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兴市大力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全面提升畜牧业绿色发展水平
2021-12-04徐晓军郭年成
徐晓军 郭年成
江苏省泰兴市畜牧兽医中心,江苏泰兴225400
江苏省泰兴市是畜牧大市(县),2019年出栏生猪45.5 万头、家禽948.8 万羽、肉羊25 万只,各类畜禽折合猪当量存栏53.3 万头,年产生粪污143 万t。泰兴市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推广种养平衡、立体种养、农牧结合等生态健康养殖模式,改进养殖工艺、建设粪污设施,应用干湿分离、雨污分流、生物降解等新型处理方式,配套建设沼气工程、光伏发电、有机肥厂,因场制宜流转土地种植果树、优质稻麦,使用沼液、有机肥替代化肥,高效推进全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全履盖,全面提升畜牧业绿色发展水平。
1 采取管理措施
1.1 强化组织领导
市政府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市有关部门及各乡镇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建立了各乡镇行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体系,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列为2019年“三重一大”重点项目进行管理。市人大将粪污资源化利用列为“民生十件实事”之一。检察部门将粪污治理工作列入公益性诉讼范畴,将畜禽粪污治理列为乡镇考核内容,强化行政推动,将生态市建设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创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263”专项行动进行统筹安排,相互促进,综合推进。
1.2 合理规划布局
以全市范围内存栏200 头猪当量以上的规模养殖场(户)和22 个非规模养殖密集村(全村存栏猪当量3 000 头以上)为实施主体,通过实施2017年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试点县项目,采取“先建后补”的补贴方式,对新建和购置粪污设施进行补贴:一是在22 个非规模养殖密集村新建田间调节池(50 m3/个)737 个,配置运粪车28 辆及相关配套设备;二是全市规模养殖场(户)改扩建畜禽粪污处理设施52.7 万m3,包括蓄粪池、沼气池、氧化塘、田间调节池、粪污输送管道、履带式清鸡粪设备、异位发酵床等设施。
1.3 推行管理原则
1)“整县推进”管理原则。统筹规划全市(县)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既考虑规模养殖场,也兼顾小散养密集区,通过机制创新和政策创设,探索整市(县)推进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模式,打通农牧结合、种养循环通道,构筑全市大循环。全市所有规模养殖场户及非规模密集村和散养户均列入项目实施范畴,存栏每头猪配套蓄粪池(田间调节池)0.4~0.6 m3,以规模养殖场实施为重点,兼顾非规模养殖密集村(小散户)。
2)“多元利用”原则。根据不同区域、不同畜种、不同规模,以肥料化利用为基础,相应采取不同的资源化利用技术,探索多元化、组织型资源化利用方式,提高综合利用效益。
3)“畜地平衡、种养结合”原则。根据各乡镇土地载畜量,确定养殖规模和粪污资源化利用方向,并且做到每存栏1 头猪当量配套133.33 m2农田。
4)“一场一策”原则。根据不同品种、不同养殖数量、不同区域条件,因地制宜,填平补齐,制定实施方案,建设粪污处理设施。
5)“谁污染、谁治理”原则。通过行政推动,所有养殖场饲养畜禽就必须自行进行粪污治理。
6)“市场运作”原则。通过财政资金引导,完善激励政策措施,实行市场化运作,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加快培育发展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相关产业,建立企业投入为主、政府适当支持、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的可持续运营长效机制。
1.4 建立高效工作机制
1)推进整体联动机制。按照市政府统一部署,强化服务意识,明确职责任务,整体联动,密切配合,确保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正常有序开展。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综合治理日常工作和组织指导、沟通协调等。各乡、镇(街道)坚持属地管理原则,按项目实施方案制定有序的工作计划,积极组织推进,提供资金保障,加强村(居)设施和养殖场建设质量安全管理,落实粪污资源化利用的长效管理措施等。各村落实养殖场(户)自建与养殖规模相匹配的蓄粪池并自备粪污输送设备以及大田调节池规划和建设,认真落实畜禽粪资源化利用措施和方法;积极培育社会化服务组织或经纪人,实现市场化运作。
