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提升公民语文素养的语言现代化事业
2021-12-04关彦庆
关彦庆,彭 瑶
(长春理工大学文学院,长春 130022)
语言文字事业“具有基础性、全局性、社会性和全民性特点,是国家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1〕,关乎国民素质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中国共产党的语言文字事业以人民需要为中心奋斗百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成为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国家谋复兴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因此,科学认识百年语言文字事业发展史是历史的责任,也是发展的需要。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共产党百年语言文字事业已有的研究成果有三类,第一类:主要研究新中国成立后的语言文字工作①参见关彦庆《新中国语言文字事业的三次重大转向》,《北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31-41页;言实、周祥《新时代语言文字事业的新使命》,《语言战略研究》2020年第6期6-16页;刘朋建《新中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的成就和经验》,《语言文字应用》2020年第4期2-6页;张日培《新中国语言文字事业的历程与成就》,《语言战略研究》2020年第6期17-28页;郭熙《七十年来的中国语言生活》,《语言战略研究》2019年第4期14-26页;周庆生《中国语言政策研究七十年》,《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60-71页;黄行《中国民族语文事业七十年》,《语言战略研究》2019年第4期27-37页。;第二类:以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史线索为依据,分析语言文字工作②参见苏培成《当代中国的语文改革和语文规范》,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文秋芳、杨佳《中国共产党百年语言文字事业的人民观》,《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6期80-88页;项开喜《中国共产党与百年语言文字事业》,《中国语文》2021年第4期387-401页。;第三类:以语言文字工作的核心内容为依据分析语言文字工作,李宇明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语言文字事业经历了三个黄金时期〔2〕。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过百年艰苦奋斗,走出了一条从贫困落后到富强文明的发展之路。在这百年奋斗中,遇到的困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非常复杂,跟随中国共产党奋斗的人民群众绝大多数是文盲、没有文化,更不懂技术,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难成功地对公民实施教育的?从人民群众成长视角看,如何才能清楚地描绘百年语言文字事业的成功发展道路?
二、中国共产党百年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的三个阶段
公民素养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极为重要,对于公民本身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设家园,推动整个社会文明进步,提高公民素养是非常重要的战略选择。公民素养内涵具有时代性。中国共产党百年语言文字事业发展史的公民语言文字素养教育走过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21—1981年)是以扫除文盲为目标,打造文化公民(语言事业全民化),第二个阶段(1982—2016年)是以扫除法盲为目标,打造守法公民(语言事业法治化),第三个阶段(2017年至今)是以扫除美盲为目标,打造高素养公民(语言事业审美化)。具体的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是融合型的,设置不同阶段时间起止点是为了突出不同阶段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的主要特征。笔者结合三个阶段具体的语言文字工作,解读中国共产党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3〕,进而全面展现中国共产党从战略高度谋划语言政策、从国家建设的高度提升公民语言文字素养的行动,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国家谋复兴的人民观。
(一)扫除文盲,培养文化公民
文盲指不识字的成年人。解放前,中国是一个普遍文盲的社会,“语言文字问题是我们社会生活上的基本问题。靠着语言文字,我们才可以经营社会生活”〔4〕。中国共产党人敏锐地认识到扫除文盲的重要性,也看到了扫除文盲任务的艰巨性,在扫除文盲工作中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党的扫除文盲工作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类型:创制新文字扫除文盲、利用冬学扫除文盲、简化汉字扫除文盲、推进语文规范并提升语文应用能力。
1.创制新文字扫除文盲
