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防控
2021-12-04丘沛炎
丘沛炎
(湖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0)
0 引言
随着近几年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畜牧养殖业的受众范围越来越广,且在发展过程中畜牧养殖业为我国经济带来了一定助力。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疾病,例如猪呼吸道疾病,给养殖户带来严重影响。猪呼吸道疾病轻则消耗资产对病猪进行治疗,并低价将品相不好的肉猪出售,严重的就会出现因为控制不及时导致肉猪大批量死亡的情况。所以就需要利用合理的方式对这一疾病进行控制,并制定出合理的防控计划,进而有效提高畜牧养殖经济效益。
1 导致猪呼吸道疾病大范围传播的主要原因
1.1 畜牧养殖人员缺乏现代化养殖理念
在当前这一社会与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畜牧养殖业步入了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相关养殖设备与厂棚建设越来越趋于现代化,但是在对相关养殖人员工作思维进行分析时却发现养殖人员的思想存在滞后性,虽然在养殖过程中不断应用现代化设备进行畜牧养殖,但是却并没有形成现代化工作思维,这就导致在养殖过程中无法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管控制度,一切管理工作还在按原来的方式开展,这样不仅会导致现代化设备应用受到限制,还会导致生产质量与效率直线下滑,长此以往不利于畜牧养殖业的长久发展。例如部分养殖户在生产中经常会出现牲畜疾病预防理念差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利用传统方式去预防牲畜疾病,并且在工作中还会忽视对牲畜注射疫苗的重要性。经常是在牲畜出现了病症表现后,才会想到注射疫苗,这就导致因为养殖户思维方式滞后使得牲畜疾病快速传播,最终形成了恶性循环。所以在发展过程中就需要针对养殖人员思想观念问题进行优化,同时还要制定出各种现代化防治方案,进而有效提高畜牧养殖效率与质量[1]。
1.2 缺乏完善的动物疾病管控体制
尽管近几年,我国畜牧养殖业正在向好向上发展,并且相关养殖设备也愈加完善,但是在实际养殖过程中缺少系统的动物疾病管控体系,使得养殖户在发现牲畜患病后不知如何应对,甚至一些养殖户还会等到牲畜死亡后将其随意埋入土中,导致牲畜疾病出现了区域性蔓延的情况。虽然有关部门一直关注畜牧养殖业的发展现状,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也给出了足够的帮扶,但是效果甚微,所以就需要将牲畜疾病防治体制问题重视起来,还要结合各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病症防控计划,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提高养殖户经济效益,降低牲畜疾病对畜牧养殖业发展带来的影响[2]。
2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病因
猪呼吸道疾病主要是由病毒所致,病毒在作用过程中会导致牲畜免疫力下降,从而引发呼吸道疾病,这一疾病分成原发性与继发性。
1)原发性猪呼吸道疾病的引发因素是原体肺炎、猪流感病毒等,原发性疾病只要通过合理有效的治疗即可消除其影响,同时还可以避免出现大范围传播的问题。
2)继发性猪呼吸道疾病的引发因素是猪肺疫、猪圆环病毒、副猪嗜血杆菌病等,会导致牲畜病症加重,若是没有及时对病猪进行控制与隔离,还极有可能导致病症快速传播,严重的甚至会出现牲畜大量死亡的情况,因为继发性猪流感的出现会使牲畜免疫力直线下降,更容易导致牲畜出现其他并发症。根本原因,归咎于饲养条件,若饲养条件较差,牲畜就会因为受到外界环境因素影响而染病,因此在养殖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饲养条件问题,以避免出现猪呼吸道疾病[3]。
3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临床症状
猪呼吸道疾病经常会出现在保育猪和育成猪中,特别是在保育猪中更容易出现这一病症,且保育猪相较于育成猪其病症更为严重,死亡率也更高。病猪刚开始会出现食欲下降的情况,随着病症加重病猪就会卧地不起,并且病猪的呼吸表现得十分困难,若是没有对病猪进行有效治疗,病猪就会出现生长放缓的情况。与此同时,病猪还会因为呼吸道疾病引发出其他并发症,例如蓝耳病、猪萎缩性鼻炎等,若是出现了继发性疾病,那么治疗难度就会提升。
4 防控措施
4.1 健全养猪场管理体系
若要保证猪呼吸道疾病得到控制,并降低这一疾病的发病概率,就需要对养殖场地进行规范化管理,首先要对饲养人员专业能力进行提升,因为饲养人员的专业能力会直接影响到养殖质量。例如指导饲养人员加强对猪群的管理,通过分段式管理与喂养来降低疾病传染概率,了解不同阶段猪群日常存在的问题,保证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这样一来就能够快速了解到哪些猪的状态存在问题,并制定出相应解决方案,进而有效提高养殖质量[4]。
4.2 加强对饲养过程的管理,做好消毒工作
加强对猪舍环境的管理,因为绝大多牲畜疾病的发生都是因为饲养环境问题,所以在日常工作中就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去制定相应的管理规范,并做好消毒工作。与此同时,在换季时还要保证猪舍内温度与通风满足正常需求,进而有效提高生产质量,避免因为环境较差或是天气因素导致猪群发病。
4.3 严格落实免疫接种工作
我国对于猪呼吸道疾病的治疗仍旧以预防为主,因为没有有效治愈病症的药物,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养殖户要及时为保育猪注射疫苗,并尽量避免外来猪种进入猪舍。引进其他地区的猪种时,也需要相关检疫合格手续,并在入舍前进行隔离,当确定引进猪种没有携带病菌后,才可以将其放到猪舍统一喂养[5]。
4.4 预防用药
通过特效抗菌素应用来降低病症出现概率,在易出现传染病的季节,可以将抗菌素添加到饲料中,来降低外源与内源性感染病症出现的可能性。例如易发病季节可以选择在母猪产前与产后1周在其饲料中添加20%的替米考星预混剂400 g,降低呼吸道传染病通过母体对幼崽传染的概率。当仔猪断奶2~3 d,在每吨饲料中添加20%替米考星预混剂500 g,另外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与电解质,以降低猪仔患病概率。
4.5 病猪治疗
若是在生产过程中发现猪出现病症,那么就需要及时查明患病原因,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用药方案。在治疗过程中,首先需要对病猪进行隔离,其次就是应用治疗药物去控制病情,一般情况可以选择支原净、土霉素、氟苯尼考、替米考星、阿莫西林等药物。若是病猪出现了体温明显增高的问题,则需要对其进行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治疗,用药量为0.1 mL/(kg体重),注射方式为肌注,还要在药液中加入葡萄糖、电解质、维生素等,以保证在药物作用过程中提高病猪机体运行能力。若是病猪无法救治或是出现了僵猪问题就需要及时淘汰,并选择合理方式进行销毁。
5 结语
在当前这一养殖背景下,猪呼吸道疾病会对养殖户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因此,养殖户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养殖计划,同时还要按照相关规定去开展各项工作,这样才能有效降低猪呼吸道疾病出现的概率。当发现疾病后一定要及时对病猪进行隔离治疗,以降低病症传染概率,尽早治疗还能够提高治疗有效性,进而避免因为疾病扩散或治疗不及时造成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