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教育教学方式改革思考
2021-12-04郑程挺
郑程挺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福建福州351001)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互联网+”的应用范围也变得越来越广泛,目前我国各行各业都被互联网技术深深地影响着,就高校教育而言,用“互联网+”技术模式培养高素质人才既是一种机遇,又是一种挑战。尤其体现在高校教学组织、教学方式、教学技术以及学习方法等方面。现如今,虽然部分高校已经开始提倡“互联网+”的概念,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现实问题亟待解决。
一、“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组织形式单一
我国高校大多采取班级授课制的管理模式,以班级为基本单位进行统一的教学与管理。这种授课模式能够通过高效率的教学管理,对各科目的授课内容及进度进行统筹规划,进而高效地完成教学工作。但其缺点在于与“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相悖,多数课堂仍然以教师作为教学主体。长期采用班级授课制会使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产生懈怠,对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二)教学方式相对守旧
虽然大部分教师逐渐意识到了互联网对教学工作的实际意义,但很多教师依然以传统教学方式为主,使用互联网仅限于搜集资料、下载并制作教学课件,大部分教师并未使用过微课、混合式教育等新颖的教学方法,且并没有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而是根据预先指定的教学进度规划教学方法,没有利用互联网对现有的授课模式进行颠覆性变革,这就导致高校对互联网的应用停留在较低的层次上,难以达到“互联网+教育”的预期。
(三)教学技术刻板陈旧
目前,高校主要采用的教育技术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多媒体教学,这种教学模式颠覆性地转变了知识储存、传播与呈现方式,使得教学方法具有更强的表现力,有助于师生双方的知识传递。然而,很多教师只是简单地将书本和黑板上的内容移植到PPT上,只能有限地活跃课堂氛围,并没有充分发挥出多媒体教学技术的作用。
(四)学习方法较为单一
学习方法是学生在大量学习实践中形成的符合自身需求与特点的方法,不同学生、不同学习内容会呈现出各异的学习方法。而在班级授课制的教学管理模式下,学生被动机械地接受教师所关注的知识,没有体现出其学习方法的各异性。事实上,即便是相同的知识,通过不同的渠道学习也能够获取相异的知识体验。单一的教学途径导致大部分学生的知识学习停留在浅层理解的层面,这种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不足以支撑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五)学生缺乏自主学习意识
大部分学生在接受12年的中小学教育后,已经形成了依赖教师进度的思维惰性。大学环境与中小学环境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大学生不再受到教师细致入微的指导,且没有家长安排衣食住行,对学生的独立性具有较高要求。而初入校园的大学生在面对大学阶段的课程时会出现“水土不服”的问题,找不到学习的切入点和学习方法,缺乏自主学习意识,在学习中很少提出反馈性问题,对学习与自身未来发展的关系没有明确认知。
(六)学生学习效果较差
根据既有的教学经验,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时刻保持与教师沟通交流的学生较少,大部分学生沉默地做笔记,甚至有少部分学生上课溜号、走神,学习状态较差。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既有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教学内容和方法不新颖,又有学生没有采取正确的学习方法、死记硬背地学习知识,缺乏深入地探索与研究,难以将知识真正为自己所用。
(七)师生缺乏课堂交互
师生交互是完成教学过程的重要一环,但目前多数高校通常以教师单方面讲解为主,部分教师会在课前预留预习内容和作业。这种教育方法固然有其优势,但由于目标不够明确,也并未制定相应的预习标准,无论学生是否完成预习都不影响正常授课,如此一来预习的意义就被无限制地抹消,学生会愈发不愿意消耗时间进行预习。而如果将新知识的教学任务都留在课上,会严重占用师生交互的时间,所学知识只能流于表层,难以完成知识的深化。
二、“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教学问题的归因
(一)高校层面问题
首先,对于“互联网+”的政策保障不够健全。受办学层次与水平因素的影响,不同高校对于“互联网+教育”的重视程度有所不同。大部分重视“互联网+”的学校往往会开展一系列宣传活动,并拟定相应的教育措施。但少部分学校在政策措施方面不够健全,没有为“互联网+”起到充分的保障作用,导致“互联网+教育”的实施进度缓慢,难以有计划、有目的地推动传统教育体制改革,“互联网+”仅能起到点缀作用,难以发挥其应有的教育价值。其次,高校硬件设施建设不够完善。“互联网+”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颠覆,仅凭借现有的教学设备,通常无法满足师生的需求。“互联网+”主要使用电脑、投影仪、实验仪器等教学设备,部分高校的硬件设施不健全,不具备开设微课、慕课等新颖教学形式的条件。而硬件设施的欠缺会极大程度上打击师生采取新型教学方法的积极性,进而出现“互联网+教育”流于表面的问题。
(二)教师层面问题