中国共产党语言文字事业始于文字改革,中国的语文改革运动始于清朝末年的切音字运动,第一个创制拼音方案的是福建人卢戆章(1854-1928),他编写了切音字课本《一目了然初阶》。中国共产党人1928年就开始了创造拉丁化新文字的工作,主要参加者有瞿秋白、吴玉章、林伯渠等。1929年10月瞿秋白在苏联汉学家帮助下写成了《中国拉丁化字母》,在莫斯科出版。1931年9月在苏联海参崴召开中国新文字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国拉丁化新文字的原则和规则》〔5〕87,这个拉丁化新文字很快就用于苏联远东地区的华工扫盲了。拉丁化新文字传入中国后,在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中国共产党人对于推行新文字教育有清醒的认识,“首先要解决三方面的问题,一是说服知识分子认可新文字,二是在法律上给新文字以合法地位,三是教育群众接受新文字”〔6〕。为了更好地落实推行新文字工作,“1937年到1938年初,陕甘宁边区曾办了一批新文字扫盲班,并在小范围内分别编印过新文字小报”〔7〕。1940年1月,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指出“文字必须在一定条件下加以改革”。1940年12月,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发了《关于推行新文字的决定》,给予新文字和汉字同样的法律地位。1941年5月,中国共产党边区中央局发布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第十四条规定“要使边区的人民人人都识字,就必须积极推行边区过去消灭文盲的办法,就必须大力地推行新文字”〔5〕103。从新文字在陕甘宁边区推广应用的过程、方式、策略、效果看,中国共产党用新文字扫除文盲的积极实践是深谋远虑的。
2.利用冬学运动扫盲
“冬学”是指我国农村在冬闲时开办的季节性学校,中国共产党改造了传统的“冬学”,发展成了一种发动群众进行全民学习的轰轰烈烈的冬学运动。1937年在陕甘宁边区兴起,主要任务是识字和明确抗战道理,在各抗日根据地迅速发展,在解放战争时期继续繁荣,成为一种成熟的社会教育模式。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沿用冬学教育模式,1949年12月5日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开展1949年冬学工作的指示》,指出:“为了更好地帮助广大群众提高其政治觉悟和文化水平,今后要在全国农村中普遍推行冬学这种已为历史经验证明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同年12月23日至31日,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争取在1951年开始进行全国规模的识字运动”〔8〕。我们在查看吉林省相关信息时发现,1949年至1955年均有省级机关发布《吉林省×××年开展冬学运动的指示》。1956年,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改造基本完成,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毛泽东在1956年9月召开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即共产党在全国执政后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表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国家。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开始了,依靠冬学运动扫除文盲的时代结束了,必须结合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合作化的发展要求,开展更大规模的扫除文盲的工作了。
3.简化汉字扫除文盲
中国古代社会,繁体字为正体字,笔画多,广大民众为了使用方便,创造了简体字。简化字又称简体字①简化字又称简体字,与繁体字相对。同一汉字往往有繁简不同的体式,简化字比繁体字构形单纯、笔画减少、书写便利。参见戚雨村、董达武、许以理、陈光磊编《语言学百科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618页。,是新中国扫除文盲极为重要的工具。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的建设目标是工业化,这需要更优系统、更大规模、更高质量的扫除文盲工作来支撑。汉字改革只有两个方向,一是拼音化,一是简化汉字。中国共产党决策者非常慎重,认为:文字改革应首先办“简体字”,不能脱离实际,割断历史〔5〕810。简化汉字工作非常复杂,既涉及理论问题,也涉及方法问题,更涉及政策问题,集中指向可操作性上。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决策者、语言科学家、语文工作者和文化教育工作者做了大量的、深入的、细致的工作。1954年11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讨论汉字简化方案的指示》,1956年1月国务院公布《汉字简化方案》及《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1956年3月中共中央委员会、国务院发布《关于扫除文盲的决定》,“使广大劳动人民摆脱文盲状态,具有现代的文化,这是我国文化上的一个大革命,也是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项极为重要的政治任务”〔9〕。至此,在全国范围内积极地有计划有步骤地扫除文盲的活动在新中国正式拉开序幕。
