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直观模型支持算理理解
——“小数除法”活动课教学实践与思考
2021-12-04陈小玲
□陈小玲
从基于学习路径分析的单元整体教学视角思考小数除法单元的教学,我们得出小数除法单元的核心学习目标是理解算理并掌握竖式算法。通过学习起点分析,可知大部分学生能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有关小数的实际问题,在竖式书写中知道整数部分有余数时还可以继续往下除,但不知道如何将整数部分的余数进行转化处理。据此,我们确定本单元的主要学习路径为:①建立小数平分模型,理解如何对整数部分的余数进行转化处理;②结合平分模型,以算理理解支持竖式记录的意义建构;③理解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算理并掌握竖式算法。
在整数除法的学习中,学生会借助直观模型,通过“分一分”“算一算”这两大操作活动来理解算理。但在小数除法的学习中,很多教材提供的现实模型都仅限于抽象思维层面,而没有具象操作层面。在运算教学中,直观模型在促进学生理解算理方面有十分明显的效果,特别是小数除法竖式中对于整数部分余数的转化处理,更需要借助直观模型来促进学生的理解与建构[1]。因此,在新授课之前的操作活动课中,我们创设了分钱的现实情境,借助直观模型“平分人民币”,让学生经历换钱、分钱的过程,从而理解小数除法的算理本质——逐步细分计数单位。
【教学过程】
(一)分一分,在操作活动中感悟计数单位细分的必要性
教师出示任务一:5个小伙伴收集了一些废品,一共卖了11.5元钱。平均每个人可以分得多少元?
1.想一想,说一说
课件出示:废品站的叔叔给了他们1张10元,1张1元,5张1角的钞票,要将这些钱平分给5个人,会遇到什么问题?
生:1张10元无法分给5个人,因为人民币不能撕毁。
生:1张1元也无法分下去。
学生达成一致意见:因为10元、1元面额的人民币不能分,所以要换成面额更小的钱才能将钱全部分下去。
2.写一写,换一换
课件出示:每个小组有一次兑换零钱的机会。请先想好如何兑换,再到“零钱银行”按需换取。
师:你们小组想如何换钱?讨论后,请将换钱方案写在记录单上。一会儿拿着你们的记录单来换取零钱。
学生小组内商量如何换零钱,并做好记录。之后,各小组依次到零钱兑换处兑换零钱。可兑换的币值只有1元和1角的,如果学生要求换其他币值的,教师予以提醒。
3.分一分,记一记
课件出示:小组内将兑换好的11.5元钱平分给5个小朋友,并用算式记录每次分的过程(结果以元为单位)。学生组内动手分钱,做分钱过程的记录。
4.活动反馈,全班交流
学生在换或分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典型的课堂生成。教师基于学生的分法组织学生交流、修正。
(1)反馈换钱方案
师:对于第一种换法(如图1)和第二种换法(如图2),你们更倾向于哪一种?
图1
图2
生:第二种方法,更方便分钱,不需要拿着那么多的零钱。
生:第二种方法可以直接把钱分给5个人,不用分得那么碎。
师:两种换法都是对的。但正如同学们所说,第二种方法更简洁。
(评析:设置适切的问题情境,凸显矛盾——无法分钱,要换成面额较小的钱。学生将11.5元换成115角,就是将小数除法的计算转化为整数除法的计算,能解决实际问题。然而,这种方法并不能很好地帮助学生体会小数除法的算理本质。而第二种换钱方法,体现了计算过程中对余数或分不下去的大面额人民币的转化处理,即将其兑换成下一个计数单位再分,有助于学生建构直观模型并理解算理本质。因此,引导学生排除第一种方法,方便后面的聚焦讨论。)
(2)讨论分钱记录
师:这两种记录方式哪一种更符合我们换钱、分钱的实际情况?
生:第二种方法(如图4)更符合。第一种方法(如图3)中,1元是分不了的,要把1元换成10角,才可以平均分。(学生说,教师及时在学生作业旁记录)
图3
图4
师:也就是说,第二种方法确实是把刚才换钱、分钱的实际情况给记录下来了。
师:那么再看第三种方法(如图5),你能看懂吗?符合我们换钱、分钱的过程吗?
图5
生:我认为不符合,剩下的1元已经换成10角,应该把1.5÷5=0.3(元)改成15角÷5=3角。
(教师及时在学生作业旁记录)师:这里的15角是怎么来的呢?生:剩下的1元换成10角,加上原来的5张1角,合起来就是15角。
师:明白了。这里是把换的10角和原有的5角合在一起再平均分,每人分得3角。
(教师将图3和图5的记录放在一起,引导学生做对比)
师:请同学们观察图3和图5中修正后的记录,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
生:第一种方法是先分10角,再分剩余的5角,第三种方法是把10角和5角合起来一起分。
师:也就是说第一种方法是先分10角,再分5角,第三种方法是10角和5角合起来分一次。你们组是怎么算的呢?
