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傣医包药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概述

2021-12-04李丽梅,胡倩,宋娜,汤小虎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1年11期
关键词:综述

李丽梅,胡倩,宋娜,汤小虎

【摘 要】 傣医学认为,痛风性关节炎热季、雨季易发,其发生、发展与四塔功能的失调密切相关,当体内火塔偏盛,与风邪相合,水血阻滞下盘时,则出现红肿热痛的症状。包药疗法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常用外治法,具有清火解毒、除风消肿止痛的作用,疗效显著,且价格便宜、相对安全。平素注意饮食,并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在急性期,宜配合促进尿酸排泄和抑制尿酸生成药物。

【关键词】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傣医药;包药疗法;综述

傣医药是我国藏、蒙、维、傣四大民族医药之一,具有2500多年的历史[1]。傣医药有比较完善的理论知识,如四塔五蕴、风病论、雅解学说、三盘学说、天人合一观等[2]。包药疗法是傣族地区人民创造的独特治疗方法,傣医称之为“果雅”[3]。痛风性关节炎临床表现可以是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慢性或间歇性发作痛风石性关节炎、痛风性肾病(甚至急性尿酸性肾病、间质性肾炎和尿酸肾结石)[4]。傣医学认为,痛风性关节炎属“拢沙喉”范畴[5],“拢”是存在于人体内外的一种“风”,无处不在,可致百病[6],因此,痛风形成与风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由于我国傣族人民大多居住在常年多雨潮湿且炎热的地区,再加上现在人们喜食偏辣、生冷食物,湿热之邪易侵袭人体,风邪与湿热之邪相合,增加了痛风的患病率。傣族人民用他们的智慧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包药疗法,该疗法是将现采的鲜药切碎研磨捣烂,直接外包患处,药物可直接作用于机体,具有相对安全、简便、疗效好等特点。现就傣医包药疗法治疗拢沙喉(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综述如下。

1 傣医包药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理论

1.1 四塔(塔都档细)理论 拢沙喉(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生、发展与四塔功能的失调密切相关。四塔是构成世间万物和人体最基本的物质元素,它由火(塔菲)、风(塔拢)、水(塔喃)、土(塔坽)组成。人类和其他一切生物在繁殖、生长、发育过程中都必须依赖风气的资助、火的温煦、水血的滋润、土的运载。所以,没有土,万物都难生;没有水,万物都失去水分;没有风,万物都不能生长;没有火,万物都不能成熟。四塔正常就会协调人体正常运作,四塔失去平衡,则产生各种疾病[7]。风(塔拢)有下行风、上行风、腹外风、腹内风、呼吸风、肢体风。塔拢偏盛,运行不畅,阻滞内停可引发急性痛风性关节炎[8]。火分为生长发育之火、生命之火、受纳消化之火、体温之火4种[9]。当体内火偏盛,水血运行不畅滞留关节可导致四肢关节出现红肿热痛,容易引发为痛风。傣医学认为,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水是生命活动重要的物质本源[10]。拢沙喉(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生与水、血的运行密不可分。综上所述,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产生离不开四塔功能的偏盛偏衰[11]。

1.2 腊鲁档三(三季气候)理论 腊鲁档三(三季气候)理论属于天人合一观的一部分。傣医学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人的生产、生活与大自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当人类社会顺应自然时,人体的四塔五蕴与大自然就保持相对平衡的关系,人体就能进行正常的生长发育;当人类违背自然时就容易产生各种不同的疾病[12]。傣族人民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一年只有冷季、热季、雨季

三个季节。傣医学认为,腊鲁档三(三季)对人体生理病理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在生理上,热季的时候气温会升高,风气就会向外发泄,水血趋于人体肌肤表面,出汗多,热随汗解,人体体温就会调节而不至于过热。病理上,由于热季气候十分炎热,体内的火容易偏盛,湿热熏蒸,就会发生拢沙喉(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等一些热性疾病。雨季的时候雨水很多,湿气较重,水塔容易受伤,水血运行不畅滞留关节则肿,出现水肿等疾病。所以热季(高温季节)和雨季痛风更容易发生[13]。冷季由于气候较冷,痛风的发作相对较少。

1.3 三盘学说 傣医学将人体分为上盘、中盘、下盘3个部分,上盘主要是头面至胸部的区域,中盘是胸膈部至脐部的区域,下盘是从脐部到下肢的区域[14]。三盤是人体风气、水血运行的通道,具有“以通为常”“以通为用”的特性[15]。当体内风火、水血阻滞下盘时会出现下盘不通,不通则痛,则出现红肿热痛的症状。

1.4 风病论 风病论是傣医学基础理论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对傣医诊断和治疗疾病都有很大的指导作用。风具有“动”的特性,生理上它是人体重要的驱动力,有支持、资助作用,促进人体生长发育,使体内各器官的生理功能保持平衡。病理上,傣医有“风致百病”之说,风塔失调的致病特点表现为“动的特性”失常,当风不足时,动力就减弱,表现为患者体弱无力、嗜睡等症状;风过盛,则动而不行,阻滞内停,以闷胀疼痛为特点;若体内火塔偏盛,与风邪相合,则表现为红肿热痛等症状[16]。

