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智慧教育的创新发展

2021-12-04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11期
关键词:人工智能智慧信息化

卢 婵

(东北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吉林长春130024)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促使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发生重大改革,这对传统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容以及方法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用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用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深度改变传统模式。教育信息化2.0 的核心是课堂创新,理想状态是教学与技术能在课堂上深度融合。这就要求教师把先进的教学方式和理念与现代信息技术紧密结合,并贯穿于学科教学的全过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地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给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创造更多的条件和机会。

一、教育信息化2.0 背景下传统教育模式向智慧教育发展模式的转向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育的发展,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得以确立。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教育制度亦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战略构想为我国社会教育制度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教育制度取得了长足进步:

(一)教育基础设施极大丰富,教育资源分配更加公平

改革开放之前,由于受到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的制约,我国的教育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尤其在经济落后的偏远地区,当地居民的基本教育诉求难以满足。同时,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的束缚,我国的教育资源分布不均。教育资源倾向于优先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乡村教育资源相对匮乏,进而导致了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改革开放之后,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亦随之走向繁荣。随着改革城乡二元制结构举措的不断推进,城乡之间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现象亦得到有效缓解。

(二)教育体系不断完善,教育形式趋于多样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教育体系化的程度较低。基础教育在教育体系中占主要部分,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在教育体系中处于弱势地位。此外,教育形式较为单一,除了公办学校举办教育课程外,几乎没有其他机构从事教育相关的活动。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体系建设,在大力发展基础教育的同时,努力推进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发展,使得后者取得了长足进步,进而实现了我国教育体系的全覆盖,补齐了教育体系建设的短板。同时,党和政府鼓励教育形式的多样化。除了公办学校从事教育活动外,允许商业机构从事教育活动,逐步探索商业化教育的发展模式,进而使得我国的教育形式越发丰富。

党的十八大以后,我国进入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以计算机行业为核心的智慧产业得以迅速发展。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人工智能技术进入各个行业,对传统产业模式形成较大冲击。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行业迅速结合,智慧教育模式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为顺应时代要求,教育部于2018年印发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为我国进一步探索智慧教育模式指明了方向,传统教育模式正积极向智慧教育模式转型。

二、教育信息化2.0 背景下智慧教育创新发展面临的困境

在《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指引下,我国各地教育机构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开展了智慧教育模式的探索,为我国智慧教育统一模式的建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例如,各地的教育机构对于《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政策精神、总体要求组织集体学习和讨论,不同的教育机构之间形成了定期交流机制。可以说,全国范围内的教育系统形成了学习、讨论、执行的热潮。这对于此计划的实施和贯彻具有重要而现实的意义。但在这一探索的过程中亦发现了一些制约智慧教育创新发展的瓶颈亟待突破,具体内容包括:

(一)智慧教育理念的贯彻水平有待提高

依据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物质决定意识,但是意识对物质具有积极的反作用。在特定的环境下,正确的意识能够对事物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理念的形成虽然由特定的物质环境所决定,但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树立正确的理念,能够对事物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理念是指导人们行动的重要指南,人们在实践活动中要树立正确的理念。在推广智慧教育的过程中,这一原理同样适用。智慧教育理念是对教育理念整体的革新和改造,并非仅仅针对教育的某一方面。认为智慧教育仅仅涉及教学、人才培养等相关领域的智慧教育理念是片面的、僵化的。如果这一认识不能得到及时纠正,我国智慧教育的创新发展必然脱离其应有轨道,智慧教育的创新发展必然误入歧途。

在实践中,这一片面的智慧教育观念屡见不鲜。一些教育管理工作者认为,教育的核心在于教学,教学搞好了,教育自然就搞好了。推进智慧教育亦是如此,只要在教学中智慧教育改革得以积极推进,取得良好效果,推进智慧教育的成果就算形成了,教育管理无关紧要,智慧教育主要涉及的教学领域,与教育管理领域不相干。但事实上,教育管理者可以利用教学管理软件对学校相关事物进行有效管理,包括教师及学校工作人员的出勤、工作完成情况、学术水平等,并进行统计、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出针对性的调整以及相关整改。然而,在笔者调研中发现,多数中小学在教学领域对于智慧教育较为重视且能够有针对性地制定推进措施,但是在学校的教育管理方面,智慧教育的理念没有得到彻底贯彻,很多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还停留在传统教育理念模式之中,导致学校的教学理念与学校管理理念的严重脱节,进而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

(二)传统教育向智慧教育转向过程中教师、管理人才转向跟进缓慢

智慧教育的发展对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当代教师要想适应智慧教育发展趋势与要求,需要掌握更多的信息化教学技能。随着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以及教育管理中的广泛应用,教学人员以及教育管理人员对于信息化技术的掌握需要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例如,传统教学过程中,对于信息技术的使用还停留在展示信息的阶段。

在智慧教育推进的新时代背景下,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成功超越这一阶段,既往通过媒介展示信息的传统模式正在发生转变。例如,人工智能技术在教学中可以辅助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现实掌握程度、评估学生对知识的兴趣点在哪里,一些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在特定领域会发挥更大的作用。事实上,人工智能技术进入课堂需要教学人员不但要懂得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还要不断探索和开发其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这对教学人员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掌握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利用口头语言表达结合教材、黑板、粉笔,基本上可以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在智慧教育模式下,教师需要运用更多的信息化教学手段。

