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体会

2021-12-04杨琼敏

畜禽业 2021年7期
关键词:胃肠炎猪群猪舍

杨琼敏

(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往洞镇农业服务中心,贵州 从江 557406)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生猪养殖大环境遭到污染,各类流行病、传染病盛行,其中,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猪养殖业中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猪群发病率超过80%。其中7 日龄以内的仔猪胃肠道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免疫功能低下,死亡率为 100%。随着猪龄的增长,胃肠道逐渐发育成熟,免疫功能逐渐完善,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明显下降。

1 流行病学特点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尤其冬春季节是病毒存活的旺季,因此本病好发于冬、春季节,尤其干旱的春季发生率更高。本病属于急性传染性疾病,一般由病毒感染引起,病毒通过猪的各种排泄物排出体外后,再次被易感猪群经由呼吸或饮食途径获取。该病的易感猪群主要为仔猪(小于14日龄),发病率最高的是小于10日龄的,病死率最高是小于7 日龄的,几乎为100%。仔猪日龄越小,免疫功能越差,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病毒感染后的仔猪最容易被病毒侵袭的部位是胃肠道,由于仔猪的消化功能被破坏,导致仔猪产量降低。导致猪传染性胃肠炎的病毒为TGEV,其特点如下:①可广泛存在于病猪和带毒猪的肠道系统、免疫系统、排泄物等地方,病毒可耐-4℃的低温,如果在潮湿阴暗的环境下,病毒不仅存活时间长,甚至还能长期保持活力和感染能力。②TGEV病毒稳定于pH 4~8,被灭活时pH值一般低于2.5。③TGEV病毒对阳光暴晒敏感,按灭活效果要求,阳光直接照射的有效时间不应低于6 h,随粪便排毒需要至少8周以上的时间。

2 临床症状表现

猪传染性胃肠炎潜伏期短,往往为突发性,传播极快,几天内即可波及整个猪群。不同猪龄的病猪发病严重程度具有明显差异。该病的患病仔猪一般先表现为体温短期内迅速升高,伴有呕吐、急性水样腹泻等症。粪便为白色或黄绿色水泄样且含凝乳块,伴随恶臭和泡沫。后期患病仔猪表现为体型消瘦、脱水而导致过分饮水、身体衰弱、行动缓慢等现象。患病母猪表现为发烧、腹泻、精神萎靡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粪便多带有黄褐色的未充分消化食物。成猪感染后临床表现不明显,只有少数成猪偶有轻度腹泻,但成猪排出的病毒如继续保持活性则可能诱发仔猪病毒感染而发病。

3 诊断

可综合本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发病季节特征及不同龄段病猪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学改变进行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1]。显微镜下发现该病的特征性病变是肠绒毛缩短,粪便呈酸性。

4 治疗和预防

由于猪传染性胃肠炎起病急骤,且病程较短,因此一旦发现有该病的可能后,应首先采取隔离消毒措施干预[2]。

4.1 生物制剂治疗

干扰素、转移因子、白细胞介素等肌肉注射,1次/d,连用1周。

4.2 辅助性治疗

患病猪临床表现以腹泻为主的,应将口服补液盐适当添加在饮用水中以预防脱水。口服补液盐主要成分为各种晶体类化合物,如葡萄糖、氯化钾、氯化钠以及碳酸氢钠,2次/d,连用3 d,还可以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平衡酸碱环境。

4.3 康复治疗

哺乳期仔猪、发病仔猪采用抗凝全血治疗,5 mL/次,断乳仔猪10 mL/次,1次/d,连用1周。

4.4 中药治疗

病情稳定后,可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进一步巩固疗效。中药黄连、车前子、乌梅、白芍、白头翁等按一定比例配伍煎煮,兑水后由猪群自由饮用。同时,配合穿心莲2 mL肌肉注射,1次/d,连用3 d。

4.5 预防

按不同龄段及培育方式分别接种胃肠炎相关疫苗。妊娠母猪于产前1个月接种,1.5 mL/头,所生仔猪断奶后7~10 d接种,0.5 mL/头 ;未免疫母猪所生仔猪于3日龄内接种以上疫苗,0.2 mL/头;不同体重的育成猪接种疫苗剂量不同:25~50 kg,1.0 mL/头;大于等于50 kg,1.5 mL/头。

5 治疗体会

5.1 加强日常管理

必须注重日常的养殖管理。养殖环境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的发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若是养殖环境空气畅通、洁净舒适、猪圈温暖干燥等,各种病菌都没有滋生温床,生猪患上肠胃疾病的概率将大大减少。因此,为减少该病的发生,应加强猪舍日常卫生管理和消毒通风。①加强猪舍卫生管理,定期清扫,及时清理废水废物,将可能由微生物滋生而感染诱发的传染性肠胃病掐灭于萌芽状态。②经常对猪舍内部进行消毒,保障猪舍清洁,猪舍消毒通风时要注意保障猪舍内部温度的稳定性。③养殖人员应学会科学养殖,及时清理变质饲料,合理配制营养物质均衡的饲料,尤其是仔猪年龄小、体质弱,患病猪机体抵抗力差,应酌情适时、适量添加精饲料,以保证猪的免疫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④日常监管工作也是养殖人员要着重注意的事项之一,以防止猪群出现误食异物等问题。为让猪喝上健康卫生的水,要确保饮用水洁净。

5.2 做好疾病预防

加强饲养的相关管理工作,尤其对易感猪群及时关注,并要有针对性的进行科学预防工作。①要减轻仔猪的胃肠道负担,喂养时适当减少食物供应量。②为提高易感猪群对传染性胃肠疾病的免疫能力,在饲料中可以适当适时添加益生菌类可提高免疫能力的制剂,促进消化道内有益菌群的繁殖,进而增强猪群的防病抗病能力。

5.3 增加猪舍光照

养殖管理者应在猪舍增添照明设备和紫外线灯,利用光照和紫外线照射相互配合对猪舍消毒,将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灭活。

5.4 注意易感猪群

猪传染性胃肠炎多见于10日龄仔猪,10日龄仔猪的临床症状和病死率均是最严重的。随着仔猪日渐增长,抗病能力逐渐增强,随之发病率和死亡率也逐渐下降。

5.5 采取药物治疗

如上文所述,药物治疗是干预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最有效手段,包括中、西医2种给药方式,但仔猪胃肠系统免疫功能低下,理论上不建议采用抗生素治疗。西医没有直接针对病原体进行干预的药物,只是简单的对症治疗,并在腹泻等临床表现严重时,适时进行补盐补液,以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避免严重脱水。中草药能改善胃肠道菌群,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3]。在治疗该病时,中草药的选用以解热祛湿、涩肠止泻为原则:穿心莲消炎抗菌,黄连、黄芩、秦皮、马齿苋清热祛湿、解毒止痢,当归、芍药、甘草补气缓急,肉桂、木香宣导血脉、行气止痛,槟榔下消气滞。通过醒脾和胃、抗菌消炎、行气宽中,中草药组方可综合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

6 结语

为规避猪传染性胃肠炎带给生猪养殖户造成的严重经济损失,各养殖部门和基层兽医应积极探寻合理方案,要做好该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

猜你喜欢

胃肠炎猪群猪舍
中西医结合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母猪怀孕后如何控制猪舍环境
冬季猪舍有啥讲究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治
猪群发生传染病时的控制措施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治
标准化猪舍设计技术
新型帐篷式猪舍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