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泽东文化自觉思想探析

2021-12-04于媛媛

长春大学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新文化中国化外国

于媛媛

(辽东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辽宁 丹东 118001)

新时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多元文化相互交流。建设什么样的时代文化,关系到民族的魂、国家的发展动力和人民的幸福。在此过程中,如何对待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是关键问题,文化自觉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着力点。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进程中,毛泽东表现出高度的文化自觉。探析毛泽东文化自觉思想,对新时代我国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一、文化“古为今用”

(一)自知:充分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历程

第一,充分肯定了中国古代文化的辉煌灿烂及对人类文明的卓越贡献。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中,用非凡的创造力、自强不息的精神、勤劳勇敢的作为,在不毛之地创造出灿若星河的古代文化。毛泽东指出:“中国在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1]707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使中国成为享誉世界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为世界文明做出杰出贡献,时刻影响着人类的文明与进步。毛泽东指出:“世界文明分东西两流,东方文明在世界文明内,要占半个壁的地位。”[2]这里所说的“东方文明”指的就是中华民族所创造的文明。这些阐述有力地驳斥了虚无主义,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励我们以坚定的信念奋发有为,重铸中华文化辉煌。

第二,清醒认识到中国近代文化的落后及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的深远影响。毛泽东指出:“近代文化,外国比我们高,要承认这一点,我们要学习外国的好东西。”[3]79承认近代中国文化的落后,赋予中国文化以前进的动力;“学习外国的好东西”是为了摆脱落后而奋起直追。马克思主义是从有人类历史以来最进步的思想体系,它以其科学性、真理性、革命性,照亮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在黑暗中苦苦摸索前行的路。毛泽东指出:“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4]思想解放、观念更新是社会变革与转型的前提,马克思主义使中国人精神发生质的变化,重塑了中国人的精神和心理,为中国社会变革提供了强大的力量源泉,进而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国文化的命运,使古老的中国获得新生。因此,马克思主义是使中国发生波澜壮阔变革的强大力量。

第三,深入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两重性”和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中国古代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沉淀的产物,虽然从整体上看是封建性质的,“但并不全是封建主义的东西,有人民的东西,有反封建的东西”[5]225。而且,“封建主义的东西也不全是坏的,也有它发生、发展和灭亡的时期”[5]225。“反封建主义的文化也不是全部可以无批判地利用的”[5]225。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两重性:有精华有糟粕,而且好坏相参。因此,不能简单地否定和肯定,必须辩证分析。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民族之“魂”。毛泽东高度概括了中华民族精神,指出:“中华民族不但以刻苦耐劳著称于世,同时又是酷爱自由、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1]623正因为中华民族富有刻苦耐劳的精神,所以用智慧和双手在荒芜之地创造出举世公认的古代文化,并使其源远流长;正因为中华民族富于不畏强暴、反抗压迫和侵略的革命精神,所以必然能够从近代沉沦中奋起,不断创造奇迹,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自明:科学地把握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规律

第一,遵循文化延续性规律,反对割断历史。历史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6],也是毛泽东观察和考虑中国文化问题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毛泽东强调:“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1]534。毛泽东把历史观点和中国文化相结合,揭示传统文化是联结中华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维护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前进的精神纽带,强调:“中国现时的新文化也是从古代的文化发展而来,因此,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1]708历史是文化的根和源,割断历史就是割断文化,现代文化就会失去根源,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毛泽东立足于“过去”的逻辑,主张总结和继承“从孔夫子到孙中山”的遗产,守住中国现代文化发展的“根”和“源”。

第二,把握文化继承性规律,提出“批判地继承”思想。中华文化经过几千年而没有中断,其根本原因得益于注重传承。由于中国传统文化是良莠混杂的有机统一体,因此,不能采取简单的“拿来主义”,而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1]534。辩证否定观是马克思主义对待传统文化的科学方法。毛泽东运用辩证否定观对中国传统文化给予具体分析,提出批判地继承,指出:“对中国的文化遗产,应当充分地利用,批判地利用。”[5]225无论是封建主义的文化还是反封建主义的文化,都要批判地继承、科学地利用。批判地继承即“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1]707-708。判断传统文化中“精华”与“糟粕”,关键是掌握“它们对待人民的态度如何,在历史上有无进步意义”[7]869这一标准。

第三,揭示文化的本质规律,勾画“新文化”发展蓝图。古人说:“承百代之流,而会乎当今之变。”[8]文化传承要兼顾历史和现实,必然包括发展与创新。那么,在中国封建文化基础上经过批判继承创造出来的“新文化”是什么样子呢?毛泽东通过揭示文化的本质规律,描绘“新文化”的面貌,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1]663-664根据这一原理,毛泽东阐述了新文化在新中国的地位,指出:“在新社会和新国家中,不但有新政治、新经济,而且有新文化。”[1]663可见,新文化与新政治、新经济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深入分析了中华民族新文化,指出新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1]664,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揭示文化建设高潮到来的历史必然性,预言“随着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9]。由此可以看出文化建设对于中华民族“出现于世界”的重要性,勾勒了再创中华文化辉煌的壮丽前景。

二、文化“洋为中用”

(一)尊重:学习外国先进文化

第一,肯定了西方文化的先进性。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0]毛泽东站在世界文化的角度,在中西文化比较中,清醒地认识到近代西方文化发展程度比我们高,认识到“每个民族都有它的长处,不然它为什么能存在?为什么能发展?同时,每个民族也都有它的短处”[3]41。因此,他主张对外国文化要“择其善者而从之”,“我们接受外国的长处,会使我们自己的东西有一个跃进”,通过积极主动地学习外国先进文化,促进中国文化跃升。

