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旅游情境中民族服饰类文化遗产保护及利用
——基于“非表征理论”的审视

2021-12-04周广超陈贝贝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民族服饰旅游者服饰

周广超 陈贝贝

(安徽科技学院,安徽 滁州,233100;新南威尔士大学,澳大利亚 堪培拉,2612)

《文化遗产蓝皮书: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报告》(2018—2019)指出,通过创新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方式来达到保护及利用目的,即文化遗产旅游的方式。[1]尤其是以旅游为产业的民族地区,文化遗产旅游已成为部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同时,文化旅游的发展也成为许多民族地区服饰文化保护传承的促进剂。[2]由于不同的民族地区拥有既丰富又多样的文化遗产,其中民族服饰作为彰显民族文化特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对民族服饰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利用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以人为本体、主体、载体、活体的文化遗产实际上是一种“身体遗产”(Physical Heritage)。[3]借助身体地理学的研究理论,身体地理学通过文化地理、情感地理等与“表征和非表征”观点相结合,探讨身体综合感官感受的理论观点及方法。“非表征”(Non-representation)一词最早由奈杰尔·思瑞福特(Nigel Thrift)提出[4],后来罗布·基钦(Rob Kitchin)提出了“非表征理论”①(Nonrepresentation theory)。[5]非表征理论侧重于旅游者(观众)在旅游情境中的活动方式及心理情感作用于身体特征和地域环境的相关研究。[6]换言之,旅游者对民族服饰穿戴的身体体验和心理感受,无疑是非表征理论概念在文化旅游层面的实践。正如泽维尔·马特奇(Xavier Matteucci)认为,在文化旅游过程中,身体比单一感官充当了更多的“角色”,意味着身体比单一感官感受获取更多的综合感官体验,同时旅游者可以用不同的外部和内部方式“刺激”身体。[7]鉴于此,笔者基于“非表征理论”的审视,对文化旅游情境中民族服饰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其利用进行研究,以至在纵向和横向研究领域内形成对其研究的进一步扩展。

一、文化旅游情境中民族服饰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模式

近年来,随着文化旅游的发展和民族服饰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重要性凸显,其保护及利用模式也逐渐多样化。笔者尝试从“非表征理论”的角度,结合文化旅游的大背景,以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四川凉山州昭觉县彝族服饰考察为研究个案。分析了民族服饰类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其利用模式,包括民族服饰体验式旅游模式、民族服饰生产式旅游模式、民族服饰沉浸式旅游模式。

1. 民族服饰体验式旅游模式

蒂姆·爱德森(Tim Edensor)认为,文化旅游活动充满着与日常生活不同的身体表征行为,同时旅游者对不同事物的体验也存在着一种渴望。[8]这种“渴望”(desire)就是旅游的切身体验。民族服饰文化遗产体验式旅游保护模式是指旅游者亲身参与体验不同民族的服饰文化魅力,激发身体多重感官体验,以期达到认知、保护、传承甚至利用的目的。从不同民族服饰原地体验(In-situ experience)和异地体验(Remote experience)的角度来说,将体验式旅游模式(Experiential tourism model)分为身体体验②(Physical experience)和情感体验③(Emotional experience)。两者之间通过层层递进的关系,共同构筑旅游者对民族服饰文化遗产的身心体验模式(Physical and mental experience model)。

从四川凉山州昭觉县的问卷调查④结果显示:

(1)体验式旅游可以较大程度地增强旅游者对民族服饰的保护及其利用意识(均值4.6)。

(2)原地体验(均值4.03)比异地体验(均值3.28)效果更加明显,身体的综合感受会更强烈(均值4.3)。

(3)体验彝族服饰之前,身体体验意识(均值3.86)大于情感体验意识(均值2.96)。

(4)体验彝族服饰之后,情感体验意识(均值4.8)相比身体体验意识(均值4.62)较高。

通过问卷调查的数据值分析总结:在文化旅游情境中,旅游者可以体验到不同民族的服饰,以身体感官激发心理情感,即从感觉到知觉的深化过程,进一步增强了旅游者对民族服饰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利用意识。同时,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进行参观考察时,馆内工作人员说:“现在国家的经济比以前发展的好了,旅游的人也就更多了,他们来旅游的时候就是想体验一下不同地方的风俗或者美食。我们就借助这个机会,增加一些彝族服饰的体验项目。主要是为了宣传民族文化,提高民众的保护意识。”⑤这段话明显蕴含着文化旅游对民族服饰文化遗产能够从“身体+情感”的综合层面获得不同的体验之意,以此提高旅游者对民族服饰的认知感,进一步增强保护及利用意识的观点。

