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腹泻病的诊疗及防控

2021-12-04钟晓梅宋国浩

畜禽业 2021年7期
关键词:排泄物猪群猪舍

钟晓梅,宋国浩

(1.湛江市坡头区坡头镇畜牧兽医站,广东 湛江 524059;2.湛江市坡头区官渡镇畜牧兽医站,广东 湛江 524059)

1 流行特点

通常情况下,该病多发于冬末初春季节,但随着养殖场规模化发展,夏季也会发生该病,在寒冷潮湿季节,发病率和死亡率増高。在各个生长阶段都可能发生该病,且随着猪年龄的增长,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降低。仔猪出生到断乳前是该病的多发期,尤其是7日龄以内的仔猪,死亡率较高。断乳后15~30 kg的小猪也易发病,随着体重的增加发病率明显降低。部分母猪、育肥猪以及种猪也会感染该病,不过症状较轻,且死亡率较低。该病的传染源主要是病猪,或被污染的食物和水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

2 临床症状

患有该病的猪只临床症状一般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脱水、呕吐、排便次数增加、排泄物稀薄如水或排泄物中含有消化不良的残渣等。而哺乳期的仔猪感染后,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身体消瘦、精神萎靡,排泄物有明显腥臭味且呈黄、灰、黑等颜色。断乳后15~30 kg的小猪感染后,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脱水、消瘦无力、精神萎靡、食欲下降、腹胀以及呕吐症状,排泄物呈现黄色或黄白色且伴有恶臭,伴有肛门不适症状。母猪和大猪感染后,症状较轻,通常表现为腹胀,偶有呕吐和腹泻症状,部分可表现为食欲下降、腹泻、消化不良以及排泄物臭等症状。猪只如果患病超过1 d,会出现脱水症状,导致营养不良,严重时甚至死亡,因此需要及时对该病进行诊断与治疗,防止病情加重及大范围的扩散和蔓延。

3 诊断

结合不同生长阶段患病猪只的临床症状可对猪腹泻病进行初步判断,但为了获得更为准确的诊断结果,还需进行实验室诊断。目前,比较常见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有免疫荧光抗体技术、核酸聚丙烯酰胺电泳以及免疫电镜技术等。此外,还可采取病毒分离鉴定技术,在无菌条件下采集患病猪的病料,进行分离培养,利用电子显微镜进行观察,采用RT-PCR技术对猪腹泻病进行确诊。

4 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需结合临床症状采取分期治疗的方式,根据前期、中期、后期病程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1)在发病前期。患病猪会出现呕吐、腹胀等轻微症状,此时需要短时间禁食,方可进行药物治疗。用泻下药清除胃肠毒素,并进行抗菌抗病毒药物治疗,对前期症状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此外,在腹胀时可将麦芽、炒山楂等药物研成粉末后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拌入饲料中进行饲喂,起到消食健胃作用,采用中药治疗副作用较小。

2)在发病中期。患病猪会出现呕吐,糊状排泄物,不能成形且伴有恶臭。在治疗时,可为患病猪提供大量的补液盐水、消毒剂、电解质等清洁饮用水,通过饮水治疗,改善患病猪的肠道环境,或将女贞子等药物研成粉末后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拌入饲料中进行饲喂,以增强患病猪的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进而实现消灭病原的目的。

3)在发病后期。患病猪会出现腹泻以及肛门不适等症状,同时还伴有消瘦无力和脱水症状。为了达到止泻的目的,可在饲喂过程中,将大黄苏打片混合拌入饲料中,连续饲喂3~4 d,腹泻症状基本好转,或将板蓝根、白头翁、金银花等药物研成粉末后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拌入饲料中进行饲喂,可以起到清热解毒、抗菌止泻作用。为了防止患病猪脱水,要及时补充体液,以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可在患病猪的饮用水中添加一定量的氯化钠、氯化钾、碳酸氢钠葡萄糖等,补液效果良好。当患病猪脱水比较严重时,可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碳酸氢钠注射溶液以及VC注射液,也可采取腹腔注射。

5 防控措施

在生猪养殖过程中,由于饲养人员管理不当、饲喂劣质饲料以及气候变化等,猪群容易感染腹泻病,针对该病应采取“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措施。

1)保持良好的饲养环境。①定期清洁猪舍。及时清理猪舍内的杂物及排泄物,确保猪舍的卫生和干净,防止细菌滋生。②注意通风和保暖。猪腹泻病部分是由温度变化应激引起的,因此在冬末、初春等季节需做好猪舍的保暖工作,猪舍内温度控制在22℃~24℃为宜,在夏季则应做好通风工作,确保猪舍温度适宜猪群生长。③控制饲养密度,合理控制猪群的饲养密度可有效降低疾病的传染率。

2)科学饲喂。选用容易消化与吸收的饲料,在腹泻病高发期,可以适当添加一些药物进行预防,如复合维生素、氨基酸等。根据生猪的品种、年龄及实际情况科学搭配饲料,确保饲料中含有丰富的营养,增强猪群的体质。如在仔猪的饲料中可以适量补充蛋白质和稀缺元素,以提高仔猪的免疫力,促进生长发育。在秋冬季节,要注意饲料和饮用水的温度,避免猪群因生冷食物导致腹泻。及时清理脏水和不新鲜的水,减少细菌滋生,确保猪群的饮水安全。

3)积极进行免疫。免疫接种是预防该病的关键措施之一,尤其是针对病毒性和细菌性腹泻,积极进行免疫接种,可大大减少感染腹泻的概率。由于仔猪感染该病的概率较高,且死亡率高,通常情况下在每年的11-12月对经产母猪使用灭活苗进行1次免疫,并在分娩前0.5~1.5个月注射猪流行性腹泻-猪传染性胃肠炎二联灭活疫苗加强免疫1次,可使仔猪通过母乳提高自身的免疫力,降低仔猪感染该病的概率,对预防该病起到很好的效果。此外,还应在猪腹泻病的冬末、初春高发阶段和夏季高发阶段各免疫1次,以提高猪群的抗病能力,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效果。

4)加大日常管理力度。在猪腹泻病的防控过程中,还应加大日常管理力度。养殖人员在日常管理中,应认真观察生猪情况,及时发现生猪不良反应,将病情控制在早期,防止病情的快速蔓延。对猪的排泄物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病菌的传播。同时,还应及时进行消毒,对猪舍、猪群进行消毒,采用多种消毒剂轮换使用或将白醋兑入水中在猪舍内进行熏蒸消毒,消灭细菌,降低该病感染率,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

6 结语

猪腹泻病对养殖业的危害较大,为了不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需高度重视猪腹泻病的诊断、治疗及防控工作,当猪腹泻病发生时,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降低该病带来的经济损失。同时,养殖人员还可从饲养环境、饲喂、免疫以及日常管理等方面加强疾病防控,提高生猪的抗病能力,减少发病率和死亡率,促进生猪养殖业的长远发展。

猜你喜欢

排泄物猪群猪舍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亚洲象浮膜性肠炎排泄物的病理学诊断
母猪怀孕后如何控制猪舍环境
冬季猪舍有啥讲究
便于清洁的兔笼
猪群发生传染病时的控制措施
标准化猪舍设计技术
新型帐篷式猪舍的使用
猪群亚健康
猪群平稳度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