2)整合多方相关资金,建立奖励机制。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市政府配套财政资金为859.065 万元,同时统筹2018年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411 万元的财政资金,采取“先建后补”的形式支持各类主体建设畜禽粪污处理利用设施。同时政府采取“以奖促治、先建后补、打包下拨”的形式,每年安排1 000 万元对非规模畜禽养殖密集区(村)的田头调节池建设、运粪车等治污设备采购给予补助,安排300 万元对施用粪肥、运粪组织给予补助,安排600 万元对关闭的养殖场进行奖补,对非规模养殖密集村使用田头调节池粪污的农田补助15 元/667 m2,对村级服务组织每年给予2 万元的运营补助。市财政对项目资金和市政府配套资金实行严格管理,根据项目资金管理规定,监督项目资金使用,按要求及时拨付项目资金。
3)建立粪污资源化利用考核激励机制。市政府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列入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考核重要内容之一,对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进行考核验收,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奖励。对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不力、生态破坏严重、群众反映强烈的乡、镇(街道)进行通报批评,并根据《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对有关党政负责人进行追究。同时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利用工作纳入全市效能考核、绩效考核和差别化考核,市“263”办公室每月向市主要领导汇报全市情况,对未按时序进度完成治理任务的乡镇或规模场予以问责或实行经济处罚。
2 形成典型推进模式
突出生态优先,保障产业发展。坚持堵疏并举、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的原则,结合养殖场实际探索4 种推进模式。
2.1 规模养殖场(户)的粪污资源化利用
一是采取“行政监管网格”“技术服务网格”双线管理行政推动模式。泰兴市采取行政推动“网格化”的管理和监管,按照“谁污染谁治理”要求,把全市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划分为多层级网格;全面推进项目责任制“管理网格化”和“责任清单化”,并把粪污治理工作和资源化利用项目有机结合,共同推进,及时查漏补缺。二是中小规模场采用“蓄粪池(沼气池)+田间调节池+大田利用”的模式。泰兴市对中小规模养殖场资源化利用遵循“填平补齐、大田利用”的原则,对每个场(户)根据现有养殖规模,按照每上市1 头猪配备0.5 m3蓄粪池的标准增建或新建粪污处理设施,粪污通过粪污输送管道和运粪车输送到田间调节池备用。全市579 户中小规模养殖场(户)新建蓄粪池(田间调节池)21.728 万m3、沼气池(主要黑膜沼气包)5.715 万m3、氧化塘5.377 万m3、堆粪棚或阳光棚3.571 万m2、粪污输送管道1 万m。三是大型养殖场(户)采取养殖场自行因场制宜实行“一场一策”的综合资源化利用模式。大型规模场通过建设蓄粪池、沼气池、氧化塘、粪污输送管道、沼气发电系统、异位发酵床、有机肥厂、污水处理厂等方式进行粪污治理,最终被农田消纳利用。77 个大型规模养殖场共新建粪污贮存设施76.11 万m3,其中蓄粪池9 万m3,沼气池36.06 万m3,氧化塘31.35 万m3,粪污输送管道5.7 万m,改造28套履带式清鸡粪设备,建成合计日处理粪污120 t异位发酵床粪污处理设施2 座,改造奶牛发酵床1 550 m2,改造畜禽舍漏粪地板5.707 万m2,新建污水工业化处理厂6 座,新建有机肥厂6 个,年生产能力为3.6 万t。
2.2 非规模养殖密集村的粪污资源化利用
一是粪污设施政府出资,市场化运营。通过农牧结合、以畜定池的方式,由政府出资定量定性定位建设田间调节池,采购运排粪污的配套设备,村成立社会化服务组织进行运营,实行有偿服务,市场化运作。①认真调查摸底,科学筛选出22 个非规模和小规模养殖密集村。②乡镇负责田头调节池工程招标和警示标识牌采购,乡镇按照统一图纸在乡镇交易平台公开进行田头调节池工程招标,落实施工单位(施工单位应具备建筑工程三级以上资质)和监理单位,按统一格式在乡镇交易平台公开进行标识牌采购,落实供货单位,落实招标事项和监督责任。③22 个村负责落实调节池定位。④运粪车采购以市为单位进行政府集中采购,经市采购办批准后,委托具有资质的第三方在市公共产权交易平台进行集中采购,落实运粪车供货商。⑤对已经实施到位的村级运行组织召开推进会,加强调节池管理和运作,对建成的调节池以村(居)为单位实施编号管理,并规划分配落实好使用和管理调节池的养殖户。二是采用“户用蓄粪池+田间调节池+大田利用”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泰兴市确定了“分户收集、集中处理、资源化利用”的畜禽粪污治理原则,采用“户用蓄粪池+田间调节池+大田利用”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2年共计建设建成50 m3的田头调节池737 座,树立田头警示标识牌737块,2017年配发1.6 t 的收集、输送、施肥一体化运粪车15 辆,2018年配发3 t 的一体化运粪车13辆,实现全市所有栏存3 000 头猪当量以上的非规模养殖密集村粪污资源化利用全覆盖。
2.3 散养户的粪污资源化利用