2. 民族服饰生产式旅游模式

民族服饰生产式旅游(Productive tourism)模式有别于生产性保护模式,是在开发、利用传统民族服饰时,特别注重与乡村旅游相结合。换言之,民族服饰的生产注重旅游者的亲身参与,或者身临其境式的一种综合性保护模式。2017年3月国务院颁布的《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中提到:“为进一步推动传统工艺品的保护、开发、利用,必须和发展乡村旅游进行有机结合。”[9]基于此,民族服饰文化遗产生产式旅游模式又可分为共同性参与(Common participation)和认同性消费(Identity consumption)两种类型。它们是基于身体感官综合感受而出现的具体行为,或者是生产主体(传承人、民间艺人、生产商等)与消费客体(旅游者、购买者等)之间,以共同完成某一件民族服饰部件为媒介而进行交流互动,使消费客体对民族服饰进行深度认知,最终达到保护及利用民族服饰文化遗产的目的。

不同民族服饰的生产缝制一般会通过一人或多人共同完成。[10]虽然现在许多民族服饰部件全部可以通过机器生产制作,但在昭觉一些彝族服饰生产小作坊或服装店中,兴起了共同性参与的服饰生产缝制项目。如四川凉山彝族妇女服装的前襟和袖口等部位被设计成标准的绣花小方格⑥,旅游者或消费者购买后,可以根据图片提示共同绣制完成服饰袖口等部位的花纹图案。昭觉县阿西彝族服装店工作人员说:“最近几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大批外地游客会来我们这儿旅游,顺道还购买一些彝族的服饰。所以呢,我们就想把生产制作和旅游结合起来,既能赚钱,还能保护民族服饰。我们也想让更多的人知道彝族服饰的文化内涵,才推出的这种项目。”⑦

民族服饰生产式旅游模式是在文化旅游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的保护模式,基于共同参与、感官感受,以及对民族服饰的认同、认知甚至消费心理,以此促进对民族服饰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开发及利用。

3. 民族服饰沉浸式旅游模式

沉浸式旅游(Immersive travel)是通过全景式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互动体验,使旅游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沉浸式旅游模式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注重参与式的旅游场景体验。利用VR技术营造“虚拟空间”——再现民族服饰缝制的各个环节过程,旅游者可以亲身参与服饰的缝制环节。另一类则注重科技的旅游场景体验。运用5G、AI、AR等高新技术,呈现沉浸式数字化民族服饰艺术展览、沉浸式数字化民族服饰文化遗产博物馆(民俗馆)等。民族服饰文化遗产从最初的传统保护模式,向身临其境的“沉浸式”互动体验模式方向转变,是基于身体感官的多重体验,使旅游者在“享受”过程中,体验到民族服饰的文化魅力,以此起到最大化保护及利用民族服饰文化遗产的作用。同时让更多濒临失传的民族服饰制作技艺重新回归生活[11],让更多的人学习民族服饰制作技艺。正如上海交通大学江凌教授所说,在沉浸式旅游体验环境中,人的身体犹如鱼儿在水中自由活泼地游荡,在“真”和“虚”的综合体验中漫游。[12]

2019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中提到:“大力支持非遗文化旅游发展,进一步创新‘文化+旅游+现代科技’的发展方式,重点发展新一代沉浸式体验文化,以此提高对非遗文化的保护意识。”[13]如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的服饰展区,已经运用数字化技术进行展览、模拟彝族服饰,甚至旅游者可以进行虚拟互动体验、虚拟缝制操作等。博物馆工作人员说道:“现在很多年轻人对很多民族服饰文化遗产不熟知,或者没有兴趣。我们只有跟随高科技的发展步伐,运用更好的技术,才能引起更多年轻人的兴趣,才能有更多的人去保护民族服饰文化遗产,认识到它们的魅力。”⑧