2 拢沙喉(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病因病机

傣医学认为,拢沙喉(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生因四塔功能失调,人们喜食辛辣香燥、肥甘厚味之品,使湿热之邪积滞于体内,导致四塔功能障碍,再遇上外界的风、湿、热邪,内外合邪,邪气乱窜,流走于四肢关节,引起局部四塔功能失常,水血壅滞,气血不通,从而表现出关节疼痛、肿胀、运动障碍等症状[17]。

3 拢沙喉(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和治疗

3.1 诊 断 拢沙喉(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患者主要出现关节局部红肿热痛或拘挛疼痛,起病急骤,多于半夜因剧痛而惊醒,疼痛进行性加剧,呈撕裂样或刀割样,伴口干舌燥,舌红,苔黄厚腻或薄黄腻,脉行快,睡眠质量欠佳,大便干结,小便短黄[4]。

3.2 治 疗 采用清火解毒、消肿止痛、除风利水的方法治疗,主要包括内治法和外治法[18]。

3.2.1 内治法 傣医学的内治法主要包括汗、吐、下、温、消、清、补、解、涩、止10种方法[19]。傣医学认为,痛风急性期主要表现为风火水塔偏盛,因此,采用清火解毒、除风利水止痛的方法。主要方为柯罗类消风散[20],由青牛胆、水菖蒲、旱莲草、毛瓣无患子根、盐酸木叶、野香橼花叶、胡椒、小姜等组成,共奏清火解毒、除风利水止痛之功。

3.2.2 外治法 傣医学的外治法有包药疗法、睡药疗法、刺药疗法、坐药疗法、洗药疗法、托擦疗法、熏蒸疗法、搽药疗法、推拿按摩疗法10种[21]。其中治疗痛风最常用的是包药疗法,包药疗法(果雅)是按病情发展所需,配备相应的傣药材鲜品,舂细、研磨,将适量已制好的傣药铺于消毒纱布上或置于自制的消毒纱布袋内,扎紧袋口,将傣药冷包敷于患处,用胶布或绷带加以固定,每次包药时间为4~6 h,每日1次[22]。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主要包药药物有毫命(姜黄)、皇旧(旱莲草)、芽沙板(除风草)、嘿柯罗(青牛胆)等。玉腊波[23]

采用内服傣药雅拢玫兰申(通痹胶囊)结合包药疗法(取青牛胆、姜黄各适量)包敷于患处,1个疗程后,患者血尿酸水平明显降低,症状也明显缓解,说明在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时,清火解毒、消肿止痛结合祛风活血、通痹止痛促进了气血的运行,可达到较好的疗效。玉罕等[24]运用青牛胆(嘿柯罗)、旱莲草(皇旧)、姜黄(毫命)等量冷包敷于患处治疗痛风,结果治愈率为77%,总有效率达100%。潘立文等[25]收集整理名老傣医医案,发现运用毫命(姜黄)、补累(黄姜)、嘿柯罗(青牛胆)、竹扎令(宽筋藤)、芽沙板(除风草)、摆栋嘿等外包患处,内服与外治并施治疗痛风,疗效卓著。刘红梅等[26]治疗18例痛风患者,利用嘿火罗(青牛胆)、毫命(姜黄)、短哼(火桐树)、比比罕(虎杖)等外包患处,结合内服吴氏蠲痹饮加减,结果治愈率为50%,总有效率为88.9%。

以上用于包药疗法的药物中毫命(姜黄)味臭、苦,性平偏热,入土、水、风塔,具有清火解毒、活血止痛、行气破瘀、止痒之功。嘿柯罗(青牛胆)味苦,性冷,入火、水、风塔,具有除风止痛、舒筋活血、利水消肿之功。皇旧(旱莲草)味苦、涩,性凉,入水塔,具有清火解毒、解痉止痛之功。竹扎令(宽筋藤)味苦,性冷,具有舒筋活络、调补气血之功。芽沙板(除风草)味甘淡,气臭,性平,入水、风塔,具有清火利尿、消肿止痛、祛风除湿、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功[27]。全方相合,共奏调补气血、清火解毒、消肿止痛、除风利水之功,共同达到治疗目的。

4 小结和展望

综上所述,傣医学果雅(包药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较好的疗效,达到明显的清火解毒、除风消肿止痛效果,受到很多痛风患者的欢迎。这种方法不仅提高疗效,而且节省时间和金钱,降低不良反应。由于痛风是一组与嘌呤代谢紊乱或尿酸排泄减少引起血尿酸升高直接相关的异质性疾病,属代谢性风湿病[28],单纯使用包药疗法尚不能根治,在治疗时可搭配促进尿酸排泄药物和抑制尿酸生成药物,如别嘌醇、非布司他、苯溴马隆等[29]。此外,高嘌呤饮食也会引发痛风[30]。傣医学认为,体质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不同的体质会产生各种不同的疾病[31]。因此,在使用傣医包药疗法治疗拢沙喉(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时,要配合降尿酸药物,还要根据患者的体质搭配相应的食物,嘱咐患者清淡、低嘌呤饮食,戒烟、酒,并经常进行体育锻炼。

