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视域下惠民县鼓子秧歌的发展路径

2021-12-05

人文天下 2021年5期
关键词:秧歌惠民表演者

■ 吴 楠

惠民县地处鲁北平原,位于黄河下游,地势平坦,这里是武圣孙子的故乡,也孕育了流传近二百年的鼓子秧歌。惠民鼓子秧歌的鼓并不大,直径只有40 公分左右,却有“大鼓子秧歌”或“大秧歌”之称。究其缘由,根据滨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编制的《滨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种秧歌队伍少则五六十人,多则二三百人,阵势浩大,所以称大鼓子秧歌;另一种说法是,惠民一位姓刘的农民在民间秧歌的基础上创造了鼓子秧歌,他去世后,人们为了纪念他,将村名改为‘刘打鼓村’,将这种秧歌称为“打鼓子秧歌”,‘打’与‘大’谐音,所以,流传下来,渐称为‘大鼓子秧歌’。”清代吴锡麟的《新年杂咏抄》记载:“秧歌,南宋灯宵之村田乐也。所扮有耍和尚、耍公子、打花鼓、拉花姊、田公、渔婆、装态货郎、杂沓灯术,以博观者之笑。”可见,早在南宋时期已有秧歌之说,惠民鼓子秧歌显然是一种岁时节日的传统娱乐形式,为丰富当地百姓节庆生活发挥了极大作用。

一、惠民县鼓子秧歌的发展与现状

据相关史料记载,清代末期,惠民县石庙、皂户李、淄角、姜楼、李家庄、申家桥、联五等7 个乡镇共计45 个村庄在春节期间有跑鼓子秧歌的习俗;20 世纪三四十年代,因战乱频发、民生困苦,惠民鼓子秧歌活动较少;四十年代中期及以后,随着惠民县的解放,在中国共产党的文艺方针指引下,惠民鼓子秧歌重焕生机;“文革”期间,惠民鼓子秧歌受影响较大,演出范围进一步缩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惠民鼓子秧歌又恢复了活力,进一步发展活跃起来。然而,近几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外出务工,加之娱乐方式多元,惠民鼓子秧歌发展趋于颓势。

从调查问卷统计情况看,目前保留鼓子秧歌的村落仅有6 个,分别是石庙镇的于宅村、臧家村、康园村、刘堡村,姜楼镇的坡刘村,皂户李镇的袁家庙村。且经调查发现,在仅存的几个鼓子秧歌表演的村落中,过百人的鼓子秧歌表演已不多见,现在鼓子秧歌队伍规模一般为60 人至80 人。

二、惠民县鼓子秧歌表演基本情况

(一)角色分工

惠民鼓子秧歌表演队伍的锣鼓队员分别负责大鼓、大锣、小锣、镲、钹等打击乐器;表演行当有伞(丑伞和花伞)、鼓、棒、花、丑等。

丑伞表演者将伞扛在左肩,左手扶伞,右手持板鼓(由牛骨制成,上面系两个铃铛)。丑伞表演者是每个小分队的带队者,也是整个队伍的核心;花伞表演者左手持伞,右手摇铃。值得一提的是,表演者并不是直接举着伞,而是在右肩斜挎一条缎带,缎带下系着一只婴儿小鞋,鞋子垂在左胯处,并在鞋子里放一个老式酒盅。花伞顶在酒盅里,一来可以减轻手部支撑的重量,二来酒盅减小摩擦阻力,使花伞转起来更省力、更流畅。

武鼓是直径35~36 厘米的小鼓,上面有个手环,敲击时套在左手上,鼓手们蹲、跳、旋转、伸拉,动作潇洒,一气呵成。强烈打击很容易导致鼓槌敲折,为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队员在排练时会准备一捆白蜡枝条放在锣鼓队旁边,在随着队形跑场的空闲时间,表演者随手就可以更换新鼓槌。

滚棒由直径3~4 厘米、长50~60 厘米的梨木制成。梨木结实,木材密度大,声音响亮。滚棒的表演者一般为男性。

花的表演者为女性,是鼓子秧歌队伍里的颜值担当。表演者手持花扇或腰系红绸,寓意红红火火,步伐以“扭”为主,展示女性的娇俏柔美。据了解,20 世纪50 年代以前,鼓子秧歌是没有女性参与的;50 年代之后,女性开始在鼓子秧歌中承担花的角色。现在丑伞、花伞、鼓都有女性表演者参与,棒的表演者中女性则较少。