由此可见,民族服饰沉浸式旅游模式是基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全新的保护及利用模式。通过这种旅游模式,增强旅游者对民族服饰的旅游体验,提高旅游者(民众)保护传承民族服饰文化遗产的意识,更为其利用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

二、文化旅游情境中民族服饰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现状

上述文中分析的民族服饰文化遗产保护及利用模式,为传承民族文化之魂起到了助力作用。在运用上述“手段”的同时,应该深思内在的本质问题,或者有可能成为阻碍民族服饰文化遗产保护及利用的潜在性问题。鉴于此,我们有必要对文化旅游情境中民族服饰文化遗产保护及利用模式的现状进行系统分析。

1. 民族服饰文化与经济的双重矛盾性

文化遗产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优质资源。[14]在利用遗产资源时,应该关注文化遗产的外部经济性(External economy),即经济主体的生产或者消费受到其他经济主体的影响而发生一定变化,甚至会出现矛盾。[15]随着国家文化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民族服饰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利用“手段”,与经济的矛盾性越来越突出。主要矛盾在于“经济为主,文化次之”的不平衡性。换言之,民族服饰文化和经济发展失衡,两者未寻求到平衡节点。据笔者在四川凉山州昭觉县的调查分析,在民族服饰文化和经济发展过程中,两者之间存在着极大的不平衡性。昭觉县阿依几几月光民族产品制作厂员工说:“我只想赚更多的钱,老板肯定也是想赚钱,游客喜欢什么,我们就会使用最小的成本生产什么样的服饰产品。”⑨

这段话的观点说明只要能够获取更大的经济收益,迎合旅游者的“口味”生产民族服饰旅游产品,将服饰文化置于后者,明显体现出民族服饰文化与经济的不平衡性。在文化旅游情境中,旅游者可以通过身体综合体验,认知民族服饰文化遗产,运用各种“手段”保护及利用。但“民族服饰文化遗产幕后、经济幕前”的这种矛盾性,不仅仅将前者看作是后者的发展工具,可能会忽略服饰文化遗产本身的各种价值。基于此,如何能够平衡民族服饰文化和经济的平衡发展,将是我们值得深思探讨的问题。

2. 民族服饰生产与旅游的融合本真性

瓦伦·L. 史密斯(Warren L. Smith)认为,所谓“民族服饰文化旅游,就是以当地的服饰风俗及本地人的衣着习惯的方式吸引游客”[16]。以当地人的“行为”招揽旅游者,使旅游地(民族服饰生存地)无可避免地成为民族服饰文化的传播点,旅游者在这里体验到不同的民族服饰文化魅力,从而将其传播各地。然而,在看似融合的表面,实则存在一定的矛盾和冲突。经过调查,总结为内隐和外显的问题:

(1)一味迎合游客,过度市场化的内隐现象,即文化旅游情境中民族服饰失真现象(旅游伪服饰)。打着创新的幌子,在民族地区(旅游点)生产大量的质量低下、特色缺失、一味迎合潮流的服饰产品,一度造成旅游者的伪体验(Pseudo experience)。

(2)融合空间不足,感官体验较弱的外显现象,民族地区的服饰生产与旅游的融合空间相比异地融合体验较强。换言之,部分游客可能在民族服饰主题旅游区、服饰文化场馆或者服饰文化企业等体验异民族的民族服饰时,体验感会相对较弱。这种现象主要在于文旅融合空间不足,无法营造出真实的民族地区实地“环境”。基于此,文化旅游作为民族服饰跨文化的媒介工具[17],如何把民族服饰和旅游两者之间完成从“磨合—融合—和合”的发展高度,将是值得我们探究的一大问题。

