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气韵生动,妙出自然
——评现代吕剧《先驱·王尽美》

2021-12-04李子佳

人文天下 2021年8期
关键词:王尽美戏曲舞台

■ 李子佳

《先驱·王尽美》是日照艺术剧院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而创作的现代吕剧,编剧刘桂成,导演卢昂、冯佳,由青年演员李扬主演。该剧充分利用戏曲优势,在继承山东吕剧亲切、质朴的表演风格和唱腔韵味的基础上,将传统文化元素与时代精神、民族精神相融合,艺术地再现了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王尽美(1898-1925)短暂而又波澜壮阔的一生。故事虽然发生在火热的战争年代,但整部作品却呈现出一种抒情空灵之美,无论是剧本创作、演员表演,还是舞台美术等方面,都表现得气韵生动,妙出自然,彰显戏曲主旋律作品的时代特色。

一、情节设计:一条主线,删繁就简

就近期现代戏创作来看,很多作品由于想要表达的内容太多,堆积在一起,导致人物主次不分,线索模糊不清。《先驱·王尽美》在情节设置上避免冗杂,力求干净,故事虽然发生在莒县、济南、山海关、青岛等不同地区,但始终围绕着“一人一事”展开,追寻着王尽美的革命足迹,无论地点如何转移,主旨只有一个——点亮火把,唤醒民众!

清末民初的旧中国,军阀混战、积贫积弱、民不聊生,生活在无边黑暗中的中国人民需要有人指引,寻找光明,寻找出路。诚如编剧刘桂成老师在剧本题记中所说:“当恶魔趁着夜色来伤害你的时候,你无处躲藏,唯一能保护你的,是唤起你周围的群众点亮火把,驱散黑暗。”这也成为《先驱·王尽美》非常醒目的主题。1961 年,中共一大代表董必武曾写下题为《忆王尽美同志》的诗:“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肯定了王尽美的革命功绩和历史地位。

王尽美出生于山东莒县的大北杏村,原名王瑞俊,20 岁赴济南师范学校就读,与当时的进步青年一起,投身爱国运动,抵抗反动军阀,在济南秘密建立了党组织。1921 年,他和邓恩铭一起参加中共一大,因追求尽善尽美而改名为“王尽美”。因为革命条件过于艰苦,王尽美积劳成疾,英年早逝,他的革命生涯只有短短五年。就可以提供给编剧的创作素材来说,和牺牲于战场上的革命先驱相比,王尽美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难度相对较大。

题材要选好,还要有新的角度;事迹不在多,要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这也正体现出编剧刘桂成老师思想之独到、功力之深厚。该剧按照时间顺序,点线串珠式地选取了与“点亮火把,唤醒民众”主题相关的重要时间节点来设计场次,分别是“辞家投考”“走进风雨”“济南建党”“红船‘一大’”“纱厂喋血”“英折青岛”等六场,这条故事线串联起了王尽美革命生涯的主要经历,而其他同类经历或者与主题关联不大的生活经历,编剧全部做了删减。

家庭亲情方面,无论是济南考学还是临终之时,王尽美要辞别的除了母亲,还有其他家人,包括祖母、妻子等。但是,如果在此处渲染太多情感,就会分散塑造革命先驱形象的笔墨。于是,作者仅以母亲作为家人的代表,通过与母亲的两次别离,表现王尽美对于家人的无比眷恋。他离开家人,奔波于各地,更加衬托出作为革命者的坚强意志。

早期革命工作方面,王尽美参加的共产党员大会,不只红船“一大”;他所领导的革命运动,也不只济南的学生运动、山海关的铁路工人运动和青岛的纱厂工人运动,但是作者将创作重点放在一大和上述革命运动上面,是因为它们更具有代表性。

就像王尽美在剧中所说:“杀死一个袁世凯,还会有另一个袁世凯,在中国还有比炸弹更厉害的武器,那就是劳苦大众。如果唤起他们、依靠他们,就能战胜反动势力和外国列强。”王尽美走到哪里,就在哪里点亮火把。作品始终围绕这一主题来写,没有旁枝末节,作者主动为剧情内容做减法,以小见大,以少胜多。整个故事展开得凝练而集中,这也正契合了以意境取胜的传统戏曲精神,使作品具有了清晰的主线和相对充裕的表演空间,使每一个场景都干净而灵动,每一个人物的行动都更加从容,场次连接自然顺畅,冷热相济、文武相间、动静结合、气韵生动,为后期其他主创人员的创作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度。

二、人物塑造:依实造虚,神形兼备

王尽美病逝时只有27 岁,留在世间的照片非常少,他在民众心目中的形象几乎都来自于一张旧照:寸头短发,双目有神,清癯瘦脸大耳,身穿中式斜襟大褂。该剧主演李扬在年龄上与剧中的王尽美相近,在外形、气质上也颇为相似,化妆师又比较细致地处理了演员的发型、耳朵和服装,所以剧中年轻的王尽美甫一出场,观众即眼前一亮,仿佛心目中勾画了多年的革命者就是这个模样。

