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入土墙的照片
2022-01-11尹洁
尹洁
王尽美(1898—1925)
“可惜了!可惜了!尽美的遗物全被土匪抢走了,只剩下……”上世纪50年代初,山东诸城枳沟镇大北杏村,面对政府派来的两位工作人员,一位老太太激动不已,蹣跚着走向一面土墙。
“尽美啊,娘的儿,出来吧……”她用手一块一块地抠下墙皮,取出一个纸包,小心翼翼地打开,里面是一张照片。这是一位男青年的半身像,平头、长衫,看起来20多岁,目光中却有着超越年龄的沉着从容。
他就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中共一大和二大代表王尽美。
“王尽美耳朵大,长方脸,细高挑,说话沉着大方,很有口才,大伙都亲热地叫他‘王大耳’。”
这是毛泽东主席对王尽美的回忆。两人初次见面是1921年,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时王尽美23岁,是山东党组织的代表。1936年,美国记者斯诺到延安采访,毛泽东在和他谈到中共早期创始人时,说:“王尽美和邓恩铭是山东支部的创始人。”
王尽美原名王瑞俊,出生于1898年,家境贫苦。小时候过年,他看到地主家张灯结彩、杀猪宰羊,问母亲:“地主家为什么那么富?”母亲说:“人家命好,咱穷人命苦。”王尽美说:“那咱和他们换命行不?”
“在中共一大代表中,王尽美出身最贫穷。”王尽美之孙、山东诸城王尽美研究会副会长王军对《环球人物》记者说,“他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悲惨境遇有深切体会。在后来的革命活动中,他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行动力,其中寄托着他要为穷人寻找出路的理想。”
左图:1922年1月,王尽美(左二)出席莫斯科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右图:王尽美主办的几种报刊。
因为家贫,爱读书的王尽美多次失学,历尽坎坷才读完了初小。1913年,他因为成绩优异,获得了免费就读枳沟高小的机会。在这所新式小学的课堂上,王尽美第一次听老师讲述了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铁路风潮、武昌起义等事件,并对政治书刊产生了浓厚兴趣。
1915年,王尽美高小毕业,回到家乡务农,并由母亲作主成了家。但他仍想继续读书,见识更广阔的世界,憧憬着“把我四万万同胞的腐败脑筋洗刷干净,更换上光明纯洁的思想”。
1918年,王尽美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北园分校读预科,入校不久便展现了出众的组织能力。一年后,五四运动在全国范围内爆发,王尽美被同学们推选为学校代表,组织集会、游行。据参与者回忆,当时的王尽美身穿校服,胸前斜披着写有“还我河山”字样的白布条,在街头慷慨陈词。其间,他认识了山东省立第一中学的学生邓恩铭,两个志同道合的年轻人迅速成了好友。
1920年初,李大钊在北京成立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王尽美闻讯,即借代表山东学生去北大联系事宜之机前往北大。经罗章龙介绍,他拜访了神往已久的李大钊,两人相谈甚欢。在北大期间,王尽美结识了许多早期共产主义者,阅读了许多在李大钊组织领导下翻译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并成为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第一批外埠通讯会员之一。
1921年初,经北京、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帮助,王尽美发起成立了济南共产党早期组织。同年6月,济南党组织收到即将召开中共一大的通知,决定派王尽美与邓恩铭出席。两人出发前,北京小组的代表张国焘路过济南,王尽美召集了8名济南党组织成员,与张国焘畅谈了一天。张国焘曾回忆:“他们向我提出许多问题,不厌其详地要我讲解。他们一面听,一面记录要点,并商谈如何执行。”随后,王尽美与邓恩铭乘火车抵达上海。一大召开第二天,王尽美汇报了济南党组织的组建过程,并针对当时的形势和任务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会议期间,王尽美逐一拜访了每位代表,畅谈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武汉代表陈潭秋曾回忆:“王(尽美)、邓(恩铭)两同志那时是两个最活泼的青年……”张国焘回忆:“王尽美参加一大时,仍本着学习的精神贪婪地阅读有关材料,有时且向到会的代表们请教。”