然而,在教师信息化培养方面,各地学校和教育机构往往忽视这一问题,进而在实践中经常出现智慧型的教学信息设备更新较快,但是教师对于这些设备应用技术的掌握相对落后,致使信息化、智慧型的教育模式难以发挥其应有效果的现象。此外,传统教育向智慧教育转变的同时意味着教育管理领域亦会随着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产生模式的变化。传统的教育管理领域,教育管理人员对于教育管理工作往往通过传统的信息搜集方式获取相应的信息,这些信息的分析往往依据教育管理人员积累的经验,效率低下且准确率值得怀疑。可见在智慧教育推进的新时代背景下,教育管理的改革亦势在必行。通过以人工智能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智慧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大规模应用,教育管理工作者亦可以通过新技术的应用提高教育管理效率。同时,教育管理水平亦会随着智慧教育推进而有所提高。但达到这一效果的前提是,教育管理人员需要具备相应的技术水平,具体包括技术的应用以及技术在教育管理领域的进一步开发。但就目前教育管理人员对信息技术掌握的现实情况而言,其还远没有达到智慧教育推行所需求的水准,教育管理人员对信息技术掌握的水平低下成为制约智慧教育进一步推进和发展的不可忽视的因素。

(三)智慧教育缺乏统一的衡量标准

智慧教育事关党的教育事业的百年大计,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因此,智慧教育的推进应当具有整体性和全局性。就特定地区而言,各个教育机构都应当被纳入智慧教育计划推进的整体范畴。因此,智慧教育需要统一规划,制定统一标准。没有统一的规划以及统一标准,智慧教育将碎片化、分散化,不利于智慧教育的整体推进和统一管理。《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针对智慧教育的发展提出,数字资源服务普及行动、网络学习空间覆盖行动、网络扶智工程攻坚行动以及教育治理能力优化行动,这四项具体行动事实上使得各地教育开展智慧教育明确了努力的方向。但是各地教育机构如何实现上述目标,需要各地教育机构结合本地实际采取有效的行动。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在智慧教育模式推广的过程中,部分中小学依靠政府财政支持,投入专项资金用于学校智慧教育模式的建立;部分中小学则依靠引入社会资本,逐步探索智慧教育模式的建立。由于各地教育机构对于智慧教育理解上以及实现方式上存在一定差异,进而导致在智慧教育模式确立的标准方面产生了不同的认识。如此一来,各地教育机构针对智慧教育评价标准亦产生了较大差异。事实上,这一差异的存在使得各个中小学在建立智慧教育模式的过程中亦会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进而导致各个学校在新一轮改革中产生较大差异,影响教育机构的整体进步。

三、教育信息化2.0 背景下智慧教育创新发展的路径选择

面对上述问题,教育信息化2.0 背景下智慧教育的创新发展应当遵循以下路径,突破智慧教育创新发展的既有瓶颈,努力争取智慧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以《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政策精神为指导,各地教育机构要全面提升贯彻智慧教育发展理念的水平

第一,智慧教育模式建立要摒弃片面性思维,强调智慧教育在推进教育改革中的普遍性;第二,智慧教育的创新发展是技术革新典型,通过智慧教育培养出能够适应智慧技术发展需求的人才;第三,智慧教育的创新发展应当与教育改革相结合,以智慧教育为契机推进教育改革,同时以教育改革为媒介将智慧教育的成果及时转化为现实的教育生产力;第四,智慧教育创新发展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牢牢把握不忘初心、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这一基本政治原则,不能打着教育技术革新的幌子,丢弃教育育人的政治原则。

(二)要加强智慧教育人才培养力度,建立智慧教育人才培养长效机制

人才培养是各项事业兴旺发达的根基,是推进各项事业不断前进的不竭动力。智慧教育是教育和人工智能相结合的新兴领域,其对主体技术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面临智慧教育人才短缺的困境,政府和教育机构应当密切配合,采取以下有力措施:第一,实施人才引进战略,积极引进智慧教育领域具有一定技术水准的教育工作者;第二,实施既有人员培养计划,对于在岗人员建立长效培训机制,不断提升其参与智慧教育教学、管理等工作的水平;第三,建立智慧教育人才定期交流制度,实现智慧教育人才流动,使人才在交流中不断学习、提高技艺。

(三)建立智慧教育评价机制,统一教育机构智慧水平的评价标准

智慧教育是教育与人工智能相结合的新兴领域,人们对它的认识还在不断探索之中。为了实现教育发展的统一规范化,各地教育管理部门应当建立相应的智慧教育评价机制和评价标准,保证各个教育机构在推进智慧教育发展过程中,可以遵循相应的标准,其具体措施包括:第一,各地教育管理部门应当通过广泛调研和考察,对于本地区智慧教育发展的现实状况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标准;第二,各地的教育管理机构应当积极征求所在地区教育机构的意见,在双方充分协商的基础上确定评价标准;第三,各地的教育管理部门应当建立智慧教育评价标准动态评估机制,针对本地区智慧教育发展的实际状况及时修改标准,保证评价标准具有时代性,能够紧跟时代步伐;第四,对于不符合评价标准的教育机构,教育管理部门应当建立相应的帮扶机制,为后进教育机构提供积极帮扶措施。

猜你喜欢

人工智能智慧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
下一幕,人工智能!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