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铁军“脏毒腑秽学说”的构建与应用
2021-12-04孟香彤邓厚波刘扬扬刘铁军
熊 壮,孟香彤,沈 东,冷 炎,邓厚波,刘扬扬,刘铁军*
(1.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长春 130021;2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长春 130117)
刘铁军,长春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国家级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传承工作室指导教师,全国第四批、第五批、第六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教师,多年来,刘铁军教授对中医“下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应用,以《内经》“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伤寒论》“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吴又可《瘟疫论》“逐邪勿拘结粪”等经典理论为基础,结合现代医学“肠肝循环”[1]“肠道菌群”[2]等研究,认为“腑秽”是导致多系统疾病的根源之一,并以此创立“脏毒腑秽”学说指导临床实践。
1 “腑秽”病因理论假说的提出
1.1 六腑相连为“气道”是人体正常功能的基础
腑,为六腑,胃、小肠、大肠、膀胱、胆、三焦,《内经》言“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其以“通”为根本属性,《周易·系辞传》曰:“往来不穷谓之通,推而行之谓之通”,《礼·学记》谓之“知类通达”,《说文解字·辵部》:“通,达也”,“通”本意为到达。总而言之,通字解释为通畅没有障碍,相互连接无阻断。故而,六腑以通畅为顺,任何阻滞,无论有形之邪,或无形之邪均可导致六腑不通乃生疾病。
六腑运行有赖于气的运行,气为人身之根本,在六腑之道,以通降为顺,整体气机以向下为宜。传统认为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是气的运动具体表现形式,却忽略了六腑“传化物而不藏”功能本身就具有推动气的作用。气与六腑相辅相成,二者任何一方功能异常均会影响到彼此。如气虚者,无力推动六腑,气滞者则六腑凝滞等。
六腑传导通降可调动全身之气机,腐秽毒邪随气通降,由二便而出,五脏精气满而得以流动。《素问·玉机真藏论》“胃者,五脏之本也”,一者因“人之所受气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胃是五脏精微之源泉;二者胃气通降,以降为和,胃气降则脾气得升,故有“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之说。胃为六腑之始,下接小肠,大肠。又据张介宾“小肠居胃之下,受盛胃中水谷而分清浊,水液由此而渗入前”,膀胱与之联通。胆虽然为六腑之首,但是在解剖位置上与十二指肠相连,居于胃下。三焦从古至今争议不断,但可明确其具有主持诸气,通行水道作用,“有名而无形”与诸脏腑相连。故而六腑是相互连接的一条通道,也是气运行的通道之一,除呼吸道、脉管系统,可视为有形的“第三气道”。故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1.2 腑秽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秽,有两种形式,一种为有形之糟粕,久则化为腐秽,而成浊毒;一种为无形之邪气,如寒热痰瘀,久则亦可化为浊毒。
有形之糟粕,由饮食物而来,经腐熟由小肠泌别清浊,浊者形成糟粕,久则化为浊毒。人的生理活动,需要饮食物的支持,每日进食经人体传化物后“浊阴归六腑”,于肠道形成糟粕,相对于人体即为“毒”。日进新谷,则日成新毒,若未及时排出,则通过“肠肝循环”等进一步毒损机体。
2 脏毒腑秽学说四阶段特点
2.1 腑气