泰兴市以开展农村环境“五大专项整治”百日行动为契机,对庄台内散养畜禽舍登记造册,引导小、散养殖户逐步“退出庭院、退出村庄”,指导散养户实行封闭式饲养管理、配套建设户用蓄用蓄粪池等粪污处理设施,就近还田利用,基本杜绝了畜禽粪污“露天、直排”的现象,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0%以上。
2.4 农牧结合种养平衡措施
1)出台政策强推“种养结合”模式。一是对养殖场建设粪污处理设施所用土地,可通过申请设施农业用地取得粪污设施建设土地。二是政府对非规模养殖密集村使用田头调节池粪肥的农田补助15 元/667 m2。三是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积极推进种养结合模式。泰兴市按照“因地制宜、畜地平衡、注重环保”的原则,制定下发了《泰兴市畜禽养殖布局调整优化方案》,以土地消纳为标准确定各乡镇养殖规模,鼓励规模养殖场租赁农田或与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户对接消纳经处理后的畜禽粪污,全市养殖场租赁、签订协议等配套农田2 万多hm2,有效地解决了畜禽粪污处理利用的最后1 km 的问题。在消纳方面,要求养殖场栏存1 头猪当量至少按133.4 m2农田消纳配套,全市共配套农田近2 万hm2。
2)培育粪污运行市场组织。泰兴市积极培育社会化服务组织,30 个非规模密集村都建立各自社会化服务组织,服务组织服务费用实行市场化运作,服务组织与养殖场(户)签订粪污清运合同,收取养殖场(户)粪污清运费(每车20~40 元),负责将养殖场(户)的蓄粪池内粪污运输至田头调节池,服务费每月结清,为种植用地施粪,每667 m2向种植户收35 元,另外市政府补贴15 元/667 m2。通过建立社会化粪污服务组织,解决粪污运送难题,加快推动种养结合,从而实现粪污变废为宝。
3)依托省农科院开展科学施肥试验。为科学施肥,依托省农科院,开展了稻麦、韭菜、罗卜农田应用测产试验,沼液在稻麦农田应用,水稻年均产量623 kg(原590 kg)/667 m2,小麦亩产量392 kg(原360 kg)/667 m2,水稻产量实现了平均增产5.59%,小麦平均增产8.89%。按稻谷2.72 元/kg、小麦2.36元/kg 计算,水稻增加产值89.76 元/667 m2,轮作小麦增加产值75.52 元/667 m2,合计增加经济效益165.28 元/667 m2。果树产量1 500 kg(原1 400 kg)/667 m2,平均增产7.14%,增加产值1 400 元/667 m2。
3 取得良好成效
3.1 推进情况
1)非规模养殖密集村实施情况:共有30 个非规模养殖密集村(居)参与实施,建成调节池1 122个,购置运粪车辆及相关配套设备61 台套。
2)规模场(户)推进情况:遴选679 家养殖场(户)为项目实施主体,建设总投资1.8 亿元,已建成粪污处理设施111.32 万m3,其中蓄粪池35.68 万m3,沼气池40.9 万m3,氧化塘31.89 万m3,田间调节池2.84 万m3,粪污输送管道6.15 万m,有机肥厂6 家,日处理粪污120 t 的异位发酵床2 座,奶牛发酵床1 550 m2,改造履带式清鸡粪设备21 套,购置相关设备383 台套,配套农田近2 万hm2。
3)散养户实施情况:开展农村环境“五大专项整治”百日行动,引导散养户实行封闭式饲养管理、配套建设户用粪污处理设施,基本杜绝了畜禽粪污“露天、直排”的现象。
4)全市规模场配套率100%,规模养殖场治理率为99.2%,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97.18%。
3.2 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显著。农田使用发酵有机肥和沼渣肥田,稻麦2 季节约商品肥料成本70 元/667 m2;节约喷施农药1 次,节约12 元/667 m2;增产20 kg/667 m2,增效40 元/667 m2。用粪肥可节约和增效122 元/667 m2农田,全市1.07 万hm2农田总计年收益约1 952 万元。粪污通过沼气发电机组年发电量,自发自用,余量上网,年收益约3 000 万元。通过有机肥、沼液肥田及沼气发电,可增加经济效益4 952 万元。
2)社会生态效益十分显著。一是改善生态环境。通过资源化利用,养殖场对畜禽养殖粪污减少COD 总排放量50%,实现了对外零排放、零污染。通过改进规模养殖场(户)粪污处理方式,如水泡粪、干清粪,减少了畜禽粪便产生总量。实施非规模畜禽养殖密集村(居)集中整治和规模养殖场治理改造,堆积发酵、熟化、沼气发电等,化污染源为资源,变废为宝,减少了畜禽粪便露天堆放和直接排放,粪污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大幅降低,当地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得到大幅提高,群众满意度提高,无畜禽养殖污染信访、上访事件。二是实现粪污“变废为宝”。通过畜禽粪便还田,有机替代无机,施用畜禽粪肥的田块每年可节约化肥30 kg/667 m2,降低了种植业生产成本,减少了有害物质积累,改良土壤结构,有利于改善农产品口感,提高农产品品质。三是产业发展质态提升。增加了养殖场(户)的环保意识、自律意识,促使广大养殖场(户)转变生产理念,改进生产方式,增加设施投入,提高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美化养殖环境,减少畜禽发病率,提高养殖水平,促进了全市畜牧业健康发展。推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实施,畜禽养殖户广泛采用经济适用的农牧循环生产、畜禽粪便综合利用模式,现有655 家畜禽养殖场粪污治理通过了环保部门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