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老挝鲁班工坊”建设路径探析——以柳州城市职业学院为例

2021-12-04柳州城市职业学院

亚太教育 2021年12期
关键词:鲁班工坊老挝

柳州城市职业学院 赵 莹

2016年3月,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率先与泰国大城技术学院合作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境外鲁班工坊——“泰国鲁班工坊”。截至2021年5月,我国已相继在泰国、英国、印度、印尼、巴基斯坦、柬埔寨、葡萄牙、埃及等14个国家顺利建成海外“鲁班工坊”。“鲁班工坊”是助力我国职业教育走出去、服务企业走出去的创新型国际化职业教育服务项目,不仅能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能提升我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内涵,搭建我国职业教育与世界沟通的桥梁。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的东盟国家老挝山水相近,在跨国发展合作方面有着一定的地理和文化优势。两国间除了加强政治经济方面的合作,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也尤为重要。人才是两国未来全面战略合作、共赢发展的关键,积极与老挝合作建设鲁班工坊,对推动中老关系有着积极的作用。

一、老挝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现状

(一)起步晚,资源分配不均衡

老挝高等教育起步时间比较晚,1958年才在万象成立第一所大学,标志着老挝高等教育的开端。截至2020年,老挝一共有5所大学,101所职业院校。老挝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主要由老挝教育与体育部负责,有师范院校、公立大学、职业教育和私立学校这四个类别,同时,老挝教育与体育部也负责对老挝大学的监督和管理、宏观调控和教育资源分配。

老挝政府在进行教育资金分配时,通常将80%左右的资金投入到教师工资和学生补贴上,对教学设备的更新有所忽视。老挝高校的教学设备通常由国外资金进行资助,在教育资金投入上,老挝明显落后于其他许多发展中国家。但随着老挝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老挝国内人才缺乏这一问题日益显现,老挝政府为之开始不断进行针对性的改革。比如政府通过增加教育支出为教育事业提供更大的支持、鼓励院校进行自我更新等,同时政府也积极制定教育教学管理相关的法律政策。高校逐步得到政府的支持,自我管理的权力在不断扩大,这对老挝高校招生数量的扩大、教学资源水平的提高、院校进行对外合作和交流等都有积极、显著的效果。

(二)学术研究水平较低

在老挝,首先,许多高校教师对学术研究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认识,对学术研究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开展;其次,老挝许多高校对科研资金的投入较少,相关仪器和设备也比较缺乏,没有进行科研的氛围与习惯;最后,由于老挝高校教师的平均薪资水平偏低,为平衡日常开支,许多高校教师经常在校外兼职,占据了大部分课外时间精力,这也导致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学术研究。

近几年,老挝政府逐渐关注到此问题,开始提高对学术科研的关注度,并且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措施,促使老挝的学术科研不断取得成果。同时,老挝政府对大量的私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也表示认可,对其发展进行鼓励。

(三)国际合作项目逐渐增多

近几年,老挝逐步完善了其对外开放政策,政府更加重视职业技术间的合作。随着国际合作交流逐渐增多,老挝在经济和教育方面都有了较快的发展,老挝高校和其他国家高校之间的合作取得了很大成功。当前,老挝高等职业院校与中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相继签订了合作项目,这也促进了老挝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四)人才培养类型需求多样

老挝政府以当地经济以及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四个基本要求:第一,培养的人才应适应社会发展、日常管理和服务的需求;第二,进行教学方案的制订时要以老挝当地市场为导向,以专业技能培养为目标;第三,在拟定教学计划时要以提高老挝学生专业能力为日常教学的终极目标;第四,借助校企合作的方式,进一步培养专业水平较高的应用型人才。

二、“中国—老挝鲁班工坊”建设路径

每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文化程度不同,职业教育发展情况和水平也不相同,因此对技能人才的重视程度和培养方式也不同。以柳州城市职业学院为例,在建设“中国—老挝鲁班工坊”路径探索中,梳理和老挝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历程、现状、存在的问题,了解鲁班工坊的发展内涵、发展现状、已有模式、发展趋势,结合其他海外已建成的鲁班工坊建设的模式特征,分析制定适合合作建设鲁班工坊的达成路径。

