸带着老虎到百兽面前走一趟时的情景”,课文中用“大大小小的野兽吓得撒腿就跑”,此时,课文插图就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关注插图中其余大大小小的动物们的神态和动作,想一想,这些动物心里在想什么?嘴里又在说些什么?这样,把插图中动物的思绪与行动,通过观察、思考、理解、判断,用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就能使课文内容更加充实了。
2.共述“图文互补处”
在教学中,教师们也经常会发现:有的课文十分简单,只有一个小段或是几句话,描述故事发展方向,但文中的插图却有着丰富的细节,图文互补,让文本更加丰富。
例如,笔者在对《咕咚》这篇课文进行拓展阅读教学时发现,文本中有四幅插图,对整个故事进行了细腻描绘,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寻找动物们为什么要跟着兔子跑的原因。阅读课文时,文中的插图首先吸引了学生,笔者引导学生对插图有了初步的认识后再去读文本。文中只写了小兔子和小猴子之间的对话,那么其他的动物又会有怎样的表现呢?如体形庞大的大象、胆小的山羊……不同的学生看待不同的动物都会有不同的感受,说出不一样的话语。这样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联想能力。
3.品味“细节描摹处”
仔细地搜集课文插图中的细节,把“画面”读通读透,从中获取更多的阅读乐趣,这是学生所擅长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发现那些有趣、有味的细节。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一分钟》里有两幅插图,文本内容与插图内容非常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上课时,笔者让学生们仔细观察图画的细节:闹钟响了,元元一只眼睁着,一只眼的上下眼皮是粘在一起的,眉毛耷拉着……学生们观察插图细节就读懂了文本,而且很容易就产生共鸣。学生用他们具有穿透力的眼睛,发掘插图里的每一个细节,思考如何把自己的发现表达出来,和同学们分享阅读的收获。
三、放飞想象,生成“自己的”故事
杜威曾说过:“我们的教育应该以儿童本能的冲动作为基础教育如果离开这个基础就无从开展,就没有什么事可做。这个本能的冲动,只能来自儿童的内心体验。”低年级学生的写话其实是儿童内心世界的真实呈现,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唤醒学生的学习潜能,让他们勇于表达,有所体验,情感得到共鸣。
1.探究语言反复处
针对低年级课文中反复出现的故事情节,通过观察朗读,学生就能掌握文章的结构,学习语言的表达方式,从而运用到平时的说话与写话训练中去。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的《荷叶圆圆》是篇散文诗,2~5 自然段的结构相似,句式也相同,诗人用“荷叶是我的(),()在荷叶下()”的句式,从各种动物的角度来表现荷叶的美。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将这篇文本进行延伸,引导学生思考:还会有哪些小动物,它们把荷叶当成了什么,用文中的句式说一说,巩固和加强对这种反复句式的学习。
2.前后对比了解文本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如果课文中所呈现的插图与故事情节一致,学生便能很快地借助插图理解文本的内容,但在有些课文中,主人公的前后变化都会在文本与插图中有所体现,这时进行对比,学生就能更准确地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
例如,在学完一年级下册《要下雨了》一课后,笔者引导学生一起关注小兔子前后的心情变化,将文本中第一幅插图和最后一幅插图进行对比,注意观察小兔子的动作、表情等细节,接着再阅读文本,并说说自己的新发现。学生们通过观察,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
3.发掘言而未尽处
我们不难发现,在统编版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的结尾安排,都留下了开放性的结局。教师要做的就是充分利用文本,给学生提供线索,适当地引导,鼓励其创编出与文本主旨、意趣契合的新故事。作为教师,我们都希望学生走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探索更大的可能性。
例如,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动物王国开大会》一课中,在狐狸、大灰狼和梅花鹿的多次提醒下,狗熊才把开大会的通知说清楚。如果第二天动物们真的来开大会了,又会发生哪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呢?学生们顺着这样的思路一直想下去,脑洞大开,丰富了文本,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除了引导学生直接通过文本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之外,还要善于寻找学生兴趣的切入点,让他们主动思考,积极交流,一个个新故事就会在学生们的脑海里形成,这种开阔的想象空间带给学生无限的想象乐趣。引领学生深入发掘文本,探得文本的言语秘妙,这不仅是训练语言的支点,也是享受阅读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