3. 民族服饰质地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性

自然环境对民族服饰文化的影响十分突出,并成为区别不同民族服饰样式、质地、文化的重要因素之一。而随着文化旅游的兴起导致民族服饰的自然环境衰亡[18],文化旅游情境中部分民族服饰的质地材料和大自然的“馈赠”相悖。例如,四川凉山彝族服饰一般由羊毛、纺车纺线、植物染色等复杂的过程制作完成,所需的服饰材料全部由彝人从大自然中“索取”并手工缝制。再如,彝族服饰工艺的颜色主要分为黑、白、蓝、红、黄等,其中黑色是泥染色⑩,白色是羊毛的乳白原色,蓝色是植物染色⑪。对比目前生产的彝族服饰来看,凉山彝族的传统服饰质地材料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主要原因在于昭觉当地的彝族服饰小作坊或者小染坊为了追求高利润,完全放弃传统的布料制作和染色的方法,采用机器纺纱造布和化学制剂染色。[19]旅游者在旅游景点购买穿戴服饰体验时,由于服饰的材料质地与之前相差甚远,身体各个感官也会有不一样的身体表征行为,导致对传统民族服饰文化的认知不深或者有误。笔者在昭觉调查时从一位旅游者口中得知:“我们购买民族服饰产品,主要是看着好看,有民族特色,但是衣服怎么缝制的,材料质地一看甚至用手一摸就知道肯定是机器织布、绣花、缝制或者采用染色剂染色的,要不价格也不至于那么便宜。”⑫

由此可见,旅游者很难体验到“真正”的民族服饰,更谈不上对民族文化意蕴的认知,保护及利用更是收效甚微。因此,在文化旅游情境中,如何使旅游者对民族服饰感受到更深刻的感官体验,需要我们解决好民族服饰的质地材料与大自然和谐统一的现实性问题。

三、文化旅游情境中民族服饰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主要途径

民族服饰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利用包括民族服饰文化遗产旅游(身体体验)的发展及其在文化旅游情境中的保护利用两方面。文化旅游情境中保护、传承、利用民族服饰文化遗产主要有三个途径。

1. 建立“体验+感知化生存”空间系统

文化旅游空间为满足旅游者体验需要提供一个“经验社区”(Experience community)。[20]重构“文化旅游空间”(Cultural tourism space)保护及利用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此,构建“体验+感知化生存”的民族服饰文化旅游空间系统,是实现文化旅游情境中民族服饰文化遗产保护及利用的主要途径之一。

基于“非表征理论”的审视,提出“体验+感知化生存”的空间概念。空间是民族服饰生存及文化延续的重要场所[21],“体验+感知化生存”空间是探讨文化旅游情境中民族服饰文化遗产保护及利用的核心概念。主要指旅游者在原真性的场域中,通过身体的各个感官,具身体验民族服饰文化内涵,从而获得情感感知的一种空间系统。包括旅游者身体、地域场景、服饰文化三个核心要素,且它们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的关系:第一,身体与地域要素之间,旅游者身体感官体验和提供给旅游者原真的民族服饰体验场景相关联。第二,地域与服饰要素之间,地域提供了民族服饰的生存空间,体现了地域的特色文化。第三,服饰与身体要素之间,即民族服饰穿戴体验和身体情感感知。以此共同构建了民族服饰文化旅游空间系统(图1)。

“体验+感知化生存”空间的民族服饰文化旅游系统的构建,实质是旅游者对民族服饰文化的旅游体验——保护及利用的模式构建。关键在于民族服饰旅游体验场景(地域)的真实性;产品的原真性;当地居民对文化的态度性、参与性、合作性[22];旅游市场的融合性等。以此解决文化旅游情境中民族服饰文化遗产保护及利用的突出矛盾。同时,我们也必须遵循文化遗产和旅游发展的规律形态,构建符合当前文化旅游情境中民族服饰文化遗产保护及利用的空间系统。民族服饰文化旅游空间系统的构建可以增强旅游者的旅游体验,对民族服饰文化内涵进行深入感知,同时获得全方位的精神和文化享受,达到保护、传承及利用的目的。[23]

2. 完善民族服饰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整合体系

民族服饰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整合,即将民族服饰文化遗产的旅游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创新旅游者体验方式和民族服饰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模式,以此实现1+1>2的效应。[24]笔者初步提出三个方面的建议。