近年来,柳州城市职业学院与老挝不断加深教育交流合作建设,2018年与老挝教育与体育部签订合作协议,中老政校合作办学,招收并培养老挝来华留学生,是目前在广西高职院校中拥有最多老挝来华留学生的高职院校,配合老挝中资企业,积极为老挝企业培养适合人才。2019年,柳州城市职业学院与老挝公司共同建立了茶艺人才培养基地,分别在老挝万象、中国柳州两地进行签约挂牌。同时,中老双方积极合作编写双语教材,在当地政府及企业的支持下,举办了老—中茶艺培训班,为当地培养茶艺技能人才。

当前,我国已建成的海外鲁班工坊的建设模式主要有三种,第一,国内院校和国外院校合作共建海外鲁班工坊;第二,国内院校联合企业在海外共建鲁班工坊;第三,国内院校依托政府建设鲁班工坊。针对柳州城市职业学院近几年与老挝政府及企业的合作方式以及特点,并结合其他海外鲁班工坊建设的经验,对“中国—老挝鲁班工坊”的建设提出以下六个路径探索建议。

1.建立健全的政策保障和支持体系,强化政府的统筹管理能力,完善顶层设计。例如为建设“双高”院校提供项目支持,扩大老挝来华留学生名额和奖学金,扩大教师对外交流的规模,加大对建设老挝鲁班工坊的宣传和研究,使老挝鲁班工坊的建设得到更有效的保障。

2.寻找合适的合作企业,鼓励企业深度参与老挝鲁班工坊的建设。借助政府的支持以及企业的资金支持,缓解学院建设老挝鲁班工坊的资金压力,同时企业的融合与参与,能够使学院进一步深入了解鲁班工坊海外建设项目中人才的需求类型,进行针对性的培养模式制订,进而通过老挝鲁班工坊培养出更适合老挝社会经济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专业人才。

3.设立老挝鲁班工坊建设专项经费。合理、稳定的专项经费支持以及保障体系是职业教育持续发展的基础。例如福建省某高等院校在建立海外鲁班工坊的过程中,在教育经费中增加了鲁班工坊专项建设资金,用于海外鲁班工坊的建设。

4.注重以科研为导向,建设一支老挝鲁班工坊专业研究团队,引领老挝鲁班工坊的建设。通过专业研究团队来研究其他海外鲁班工坊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及建设路径,借鉴其成功经验,分析适合在老挝建设鲁班工坊的路径以及建设模式。

5.加强国际化师资队伍的建设。海外鲁班工坊的核心建设条件是国际化师资队伍的建设。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国际思维并通晓国际规则的师资力量,是建设海外鲁班工坊的预先条件。首先,在学院选取一批理论和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进行长期系统的培训,不仅要提高这些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也要提高教师的双语授课能力,能够尽量用老挝语或英语把先进的技术和知识进行准确无误的传授。其次,挑选并培养老挝合作院校的骨干教师,让其在中国接受系统的语言及专业培训,借助专业考核标准,确保在老挝鲁班工坊能担任主要的教学工作任务。

6.针对老挝鲁班工坊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和教学资源的整合开发。针对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趋势,线下培训及活动的开展受到限制,应积极开发适合远程线上教学的教学模式,针对老挝的网络条件,寻找并开发软件,保证老挝鲁班工坊能接受我院对其进行的线上职业教育培训。同时,开发适合老挝鲁班工坊的教学资源,如中、老双语或中、老、英三语教材及课程资源库,设置针对老挝鲁班工坊的考核标准等。

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指出,要主动对接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大力发展向海经济,促进中国—东盟开放合作,办好自由贸易试验区,把独特区位优势更好转化为开放发展优势。在积极助推建设“中国—老挝”鲁班工坊的过程中,广西职业院校应树立创新理念、把握发展新格局、贯彻落实重点布局,借机创新中外合作教学及办学改革、探索中外合作办学发展模式,拓宽中外合作办学路径,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深化校企合作,助推当地产业升级,积极促进“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内涵式发展。

猜你喜欢

鲁班工坊老挝
老挝肉牛输华实现突破
朝发夕至 乘着火车去老挝
星月工坊
星月工坊
快乐小鲁班
超级『鲁班』
聪明的鲁班
星月工坊
星月工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