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薪酬管理创新研究

2021-12-04陆超

管理学家 2021年20期
关键词:薪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事业单位

陆超

[摘 要]对于事业单位而言,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它能够大幅度提升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优化人力资源配置。通过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开展薪酬管理,可以解决现实事业单位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就目前的薪酬管理而言,普遍存在观念落后和制度不够完善等问题,这会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和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文章首先叙述了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薪酬管理的概念,分析了当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薪酬管理的意义和问题,最后探讨了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优化薪酬管理的策略,希望能够对事业单位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有所帮助。

[关键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薪酬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C9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2(2021)18-0001-03

薪酬问题与员工的物质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需要特别重视这个问题。在事业单位改革持续深入的今天,薪酬管理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1]。通过制定合理的薪酬管理制度,可以提高事业单位员工的管理水平。

一、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薪酬管理的概念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薪酬管理工作主要是针对事业单位的劳动者的报酬进行管理。这是事业单位对员工劳动价值进行评价的重要形式[2]。薪酬的发放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经济性报酬;另一种是非经济性报酬,主要是福利待遇类型的报酬。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薪酬管理非常关键,它是能够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的重要环节。事业单位合理的薪酬管理,能够帮助事业单位形成良好的竞争环境,促进事业单位良性发展[3]。

二、薪酬管理对于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

(一)有利于合理控制管理成本

通过对事业单位的薪酬进行管理,可以对人力资源配置进行改进与优化,从而使事业单位各个岗位上的员工都承担其应当承担的责任,避免一些非必要成本支出的产生[4],也能够减少资源浪费现象的发生,使资源使用率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从而使管理成本处于较低的水平。通过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薪酬进行多元化设计,促进按劳分配。

(二)有助于打造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

通过对事业单位的薪酬制度的改进,可以对薪酬构成进行优化,避免薪酬出现不合理的现象。尤其是可以避免传统事业单位“吃大锅饭”现象。工作人员的薪酬待遇与工作量的多少、贡献的大小也需要相互联系起来。这样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分配的不公平。而且,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可以吸引高素质人才加入到事业单位的各项管理工作中去。因为,只有在保证待遇公平公正的前提之下,才能使人才得到足够的尊重。

(三)有助于塑造良好的单位文化

事业单位加强薪酬管理,对于建设单位良好的文化是非常有利的。通过对薪酬进行更好的设计,能够使事业单位的员工积极付出,并得到应有的回报。这样,事业单位的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能在工作上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这样,员工才能把单位当成家,与单位形成共识,共同建设良好的单位文化。

三、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对薪酬管理重视不够

在事业单位中,员工薪酬的构成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岗位工资,另一部分是薪级工资。但是,我们应当注意的是,在一些沿海较发达城市的某些事业单位,虽然薪酬管理工作有所不同,其绩效工资和奖金比较高。而在另外一些经济欠佳的地区,这部分收入处于较低的水平。高刚性的发展状态在大部分事业单位十分常见。

(二)没有完善的薪酬管理机制

一些事业单位虽然针对薪酬管理进行了改进与优化,然而却普遍存在配套的薪酬管理激励机制的建立非常困难,而且缺乏准确的制度和准则,也就使得人力资源工作的开展缺乏依据。此外,如果事业单位还是沿用以前陈旧的人事制度和管理办法,会导致员工不能积极参与到工作中去,也会造成事业单位人才流失较为严重。

(三)晋升模式较为落后

在事业单位中,通过评职称获得更好的福利待遇是晋升最主要的渠道。但根据目前的社会发展背景来看,这种晋升模式是跟不上社会发展要求的。因为事业单位的薪酬增长与工作年限直接相关,如果工作年限不到,那么即使当事人在工作中付出了较大的努力,在业务能力方面有较大的提升,而对于薪酬晋升幫助不是特别大。另外,因为不同岗位具有较大的差别,工资增加幅度基本是一样的,这样也会引起员工的不满情绪。表1为某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表。