最后一天的会议是在嘉兴南湖的游船上进行的。代表们带着乐器、麻将牌作掩护。会议间隙,王尽美用笛子吹起了《渔家乐》 《步步高》等乐曲,毛泽东拍着他的肩膀说:“王大耳同志,你可是多才多艺啊!”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让王尽美更加坚定了信仰和信心。参加一大后,他将自己的名字瑞俊改为尽美,并写了一首诗:“贫富阶级见疆场,尽善尽美唯解放。潍水泥沙统入海,乔有麓下看沧桑。”
回到山东,王尽美常常在夜间出校参加革命活动,不久被校方以“不务正业、破坏校规”为由开除。但王尽美仍坚持在校园内宣进步思想。2021年11月,他组织成立了以“研究学理,促进文化”为宗旨的励新学会,出版《励新》杂志,宣传新思想、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
“在一大代表里,王尽美是行动派、实践派。虽然他的生命短暂,但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发展党组织、发动工人运动等方面,都积极付诸行动了。”王军说。
1921年6月,王尽美成立了山东第一个工会组织——济南大槐树机车厂工人俱乐部,这对推动铁路工人运动和全国工人的联合斗争起到了积极作用。1922年7月,王尽美同邓中夏、毛泽东等人共同起草了《中国劳动法大纲》,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工人运动的行动纲领。随后,王尽美与邓恩铭又以山东代表的身份出席了中共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当时与王尽美同住一室的罗章龙对他的印象是:“很有抱负,谦虚好学,诚挚亲切”“生活极其简朴”“生平行谊,重研究务笃实,宣传与组织均为其所特长”。
那段时间,王尽美组织了多次工人运动。一有空闲,他就去济南闹市区或大明湖畔演讲,常穿一身月白色长袍,言语亲切,讲的道理通俗易懂,引得许多人围观。他还将《苏武牧羊》的曲调填上自己创作的歌词,四处弹唱:“工人白劳动,厂主吸血虫。工人无政权,世道太不公。工人站起来,革命打先锋。”
有一次,王尽美從天津回济南,特意乘坐最便宜的闷罐车,因为那里多是中下层民众。他一路宣讲革命道理,每到一站就讲一遍,讲累了就拉一阵随身携带的胡琴,吸引了一拨又一拨乘客。
由于艰苦的物质生活,王尽美“奔波终日,恒不得饱食,有时日食一餐”,26岁时患上了肺结核,很快便发展到咳血昏倒的程度。1925年8月,王尽美病危。离世前,他没有向家人交代后事,而是请青岛党组织负责人记录遗嘱:“全体同志要好好工作,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和共产主义的彻底实现而奋斗到底!”过目后,王尽美在遗嘱上按下了自己的手印,终年27岁。
在山东老家,王尽美还有奶奶、母亲、妻子及两个幼儿。三代寡妇拉扯着两个孩子相依为命。4年后,王尽美的妻子和奶奶相继过世,只剩下母亲刘氏一人独自抚养两个孙子。多年后,王尽美的两个儿子王乃征、王乃恩也都走上了革命道路。
儿子早逝后,王尽美母亲时时想念自己的儿子。为了保存儿子遗物,她特意把珍藏的唯一一张王尽美照片包好,仔细藏到土墙破洞中,还在外面糊上一层泥巴作为掩护,躲过了土匪的抢掠。之后,她再也没有取出这张照片,直到全国解放。
1949年,毛泽东对参加第一届政协会议的山东代表马保三说:“革命胜利了,不能忘记老同志。你们山东要把王尽美、邓恩铭烈士的历史搞好,要收集他们的遗物。”王军告诉记者:“当年工作人员取走我爷爷照片后,马上回济南进行修复,找了最好的照相馆和技术最好的师傅。修好后交给马保三带回了北京。毛主席看到照片非常激动,说:‘对对,这就是山东的‘王大耳’。”
之后几十年,这张照片先后由王军的父亲、叔叔、堂兄保管。改革开放后,家属们觉得应该交给组织上,把照片寄给了山东省委,由济南烈士陵园保管。在王军看来,这张照片就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牺牲的缩影。
1961年,一大代表董必武乘火车经过山东,想起往事,写下《忆王尽美同志》:“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舟泛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
原名王瑞俊,山东省诸城市枳沟镇(原属莒县)人。1921年初在济南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同年作为山东党组织代表参加中共一大,1922年参加中共二大。1925年病逝于青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