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地质填图在区域地质矿产调查中的作用探讨

2021-12-04陈江帆

世界有色金属 2021年17期
关键词:数字化区域数字

陈江帆

(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川东南地质大队,重庆 400030)

数字化技术对于社会产业结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区域性地质调查工作是地质工作的重要基础,也是综合性工作的前提,能够直接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因此也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发展走向。目前的科技正逐步向虚拟化数字化方向迈进,因此区域地质矿产调查也需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注重数字化地质填图技术的高效运用。

1 数字地质填图技术的分析

1.1 数字地质填图技术概述

数字地质填图技术所涵盖的内容也较为宽反,既包括了计算机电脑等相关硬件应用,同时也包含了GPS以及RS等软件技术应用,而在区域矿产调查工作过程中运用数字地质填图技术也就是通过数字化的信息收集以及整理、并形成较为完善的图件,实现传统工具内容的数字化过程。在运用数字地质填图技术之前需要对数据资源进行收集及整理,包括观察矿产类型、收集地理图形,并按照填图规范调整比例尺、选择较为合适的方案进行填图,在矿产调查时实践过程中还要对区域地层进行线性地质剖析,最后明确填图比例尺和单位并穿越地层线进行地质填图[1]。

1.2 数字地质填图技术特点

传统的矿产调查工作往往需要人工进行地质绘图,不仅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也会增加时间成本,而数字地质填图出现后,简化了手工操作,并能够对多样化的信息数据进行采集管理,提高了工作人员的观察范围,也提高了数据精准度,保障了地质矿产调查的质量。行业发展需要建立属于自己的数据库,使用和运用数字地址填图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矿产地质调查工作效率,同时也能够逐步建立完善的资源库,为下一步的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可持续化发展奠定扎实基础[2]。

2 我国地质矿产调查数字化的发展现状

2.1 我国的地质矿产数字化发展现状

我国由于历史原因等相关问题直至二十世纪末才开始对不同地理条件和比例尺的区域进行地质调查工作,因此相关的技术和经验都落后于西方国家,但是经过多代地质矿产调查工作者的不断努力,使得我国的矿业发展也实现了质的飞跃。

近些年来我国在数字化产业领域有了较大突破,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特点,数字填图系统也在不断完善和优化,由我国完全独立自主研发的RGMAP系统已处于世界技术行业前列,该项技术的最大特点并不是由于其技术性系统的独立特征,而是将传统的绘图模式进行了数字技术转换,并且具有较高的兼容性,可以让数字虚拟技术的功能完全发挥出来。虽然我国有了地质填图技术,但是运用数字地质填图技术时间较晚,因此还缺少相关经验的累积,对于数字化技术的掌握程度和熟练程度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尤其是该项技术与遥感以及定位技术的综合运用,可以让相关工作人员的数据信息收集和整理更加精准可靠,同时也是为建立我国的区域矿产数据库奠定基础。

2.2 我国的地质矿产数字化发展展望

我国前期的经济发展更加注重实体经济本身的规模性,而忽略了对环境的有效保护,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重要阶段,社会及行业的发展必须转变传统的粗犷模式,注重产业的可持续性,党和政府在多次会议中指出“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因此未来的行业发展必须注重环境保护,矿业的开采和加工属于高能耗行业,作为前期工作的区域地质矿产调查需注重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我国的国土资源发展需将整装勘查区的调查工作作为重点,并与后期的矿产开采撞、矿区恢复以及环境污染调查评价作为整体工作环节,既要提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提的精确度和质量,还要建立健全完善的地质灾害监测以及预警系统,实现区域地质监测、评价、应急以及防治的整体性工作闭环,并为区域的地质灾害改善建立长远性的规划方案。

3 数字地质填图在区域地质矿产调差中的作用

3.1 数字地质填图技术的优势

数字地质填图技术与互联网技术已经相融合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工作系统,可以将区域地质信息进行高效采集和安全存储,同时多种技术的运用与操作,还能将不同的地质点作为试题点建立数据模型,不仅能够为野外监测信息进行对比提供依据,同时还能提高样品监测、资料图以及化石等信息的数据收集效率,并经过多层次、多角度的信息填报以及数据收集,形成完整的区域地址数据库,为下一步的工作输出做好铺垫。虽然地质填图技术优势较为明显,但是相关工作人员仍要注重对地质基本技能的学习以及训练,了解岩石的基本形态以及地质构造,可以为地质矿产数据采集做好铺垫,否则采集数据不精准或者作为模糊,将可能造成后期工作的混乱或偏差。