第二,主张科学地学习西方先进文化。首先,要按需要学习。毛泽东认为,应当立足于中国人民的实际需要,根据中国国情“有的放矢”地学习,“学那些和我国情况相适合的东西”[3]242。极力反对那种不顾中国国情和人民的需要,生搬硬套地将外国文化搬来的学习态度。其次,要全面地学习。在学习对象上,“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3]41,不受国家性质和民族大小的影响;在学习内容上,“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3]41,不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最后,要坚持长期学习。学习外国进步文化不是短期行为,而是长久的任务,要持之以恒地学习,“不但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要向人家学,就是几十个五年计划之后,还应当向人家学习。一万年都要学嘛!”[3]44。

(二)借鉴:吸收外国先进文化

第一,坚持批判吸收外国文化。毛泽东认为,外国文化有合理、进步的成分,也有消极、落后的成分,因此,对外国文化要采取科学的态度,主张“批判地吸收外国文化”,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但“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1]707。他旗帜鲜明地批评“全盘否定”和“全盘吸收”的观点,指出“文化上对外国的东西一概排斥,或者全盘吸收,都是错误的”[3]83,也明确反对“照抄照搬”的教条主义做法,指出“盲目搬用的方针也是错误的”[7]1083。

第二,坚持文化主体性。借鉴和吸收外国先进文化,首先,要坚持文化选择的自主性,即由我们自己根据中国具体情况对外国文化作出分析、判断和选择。毛泽东指出:“我们中国人必须用我们自己的头脑进行思考,并决定什么东西能在我们自己的土壤里生长起来。”[7]192其次,要在文化发展中坚持以中国文化为主的原则,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毛泽东指出,“应该在中国的基础上面,吸取外国的东西”[3]83,外国先进文化“搬要搬一些,但要以自己的东西为主”,“应该越搞越中国化,而不是越搞越洋化”[3]83。

三、文化共生共荣

(一)交融: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彰显中西文化的融合

《国语·郑语》曰:“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万物源于不同元素的融合,差异是融合的前提,融合的结果是产生新事物。文化融合是指异质文化之间在相互尊重、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的互动中不断融会贯通最终生成新事物的过程。文化融合是异质文化共生共荣的一种状态。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化。前者产生于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土壤,后者产生于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土壤。为了改变近代中国贫穷落后、任人欺凌的面貌,中国人民苦苦探寻,经历一次又一次失败,在反复比较和推求中,最终毅然选择了脱胎于西方文明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扎根,并在实践中发挥指导作用,改变中国的面貌,就必须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中国化”。1938年,毛泽东明确提出并科学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11]中国的特性和特点自然包括中国文化和民族特点,因此,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相互碰撞、借鉴中结合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当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绝不是简单的加法,毛泽东指出,“中国的和外国的要有机地结合”[12]。这种“有机地结合”是一个双向互动、交叉渗透、不断创新的过程:一方面,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中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融入科学元素并推陈出新,促进中国传统文化向现代转化;另一方面,用中国优秀文化的理念和精髓、中国人熟悉的说法和语言风格阐述并解释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体系,使其具有十分显著的中华民族特色。当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经过各取所长、融会贯通、互相提升的有机结合,最终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既不同于原来的中国文化,也不同于原来的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不中不西的东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异质文化的融合提供了典范。

(二)共荣: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中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和谐

“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13]和谐是“不同”之“和”。多样性是和谐的前提,共同发展是和谐的结果。“文化和谐表征社会文化的存在状态和相互关系,是指社会各式形态的文化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统领下和谐并存、相互借鉴、共同发展。”[14]社会主义文化要实现和谐,就要正确对待艺术和学术领域的不同见解、风格、派别。为此,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承认多样化的文艺流派、学术派别的存在,鼓励它们在相互切磋、相互交流中争奇斗艳、协调发展,是促进社会主义文艺、学术、科技繁荣兴旺的必由之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异质文化共生共荣的另一种状态。

社会主义艺术和科学要达到“齐放”“争鸣”的欣欣向荣状态,前提是允许迥异的“百花”“百家”存在。如果没有“百花”“百家”的存在,“齐放”“争鸣”根本就是无从谈起。只有营造自由、民主、宽松、充满活力的文化生态环境,才能保证“百花”“百家”的存在。因此,毛泽东提倡用客观标准和民主的方法去解决文化领域存在的是非问题,指出,“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艺术界科学界的自由讨论去解决,通过艺术和科学的实践去解决,而不应当采取简单的方法去解决。为了判断正确的东西和错误的东西,常常需要有考验的时间”[3]229;反对用主观性标准、专制的手段和简单的方法解决,他强调“利用行政力量,强制推行一种风格,一种学派,禁止另一种风格,另一种学派,我们认为会有害于艺术和科学的发展”[3]229,从而为“百花”“百家”的存在创造最大的自由空间;同时,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文艺和科学工作者积极性、主动性,激发了他们创新创造的活力,让不同文艺和学术派别在“放”和“鸣”中各抒己见、各展所长,在“齐放”“争鸣”中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共同繁荣和发展。

猜你喜欢

新文化中国化外国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外国公益广告
新文化购买PDAL40%股权
《家》中的两种文化冲突
新课程中如何实施英语课堂新文化教学
外国父母看早恋,有喜有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