简化汉字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文字拼音化问题,文字拼音化的前提是汉语语音在全国范围内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的民族共同语,如果不能广泛推广民族共同语,拼音文字的推行会遇到很大困难。1955年10月召开了两个重要会议,一个是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一个是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1956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1958年1月,周恩来在政协全国委员会上作了《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的报告,指出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是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订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1958年2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汉语拼音方案〉的决议》。1960年4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推广注音识字的指示》。简化汉字的初始目的是方便人民群众的学习(扫除文盲)和使用,以利于工农群众在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合作化的过程中适应发展生产的需要。文字改革的系列政策出台,不只是为着文字改革,更是为了顺利地进行社会主义的建设。“扫除文盲工作是新中国建立初期共和国的重大决策之一。它的领导规格之高、涉及行政领域之广、参与人数之多、遇到问题之难、持续时间之久、结合社会生产之紧密、取得成就之显著都是令人瞩目的”〔10〕。
4.推进语文规范并提升语文应用能力
能认字、写字只是培养文化公民的前提,培养用字写文章的能力才是目标,它涉及语文规范。新中国成立之初,汉语文在应用上存在的许多不规范现象引起了高层的注意,1950年5月《人民日报》发表短评《请大家注意文法》,1951年2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纠正电报、报告、指示、决定等文字缺点的指示》,同年6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同时连载吕叔湘、朱德熙的《语法修辞讲话》。1955年10月召开的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形成了一个重要共识:“为了提高人民文化生活的水平,为了给汉语拼音文字的实施准备条件,以及为了有效地发展民族间和国际间的联系和团结,都必须使汉民族共同语即普通话的规范进一步明确起来。”〔5〕1461986年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上,国家调整了语文政策,文字拼音化不再列入国家的语文政策。面对新形势对语言文字工作的要求,党中央、国务院规定了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②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是:贯彻、执行国家关于语言文字工作的政策和法令,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继续推动文字改革工作,使语言文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更好发挥作用。和任务①新时期语言文字的主要任务是:做好现代汉语规范化工作,大力推广和积极普及普通话;研究和整理现行汉字,制订各项有关标准;进一步推行《汉语拼音方案》,研究并解决实际使用中的有关问题;研究汉语、汉字信息处理问题,参与鉴定有关成果;加强语言文字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做好社会调查和社会咨询、服务工作。。语文规范和语文应用能力具有时代性,需要解放思想,提高认识,才能培养具有新时代语文能力的文化公民。
(二)扫除法盲,培养守法公民
法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是调整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则,它体现为国家意志。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国家谋复兴也体现在法治建设、法治教育上。
新中国建立后,语言文字相关法律推出的过程是:195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条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六条规定“学校应当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二条规定“汉语言文字为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教学语言文字”。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以下简称《语言法》),第一条规定“为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及其健康发展,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社会生活中更好地发挥作用,促进各民族、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语言文字每一个法律条款的推出都是国家法治理念进步的标记,199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依法治国,1999年“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载入宪法。语言文字的专门法律《语言法》的出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它标志着我国公民的语言生活进入了法治时代。