生:我们是分开算的。
师:那现在再让你分一次,你会怎么分?
生:我可能会选择第三种方法。
师:为什么?
生:因为同一单位的可以合在一起分。
师:你的回答引发了我的思考,我们可以把10角和5角合起来分,但是不会把10元和15角放在一起分,为什么?
生:因为单位不同。
师:经过刚才的讨论,哪位同学能把换钱、分钱的过程整理一下?我们一起记录下来。
生:10元=1元×10,1元=1角×10,10角+5角=15角。10元÷5=2元,15角÷5=3角,2元+3角=2.3元。
师:在整个过程中,哪些行为对我们分钱至关重要?
生:换钱,把10元换成10个1元,把1元换成10个1角。
(评析:学生反馈的过程就是他们对换钱、分钱操作过程的整理与反思。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重点反馈:①分的顺序和结果的合理性;②所做记录与分钱过程的相符性。在直观模型表征与算式表征之间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通过关键问题的引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空间,帮助学生真正理解计数单位细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二)算一算,多元表征理解单位细分的必要性
教师出示任务二:你网购了14米长的绳子,准备做4条跳绳。平均每条跳绳长多少米?
出示活动要求:(1)分一分,算一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分、算的过程。(2)比较分钱和分绳的过程,想想它们之间有什么共同之处。
师:与之前不同,每位同学要独立完成这次任务。你能想办法完成吗?
学生独立思考并尝试解决问题,记录分和算的过程。反馈交流时,教师展示学生的算法,结合画图、列算式等方式,帮助学生厘清算理。
师:能看懂这份记录(如图6)吗?
生:14米长的绳子平均分给4人,每人先得3米,剩下2米,就不够分了。因为我们学过2米=20分米,所以剩下20分米每人可以再分5分米,也就是0.5米。最后每人分得3.5米。
师:20分米平均分给4人,每人又得5分米。假设分了还有剩余,那该怎么办?
生:那就再换成厘米,继续分。
师:对比“分钱”和“分绳”的过程,它们之间有什么共同之处?
生:其实就是能分的就先分,剩下不能分的就换成能分的再分。
师:不管分钱还是分绳,如果分了以后有剩余,我们就换成小的单位后再分。
(评析:经历了任务一后,学生需要根据获得的经验来整理所吸收的信息。从“分钱”到“分绳”,引领的关键问题都是“遇到分不下去时该怎么办”,情境的迁移,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思考,理性感知不同情境下互通的算理本质。)
【教学思考】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曾指出:“算法是一种完全极端的情况,它一旦被掌握,或确信被掌握,人们很可能就不理会它们的来源,甚至认为这件事不值得讨论,但是如果机械地运用算法,就会对数学本身的目标构成危害。”[2]基于此,学生在有关小数除法的学习中,应充分理解算理,并在此基础上进入算法探究。学生对小数除法算理的理解需要借助直观模型,从操作具象到算式抽象逐步深入。他们有了充分的、足够的操作与思考,后续才能在理解与联系的视野下建构用竖式记录计算过程的意义,凸显竖式学习的作用与价值。
(一)借助活动经验,理解计数单位逐步细分
任务一中,当学生拿着“1张10元,1张1元,5个1角”的人民币没办法平均分给5个人时,自然会想到“换钱”。把人民币单位换小,1张10元换成10个1元,1张1元换成10个1角,就可以继续分了。情境迁移为任务二中的“剩余2米怎么办。”同样是换成20分米继续分,如果20分米分了以后还有剩余,就把剩余的“分米”换成“厘米”,再继续分。因为以上活动经验与思考过程充分支持学生感受计量(数)单位逐步细分这一算理本质,所以去除情境后,这些经验足以支撑学生理解竖式中计数单位的逐步细分过程。
(二)建构直观模型,沟通算理与算法的联系
以往学生在解答“将11.5元平均分给5个人,平均每人能分到多少钱”的问题时,用竖式计算11.5÷5,常常纠结于整数部分除完后,剩余部分应写成1.5还是15。有了操作直观模型的活动经验,学生可以在操作步骤与竖式书写步骤之间建立对应关系,思考分钱时分的是1.5元还是15角,明确对整数部分余数的处理方法及算理本质。去除情境后,教师继续引导学生理解15角可以记作15个0.1元,3角记作3个0.1元,从具体到抽象,“沟通直观模型中的计量单位与计数单位之间的联系”[3]。
建构主义告诉我们,在教学中应当注意学生的有意义建构,通过适当的教学策略启发学生自主建构认知结构。本节课的设计从基于学习路径分析的单元整体教学出发,确立建构直观模型,以操作活动支持算理理解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与反思中理解计数单位逐步细分的算理本质,不留痕迹地为小数除法竖式学习时理解“整数部分的余数如何处理”以及“小数点位置如何确定”埋下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