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市1例输入性埃及血吸虫病的调查分析
2021-12-04江龙志金晶张莉汪名照
江龙志,金晶,张莉,汪名照
桐城市血吸虫病防治站,安徽 桐城 231400
2020年5月8日9时,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监测系统报安徽省桐城市1例埃及血吸虫病确诊病例。依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监测系统的疫情信息,桐城市血防站立即启动血吸虫病突发疫情应急预案,开展病例核实、个案调查等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现将有关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来源 收集患者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所诊断和治疗等过程的相关资料。
1.2流行病学调查 对患者的旅居史、国外生活方式、国内居住地环境等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1.3病原学检查 采集患者粪便50 mg,采用Kato-Katz法和粪便水洗沉淀法镜检;采集患者终末尿液50 mL,离心5 min后沉渣镜检。
1.4诊断依据 按照《输入性血吸虫病诊治与防控》[1]中的诊断依据,结合患者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病原学检测结果进行诊断。
2 结 果
2.1临床资料
2.1.1基本情况 患者男,39岁,初中文化,非洲务工后回国,现居住在桐城市吕亭镇双龙村。患者自2019年11月25日出现无痛性终末血尿,无尿频、尿急、尿痛,无畏寒、发热,当时于非洲加纳务工,当地医院未能明确病因,未给予治疗。回国后于2019年12月27日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为膀胱占位,排除手术禁忌证后于2020年1月6日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病理结果考虑为嗜酸性膀胱炎,部分区域内见肉芽肿性炎症伴坏死。2020年1月8日出院。
2020年2月下旬出现阵发性腹痛、腰痛,无腹胀、腹泻,无畏寒、发热。当地予不详药物治疗后,症状无好转。2020年4月8日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B超示膀胱右侧壁见22 mm×10 mm低回声,边界清,内无血流信号,随体位改变不移动。再次行膀胱镜检查,病理结果显示:膀胱三角及后壁嗜酸性膀胱炎,肉芽肿,考虑寄生虫感染。
2.1.2查体 神志清楚,发育正常,营养好。全身皮肤黏膜未见异常,未见皮下出血点,未见皮疹。无肝掌,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巩膜无黄染。双肺呼吸音清晰,无干湿性啰音。腹平坦,腹壁软,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肝、肾脏无叩击痛。
2.1.3实验室检查 2020年1月15日,安徽省胸科医院会诊:抗酸染色(-),结核分枝杆菌荧光PCR(-),分枝杆菌菌种鉴定检测(-),排除结核感染。4月21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所的寄生虫专项检测显示:血吸虫抗体阳性。4月26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检查显示,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0.38×109/L,中性粒细胞31%,嗜酸性粒细胞34%,红细胞计数5.74×1012/L,血红蛋白123 g/L;尿常规:颜色黄色,红细胞计数214.8/μL、白细胞计数233.3/μL,潜血(++),蛋白(++)。尿沉渣镜检未发现血吸虫卵。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
2.1.4治疗 据实验室检测结果,华山医院给予吡喹酮60 mg/kg tid 2日口服疗法,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2.2流行病学调查
2.2.1流行病学史 患者自述,2017年3月24日同浙江衢州2人一起经劳务输出到非洲加纳从事养鱼工作。在加纳期间,生活、生产用水均取于当地河流,仅饮用水经过净化处理,洗澡习惯于当地河流水中直接洗浴,偶尔用净化水或将河流水加热后洗浴,日常下水作业频繁。2019年12月26日回国,返回家乡吕亭镇双龙村。出国前生活、工作局限于桐城市,无血吸虫感染史。与其同行一起去非洲务工的浙江籍2人均未出现血尿及其他不适症状,仍在加纳务工。
2.2.2居住环境调查 调查人员于2020年5月9日始在吕亭镇双龙村童畈组周边的沟、渠、塘等环境开展了埃及血吸虫病的中间宿主水泡螺[2]调查,调查水面50 hm2,未发现水泡螺。
2.3病例复核 2020年5月8日,调查人员在患者家中现场采集患者的终末尿液和粪便样本。实验室进行尿液离心沉渣镜检,结果显示:尿液黄,澄清,白细胞(++)、红细胞(+++),未发现血吸虫虫卵;粪便分别进行Kato-Katz法和水洗沉淀镜检,均未发现埃及血吸虫虫卵。结合患者在非洲加纳从事养鱼业,下水频繁,接触疫水的可能性极大;出现无痛性终末血尿、血常规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高,膀胱镜检查发现膀胱三角及后壁嗜酸性膀胱炎、肉芽肿及血吸虫病专项检测呈阳性,尿沉渣和粪便未发现血吸虫虫卵,诊断为慢性埃及血吸虫病临床诊断病例,不符合确诊病例的诊断[1],随即与上报单位联系,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监测系统中予以订正为慢性埃及血吸虫病临床诊断病例。
3 讨 论
埃及血吸虫病是由埃及血吸虫寄生在人的膀胱静脉和盆腔静脉丛所引起,临床上有终末血尿、膀胱刺激与尿路梗阻等症状,需与泌尿系统疾病相鉴别。埃及血吸虫病可导致膀胱癌,晚期可引起肾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埃及血吸虫病主要流行于非洲[3]。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与非洲国家合作进一步密切,我国援非项目和赴非劳务或旅游人员数量不断增多,输入性埃及血吸虫病的病例也逐渐增多[4]。随着境外输入性病例的增加,如果出现适宜的中间宿主水泡螺,就有可能引起埃及血吸虫病的传播和流行[5]。有调查表明,在我国香港和深圳自然环境中发现曼氏血吸虫中间宿主双脐螺,并证实是境外输入的一种新螺种,且在中国南方自然环境中能够繁殖生存,并能沿水系扩散。因此,应重视和加强埃及血吸虫病输入性病例及中间宿主水泡螺的监测,系统评估埃及血吸虫病在我国传播的风险[6]。
本次发现的1例输入性埃及血吸虫病病例,临床症状复杂,经过多次反复就诊而不能明确诊断,主要原因是临床医生对埃及血吸虫病了解甚少,缺乏诊治经验。提示要加强临床医生的培训,对来自非洲出国务工人员出现无痛性终末血尿、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的现象,应考虑埃及血吸虫病的可能[7-10]。本例患者是安庆市首例赴非洲务工人员感染埃及血吸虫病例,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过程中,发现患者对埃及血吸虫病防治知识非常缺乏,提示今后要密切关注赴非洲务工人员及旅游者的身体健康,出国前劳务输出单位或旅游组织方要加强对赴非人员非洲血吸虫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特别是针对长期在非洲的务工人员,需要提高其自我防护意识,改变不良生活、生产习惯,做好个人防护,避免接触疫水。对赴非洲务工及旅游等境外回国人员,应加强监测,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11]。同时各级疾控机构专业人员也要加强埃及血吸虫病等输入性血吸虫病防控知识的培训与学习,加强输入性血吸虫病患者的防控管理,如发现输入性埃及血吸虫病病例,应及时开展中间宿主螺类的调查研究,了解其在输入性病例所在地区的分布情况,评估输入性血吸虫病传播风险。
志谢本研究得到了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所工作人员的支持,在此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