为贯彻落实《语言法》,教育部、国家语委2001年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的通知》,有详细的评估标准和实施细则。2004年联合发布《关于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创建活动的意见》,推动学校在全社会更好地发挥基础作用和积极影响。这两个活动规模大、规格高、持续时间长,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语言法》是语言地位规划的成果,目标是对多语言、多文种社会进行有效管理,功能上是对语言文字社会关系的管理。《语言法》已经颁布21年了,它的社会知晓率不高,有很多法盲。法盲是指“不仅体现在对法律规范知识内容的无知上,也体现在对法律制度意义的隔膜上”〔11〕。我们这里的法盲是专指不了解语言文字的法律知识、不理解语言文字法功能及意义的人。在一国之内,不仅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需要法律调节。在多语言、多文种的国家,语言与语言之间、文字与文字之间也有社会关系,也需要法律调节。语言文字法治教育的目标是掌握现代社会生活所必须的语言文字法律知识,提升公民语言文字社会意识,遵守规范,成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社会人”,能正确处理社会语言生活中遇到的各类问题。
语言文字的法律建设和法治管理起步很晚,公民的语言文字法意识还比较薄弱,对自己作为社会关系参加人所具有的权利和义务缺乏基本了解,对自己承担的法律角色缺乏了解,不能以法律自觉约束自己行为,这样的公民就是语言文字法的法盲。现在还有很多人不理解语言文字法盲的社会危害,语言文字法盲的大量存在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障碍。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普及法律知识,让公民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是扫除法盲、提高公民法律素质的重要途径,“通过普法来扫除法盲,为法治铺好道路”〔12〕。语言文字背景下的法盲与普通意义上的法盲不同,后者违法会受到法律的惩罚,前者违法不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因为《语言法》没有惩罚措施,它需要公民自觉,就推广普通话而言,“仅仅讲推广普通话是法律规定和行业要求并不能完全祛除人们学习和使用普通话的被动心态。当人们把学习普通话看作是充实自我、完善自我和对美的追求时,就能变被动地学习为主动地学习使用普通话”〔13〕。
《语言法》的普法工作还是从“双语教学”涉及国家安全开始的。双语教学目标有两个,一是获取学科知识,二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外语的能力。因此在我国推行的双语教学一般是英语和汉语的双语教学,用英语讲授非英语专业的专业知识。马庆株认为:“教学语言是国家主权的重要方面。这方面主权的丧失将导致国家整个主权的丧失。在普通教育中实行汉语和英语双语教学,就是要放弃国家通用语言作为教学语言的法定地位,从而逐渐向只使用英语过渡。这不是中国人自己把语言主权让出来,自己损害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吗?我国从来没有规定英语这种外语在中国学校教学中的法定地位。”〔14〕这个批评非常深刻,《语言法》第二条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高考存在用文言文作文得到阅卷老师鼓励的现象,彭泽润认为:“建议高考试卷要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意识和规范意识。”〔15〕由此可见,普及《语言法》的工作不只是学术范畴的事,更要走进公民的生活。
2012年7月8日,笔者应邀到吉林社科讲坛(第151期)作学术报告,题目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解读,主要分享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立法宗旨、适用范围、基本政策以及语言文字法的法律精神①资料来源:https://www.jlplib.com.cn/ggzl/201207/t20120703_16954.htm。。这次普法实践让我们非常震惊,吉林省图书馆五楼报告厅非常大,居然座无虚席,听众听得非常认真,有的还做笔记,事后还有人打电话咨询关于语言文字法的相关问题。
语言管理是语言规划的新阶段,“管理对象不仅包括社会语言生活也包括网络空间的语言生活”〔16〕。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网络空间成为公民非常重要的活动场所。据统计,截至2020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9.89亿〔17〕,主要有发送信息、阅读新闻、网络购物、网络支付等六种活动类型,网络世界环境的抽象性使网民失去了言语行为的具体判断条件〔18〕,网络安全事件频发。为了保障网络安全,2016年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以下简称《网安法》),从文本上看,《网安法》似乎与语言文字没关系,但该法第二十条②本条目具体内容:任何个人和组织使用网络应当遵守宪法法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不得危害网络安全,不得利用网络从事危害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宣扬民族仇恨、民族歧视,传播暴力、淫秽色情信息,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扰乱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以及侵害他人名誉、隐私、知识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等活动。