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考古现场神秘的“大棚”

2021-12-04谭宇辰

军事文摘·科学少年 2021年11期
关键词:神树青铜遗址

谭宇辰

2021年4月,四川三星堆的新一轮考古发掘轰动全国,考古队员们都穿着防护服,全副武装,仿佛处在一个生化实验室。这与大家对考古的传统印象大相径庭,毕竟绝大多数考古发掘现场还是风吹日晒,“面朝黄土背朝天”的。

高科技大房子,这绝对是新体验。下面,就让我们看看在考古中第一次启用的考古发掘舱吧!

考古大棚避免兵马俑似的“悲剧”

为了防止外界环境对发掘现场的影响,整个发掘区域搭建了2300多平方米的钢结构大棚,内部建立了4个考古舱。考古舱采用玻璃钢架结构,一方面是为了减轻发掘区域承重,保护遗址;另一方面,是为了方便公众观看发掘过程。

考古舱最重要的用途是对微环境的精准控制。过去开放的发掘环境,给文物保护造成了相当大的挑战。文物在出土前,经过长时间的地下埋藏,已经达到一种稳定的平衡状态。当暴露于外界环境时,原先的平衡状态瞬间被打破,这会导致文物本体发生突变。比如我们经常听到的,兵马俑很多是有彩绘的,但是以前文物保护技术不成熟,这些彩绘很快被氧化并脱落。

考古舱可以控制模拟与埋藏环境相同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条件,最大程度降低文物出土时所受到的“伤害”。考古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舱外的智慧屏,实时监控舱内的环境指标。

舱内还配备了小型的龙门吊。在发掘过程中,可能会有重达几百斤的金属重器,往外搬运比较困难,有了这个装置就太省力气啦,而且也有利于保护文物。

大棚里有哪些实验室?

在考古大棚内,设置了6个发掘现场应急保护实验室,包括:应急检测分析室、有机质文物应急保护室、无机质文物应急保护室、微痕物应急保护室、文保工作室、考古工作室。

这些实验室都配备了先进的现场文物检测设备,以及文物保护所需的化学试剂和仪器,这样就能与考古发掘舱进行联动工作。

上图就是在无机质文物应急保护室内,对发掘出土的青铜神树部分结构进行初步的CT扫描,对一些铜器表面肉眼不可见的裂隙,或者内部的断裂层做判断标记,为后续保护修复提供先导性的工作预案。另外,也可以通过扫描获知铜器的内部结构,对后续的青铜神树铸造工艺研究提供线索。

除了这些用于发掘和保护的科技,还有一台用于全方位、多角度拍摄文物和文物修复的机器人,成为新时代考古工作的“神器”。

小链接:三星堆考古

三星堆古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西北的鸭子河南岸,分布面积12平方千米,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历史,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现有保存最完整的东、西、南城墙和月亮湾内城墙。三星堆遗址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昭示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属中华文明的母体,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

其中出土的文物是宝贵的人类文化遗产,在中国的文物群体中,属最具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和最富观赏性的文物群体之一。在这批古蜀秘宝中,有高2.6 2米的青铜大立人、寬1.38米的青铜面具、高达3.95米的青铜神树等,均堪称独一无二的旷世神品。而以金杖为代表的金器,以饰满图案的边璋为代表的玉石器,亦多属前所未见的稀世之珍。

猜你喜欢

神树青铜遗址
生僻字里识青铜
10年还原青铜神树
大河村遗址仰韶文化房基保护加固修复
黑水城遗址出土F20:W63a文书研究
元上都遗址出土石刻的保护与研究
青铜之光
青铜史 [外一首]
寻找丝绸之路遗址
神树
青铜古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