虽然大部分教师都认可“互联网+”对教学工作的颠覆性意义,适当利用新的教育技术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果。但“互联网+教育”所消耗的时间、精力较多,且对教师专业能力有很高要求,这就导致大部分教师只能使用PPT、投影等简单的教学工具。这些工具的特点在于只是简单地将黑板、教材中的知识搬到荧幕中,并没有充分发挥其他互联网工具的教育价值。而从教学方式的角度来看,如慕课、微课等“互联网+教育”的产物应用范围较小,仍以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作为绝对的主流。其原因在于,“互联网+教育”对教师的信息素养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但部分教师并未经过完善的信息化教育培训,导致其信息素养偏低,难以有效开展信息化教学工作。此外,部分教师刻板地认为自己的工作是完成当堂课知识的传递,存在着教学观念滞后的问题。事实上,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极大程度上缩短了信息的更新迭代周期,在知识爆炸的背景下,教师的工作目标不能仅局限于帮助学生掌握书本知识,而是要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使其不断学习行业内的前沿知识来充实自身。但很多经验丰富的教师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教学风格与习惯,很难根据环境的变化而调整教学观念,教学观念与教学技术之间的不对位,会导致教师浅尝辄止地使用新颖教学技术,没有真正发挥出技术的教育价值。
(三)学生层面问题
目前学生普遍存在缺乏学习兴趣的问题,其原因在于:其一,专业选择的适配性问题。从小学到初中阶段,每个学生都在学习相同的知识。而高中阶段虽然会面临文理科的选择,但也只是文理二选一,不能完全学习自己喜欢的学科。在大学阶段,学生选择专业大多是由父母选择或根据专业的就业前景选择,只有少部分学生有机会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专业。与此同时,学生对专业的理解大多通过专业名称而主观判断,对专业的理解不够深入,导致部分学生在学习一段时间课程后会发现自己不适合所选专业,从而降低其学习积极性。其二,学习认知问题。受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有些学生潜意识里将学习视作应付考试的工具。但高等教育不同于中小学阶段教育,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研究和创新能力,为其职业发展而服务。这种认知层面的差异,导致教学双方存在着根本上的认知冲突。其三,消极的社会舆论。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很多学生寒窗苦读后却找不到心仪的工作,滋生了“读书无用论”等错误思想。社会阅历尚浅的学生在面对这些错误思想时更容易产生动摇,导致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大打折扣,进而影响到其学习成效。
除此之外,很多学生存在着学习方法不当的问题。事实上,各异的学习感知使得不同学生往往有其对应的最佳学习方法,有的学生需要沉浸式的学习情境,有的学生适合通过听觉学习知识。但中小学阶段所形成的思维惯性,使得很多学生仍旧采取机械式记忆的学习方法,缺乏对知识的深层次探索,难以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完成知识的迁移。与此同时,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较为单一。绝大部分学生以课堂及教科书作为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只有少部分学生会通过网络获取知识,且大多仅将网络视作碎片化学习的渠道,并未意识到网络与课堂学习之间的互补关系。
三、“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教学工作改革
(一)加强师生关系建设
“互联网+教育”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颠覆性变革,在这一过程中需要重构师生关系定位,通过推动教与学的深入融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教育价值。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所提供的数据反馈,分析学生的学习问题并显示出教学工作存在的不足,在针对性改进中能够有效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而互联网平台所提供的交流功能,能够使师生双方在虚拟环境下展开深入交流,在拉近师生间心理距离的同时进行碎片化的答疑解惑,有效提升教学效率。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互联网+”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自主学习空间,在自学过程中,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得到明显提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能够树立信心。而在师生交流学习过程中,通过吸收更多的思路与想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为此,高校需要建立双主体的教学模式,一方面,教师需要从课堂的主导者向组织者和引导者转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为学生提供知识并鼓励其思考和探索,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的内化;另一方面,学生需要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通过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不断调整学习规划、方法和态度,并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得到思维和能力的锻炼。在双向交流的过程中,师生能够构建起身份平等、相互促进和心理相容的师生关系,将教与学两种活动保持一致的步调,从而真正落实“教学相长”的教育理念。
(二)加强政策与环境建设