(1)“线上+线下”融合在线开放

民族服饰文化遗产“线上+线下”的旅游资源融合,即线上旅游新体验和线下实物传统旅游体验相结合的一种“云”旅游感知模式。一方面,线上塑造真实的民族服饰生存空间场景,不仅提升旅游者的浸入感,还增强旅游者对线下旅游社区(Offline tourism community)的信任度。[25]另一方面,线上旅游可以培养旅游者对民族服饰文化的潜意识体验,以及通过线下的原真性旅游体验,可以进一步加深旅游者对民族服饰文化遗产的认知感。可以说,“线上+线下”的融合在线开放旅游模式是民族服饰文化遗产保护及利用新体验模式的理想类型,应重点关注并推广实施。

(2)三馆数字服饰遗产资源整合共享

三馆(图书馆、博物馆、民俗馆)作为文化遗产记录、收藏、展览的重要保护机构和场所。从数字化角度看,部分民族地区的馆内建立了民族服饰文化遗产保护数据库,对遗产保护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旅游体验角度看,三馆之间相对独立或封闭,使旅游者数字化体验(Digital experience)有很多不便。因此,基于数字技术的支撑,必须以新的认知架构重组三馆的数字服饰遗产文化资源[26],注重资源共享、资源协商、资源开放、资源融合的整合原则,使旅游者能够获得一站式检索的方便快捷性。同时,根据不同民族的服饰特色,设置不同的检索模块,注重旅游者的身体和心理的双重表征,从而为旅游者提供较为真实的深度体验。

(3)服饰文化遗产“点—线—面”的资源链接

民族服饰是基于各民族地域环境空间生存发展的文化遗产,各民族服饰的设计和穿戴都必须要和族人的实际生活需求相符合。[27]由于每个民族分布地区、自然环境的不同,传统服饰背后蕴涵的文化也具有一定差异性。[28]在文化旅游情境中,旅游者想获得高度体验,必须注重周围地域环境对其产生的感官刺激。民族服饰文化遗产“点—线—面”的链接,是指以“点”连成“线”,向周围辐射形成“面”的文化旅游保护及利用模式。换言之,要想打破单独体验民族服饰旅游方式,就要注重其生存空间的综合体验。

一方面,旅游者在体验民族服饰时,注重拓展与其相关的民间故事、民间美食、服饰技艺等方面的文化,形成“点—线”的拓展体验(Expand experience)。另一方面,通过拓展民族服饰相关文化,辐射相近或相邻的异民族服饰文化,形成“线—面”的具身体验(Embodied experience)。通过打破民族服饰文化遗产“点—线—面”的资源束缚,进一步提高旅游者的感官体验,促进对民族服饰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利用。

3. 构建民族服饰文化遗产区域旅游文化圈

文化人类学家莱奥·弗罗贝纽斯(Leo Frobenius)最早提出文化圈(Kulturkreise)的概念。[29]文化圈是基于相似或者相同的文化特质及文化要素划定的空间范围。基于“非表征理论”的审视,提出构建民族服饰文化遗产区域旅游文化圈的保护及利用途径。

所谓民族服饰遗产区域旅游文化圈,是指基于民族服饰的地域生存空间并根据民族语系谱系分类划分的区域旅游文化圈。由于在民族语言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会受到地域环境、风俗民情等非语言的社会因素影响,同时与民族其他文化交织耦合。[30]换言之,民族语言蕴涵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其中自然包括民族的服饰文化。从民族语系划分来看,即使每个民族的服饰各异,但在某些方面却存在着一定的相似和重合性。基于此,民族服饰文化遗产区域旅游文化圈按照中国民族语言5大语系划分为5大区域旅游文化圈(Regional Tourism Cultural Circle)(汉藏语系→汉藏区域旅游文化圈、阿尔泰语系→阿尔泰区域旅游文化圈、南岛语系→南岛区域旅游文化圈、南亚语系→南亚区域旅游文化圈、印欧语系→印欧区域旅游文化圈)(图2)。

区域旅游文化圈的构建对文化旅游情境中民族服饰文化遗产保护及利用具有重要的作用。

(1)保持“原汁原味”的旅游体验。一方面可以缓解部分民族服饰制作技艺的消亡,如四川凉山彝族服饰的泥染传统技艺。另一方面增强旅游者的感官体验,拒绝民族伪服饰体验,如采用化学颜料染色和机器生产缝制的民族服饰。