腑气是机体正常状态,包括正常六腑功能和气的通降之机,是人消化之根本。《灵枢·经水》曰:“六腑者,受谷而行之。”《素问·五脏别论篇》曰:“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六腑又称为“传化之腑”,传化水谷,其性通降下行,每一腑及时排出内容物,才能达到消化功能协调状态,以上通降之性,最受腑气影响,《素问·六节藏象论》中“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基于此,刘铁军提出“六腑中轴”的概念,六腑连脏,沟通表里,连接经络,如同人体中轴,以通降之性,平衡机体,调畅气机,若阻滞不通,则腑气上逆,气机逆乱,变生诸症。人以胃气为本,胃以通降为顺,作为“六腑中轴”起点,胃腑上连食道,下接小肠,在腑气的正常运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胃气得降,则饮食腐熟有力,受纳有功,反之则生呃逆、呕吐诸症。小肠上接幽门,下连大肠,作为“六腑中轴”转运点,小肠之气得降,则可受盛腐熟之物,泌别清浊,若小肠之气不降则受盛化物失调,传化停止,清浊不分,滞而不行,则腹痛、腹胀、腹泻等。大肠为邪气排出通道,其上接小肠,下接魄门,属于“六腑中轴”终点,为消化的最终阶段,主司传导糟粕,若大肠之气不降,则糟粕、水液停滞,毒邪停留,大肠重吸收进一步伤害人体。膀胱为邪气排出另一通道,接受来自小肠分清泌浊,大肠吸收之津液,为“六腑中轴”水液代谢的终点,具有储存、排泄尿液的功能,若膀胱之气不降,开阖失权,则尿液潴留,日久成毒,经肾的蒸腾气化,侵害人体。《难经·三十一难》曰:“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三焦作为“六腑中轴”的核心,为水谷通道、气化活动的始终,其气化运行正常,则可维持饮食水谷腐熟、分清泌浊、主司排泄等功能正常[3],且其与大便阻滞不通密切相关,《太平圣惠方》曾云:“大便不通者,由三焦五脏不和,冷热之气不调……壅塞不通也”。“十一脏取决于胆”,胆腑在腑气的运行、调畅中,起有决定性作用,胆气得降,则胆汁疏泄有力,敢于决断,反之则胆汁上溢,决断低迷,生口苦等症,怯而易惊。
2.2 腑浊
浊,古有多意,一为浓厚之精,一为邪气,一为混沌之意。糟粕不仅指粪便,泛指机体废物,在成毒还未成毒之前的一种产物,或糟粕未能及时排出但尚未成毒之前,称之为腑浊。腑浊致病,其病轻,如食肥甘厚味,六腑功能损害,腑浊生,但因未成毒,则一般向愈好。
腑浊致病主要导致一般性疾病的发生,如饮食无节,宿食停于中焦,久而生湿化热,阻滞中焦气机,引发慢性非萎缩性胃炎[4];腑浊内蕴,小肠传化失司,清浊不分,下迫肠道,腑浊不除,积滞不消,清浊无泌,则成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5]。七情失和,肝气郁结,横逆犯脾,脾失健运,津液代谢失司,聚生腑浊,致肠道失润,传导失常而成肠易激综合征(便秘型)[6]。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腑浊内生,侵及胆腑,胆失疏泄,胆汁郁滞,气血运行不畅而生胆囊炎[7]。腑浊结于体内,致使脾失健运,小肠不能分清泌浊,大肠传导亢进,水湿下趋而成慢性结肠炎[8]。嗜酒过度,湿热痰浊内生,日久生为腑浊,郁滞气机,血行不畅,肝络受阻,搏结蕴热互结于肝而发为酒精性肝病,饮食无节,脾胃损伤,运化失司,腑浊内蕴,伤及肝胆,疏泄失职,致气机郁滞,血脉瘀阻,痰浊瘀积,肝络受阻,湿热瘀积互结于肝而成非酒精性脂肪肝病[9]。
2.3 腑毒
腑毒,浊之深、重,由量到质的变化,毒即害,入营入血,日久入络,病情凶险,易成重症,危及生命。在正气尚有一息承受之力,即宜改善六腑功能,通顺为要,排出由浊变毒的病理产物。
腑毒影响慢性肝病的发展与预后。腑毒聚于体内,“肠肝循环”的首次通过作用降低,对腑毒吸收增加,其上蒙清窍,引发肝性脑病;腑毒日久,损伤脏腑功能,耗及气血阴阳,导致机体或气郁、或血瘀、或湿阻、或气虚、或血虚等病理改变,从而引起发热;腑毒结于肝络,肝脏疏泄不能,毒邪由脏及腑,阻塞胆道,胆汁运行不畅,排泄不通,胆汁溢出,而致黄疸;腑毒犯及胃络,阻滞不通,迫血外溢,不循经而行,上逆导致上消化道出血[10-11]。同时,腑毒也影响部分难治性胃肠疾病,其郁结于胃络,闭阻不通,终使胃膜损伤,胃络萎缩、增生、异变,形成慢性萎缩性胃炎[12]。肝失疏泄,脾失运化,水湿停滞,痰浊内生,瘀阻肠络,形成腑毒,毒邪互结,络脉不通而发为溃疡性结肠炎[13]。
