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域下山东革命文物的保护传承与发展路径
2021-12-04■许东
■许 东
2020 年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全党务必充分认识新发展阶段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2021 年3 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革命文物工作做出重要指示:“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
在山东15.8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现存革命遗址近2500 处,烈士纪念设施436 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23 个,红色旅游景区21 个。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的第一批山东省革命文物名录中,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共897 处、可移动珍贵革命文物3233 件/套,其中90%的革命文物分布于农村地区。山东作为农业大省、革命老区、文物大省,要深刻认识并牢牢把握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重心转移的重大判断,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重要嘱托,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发挥山东省革命文物资源富集优势,挖潜力、抓机遇、抢先机,以聚焦数字化转型、着眼融合发展、深挖时代价值为主线,探索保护、利用革命文物与山东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紧密结合、协同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新路径。
一、聚焦革命文物数字化转化,保护乡村文化生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加强山东省革命文物资源的保护、传承和利用,要以革命文物“活起来”为核心,通过提高保护展示水平、拓展表现形式、提升传播影响三位一体的战略,强化乡村文化生态保护与传承力度,推进乡村文化振兴。
(一)加快数字化信息采录,提高山东革命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和展示水平
根据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的第一批山东省革命文物名录,在做好文物普查的基础上,学习借鉴江苏、北京等地文物数字化保护经验,分批分类、按层按次、先行先试,推进山东革命文物保护监测网络平台建设。
同时,加快革命文物文字、图片和视频等信息数据的采集整理和上云入库,运用云技术、VR/AR、AI、5G 链接+4K 高清等高科技手段,建设一批360 度空间展示和“云+端+网+屏”四位一体沉浸体验式“革命文物全景数字展馆”,打造全国数字博物馆的山东标杆。
此外,按照全省一面旗、县区同步走的原则,整合、梳理和优化现有山东省情网、山东英烈网、文物山东等网站的革命文物数字资源,推进省市县三级并网、共享共用的“红色山东”融媒体平台和数据库平台建设,以数字化推进山东省革命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迈上新台阶。
(二)加快数字化阐释和挖掘,拓展山东革命文化遗产表现形式
集合省内文博单位、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和民间社团的人才智力优势,引入协同创新机制,推进成立山东革命文物数字化保护传承发展联盟,通过设立革命文物数字化专题研究基金、项目等方式,鼓励专家学者将研究重点和科研课题向山东省革命文物数字化保护传承和利用倾斜。
同时,根据文化和旅游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措施》,推进文博单位开展革命文化创意产品的合理开发,鼓励各单位创新开发机制,挖掘乡土资源,突出地域特色,采取合作经营、授权加盟等方式,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山东省革命文化创意产品的研发、生产、经营等全过程。
此外,着眼革命文化数字产品开发,创新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全息成像、裸眼三维图形显示(裸眼3D)、交互娱乐引擎开发、文化资源数字化处理、互动影视等技术,加强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在革命文物数字化、产业化领域的应用和布局,增强山东省革命文化遗产的数字展现力。
(三)推进宣传领域数字化建设,提升山东革命文化遗产传播影响力
第一,抓住时代机遇、把握政策红利、聚合优质资源,扎实做好《沂蒙山》《乳娘》《铁道英雄》等反映山东省革命文化的精品佳作的宣传推广和二次创作工作,提升“红色鲁剧”品牌影响力。
第二,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的重要指示精神,通过对党史文献、口述材料、地方志书等文献的挖掘、整理与研究,推出《山东革命记忆:100 年100人讲100 个革命故事》《沂蒙赞歌》等一系列内涵丰富、形式多样、传播有力的数字化文艺作品,实现革命传统的再生与重现,唤起广大人民群众的革命记忆,确保山东革命题材文艺作品走出去、叫得响。
第三,借力头部短视频平台,抢占新宣传阵地,策划组织“红色山东”媒体行、“大V 看沂蒙”等文化采风活动,打造山东革命文化热点。
第四,编写出版《山东革命故事选》《山东革命文化简明读本》《革命老区 红色沂蒙》等一系列反映山东革命历史的数字出版物。
第五,推进“红色革命云端课堂”建设,建立革命旧址、革命博物馆、革命纪念馆与学校、社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驻地部队的一体上云、共建共享机制,以数字课堂与沉浸式研学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开展具有庄严感和教育意义的系列主题活动,打造一批革命教育云端示范学校、示范社区、示范机关、示范连队,实现对山东省革命文化资源的全景式、立体式、延伸式宣传。
二、着眼“革命文物+”融合发展,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兴旺,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全力以赴消除农村贫困,推动乡村生活富裕。”用好革命文物资源,全面汲取革命文化营养,应按照“红+绿”互通互融的原则,大力发展乡村红色旅游、拓展乡村文旅新业态、强化区域共建合作,弥补农村产业发展业态单一、盈利不足短板,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一)做好“革命文物+旅游”,有效保护、科学开发山东革命文物资源