丑在鼓子秧歌中叫“外角”,一般为男性。扮相有“县官”“书生”“军阀”以及“傻老婆”(男扮女装)等,是整个队伍里的笑点担当。“县官”左手持报纸、右手持扇;“书生”右手持扇,扮相风流倜傥;“军阀”着黑色长袍,戴黑色墨镜,一副老派上海滩“黑社会”的打扮;“傻老婆”头上插花,手持长长的旱烟袋杆,时不时吸上两口,并作出夸张扭动的动作,也会跑到围观人群中互动,使整个场面非常热闹有趣。

(二)队伍规模和表演阵法

鼓子秧歌表演队一般由爱好鼓子秧歌的村民自发组织,并推选有威望、善交际、沟通能力强的队员成立鼓子秧歌组委会,管理村里的鼓子秧歌事宜。在年龄和人员构成方面,“老少皆宜”。以康堡村鼓子秧歌团队为例,参与者最大的81 岁,最小的不足10 岁。队伍中,有夫妻、兄弟姊妹、祖孙三代等不同组合,一家人齐上阵的场面很常见。一般锣鼓队6 至7 人,表演者70 人左右。人口较多的村子,鼓子秧歌队伍有120 人左右,规模最大的时候可达200余人。根据秧歌队伍的规模,一般选择在村里的健身广场或者比较开阔的马路上表演。通过调研发现,目前仍存在的鼓子秧歌表演阵法有双十字街、单十字街、单黄瓜架、四虎把门、九连环、雪花眼、里四角、外四角、十字大串花等,但若跑起这些阵法,需要100 人以上。

(三)启动资金及演出报酬

鼓子秧歌表演队的启动资金由组委会组织队员或热心村民自筹,也有一些由从村里走出去的企业家赞助,以自筹资金为主。资金主要用来购置服装、道具、乐器等。至于演出报酬,表演者大都表示不图名利,实属个人爱好。在春节表演期间,鼓子秧歌组委会还会组织到交好的村子表演,对方提供花生、瓜子等零食,由组委会为队员统一分发,作为大家辛苦付出的回报。近几年,也有的村子给秧歌队现金,一般200 元左右。在乡镇和县级的文艺汇演中,主办方也会给参赛队伍部分资金表示鼓励。比如今年,惠民县和乡镇各给予1000 元奖励资金。对于这些资金,有的村子直接把钱平均发给参与者;有的村子则交给秧歌组委会的财务人员专门保管,用于秧歌队的开销。

三、鼓子秧歌的社会功能分析

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舞蹈形式,惠民鼓子秧歌承载以下四个方面的功能。

(一)纽带功能

从参与主体来看,鼓子秧歌活动加强了集体的凝聚力,如同纽带,把村落里不同的宗族联系在一起。鼓子秧歌作为一种群体的民间舞蹈,不同的角色分工涵盖了老年、青壮年、少年甚至儿童,规模达近百人;加之观看的群众,整个鼓子秧歌的参与者有几百人。这种传统的民间舞蹈形式将村里男女老少聚集在一起,具有凝聚人心的作用。保留有鼓子秧歌的村落之间进行交流、互相借鉴的同时,也增强了村与村之间的联系;对于没有鼓子秧歌的村落,鼓子秧歌进村里表演,也是一次难得的集体娱乐活动,为单调的农村生活提供一种调剂。

(二)娱乐功能

民间群体的舞蹈不同于剧场舞蹈,目的主要是自娱而不是娱人。表演者们跳着或豪放或婀娜的舞步,在一年的辛勤劳作之后,尽情释放。舞者自己欢娱,观赏者也沉浸在愉悦之中,为春节、元宵佳节等节日营造一种欢乐的氛围。

(三)审美功能

鼓子秧歌能够满足人们审美的需要。在打鼓、舞棒的过程中,体现的是北方男性的粗犷、阳刚之美;而鼓子秧歌中“花”的角色,或扭、或舞,她们轻盈的步态体现了女性的娇柔之美,满足百姓的审美需求。

(四)强健体魄功能

在广大鲁北地区,冬季最低温度能达到零下十几度。勤劳智慧的北方人在长期的生活、劳作中,逐渐发展出鼓子秧歌这种大幅度动作的民间舞蹈,在操练、表演、展示美的同时,可以驱逐身上的寒气,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笔者在调研中发现,“伞”体大约有10 公斤,舞者一手将伞扛在肩上,另一只手还要拿着牛板鼓或铜铃,要边跑边舞。一场下来大概需要45 分钟,表演者无不大汗淋漓。另外,大家可以在欢快激昂的锣鼓声中释放情绪,有利于心理健康。