政策法规能够为事物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但由于“互联网+教育”目前仍处于摸索发展阶段,相关的政策体系不够健全,难以通过“互联网+教育”颠覆传统教育模式存在的弊端。为此,政府应提高对“互联网+教育”的重视,配合高校开展师生互联网意识的培养工作,拟定“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规划,并在教育法的支持下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为高校“互联网+教育”奠定良好的政策环境。与此同时,高校自身也需要加强硬件设施建设,一方面,需要建立一支专业能力过硬的人才队伍开展网络运营维护与管理工作,为师生提供高质量的校园网络服务;另一方面,需要积极开发移动学习APP,并在微博、微信等主流网络社交媒体中开设官方账号,满足学生随时随地学习的需求,从而在技术支持下形成良好的校园学习氛围。
(三)革新信息化的教学观念
钱学森认为,虽然中国教育体制能够培养出大量学生,但极少有如民国时期大师一般的杰出人才。其原因在于,高等教育以知识的传递为主要目标,相比教育过程更加注重教育结果。这种对于过程的忽视导致学生的思维方式难以得到锻炼,虽然具有很强的解题能力,却不具备过硬的专业素养。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需要革新传统的教育理念,先是通过不断的学习掌握先进的教学观念,并发挥出教学观念的指导作用。随后需要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技术,根据平台所提供的技术支持开展学情分析,制定教学方法及策略,在满足学生多元化学习需求的同时提升其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基本权利。然而,信息化的教学观念要求教师具备很强的信息素养,能够检索、分析、处理信息,并使信息服务于教学工作中。为此,高校需要加强教师培训工作,增强其信息处理、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教学能力,使其能够整理并应用网络中丰富的教育资源,开展慕课、微课等多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建立基于学生需求的信息化教学模式。
(四)采取多元化的教学组织形式
目前我国高校普遍采取班级授课制的组织形式,其最早源于16 世纪的欧洲,并在清朝同治年间开始正式使用。其优点在于根据年龄进行划分,能够合理进行教学内容与进度安排,且便于管理的特性使得班级授课制拥有较高的教学效率。但其缺点在于过度强调教师的主题作用,会导致学生逐渐出现思想行为懈怠问题。为此,应采取多元化的教学组织形式。例如,个别教学是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特性而采取的单独指导的教学形式,其优势在于能够挖掘出学生的潜能和优势,真正满足学生的根本诉求。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教师不可能对每个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个别教学法往往难以落实。而“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所提供的技术支持,更全面地掌握学生个别情况,并开展低成本的单独辅导,这就使个别教学的落实成为了可能。道尔顿制最早由道尔顿中学实施,要求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讲解教材中的知识,还要给学生布置一些自学参考书籍,使其在自学和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自主学习知识。在学习出现问题时询问教师,定期汇报自己的学习进度并接受考察。这种教学模式重视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与“互联网+教育”的根本诉求不谋而合。为此,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需要根据教学进度为学生整理相关的学习资料,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偏好选择学习内容并完成学习任务,在与教师或同学线上沟通的过程中,锻炼自身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完成知识的内化过程。
(五)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学是双向的过程,在“互联网+”背景下,不仅要提升教师的教育能力,还需要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充分利用互联网带来的教育价值。为此,学生需要积极强化自身的学习意识,意识到学习与时代发展、自身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树立持之以恒的学习理念,在养成学习习惯的同时,使学习成为生活中的常态。陶行知认为,在生活中学习是最好的教育方法。大学生需要从潜意识层面调整自身的思维方式,用审视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树立问题意识来看待和把握问题,并通过创新意识不断反思所学的知识。与此同时,需要根据所学内容灵活调整学习方法,并在一个学习阶段结束后及时复习所学内容,做到温故而知新。此外,需要根据自身兴趣偏好和学习需求制定学习计划,充分利用网络学习资源开展个性化学习,加强学习进度的可控性,并在适应学习方式变化的过程中增强终身学习意识与能力,使“互联网+教育”能够真正为学生所用,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效果。
四、结语
在“互联网+”背景下,部分高校在教学组织、教学方式、教学技术、学习方法、学习意识、学习效果和师生交流等方面存在缺陷,导致“互联网+教育”流于形式,没有充分发挥其教育价值。为此,高校需要建立双向互动的师生关系,加强政策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革新信息化的教学理念,并构建多种形式的教学组织结构,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互联网+教育”的实施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