目前,包药疗法治疗拢沙喉(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多仅限于医者的临床经验,相关临床和实验研究数据的缺乏限制了该疗法的推广运用,因此,对于包药疗法在治疗拢沙喉(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方面的相关临床和实验研究仍需不断深入。

参考文献

[1] 林艳芳,玉腊波,段立纲.傣医常用名词术语解释[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8:160.

[2] 李光,李宜航,吕亚娜,等.基于代谢组学技术探讨特色傣药肾茶的“雅解”作用机制[J].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8,48(4):455-468.

[3] 巫益珍,胡宗德,翟敏,等.少数民族外治法概述[J].中医外治杂志,2018,27(3):47-49.

[4] 郑进,林艳芳.傣医临床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08-110.

[5] 潘立文,王曉明,杨先振,等.傣医外治疗法治疗急性风湿类疾病的特色探析[J].中国中医急症,2017,26(1):74-76,94.

[6] 王婧.傣医“杂风”病证诊疗规范化研究[D].昆明:云南中医学院,2014.

[7] 王肖飞,曾君,杨梅.傣医四塔理论与现代医学现象的相关性探讨[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5,36(7):98-100.

[8] 李倩,胥筱云,付新伟,等.傣医四塔病诊断思路分析[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1,32(6):23-25.

[9] 牛废,张闯,郑进,等.傣医与中医“火”概念的比较[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0,16(10):875-877.

[10] 吴永贵.从傣医“四塔”理论看中医的五脏学说[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1,17(11):1-3.

[11] 张超,王志红,李顺英,等.傣医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6-57.

[12] 岩温龙,玉波罕,徐爱春.谈傣医的用药特点[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2,18(11):35-36.

[13] 刘春梅.宾哇(感冒)的傣医论治[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24(8):3.

[14] 陈蓉,周红黎,王仁杰,等.傣医药防治心病理论及方药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10):4582-4584.

[15] 孙超,王寅,刘海军,等.浅谈傣医“三盘”学说与中医“三焦”之异同[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1,17(11):49-50.

[16] 周红黎,陈清华,陈普,等.傣医“风致百病”之风病理论探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7):2864-2866.

[17] 潘立文,王晓明,杨先振.谈傣医学对风湿类疾病的认识[J].中医药导报,2017,23(21):104-107.

[18] 郭世民,倪凯,和丽生,等.傣医诊疗疾病方法探析[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8,24(11):1-4.

[19] 刘宇辰,魏炜,依娜双,等.中、傣医对治疗中风偏瘫后遗症的比较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9,16(27):143-146,163.

[20] 廖国荣.傣医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治理论与研究进展[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20,4(2):173-176.

[21] 陈美凤,李贞宗,翁思议,等.傣医、彝医治疗痛风研究进展[J].风湿病与关节炎,2021,10(4):75-78.

[22] 黄勇,玉腊波,玉罕,等.攏沙喉(痛风)傣医治疗方案[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5,21(1):23-24.

[23] 玉腊波.傣药内服包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40例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8,14(6):24-25.

[24] 玉罕,岩罕单.傣药鲜品包药疗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拢沙喉)35例[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7,23(4):5.

[25] 潘立文,王晓明,黄勇.傣医诊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经验总结[J].中医药导报,2017,23(5):37-39.

[26] 刘红梅,罕华珍,胡建波.傣中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18例[C]//2005国际傣医药学术会议论文集,2005:56-57.

[27] 朱成兰,赵应红,马伟光.傣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58-180.

[28] 周杰,车德亚.系统评价及其在中医药治疗痛风研究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31):188-190.

[29] 冯文文,崔岱,杨涛.《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2019)》要点解读[J].临床内科杂志,2020,37(7):528-531.

[30] 王士朋,李春雷,刘志伟.急性痛风性关节炎512例发病情况调查[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36(12):32-34.

[31] 王肖飞,杨妮娜,郑进.傣医对体质的认识、分类和判定标准研究[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9,25(12):57-61.

收稿日期:2021-07-15;修回日期:2021-08-20

猜你喜欢

综述
银行网络间风险传染研究综述
SAPHO综合征1例报道并文献综述
我国工业遗产档案研究综述
基于迁移学习模型的小样本学习综述
关于港口物流服务质量的文献综述
知识追踪综述
共指消解技术综述
面向自动问答的机器阅读理解综述
我国中学校本课程建设实践发展路径研究综述
我国中学校本课程建设实践发展路径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