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护理院校“体医结合”型体育课程体系创新建设的基本思路
2021-12-05李换平孙永波
李换平,孙永波,张 珣
(青岛黄海学院,山东 青岛 266000)
1 “体医结合”时代背景
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旨在促进形成“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模式与健康服务模式,以期在慢性病预防和病后康复等方面发挥科学健身的积极作用[1]。“体医结合”,就是体育健身与医疗干预相互结合的健康促进行为模式。体育健身就是有目的、主动地进行身体活动,以增强体质或掌握相应体疗技术的健康促进行为。体育活动是一把双刃剑,科学合理的体育活动可以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而过度运动、运动不当或不符合运动学原理的运动会造成机体的损伤,一旦体育运动损伤,必须得采用相应的医疗干预手段进行被动的健康恢复,故科学健身相当重要,有必要进行或推广“体医结合”健身模式,才能确保个体的健康促进和生活健康所需[2]。同理,在现代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养生,中医推拿、针灸拔罐、足疗汤浴、食疗养生等类似的养生馆应运而生并颇受欢迎。但是,这些养生馆不乏滥竽充数者,其推行的养生方法并不能替代体育运动在人体健康促进方面的作用。现在有关“体医结合”主题的研究文献报道的内容主要涉及政府完善管理体制、社区创新模式构建、市场经济机制、构建专业人才队伍等各个方面[3-5],但有关体育健身与医护结合教学方面的报道鲜有落实到具体课程内容。全民健康助力全面小康是一个现实命题[6],其要求现代护理院校的终极培养目标是输出“能够独立工作”即顶岗工作的基层护理工作人员[7],具备“医养结合”的创新性服务理念必须形成。因此医学院校重视和强化医学专业知识体系教育与体育课(体育健身课堂)教育相融合的“体医教学”的创新性教学模式势在必行。将“体医结合”的理念渗透到体育教学改革实践中,可以促使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加深理解体育课教学活动,即体育健身养生课堂教学的重要性,这或许是护理专业教育“基于工作过程”[8]教学范式的一种新的飞跃。将“体医结合”理念渗入体育课教学,可以提升学生体育健身养生服务技能的潜力,同样可以更好地把“体育健身养生”教学理念植入护理专业知识教学体系中。
2 护理院校体育课程现状与“体医结合”复合型人才需求
2.1 护理院校体育课程现状
现有高等院校体育课程是以学科技术分类。如以足球课程为例,该体育课侧重于足球知识、脚法和控球技术等专项运动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可以起到健身强体的作用,有利于学生身体健康发展,但其受运动强度和专项技能等因素的限制,难以全面满足学生“基于工作过程”的体育健康养生的具体需求,尤其是医护生对于专项运动技能为主的体育课程更是难以与医护专业服务有机融合,很难将这些运动技能用于指导医疗消费者的体育健身养生需要。对于护理专业体育课程实施而言,如何培养学生基于医学工作过程的角度来进行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及运动方式的科学设计、如何针对不同的身体疾病设计运动处方、如何应对运动损伤等诸方面的教学内容,往往针对性不强,存在明显的教学缺陷[9]。高等医学护理院校开设的与体育健身相关的专业课程如西医康复技术、中医康复技术(针灸、推拿、拔罐和按摩)等课程均以康复治病、缓解疼痛为主,却往往忽视体育运动方式对身体健康的内涵教育,或者一笔带过,或缺乏具体的体育运动参与和指导方法[8]。综上说明,高等医学护理院校体育课程教学理念落后,没有有机融合到运动与疾病相关联的教学中来,出现运动(体育课程教学)和医病(康复技术课程教学)相分离的现状,往往使体育教学事倍功半,因此,推出“体医结合”专项体育课程的建设是一种创新性、高阶性的教学设计,其教学活动的有效试行,可有效拓展相关学科的教学效能,可以使体育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开设“体医结合”专项体育课程,对医学生的职业生涯大有裨益,可以指导其在未来的临床实习或工作过程中将疾病防治与体育健身养生有机结合并融会贯通。其教学优势在于可以恰到好处地解决医体教学相脱离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在运动体验的基础上,增强运动是良医的主观意识,掌握有关运动强度、运动处方等具体的指导方法,可以让医学生针对个体健康的差异性,提出具有特殊性的运动指导和运动处方[10],真正做到“体医结合”。