3.2 数字地质填图技术的应用

首先,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需要相关人员在野外进行记录绘制,其中的填图工作涉及内容较为繁杂且手绘工作量较大,而且野外影响因素较多,因此可能出现偏差,而采用数字地质填充技术可以将首图以及部分技术相融合,将图形绘制进行深化标注,有效提高了绘制质量,同时通过野外地质PRB路线将重要地质构造以及野外观测路线进行精准控制,实现工作质量的提升。其次,分段路线在实际观测过程中需进行分别路线控制,但是传统的工作方式可能记录观测点之间的内容变化描述不清,数字地质填图技术的应用可以让量化标准更加清晰,描述也更加客观,也让数据库记录更加完备,值得注意的是工作人员应分清数字地质填图技术的特点,并相较于传统工作方式进行分析,结合GPS等技术进行精准定位、优化地质资料,并简化传统的操作过程,充分利用电子记账本优势,对野外实地勘测资料进行文字、图片、影像等多元化的记录方式。最后,野外地质勘测需要工作人员若按照标准进行观测点记录,不仅会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而且由于野外地形变化较为复杂,很容易引起安全事故,采用野外遥感数据记录方式可以提升数字填图效率,在地质填图中应用RS还可以解决精度问题,工作人员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制作数据,而减少了传统制图中的步骤、简化了应用程序,充分运用信息化数据程序优势让工作更加轻松。

4 数字地质填图的发展及不适应

4.1 数字地质填图技术的发展不适应

在人们的传统印象当中我国地域辽阔且物产丰富,无论从东到西还是从南到北都有着不同的矿产资源,而且区域性的矿产也有各自特点,但是我国人口数量位居世界第一,对于能源的需求规模非常庞大,虽然地大物博、物产丰富,但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考虑,对于能源消耗也非常大,人均资源占有率在国际上并不领先,为了更好的解决各类资源的匮乏问题,需加快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效率。数字地质填图技术的发展以及应用改变了传统调查工作模式,降低了工作难度,可以让工作人员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数据收集以及工作创新方面、减少了繁琐程序,同时也提升了工作效率,但是也有技术发展的不适应问题存在,例如部分工作人员对于手写识别以及字典的使用不够熟练,由此也降低了数据采集效率,而且数字地质填图技术需要在软、硬件技术层面上进行流程衔接,需要工作人员不仅具有基本的矿产调查经验,同时还能更好的运用数字化技术进行录入和辨别,但是目前的工作人员队伍还缺少综合性人才,往往更习惯于传统工作方式,不能将传统工作模式经验更好的与现代技术进行融合,同时由于工作的不熟练还可能造成精准度下降或者数据填报不完善等问题发生。

4.2 数字地质填图技术的发展思考

首先,数字地质填图的发展属于综合性、融合性技术的趋势,并非单一技术的运用,因此要注重各类技术的融合度,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评价标准以及工作规范,鼓励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探索。其次,各个国家或各个地区的矿业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必须注重跨越界线的行业合作,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应用范围,因此数字地质填图发展需要不断的拓展国际层面的领域合作,并建立相应的地质矿产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同时也可以针对境外资源勘探和开发进行前瞻性工作探索。最后,我国正处于社会深化改革的重要阶段,行业的发展必须注重技术创新以及人才培养,为了提高数字地质填图技术的运用质量,需要对相关技术人员进行教育以及培训,可以充分利用当前网络信息传播优势,打破时间与空间限制,让相关从业人员进行网络学习,了解行业发展动向以及技术应用动态,同时也要注重行业内部的经验交流,让地质填图技术更广泛的应用,为相关技术人员搭建沟通平台,推动技术的改革以及创新。

5 结语

传统的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存在工作效率低、人工成本大、耗费时间长等缺陷,严重阻碍了我国矿业行业的高速发展,随着我国的计算机及数字化领域的快速发展地质填图技术,为我国的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提供了更多的发展可能性,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深入分析数字地质填图技术的特点、了解和展望我国矿产数字化发展的现状及未来,充分运用数字定制填图技术优势为我国的行业发展铺平道路,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策略,推动地质调查工作的自我改革以及创新。

猜你喜欢

数字化区域数字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分割区域
论经济学数字化的必要性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答数字
区域发展篇
数字看G20
成双成对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