的规定指向网民的网络空间言语行为规范。《网安法》突破了传统的语言文字法律的认知边界,把语言管理发展到言语管理,公民的言语管理成为新时代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内容,它拓展了“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提升公民和国家的语言能力”的外延。守法公民的培养必须把客观的知识变成主观的能力,需要三个环节,立法、普法和守法,立法建立专业的法律文本,普法把科学的法条变成可读性的法律知识,守法把法律知识变成法律能力。从《宪法》到《语言法》到《网安法》是语言文字事业法制化、社会文明进步的阶梯,公民知法守法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三)扫除美盲,培养高素养公民
我们在研究中国共产党百年语言文字事业公民教育的发展过程时,提出了扫除美盲这个概念,检索“美盲”的时候,发现著名画家吴冠中已经提出了“美盲”这个概念,他说:“中国的文盲不多了,但美盲很多”,这里的“美盲”是美术视角的判断〔19〕。吴冠中一方面肯定了语言文字工作扫除文盲的成绩,另一方面提出了美盲的问题,虽然与我们关注的公民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视角的“美盲”有性质上的差异,但是我们还是非常兴奋的,因为我们都注意到了公民的审美能力。现代汉语词典没有美盲这个词语,通过学党史,研究公民语言能力发展规律,我们提出了一个假设,认为公民语言能力发展是有阶段性的,是从“文盲”到“法盲”到“美盲”三个层次。字面意义上“美盲”是指没有或者缺乏审美能力,生活机械简单、缺乏美感,没有品质追求,需要美育教育的人。语言文字角度的公民美育教育表现为语言美,走过了语言文明美、语言和谐美、语言品质美三个阶段。
20世纪80年代初的语言美是语言文明美。改革开放以后,在党中央的重视和领导下,在全国广泛开展了以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为主要内容的“五讲四美三热爱”的文明礼貌活动。在《关于开展文明礼貌活动的倡议书》中对语言美的解释为:“就是要使用和推广礼貌语言,做到‘和气、文雅、谦逊’,不讲粗话、脏话,不强词夺理,不恶语伤人。”〔20〕这个时代的语言美突出的是个人的语言修养,表现在个人的语言的运用和与他人的言语互动上。比较直观,容易自觉,可以大面积推广。中共中央对这个活动非常重视,1986年9月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这是党的第一个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基本指导方针〔21〕253。
21世纪初的语言美是语言和谐美。以2000年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为标志,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多语言、多文种的国家,有56个民族,汉族是主体民族,使用汉语,其他55个少数民族使用60多种语言,使用30种少数民族文字〔22〕。《语言法》规定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阐明了国家主体化、多样化的语言文字政策,明确了公民使用的众多语言文字的社会关系。这个时代的语言美突出的是调节众多语言文字之间的社会关系,进而调节使用语言的人的关系,目标是构建和谐的语言文字生活。
21世纪一二十年代的语言美是语言品质美。语言文字事业追求品质美是时代要求,2007年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的战略任务。对语言文字工作、对公民的语言文字能力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同年“中华诵”活动启动①“中华诵”是由中国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与中央文明办调研组联合主办,由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文明网、央视网、语文出版社联合承办的一项经典诵读活动。,主题是“中华诵——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由于这个群众性文化活动适应时代要求,得到迅速发展,引起了高度关注。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全面落实这项工作,形成了经典诵读大赛、传统节日晚会、中小学生夏令营、经典诵读进校园晚会、大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古辞新韵创作大赛等六大系列,还创建了中华经典诵读工程网站〔23〕。“中华经典诵读”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激发了全社会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学习和热爱,影响很大,成为年度重要的语言文化活动和文化传承的一种方式,它经典地诠释了新时代语言美突出的是高品质,表现为“语言文字的工具品质、语言文字使用者的能力品质、语言文字工作的管理品质、语言文字工作的服务品质、语言文字工作的科学研究品质”〔24〕。随着人们对语言文字研究的逐步深入,“人们开始认识到语言文字不仅是工具,更是资源,是能力。能否用好语言文字这种工具,是检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群体、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和社交能力的重要手段”〔25〕。语言文字是工具,工具只有在启动、运用中才能彰显其职能和功能,职能、功能中蕴含精神,语言文字规范是标,精神是本②这段话来自2018年6月12日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张世平所长在吉林省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培训研讨班关于“语言规范与社会应用”的报告内容,当时记录得比较粗略,不一定是报告者的原话。。本就是品质美,品质美是语言文字应用的高级体验,具有审美特征,“审美活动所追求的不是一般的价值,而是能满足人的心灵需要的精神价值”〔26〕106,“它是在掌握整个感性可感的世界的过程中产生出来”〔26〕414。品质美是一种能力,它能赋予语言文字活动文化价值和审美内涵,能感知到审美的愉悦和精神的满足。