2.4 脏毒
脏毒,腑毒之甚,损伤正气,脏腑相表里,腑损致脏虚,壅盛腑毒由腑及脏,生为脏毒,伤人最甚。在此阶段,正气虚衰,邪气亢盛,疾病预后一般较差,治宜扶正祛邪。
脏毒致病一般多为疾病的终末期阶段。此阶段病理过程复杂、致病程度严重,常在表里相关腑脏间传变成毒为先,气血阴阳俱损为主,久则流窜走注,脏与脏之间传变,甚则再由脏传回关联之腑,进一步加重腑之损伤,影响脏腑功能,导致周身气血皆亏。正气虚弱,脏毒蕴积于肝脏,阻碍气血,瘀毒相互搏结,邪克肝络,津血亏耗,而致癌变的发生[14]。脏毒侵袭,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亏虚,毒邪交结,正虚邪实,生为癌性发热[15]。此外,各系统的癌症、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后期等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癌症的脏器之间转移等皆与脏毒致病相关。
刘铁军根据六腑功能及腑秽致病轻重将其分为腑气、腑浊、腑毒与脏毒四个阶段,正常状态为腑气,其轻者为腑浊,为亚健康或疾病前状态或一般疾病,重者为腑毒,为重症,更甚者为脏毒,为绝症阶段。腑秽,邪轻者化浊,浊重者成毒,毒甚者传脏,三者相互作用,其本质皆属于腑气不通,糟粕不除,久化腑秽。腑秽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一方面,腑秽堵塞经络气血,影响气机升降,蕴而致病;另一方面,与风、寒、暑、湿等外来邪气,痰、饮、湿、瘀等内生病理产物相结合,进一步导致疾病发生,加重病情。腑秽核心病机为滞郁相合,影响“六腑中轴”,滞以气滞为主,气机的升降失常,腑气不降,郁以食、痰、湿、火等病理产物郁阻为主。由腑生秽,由秽伤腑,腑病及脏,脏病伤腑,脏腑合病,日久则出现虚实夹杂、气血不和、升降失常、寒热错杂、燥湿不济等[16]。
3 脏毒腑秽学说与通腑除秽法
腑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引起肠道菌群失调的原因和肠道菌群失调后引起的结果,通过“肠肝循环”作用于人体。研究表明,阻断“肠肝循环”能够有效的达到药物过量解救,毒性物质祛除等目的[17]。通腑化瘀法作为中医下法的现代医学理论核心之一,被广泛运用于各种疾病治疗。屈景辉等[18]运用化瘀通腑祛邪法治疗大肠癌术后患者,认为其可促进肠功能恢复、提高免疫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试验研究疗效显著。孙学全[19]以“以补为通,以通为补,通补兼施”之通腑益气化瘀法治疗血管狭窄,可见良效。
在通腑化瘀法的基础上,结合脏毒腑秽学说学术观点,刘铁军创新性提出通腑除秽法,取通降腑气,除邪祛秽之意,并将其运用在消化疾病的治疗中,均取得良好效果[4-16,20],认为通腑除秽法急下以攻邪扶正,缓下以排毒调气,通因通用,通补兼施,以通为补,通腑实、除腑秽、调节一身之气机,使毒性物质从肠道排除,切断“肠肝循环”,调节肠道菌群失调,从而达到祛除腑秽的目的[21]。
4 小结
现代生活中的肥甘厚味,汤酒醪醴,环境污染等因素,经过身体的转化即为糟粕。再者,现代社会节奏加快,情绪不畅,肝气郁滞,影响六腑之功能者尤为多见,轻者周身不适,难以名状,重者神志失常。刘铁军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肠肝循环”和“肠道菌群”理论,总结推出“脏毒腑秽学说”,符合现代疾病的特点,认为糟粕聚于体内,腑气不通,影响“六腑中轴”的正常运转,聚而成浊化毒,变生百病。临床治以通腑除秽,巧妙的运用下法,确有疗效。这一独特的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继承了古代之精华,借力现代科技,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对中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