2.2 “体医结合”复合型人才的社会需求
现阶段医疗体系中医疗卫生人员缺少必要的体育运动常识(知识)和基本运动技能(技巧),甚至连自己的体育运动健身计划都没有,更不能及时为患者提供具有针对性的运动健身和运动康复方案。而体育健身培训人员缺少必要的医疗知识,在进行健身指导的过程中,不能有效地把握慢性病患者的身体情况、健康危险因素、用药状况和饮食治疗等,因而无法科学指导患者选择适宜的体育活动健身或康复项目、时间及强度,使患者很难自行设计和应用运动方案[11]。虽然从2005年起,教育部特许体育运动学院(学校)和医学院开始招收“体育医疗”的复合型专业人才,但是设有该类专业的院校和招生人数并不多,输出的“体医结合”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远远达不到民众对医护与体育健身融合观念的基本需求。
基于以上需求,高等医学和护理院校就必须重构体育课程教学体系,从国家大卫生观念和大医疗健康发展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到社会需求[12],输出“体医结合”型人才。诚然,随着“体医结合”理念的推广,包括患者在内,会有更多的人需要满足或参与运动健身、养生需求。因此,在医药护理院校进行或推广“体医结合”型专业体育课程建设是现实命题,刻不容缓。
3 “体医结合”型专项体育课程构建
针对护理院校学生每学期16周课程,有两个学期上体育课,共32学时,笔者基于“体医结合”型的教学理念,拟对学生的体育课程体系进行重构,基本思路如下。
3.1 第一学期中国特色健身项目(民族传统体育)
我国的“体医结合”可以追溯至华佗开创“五禽戏”的东汉末年时期,之后许多古代名医主张或倡导医术与武技结合健身强体和防治病患,这是民族传统体育植入健身、祛病和养生的优势所在。因此开设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等中国传统健身项目,是促进和发展“体医结合”内涵的有效手段[13]。中医健身的理念是治未病,符合“体医结合”的实际需求。很多学生在未体验练习这些项目前,对运动了解不充分,只是单纯体验,甚至连体验的机会都不多,“体医结合”的理念和行为不可能形成,这就是当今护理院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缺陷所在。比如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在体育课程学习时,常常忽略专业体育锻炼项目与康复技能技术的关联性导入,导致学习推拿、按摩等专业课时,仅仅单独章节阐述康复技术,把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和易筋经这些武技的康复效用搁在一边。碍于课程进度及学科知识的侧重点,往往是只有课程理论讲解,大多数并没有进行过系统性的身体康复练习感受[14]。另外,这些学生往往不能很好地将课本上学到的康复知识、技能用到患者的康复或避免运动损伤防护上来。即使在公园里看老人健身练习,也会印象化地简单认为其只是一种老年人运动。这样的体育课程与康复技术课程的教学效率难以令人满意。因此,将成套路的武技学习引入康复技术课程的学习势在必行,这也是一项创新性体育课程重构。以太极拳为例,75式老架一路太极拳,完成套路需要时间约为15分钟左右,运动过程中心率略升高,运动后身体会出现微出汗,每天打上三五遍可以起到很好的健身作用。虽然传统健身机制不明确,但长期效果显著,运动强度适宜,适合慢性病患者锻炼,尤其对于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15]。基于“体医结合”理念,推行体育课程和康复技术课程一体化学习,可以进一步掌握康复健身实践技能,同时也为民族体育健身文化的发扬继承起到重要作用。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等项目相对招数比较少,但锻炼效果不容忽视,该课程的增加有利于学生体会传统健身项目的特点,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
3.2 第二学期运动处方教学