不仅有形似,演员在舞台表演过程中,还有意识地区分出王尽美参加革命的三个阶段的形象特点。第一阶段,少年时期意气风发。王尽美作为一个具有革命意识的进步青年,怀着为穷苦人寻活路的朴素梦想,来到济南师范学校读书。在学校组织进步青年游行,与反动派斗争,反对签署《巴黎和约》,接受共产主义思想,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二阶段,工作时期沉稳干练。王尽美作为领导者到山海关组织京奉铁路工人大罢工,被捕入狱。在狱中教狱友说快板书,动员狱友与敌人斗争,看守被感动,主动释放了王尽美。第三阶段,生病时期外虚内刚,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王尽美不顾军阀政府五千大洋买他人头的危险,坚持赶到青岛领导纱厂工人罢工,同学兼战友卢孝函英勇牺牲,更加坚定了王尽美革命的意志。怎奈疾病缠身,昏迷后的王尽美被送回莒县老家,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拜别母亲,返回青岛罢工一线,最终英折青岛。演员从外形到内在,都做了较为恰当的处理,力求形神兼备。

除了坚定不移的革命性,创作者还通过挖掘王尽美身上多才多艺的特点来丰富作品的表现手法。剧中表现王尽美领导革命运动、唤醒人民大众时,分别运用了自编歌词、唱胶东大鼓、唱快板书、做大众演讲等方法,舞台呈现方式多样,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性,而这也正是王尽美本人擅长赋诗填词、作歌谱曲、吹拉弹唱、组织演讲的真实写照。同时,作者还将王尽美本人所写的诗词巧妙地化用在作品中,“沉浮谁主问苍茫,古往今来一战场。潍水泥沙挟入海,铮铮乔有看沧桑”(1918 年),“贫富阶级见疆场,尽美尽善唯解放。潍水泥沙统入海,乔有麓下看沧桑”(1921年),诗中可见,仅三年,王尽美已从一位进步青年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家。作者将真实性和艺术性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既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又多方面展现了王尽美的性格和才气,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生动。

为了突出革命先驱的英雄形象,作者在王尽美、邓恩铭、王翔千、王乐平、王母等人物基本史料基础上,围绕主要人物依实造虚,虚构出卢孝函、秦凤仪两位女性形象,增强作品的艺术性和感染力,也更契合戏曲艺术擅长表现生旦绸缪、悲欢离合的传统。作为与王尽美、邓恩铭并肩战斗的革命者,他们的名字虽然是虚构的,但这样的革命者却是真实存在的,所以这样的虚构并不妨碍作品的艺术真实性。作品还虚构了马大棒、马良两位北洋政府军阀的反派人物形象,他们张牙舞爪、虚张声势,表面透着狠,内里藏着虚。还有山海关拘留所的看守甲和看守乙,这两个人物形象的设置,主要出于剧情发展需要,同时又契合了传统戏曲舞台对丑角人物的需要。“无丑不成戏”,作品不仅通过他们的插科打诨为作品增色,而且作为军阀政府拘留所的看守,他们在王尽美的革命言行感召下,主动向革命靠拢,同情革命者和罢工工人,释放王尽美,这就从侧面肯定了王尽美发动群众工作的效果。

以上人物形象,虽然戏份不多,但各具特点,而且他们所有的语言和动作,都围绕着塑造主要人物的需要而展开:卢孝函、秦凤仪从正面衬托了王尽美的少年老成,看守甲和看守乙的做法体现出群众路线的效果,马大棒、马良则从反面衬托出王尽美有勇有谋、与敌人斗争的智慧和勇敢。正所谓“一本戏中,有无数人名,究竟俱属陪宾,原其初心,止为一人而设”①李渔:《闲情偶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年,第24 页。。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品很容易“见事不见人”,这部作品可以说见事见人,或者说它在可用事件比较少的情况下,塑造出真实可感的人物形象。

三、舞台呈现:虚实相生,写意抒情

《先驱·王尽美》的导演很好地理解了编剧创作意图,音乐、舞美、演员又很好地理解了导演创作意图。整部作品既保留了传统戏曲元素,又有创新性发展的特点。

就舞台设置来看,该剧共六场,每一场舞台设置都较为简单,符合传统戏曲的写意风格,但是它又与多媒体大屏幕融为一体,还原了故事场景,既有年代剧的审美质感,又有电影大片的即视感,对观众有很强的代入性。舞台上摆放着大杏村郊外的石头,编辑部的桌椅,山海关散落的枕木,青岛医院的病床,老家院中的石凳石桌;一个多层台阶将舞台与大屏幕联接在一起,与舞台上写意性的简单布置相对应,大屏幕的影像是大杏村贫瘠的土地,编辑部墙上的书橱和悬挂的月刊标牌,山海关火车的轨道和城墙,青岛医院的大楼和楼外的海面,老家小院的老房、老墙、老树……而台阶在其中发挥了多重作用,一会儿是负重苦力脚下的路,一会儿又成了王尽美、邓恩铭乘坐的船。大屏幕写实画面是舞台设置的延伸,而简单的舞台道具既是营造环境的需要,也是人物活动的支点。舞台主实,大屏幕主虚,两者结合,虚实相生,相得益彰。

