犊牛沙门氏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2021-12-04张斌斌
张斌斌
(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康家集乡畜牧兽医站,甘肃 临洮 730530)
0 引言
沙门氏杆菌对人类和动物都具有感染性,犊牛感染沙门氏杆菌的临床表现多为腹泻和高热,一旦感染,严重者可能会出现脑炎,影响正常繁殖,甚至病死,对犊牛的养殖具有严重影响。如果人们不小心食用了感染该病症的牛肉,会引起食物中毒甚至患上败血病。因此对于犊牛感染沙门氏杆菌的诊断与防治作出详细分析具有现实意义。
1 沙门氏杆菌的特点
沙门氏杆菌与大肠杆菌有许多相似之处,比如在形态和生理上。通常情况下沙门氏杆菌寄生在动物或者人体的肠道内,感染此类细菌后会引起伤寒和高热,甚至出现呕吐和腹泻的症状,严重可引起败血病,一般来讲胃肠道的表现会更加多见。如果感染沙门氏杆菌较为严重,治疗会非常困难,并且死亡率极高。
沙门氏杆菌对低温比较耐受,害怕高温,通常在65℃以上加热15 min煮沸就可杀灭沙门氏杆菌,在人们享用食物时要想避免沙门氏杆菌的入侵可通过彻底加热食物的方式进行防护。如果犊牛感染沙门氏杆菌,腹泻、粪便上易出现泡沫、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关节肿大、颈部扭曲、肛门周围严重污染等都是犊牛感染沙门氏杆菌的典型症状。如果养殖中的其中一头犊牛感染了沙门氏杆菌,与其他未感染的犊牛同饮一个水槽中的水就会发生传染,犊牛自身抵抗力较弱,在30日龄左右最容易感染,该病症属于流行性。如果母牛自身带有沙门氏杆菌,则出生的犊牛在3 d左右就会发病,严重时5 d左右就会死亡。沙门氏杆菌在牛中属于一项正常的寄生菌,但是由于犊牛的抵抗力较差或者天气温度差异较大易导致发病。
犊牛感染了沙门氏杆菌又被俗称犊牛副伤寒,传染性较强,死亡率较高,严重影响繁殖,对牛养殖户的综合效益具有不利影响。
2 犊牛感染沙门氏杆菌病的临床症状
2.1 临床症状
犊牛感染沙门氏杆菌主要症状表现在呼吸系统、生殖系统以及中枢神经系统上,呼吸系统感染的犊牛会表现为呼吸困难、急促、或者流出黄白色的鼻漏;生殖系统感染会导致母牛的子宫内膜发炎,阴道口在产后会不断出现黏液;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犊牛会出现食欲不振、高热、四肢无力、呕吐抽搐等症状,引发脑炎,严重时在短期内可致其死亡。
2.2 病理分析
①呼吸系统。犊牛的鼻窦黏膜会出现坏死、血管扩张、牛心外膜变厚。②生殖系统。在母牛的胎盘黏膜中可发现多处出血点并且在出生后死亡的犊牛中发现大脑、肾脏等血管坏死。③中枢神经系统。犊牛的脑膜中会出现充血现象。④消化系统。犊牛的脾脏比正常犊牛的脾脏肿大至2~3倍,并且伴有出血斑点和坏死病灶。
3 犊牛沙门氏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3.1 诊断
如果母牛自身带有沙门氏杆菌,出生的犊牛出现高热、呕吐、抽搐等症状,基本可以确定为犊牛患有沙门氏杆菌病。其次,如果发现犊牛经常用头部顶墙、兴奋不安、经常转圈、颈静脉怒张等,可判断为脑炎。
在实验室诊断中,通过采取病犊牛脑脊液以及一定标准含量的牛血进行培养,在器皿中选择出可疑的菌落,并接种三糖铁琼脂斜面,在37℃的温箱内进行培养,如果发现三糖铁琼脂的颜色发生变化,则可证明选择的菌落为沙门氏杆菌。
3.2 防治
1)养殖犊牛人员要加强饲养管理,对于犊牛生活的空间进行定期消毒打扫,保持干燥通风,防止内源性感染,提高犊牛的免疫力。在饲养管理工作中,要高度注重定期检疫工作的落实,以避免病毒的扩散和传播。检疫时间应2次/年,分别在春季和秋季,通过春秋两季检疫工作的开展,能够有效掌控犊牛的生长状况,尽早发现犊牛的病况,并第一时间落实治疗工作,避免疾病扩散而增加其危害,给养殖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一旦发现有牛感染沙门氏杆菌并导致脑炎发生,要第一时间进行隔离治疗,避免病菌在牛群中扩散感染。同时,要对养殖场进行全面消毒,避免病菌的留存而导致牛群感染的情况发生。
2)采取预防措施。要对犊牛接种预防沙门氏杆菌的疫苗,但要注意在接种疫苗时器具必须要经过高温消毒才可使用,疫苗存放在冷柜中,温度为2℃~8℃。在犊牛食用的饲料和饮用水中添加抗菌药物或者抗生素,如可在犊牛的饮水中添加呋喃挫酮进行预防。如果发现病牛,要及时采取隔离措施,并对其进行针对性治疗或处理,然后对病牛所在的空间开展消毒工作。
3)在母牛产期前后做好护理,对母牛增加营养供给,确保犊牛健康发育,并对刚出生的犊牛喂养初乳,提升犊牛免疫力,并对犊牛注射母牛分离出来的无菌血清。可使用高锰酸钾溶液反复擦拭母牛的乳头进行消毒,以免母牛被沙门氏杆菌感染而通过母乳传染犊牛。并对其进行定期检疫,发现血液中含有沙门氏杆菌抗体就表示已经被感染,应立即隔离治疗或处理。
4)对犊牛使用复方磺胺嘧啶混悬液防治沙门氏杆菌,在选择磺胺药时,由于种类繁多,可通过观察水溶性进行判断,水溶性较好的药物吸收更彻底,故而药效最好。如选用金威特混悬液,此类混悬液是采用纳米混悬技术生产的复方磺胺嘧啶混悬液,能够完全水溶。相比其他混悬液药效可提高49%,安全性较高。将感染沙门氏杆菌的病牛隔离后,使其服用诺氟沙星或土霉素、氨比西林等药物,以服用氨比西林为例,按照4~10 mg/(kg体重)服用,2次/d,病情好转后,持续1次/d直至完全康复,同时注射1.5 mg庆大霉素,2次/d,连续使用5 d或者注射新霉素10~30 mg/(kg体重),2~3次/周,可以起到治疗作用。与此同时配合板蓝根注射液进行治疗,如果病犊牛腹泻脱水严重,可根据实际情况注射生理盐水和葡萄糖。
5)养殖犊牛要避免养殖密度过高或使犊牛断奶过早,降低犊牛的抵抗力,保持牛舍卫生清洁环境,做好保温工作,可使用氢氧化钠溶液对犊牛的日常用具做好消毒,减少病菌滋生。实际过程中,要以周为单位对犊牛养殖场进行通风干燥,避免潮湿环境增加犊牛的发病概率,也降低病菌的滋生。另外,由于犊牛自身的免疫力较低,在气温较低的天气,需要对养殖场进行保温处理。
4 结语
沙门氏杆菌侵害对象通常为犊牛,传染性较强,且死亡率较高,对养殖业的发展具有不利影响,沙门氏杆菌不仅伤害牛体,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也具有极大的影响,因此必须要对其提高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