达成品质美的语言文字工作目标有很多方式,撰写语言文字科普读物就很好,它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走进人民群众的生活。比如语文出版社推出的曹先擢主编的百种语文小丛书,宗旨是适应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普及语言文字知识,内容涉及汉语、汉字、汉语拼音、计算机、写作、语用、理解与表达、修辞文化等,作者是季羡林、周有光、林焘、江蓝生、陈原、唐作藩、傅永和、张斌、邢福义、冯志伟等声望很高的大学者。还有一类语言文字科普读物,如袁钟瑞的《话说推普》、郭龙生的《语言文字趣谈》③参见袁钟瑞《话说推普》,语文出版社2004年版;郭龙生《语言文字趣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通过故事、相声、小品、歌曲等方式,描述、解释语言文字政策和语言文字应用现象,既务虚、又务实,生动活泼,群众喜闻乐见,淡化了刻板的学术面孔,开创了语言文字科普方式。随着新媒体的更新,出现了全新科普形式——微信群科普,典型代表是彭泽润的“语言观察”。这是彭泽润在他创建的“语言理论”①该微信群云集了全国接近500名语言学者,主要是大学语言学教授和研究生。微信群中不定期获取群里内外讨论的争议信息,在讨论中不断修改写作,最后完整发布的普及语言文字知识的科普作品,既有学术性,又有通俗性。特点是即时、便捷、通俗、受众广泛。语言文字事业审美化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逐渐进入到日常生活和文化生活都统一用普通话的时代。这时我们才能做到真正的书面语和口语高效率的一致”②彭泽润2021年7月17日发布的“语言观察”栏目的题目是《写普通话容易说普通话难——共同语推广普及是从书面语到口语》。,彭泽润多年来一直坚持批评文言文与白话文夹杂现象。语言的品质美是全新的语言观,经典的文言文是美的,经典的白话文是美的,文白夹杂是不美的。“语言观决定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中心、重心,语言观指导国家语言政策的制定,语言政策推动国家语言能力的发展”〔27〕。
三、认识中国共产党百年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百年公民语言文字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功。学习党史,我们才理解中国共产党对于做好公民语言文字教育的巨大意义。第一,公民的语言文字教育必须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语言文字工作有全局性特点,只有党和政府的领导,才能明确方向,聚集力量。只有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语言文字工作才能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第二,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需要是开展工作的根本。语言文字工作有基础性特点,党在革命初期就认识到人民群众语言文字能力的基础性作用,从理论上认识到公民的语言文字能力是进行其他工作的前提。在不同阶段,都以人民素养发展需要为中心开展工作,扎扎实实地完成了每一个阶段的语言文字工作目标。第三,中国共产党坚持走群众路线开展语言文字工作。语言文字工作有全民性特点,每一项语言政策的落实都是十分艰巨的。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之下,积极动员群众,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实践了语言文字工作的伟大创新,把巨大的人口压力变成了人口动力,语言文字工作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第四,中国共产党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展语言文字工作。语言文字工作有社会性特点,它涉及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破解了前进中的很多问题,形成了中国主体多样的语言政策。
发展语言文字事业是国家、社会的需要,也是提高公民语文生活质量的需要。人民大众对语言文字的发展需要不一定是自觉的,由不自觉到自觉需要教化推动。毛泽东有一段话令人印象深刻:“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21〕174这个故事生动地诠释了初始阶段语言文字工作的深远意义。人民群众的需要是社会的发展趋势,人民群众的需要是社会进步的原始动力。中国共产党百年语言文字事业公民教育走过了语言事业全民化,打造文化公民(1921—1981年);语言事业法治化,打造守法公民(1982—2016年);语言事业审美化,打造高素养公民(2017年至今)三个阶段,关于公民语文素养的结论对于拓展语言教育规划的内涵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语言文字事业的每一次重大选择都是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的战略决策,语言文字事业的每一次成功都是中国共产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