该剧原汁原味地保留了吕剧唱腔亲切、质朴的韵味,又以抒情委婉的主题音乐贯穿全剧,在人物出场、转场时起到了很好的穿针引线的作用,《国际歌》几次出现,增强了作品的主题性。音乐诉诸听觉,好的音乐比起视觉的形象效果更加深入人心,吕剧唱腔与主题音乐融合在一起,丝丝入扣,衔接自然。

该剧还大量使用戏曲传统表演程式,不仅圆场、蹉步、亮相等基本程式俯拾皆是,还有游行学生与大棒队的开打,运用戏曲锣鼓伴奏,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戏曲化效果,避免了话剧加唱的窠臼。创作者在戏曲程式动作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加入了大量舞蹈动作,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性和可欣赏性。王尽美与卢孝函一起赶往青岛,此处运用传统戏曲程式的圆场,用戏曲锣鼓的伴奏表现道路崎岖、二人你追我赶的场景,演员不仅脸上有戏,身上有戏,背后也有戏。此处圆场的运用,使形体与唱腔完美结合,既符合剧情,又表现了演员的精气神,还增添了作品的传统蕴味,可谓一举多得。

该剧还有意识地插入几处闲笔,一是棒子舞,二是山海关大棒寻人。滑稽搞笑的音乐,丑角人物手持大棒的木偶式表演,散乱中透着统一,既推进了剧情,又有调节气氛、增强作品的作用。该剧还擅用群众场面烘托舞台气氛,舞台时间是浓缩的,为了达到时间延长的效果,剧中多次使用慢动作:比如第一场,王尽美出现时,放慢苦力人员负重前行的动作;第二场,大棒队与游行学生开打时,王尽美在前排正常开唱,放慢了后排群众演员的开打动作;第五场,卢孝函惊慌中抱起反动军阀丢在脚边的手榴弹时,放慢了群众互相冲撞的动作。就像影视作品中的慢镜头一样,作品通过放慢舞台上群众的动作,使主要人物的正常动作在对比中显得更快更紧急,有效地增强了剧情紧张度。这是编剧和导演共同创造的艺术结果,表现出创作者的才情与智慧。

该剧在细节处理上也尽力追求极致。作品的前后呼应彰显细节之美。如王尽美最初离家和最后离家给母亲的两次下跪,卢孝函英勇牺牲时再次响起她在校园时唱的胶东大鼓,前面怎样青春,后面便怎样悲壮。还有灯光、色调与人物、环境关系的处理,通过大屏幕营造波涛汹涌、红日喷薄的场景,通过山海关监狱看守的东北话增添地域感和亲切感。

转场快捷灵动,人物甚至不用下场即可直接实现转场。王尽美与卢孝函两人赶路的圆场结束,群众演员上场,此时大屏幕上枫树、河流的画面切换成了纱厂罢工的场景,王尽美走上高台即开始演讲,意味着他们已经到达青岛,一个动作就实现了场地的转换;而故事结局,病重的王尽美在邓恩铭、秦凤仪的陪伴下返回青岛罢工现场,走到下场门处,王尽美走上台阶,红日升起,海水一片赤红,他一甩围巾,站成了雕塑的模样,随即王尽美病逝的字幕推出,一个动作即完成了生死的转换。

“沐河浩浩入东海,浮山西来生龙材。谁说人间行路少,荡平荆棘大道开。”伴唱声中,故事落幕,但那片赤红的海水,冉冉升起的红日,还有寸头短发、双目有神、清癯瘦脸大耳、身穿中式斜襟大褂的主人公,还有那条火红的围巾,却深深地印在了观众的心里。正如李渔《闲情偶寄》中所言:“收场一出,即勾魂摄魄之具,使人看过数日,而犹觉声音在耳,情形在目者,全亏此处撒娇,作‘临去秋波那一转’也。”①李渔:《闲情偶寄》,第84 页。

猜你喜欢

王尽美戏曲舞台
军迷大舞台
军迷大舞台
封入土墙的照片
戏曲从哪里来
《广西戏曲》
王尽美:尽善尽美唯解放
王尽美:尽善尽美唯解放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歌剧要向戏曲学习
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