(2)全方位了解民族服饰文化。通过建立民族服饰区域旅游文化圈,不仅使旅游者对某一民族服饰可以深入认知,还可以对区域旅游文化圈内的其他民族服饰进行了解体验,即“1+N”的拓展体验方式。同时,每个区域旅游文化圈内的民族可以联合举办服饰技艺展演、共同策划服饰旅游项目或者体验活动等。

(3)加强民族文化交流,提升民众(旅游者)的文化认同感。民族服饰文化遗产蕴涵着民族特有的思想情感、生产和生活方式,是体现民族文化认同感的重要方式。构建区域旅游文化圈,将会进一步增强每个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以及民族文化认同感。基于此,区域旅游文化圈对旅游者有更全面的综合感官旅游体验,进一步实现从“体验—认知”到“保护—利用”的目的,将有效解决文化旅游情境中民族服饰文化遗产保护及利用的相关问题。

综上所述,基于“非表征理论”的审视,分析文化旅游情境中民族服饰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其利用模式、现状,提出民族服饰文化遗产“体验+感知化生存”空间;强调服饰文化旅游资源整合;以及建构服饰遗产区域旅游文化圈的设想,其对民族服饰遗产的保护及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具有增强旅游者身体行为体验的意义。文化旅游体验(穿戴或者欣赏)民族服饰,刺激旅游者的身体感官,使身体行为“异于常态”,即旅游者获得“身体+情感”的双重体验。其次,具有创新民族服饰文化遗产保护及利用方式的意义。面对新形势,融合新成果,研究新的保护及利用模式,以此解决文化旅游情境中民族服饰文化遗产存在的相关矛盾和问题。最后,具有传承服饰遗产文化及资源共享的意义。进一步传承发展民族服饰文化、科学普及民族服饰文化,从而增强民众的文化共同心理素质,真正实现民族服饰文化遗产资源共建、共享、共发展的新局面。

注释

① 罗布·基钦将非表征理论解释为:非表征理论是相对于表征理论提出来的,主要强调日常生活中具体的、情感的身体行为和心理感受,重点关注身体具体行为体验的理论研究,即综合感官感受。现在旅游学也逐渐开始运用非表征理论进行学科理论现象研究。

② 身体体验基于地理学和旅游学的相关理论而提出的。笔者认为在民族服饰文化遗产旅游过程中,通过具体的身体参与(穿戴民族服装),唤醒身体各个感官“美”的意识,增强身体的快乐程度,以此来认知和保护民族服饰文化遗产。

③ 情感体验是指通过身体体验,使旅游者与民族服装两者之间产生情感共鸣,以此增强内心精神愉快的程度和提高保护民族服饰文化遗产的意识。

④ 调查时间:2019年5月12日—14日,地点:四川昭觉县新城镇。问卷调查设置10道题目,每道题目分为1~5分的5个选项,共发放30份调查问卷,有效回收30份。

⑤ 访问时间:2019年5月15日下午15:00,地点: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

⑥ 类似十字绣方格,提供绣制工具和样图。

⑦ 访问时间:2019年5月13日上午10:00,地点:昭觉县阿西彝族服装店。

⑧ 同⑤。

⑨ 访问时间:2019年5月13日下午14:20,地点:昭觉县阿依几几月光民族产品制作厂。

⑩ 根据调查笔者了解到彝族的泥染,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原料配方。昭觉当地彝族的泥染主要采用马蹄草叶片、蓝靛、马桑树果实和叶片、沼泽泥土作为主要原料,并加入一定量的水和酒。染色过程中不断的加入不同的植物进行反复染多次,甚至多达5~6次。

⑪蓝色染料主要是用木蓝的茎叶、菘蓝(又名大青)的根叶、蓼蓝的叶花和马蓝的叶径等。

⑫访问时间:2019年5月13日下午17:20,地点:昭觉县火把广场。

猜你喜欢

民族服饰旅游者服饰
动物“闯”入服饰界
喀拉峻风景区旅游者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行为研究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从《长安十二时辰》看唐代服饰
欢欢喜喜购物记
旅行社未经旅游者同意安排购物属违约
传统民族服饰与现代服饰设计
意象油画在当代油画创作中的审美意义研究
汤鹏作品
浅论生态旅游者的分类与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