四、制约惠民县鼓子秧歌发展的因素

第一,缺乏鼓子秧歌队员的培养机制。秧歌队伍老龄化相对严重,既无专门针对年轻人的鼓子秧歌培训,又无吸引年轻队员参与的相关措施。笔者在考察过程中发现,目前只有刘家堡村的年轻人参与度较高,而大部分村的鼓子秧歌队员平均年龄在50 岁以上,年轻人大都不懂秧歌阵法,也没有传承鼓子秧歌的意愿,鼓子秧歌面临后继乏人的困境。

第二,农民进城务工,影响鼓子秧歌的参与度。在传统农业社会,鼓子秧歌的表演适逢春节,也是农闲时节,村里人参与鼓子秧歌的热情比较高。而近些年进城务工的农民越来越多,青壮年甚至60 岁左右的老人都进城务工,造成鼓子秧歌队伍的进一步萎缩。

第三,缺乏对鼓子秧歌资金的管理和支持。鼓子秧歌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当地农民企业家赞助;二是参加汇演或到关系较好的村子跑秧歌时,对方提供的象征性回报;三是村民捐助。参加汇演得到的补贴对于大部分村秧歌队来说,要么用于全体队员聚餐,要么将现金平均分给秧歌队员,而不是把这部分资金用于秧歌队的后续发展。

第四,鼓子秧歌队伍具有随意性。鼓子秧歌对于舞、跑、跳的动作没有严格的标准,道具都是农民自制。如伞面用广告条幅制作,鼓槌用白蜡条代替,甚至以服装数量限制队员的加入……这些虽然体现了鼓子秧歌的“原生态”,但过于随意的服装、道具甚至舞蹈动作,影响了鼓子秧歌的美感,也限制了鼓子秧歌的进一步发展。

第五,鼓子秧歌受现代广场舞的冲击较大。鼓子秧歌的表演需要锣鼓队,有角色分工且队形复杂,需要秧歌队员默契配合,短期学习难以掌握。随着近年广场舞的普及,相较于鼓子秧歌,广场舞简单易学,形式灵活,很多人选择了跳广场舞,而不是跑鼓子秧歌。

第六,电视、网络的普及也限制了鼓子秧歌的发展。电视、网络平台上丰富多彩的内容更能吸引年轻人的注意,智能手机的发展对这种传统娱乐形式的冲击尤甚。目前,当地农村实现了网络全覆盖,人们被手机里的“大千世界”吸引,无心关注鼓子秧歌的发展。

五、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关于惠民县鼓子秧歌的发展建议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农村的发展迎来重大机遇。2018 年出台的《山东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提出,要着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相关文件的出台为乡村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与政策支持,因此,我们应通过繁荣传统民间文艺活动给农村发展带来活力。

(一)政府积极为传统文化发展提供平台

政府在保障公共文化资金投入的基础上,应提供民间文化展示的平台。笔者通过调研了解到,惠民县文化部门已连续9 年在元宵节期间开展民间文艺汇演,增添节日氛围的同时,也为惠民鼓子秧歌提供了展示平台。鼓子秧歌已连续3 年在民间文艺汇演舞台展示,并得到部分资金奖励。通过文艺汇演,可以促进鼓子秧歌的传播与传承。

(二)加强对非遗传承人的认定与保护

惠民鼓子秧歌在2016 年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好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文脉的延续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于惠民鼓子秧歌传承人的认定尚缺乏标准与规范,亟待建立标准,对熟知鼓子秧歌队形、阵法的传承人进行认定,规范该项非遗的保护与传承。

(三)开设非遗课堂

开设非遗课堂,组织掌握鼓子秧歌表演技巧的老人授课讲解,尤其是示范鼓子秧歌传统阵法,让这项有特色的民间舞蹈代代传承下去。加强专业指导,邀请舞蹈专业人士对当地鼓子秧歌进行指导,既保留特色又可以长远发展。研发鼓子秧歌校本课程,与当地教育部门沟通,将鼓子秧歌引入学校特色课程,这有利于丰富青少年的课外活动内容,让青少年了解当地非遗的魅力,对于乡村文化振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秧歌惠民表演者
家中电器要“焕”新 这波惠民操作别错过
“秧歌”的戏剧化与“剧种”定型
同气连枝 和而不同——音乐维度下胶州秧歌与北方秧歌的对比关系研究
富平村里唱秧歌
钢琴表演艺术中审美素养能力提升
昌黎地秧歌
坚定不移抓教育 践行初心惠民生
以良法促发展、保善治、惠民生
手称扑克
2012年龙年网络春晚节目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