众所周知,快走或慢跑运动可以显著地提高机体的基本健康水平,在高等医学院校体育课程教学中开展专项田径课程项目的运动处方教学,借以提升“体医结合”教学成效也是明智之举[16]。相比于其他耐力型项目,如游泳,受到场地和游泳技能等因素限制,以田径课程为主的运动处方的开设更具有场地便利的优势。再者,在运动医学范畴,运动测试大多在运动跑台或功率自行车上进行测试,便于把握和测量运动过程中心率变化,确定个人运动强度。因此,在第二学期开设以提高耐力为主的田径运动,强化以身体活动为主要手段的体能锻炼,可以很好地衬托医学专业保健知识为背景的专业课学习。在这样的“体医结合”教学情境下,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应该涉及健康相关体适能测试指标(如身高、体重、BMI、心率、血压、皮褶厚度、身体成分、心肺功能等指标)和运动测试过程中测试指标的学习和测量。在学生经历以田径课程为主的身体活动体验之后,可以自主确定运动强度后,引入运动处方教学[17]。
运动处方是根据健身锻炼者或康复患者体质状况和运动目的制订的科学的训练计划,是理论与技术两个层面的相互结合与渗透,也是培养“体医结合”复合型人才的必由之路。以运动处方形式学习适合各种慢性病患者的运动项目、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注意事项等相关内容,使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可以有效地指导患者进行锻炼,开具合适的运动处方。每次运动处方课程结束前可进行部分体能训练(器械或徒手练习)以及主被动拉伸。
4 “体医结合”课程构建现存问题与对策
4.1 学校教学体制问题与对策
现有高等医学院校下设各二级学院,体育教学部门与护理学院各司其职,教师人员管理和课程的类别、进度与督导也分属各自部门,使得“体医结合”教学过程中的师资调配过程不畅,甚至出现相互扯皮的现象。因此,进行“体医结合”专项体育课程创新性教学行为的实施必须首先解决这种教学体制问题,才能整合和优化教学团队。
4.2 师资岗位培训
现有体育教师缺乏系统的医学知识再学习,平时教师进修和培训又以教学培训为主,医学院教师有锻炼经验却缺乏专业的体育训练知识,无法承担体育课程的实践教学。建议通过二级学院合作,进行专项体育课程研发,对体育教师进行内部医学知识培训,提升“体医结合”体育教学过程的适应能力。另外,可通过引进运动医学和运动人体科学背景的人才,借以提高“体医结合”专项体育教学课程的总体教学潜力。
4.3 学生意识增强
“体医结合”专项体育课程相比于一般性体育课程,需要在学生身体活动参与的同时,特别注重专项体育教学为基础的医学知识体系的再学习与应用,趣味性比一般的体育课程低,学生对“体医结合”专项体育教学过程的心理感受可能有诸多不适应的环节,说明这些学生对“体医结合”专项体育教学的理念认识不清,这方面的学习意识落后。因此,推行“体医结合”专项体育教学,就必须强化学习理念,提升学习意识,让学生明确该专项体育教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环节和学习意义,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医体结合”专项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
4.4 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等医学院校“体医结合”专项体育教学工作的原则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该意见明确指出[18]:学校体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和体育强国的重要工作,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奋发向上、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实现以体育智、以体育心具有独特功能。这为高等医学院校实施“体医结合”专项体育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
仔细解读《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笔者认为高等医学院校实施和推广“体医结合”专项体育教学工作势在必行。其基本的工作原则是:(1)高等医学院校体育教学工作改革创新,面向未来,立足现代医学需求,更新教育理念,深化教学改革;(2)补齐师资、场馆、器材等短板,促进学校体育均衡和特色发展;(3)凝心聚力,协同育人,深化体教融合,健全协同育人机制;(4)开齐开足上好“体医结合”专项体育课程,严格落实学校体育课程开设刚性要求;(5)加强“体医结合”专项体育课程和教材体系建设,积极推广中华传统体育项目,为医学专业教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