一方面,按照“文化”与“旅游”易融则融、能融尽融的原则,提炼革命文化的实践动力、释放革命遗产的经济张力,坚持“全省一盘棋、县区同步走、文旅两开花”的宗旨,保护好、建设好、管理好沂蒙、胶东、渤海、鲁西四个红色文化保护利用片区。以追寻革命记忆、接受革命洗礼、实现革命教育、传承革命基因为立足点,将山东革命文化遗产科学融入山水风光、历史遗迹、民俗风情等地域特色旅游要素,串珠成线,打造升级版山东革命旅行精品线路,以“小文物”转动“大文旅”,做大做强山东省红色文旅产业。
另一方面,充分发挥革命文化遗产的爱国教育和党性教育作用。在做好沂蒙党性教育基地、济宁干部政德教育基地、胶东党性教育基地、鲁南铁道大队红色教育基地的升级改造工程的基础上,各地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启动建设一批特色鲜明、布展科学、具有较强感染力和震撼效果的红色研学基地,打造一批红色研学、高端研学旅游等品牌产品,完善精细化红色研学服务、红色研学教育、红色研学品牌营销等产业链,形成省市县镇村五级联动、覆盖全域的山东红色研学文旅产业体系,全面讲好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的“山东故事”,打造全国革命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山东高峰”。
(二)做好“革命文物+新业态”,开创乡村文旅产业发展新格局
以“沉浸体验”“科技引领”“跨界融合”为主要模式和战略指引,加强乡村红色旅游与农业、工业、商业、体育、养老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培养休闲农业、文化创意、户外运动、养生养老等旅游新业态。同时,做好“旅游+产业”融合,强化乡村红色旅游与教育培训、现代农业、旅游地产等成熟业态的融汇整合,做好旅游驿站、露营基地、房车营地等旅游公共服务场所建设,延伸乡村红色旅游产业链条,完善乡村红色旅游产业体系,形成以红色引擎驱动乡村振兴、融“红”促“绿”的文旅产业发展新格局。
(三)做好“革命文物+区域合作”,打破景区壁垒和地区界限,实现协同发展
一方面,在“好客山东”文旅主品牌之下,搭建政府牵头、市场主导的山东文旅合作联盟,通过基础设施完善、文旅资源整合、产品优化升级,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视野下加快山东省沿黄9 市红色文旅资源的整合利用,推动红色山东文旅品牌与山水圣人、仙境海岸等文旅品牌的合作联动、组团宣传、协调发展,构建誉满海内外的山东“红黄蓝”文旅品牌体系。
另一方面,加强临沂、枣庄等山东革命文化遗产富集地区与西柏坡、延安、吕梁、大别山、遵义等中国革命胜地的跨省联合发展、区域一体推进,共同打造“中国精神”“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精品旅游路线,开创资源共享、产品互补、市场互动、客源互送的协同多赢红色旅游产业发展新格局。
三、深挖革命文物时代价值,为乡村振兴注入精神力量
散布在山东省广大农村地区的革命文物资源,承载着中国共产党带领无数齐鲁儿女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录了山东革命的艰辛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财富,是山东省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生动教材。我们要用好身边可见、记忆可知、情感所系的革命文物,发挥好革命文物在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精神力量。
(一)继承革命精神,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
革命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继承、弘扬和践行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的集中展现,是革命战争年代党群血肉联系、军民鱼水情深的文化书写,更是一代代共产党人不忘初心、奋勇前进的力量源泉。广泛分布于山东省农村地区的革命文物是革命文化的物质载体和直观展现,是具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的宝贵文化财富。
新发展阶段,我们要高举弘扬革命文化的伟大旗帜,发挥革命文化强心铸魂、凝心聚力的时代价值,做好革命文化的现代诠释与活化传承,将革命文化融入乡村振兴的话语体系之中,将革命精神注入乡村振兴的建设实践之中。特别要以2021 年全党上下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扎实做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激发广大人民群众投身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山东省乡村振兴建设进入快车道、实现大发展。
(二)弘扬革命传统,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据统计,山东全省有30.16 万名烈士,其中有名烈士23.2 万人、无名烈士6.9 万余人,抗日战争牺牲烈士8 万余人、解放战争牺牲烈士13.5万余人、抗美援朝牺牲烈士2 万余人,栖霞、海阳和沂蒙山等地区,更是村村有烈士。伟大英勇的齐鲁儿女孕育了浩气参天的革命精神,具有理论教育、思想教育、党性教育、文化教育的多重功能,是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快推进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生动教材。
新时代背景下,继承与弘扬革命精神,要与家风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通过树典型、立榜样、建标杆,推选一批红色革命先进个人、红色革命先进家庭、红色革命先进村镇,以榜样带动、以先进示范,营造继承革命传统、培育文明新风的浓郁氛围。同时,利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这一平台,通过聘请老革命、军烈属、老党员、农村乡贤等组建革命文化宣传小队,通过进家庭、进学校、进田间等接地气的形式,以身边物讲革命事、树文明风,切实让革命传统进村入户、落地生根、深入人心,为实现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供精神支撑。
结语
总之,要在新发展阶段做好“三农”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并非一蹴而就之事,我们要心怀大局、着眼全局、勇开新局,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坚持久久为功、善作善成,充分发挥革命文物资源服务大局、资政育人和推动发展的独特作用,将弘扬革命文化、利用革命文物、继承革命传统与推动乡村振兴紧密结合,引“红”助“绿”,融“红”促“绿”,彰“红”显“绿”,助力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