四、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薪酬管理的创新策略

(一)革新事业单位薪酬管理理念

在制定薪酬管理制度的过程中,需要明确的是,对事业单位的要求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企业不再是一个孤立的、按主管部门计划指令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封闭式系统。因此,事业单位需要及时对薪酬管理理念进行革新。

(二)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薪酬管理体系

在一个不合理的薪酬管理体系中,单位员工所付出的努力与所获得的报酬不成正比,会导致其对组织的认同感不高。所以,在对事业单位薪酬管理体系进行设计的时候,责任义务和薪酬需要进行科学划分。也就是说,当员工付出了一定的努力,取得了成绩之后,需要根据薪酬管理体系给予他们应得的报酬,这样事业单位的员工才会更加认同单位。事业单位可按照岗位对组织机构的总目标进行划分,从薪酬水平和工作内容两个方面进行对照,针对工作内容进行精细化设计。如图1所示。

(三)确保事业单位和员工双赢

基于员工的薪酬水平与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可以判断薪酬管理体系设计是否合理。在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质量都得到事业单位认同的情况下,员工的薪酬水平和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呈正相关关系,那么这样的薪酬管理体系是正常的,才可以使员工和单位获得双向发展。鉴于此,对于事业单位而言,可以在确保本单位经济效益的基础之上,针对员工的物质激励进行改进,使员工的薪酬比市场平均水平要高,确保事业单位和员工获得双赢。建议采用工资加年终分红的方式来对员工进行激励。

(四)合理设置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

一个科学的事业单位人力资源薪酬管理体系一般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物质激励,另一部分是精神激励。前者可以对员工所获得的直接报酬进行调整,后者主要是针对员工的价值实现方面。事业单位员工与企业员工是有所区别的,前者需要接受国家行政机关的领导和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事业单位的员工来说,如果仅仅给于员工物质激励,员工会变得拜金主义;对于单位的员工来说,如果不能给与物质激励,那么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可能降低。

(五)按照岗位实际情况设置薪酬考核指标

对于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薪酬管理而言,仅仅有激励内容是不够的,还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确保事业单位员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尽量使同岗位的职工之间的工资发放公平公正。按照员工的岗位制定具体的考核内容,使绩效考核更加个性化和科学,也更符合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增强员工对事业单位的认同感。

(六)完善薪酬管理机制

薪酬管理机制的完善,有利于解决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薪酬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薪酬管理工作的高效率开展,离不开薪酬管理机制建设工作。在事业单位日常工作中,可通过制度来对员工的日常工作行为进行约束。如果员工的行为表现良好,可以给予足够的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反之,如果员工表现较差,可以适当给予一定的惩罚。这些都需要完善的薪酬管理机制来帮助实现。

(七)应用绩效评价结果

单位内部考核结果应当能够保证结果的实用性,发挥考核的价值,也可以根据这个结果进行职称评审和晋升。针对考核结果,如果结果为优秀,可以在大会上进行表扬,并给予一定的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使职工都能够在价值上获得正向肯定,促使职工与职工之间进行合理的竞争,使员工能够在工作上保持热情,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对于不合格的人员,可以对其岗位进行调整,或者对其进行薪资调整。

五、结语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薪酬管理制度必须进行改革与创新,充分发挥薪酬管理的作用。对于事业单位而言,针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革新事业单位薪酬管理理念、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薪酬管理体系、确保事业单位和员工雙赢、合理设置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按照岗位实际情况设置薪酬考核指标、完善薪酬管理机制。通过以上措施,可以增强员工的满意度,进而增强员工对事业单位的认同感,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杨立新.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效率提升以及绩效考核策略[J].财经界,2020(36):255-256.

[2]厉倩.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教育培训与人才评价制度改进探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1.42(02):83-85.

[3]吴庆刚.大数据背景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创新的思考[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34):190-191.

[4]罗冬妍.基于大数据背景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创新策略探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23(23):99-100.

猜你喜欢

薪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事业单位
企业薪酬管理的基本原则与策略
浅析省级人才市场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珠三角高职人力资源管理毕业生就业方向浅析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